本發(fā)明涉及地下室防水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及其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超高層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在我國地下建筑滲漏居高不下,成為通病,不但影響使用功能,也嚴重的影響建筑物壽命。
隨著新型防水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發(fā)展迅猛。防水材料經(jīng)歷了第一代的“二氈三油”的傳統(tǒng)做法,第二代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做法,經(jīng)過大量的工程實踐后,其弊端也逐步顯現(xiàn)出來,與結構之間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環(huán)境影響,對基層要求比較高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及其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的施工方法,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防水材料與結構之間粘結不牢固,粘結不持久,對基層要求高的技術問題;并解決現(xiàn)有技術方法施工復雜,污染環(huán)境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所述地下室包括設于墊層上的基礎底板、設于基礎底板上的地下室墻體和設在地下室墻體上的地下室頂板,所述地下室墻體上設有穿墻導管,地下室墻體包括設于基礎底板上的導墻和設于導墻上的地下室外墻,所述導墻和地下室外墻之間的施工縫通過止水鋼板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墻外側由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豎向磚胎模和支護樁,所述豎向磚胎模和支護樁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依次設有回填土層一和換撐帶層,所述回填土層一下方設有碎石盲溝;
所述基礎底板與墊層之間設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上返至導墻,所述導墻下部寬,上部窄,寬部與窄部連接部位的陰角部位設有找平層,所述基礎底板與導墻交接處的陽角部位的防水層外設有附加防水層一;
所述地下室外墻與地下室頂板的外圍由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水泥凝膠層和交叉膜防水層,所述地下室外墻與地下室頂板連接處的陽角部位設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所述地下室外墻外的交叉膜防水層外部自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聚苯板保護層和回填土層二,且地下室外墻外的交叉膜防水層與導墻外部的防水層的拼接處設有附加防水層二,所述附加防水層二敷設在導墻上;
所述穿墻導管與地下室墻體之間的陰角部位的交叉膜防水層內(nèi)設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所述交叉膜防水層與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的尾端通過金屬箍與穿墻導管固定,并用聚氨酯涂抹封口。
更加優(yōu)選地,所述交叉膜防水層由多塊防水卷材拼接而成,所述防水卷材是單面自粘的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
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和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均為雙面自粘的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
進一步地,所述找平層為1:2水泥砂漿找平層。
進一步地,所述水泥凝膠層由水泥凝膠涂抹而成,所述水泥凝膠由重量比為1:1∶0.8~1的水泥、滲透結晶涂料和水拌合而成,所述水泥為p.o32.5硅酸鹽水泥。
此外,所述回填土層一和回填土層二均由3:7灰土回填而成。
更加優(yōu)選地,所述交叉膜防水層和防水層與附加防水層二的搭接長度不小于80mm。
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的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前準備:備好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并對地下室外墻基層清理、潤濕;
步驟二,配置水泥凝膠:水泥凝膠拌制時使用秤或量筒計量,保證計量準確,配比完成后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成膩子狀備用;
步驟三,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定位、彈線、試鋪: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防水卷材的起鋪點和鋪貼方向,并在基層上彈好卷材控制線,以保證卷材鋪貼時順直,起鋪點定位后,先進行卷材試鋪,對接頭處理、搭接做法和節(jié)點做法待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大面積鋪貼;。
步驟四,刮涂水泥凝膠:撕去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底部隔離紙,并在上面刮涂水泥凝膠,水泥凝膠厚度為2~3mm;
步驟五,鋪貼交叉膜防水層:鋪貼多塊防水卷材拼接形成地下室外墻上的交叉膜防水層;
步驟六,養(yǎng)護:施工完畢后,晾放24~48小時,用遮陽布遮蓋,避免陽光暴曬,待驗收合格后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的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施工完成。
此外,所述步驟四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敷設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在所述地下室外墻與地下室頂板交界處的陽角部位敷設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
步驟二,鋪設防水卷材:從頂部的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處鋪貼首片防水卷材,然后從下向上逐步貼牢防水卷材,鋪貼完成后用木抹子、橡膠板或輥筒從中間向兩邊刮壓并排出空氣,順次拼接防水卷材至穿墻導管部位;
步驟三,處理穿墻導管部位:在所述穿墻導管與地下室墻體之間的陰角部位的防水卷材內(nèi)鋪設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并將交叉膜防水層的防水卷材與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的尾端通過金屬箍與穿墻導管固定,然后用聚氨酯涂抹封口;
步驟四,順次拼接防水卷材:順次拼接穿墻導管周邊地下室墻體,相鄰防水卷材通過水泥凝膠搭接在一起,并用水泥凝膠將搭接部位抹平封死,如此拼接多塊防水卷直至導墻的陰角部位,將最后一片防水卷材收尾處與附加防水層二搭接。
更加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二中水泥凝膠中加有聚合物建筑膠保水劑。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和水泥凝膠兩種材料,并通過采用特有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改善了防水材料與結構之間粘結不牢固,粘結不持久,對基層要求高的現(xiàn)狀,該方法施工簡便,污染小,整個防水系統(tǒng)剛柔結合,形成有效的防水屏障,拒絕漏水竄水。
本發(fā)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即使墻面潮濕、不平整基層都能滿足防水施工要求,靠人力滿刮擠壓,將卷材內(nèi)氣泡擠壓干凈,通過水泥凝膠(摻入滲透結晶)能形成有效的滿粘。具有粘接強度高、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大、耐候性好、使用溫度幅度大、壽命長、施工方便、污染小、無需加熱、消除火災隱患、安全可靠的特點,該防水系統(tǒng)施工方便、作業(yè)環(huán)境好、施工連續(xù)性強、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完全改變和改善了傳統(tǒng)的防水作業(yè)環(huán)境和防水施工工藝,經(jīng)過項目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濕鋪法,無需加熱,防止了采用噴燈加熱對卷材本身性能造成破壞,施工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不會損害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在施工防水所用的水泥凝膠中摻入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同時完成兩種防水的施工,施工方便,節(jié)省人工,縮短工期,提高進度。
本發(fā)明具有安全、適用等特點,有很好的推廣和實用價值,廣泛的推廣應用后會產(chǎn)生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涉及的基礎底板與地下室墻體外圍的防水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涉及的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涉及的地下室墻體與地下室頂板外圍的防水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涉及的穿墻套管外圍的防水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基礎底板;2-導墻;3-地下室外墻;4-地下室頂板;5-止水鋼板;6-豎向磚胎模;7-支護樁;8-回填土層一;9-換撐帶層;10-碎石盲溝;11-找平層;12-附加防水層一;13-水泥凝膠層;14-交叉膜防水層;15-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6-聚苯板保護層;17-回填土層二;18-附加防水層二;19-穿墻導管;20-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1-金屬箍;22-聚氨酯;23-墊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發(fā)明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及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nèi)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如圖1所示,地下室包括設于墊層23上的基礎底板1、設于基礎底板1上的地下室墻體和設在地下室墻體上的地下室頂板4,地下室墻體上設有穿墻導管19,地下室墻體包括設于基礎底板1上的導墻2和設于導墻2上的地下室外墻3,導墻2和地下室外墻3之間的施工縫通過止水鋼板5連接固定,導墻2外側由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豎向磚胎模6和支護樁7,所述豎向磚胎模6和支護樁7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依次設有回填土層一8和換撐帶層9,所述回填土層一8下方設有碎石盲溝10。
如圖2所示,基礎底板1與墊層23之間設有防水層24,防水層24上返至導墻2,導墻2下部寬,上部窄,寬部與窄部連接部位的陰角部位設有找平層11,找平層11為1:2水泥砂漿找平層抹八字角,r=50mm。基礎底板1與導墻2交接處的陽角部位的防水層24外設有附加防水層一12。
如圖3所示,地下室外墻3與地下室頂板4的外圍由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水泥凝膠層13和交叉膜防水層14,水泥凝膠層13由水泥凝膠涂抹而成,水泥凝膠由重量比為1:1∶0.8~1的水泥、滲透結晶涂料和水拌合而成,水泥為p.o32.5硅酸鹽水泥。地下室外墻3與地下室頂板4連接處的陽角部位設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5,地下室外墻3外的交叉膜防水層14外部自內(nèi)而外依次設有聚苯板保護層16和回填土層二17,且地下室外墻3外的交叉膜防水層14與導墻2外部的防水層24的拼接處設有附加防水層二18,附加防水層二18敷設在導墻2上,交叉膜防水層14由多塊防水卷材拼接而成,所述防水卷材是單面自粘的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5和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0均為雙面自粘的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雙面自粘的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即在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兩面均涂有水泥凝膠,回填土層一8和回填土層二17均由3:7灰土回填而成,交叉膜防水層14和防水層24與附加防水層二18的搭接長度不小于80mm。
如圖4所示,穿墻導管19與地下室墻體之間的陰角部位的交叉膜防水層14內(nèi)設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0,交叉膜防水層14與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0的尾端通過金屬箍21與穿墻導管19固定,并用聚氨酯22涂抹封口。
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的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前準備:對接螺桿眼封堵完畢,模板接縫處混凝土楞條用角磨機打磨平整,墻面用掃帚、鐵鏟等工具將,備好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并對地下室外墻3基層清理、潤濕,墻面用掃帚、鐵鏟等工具將地下室外墻3基層表面的灰塵、雜物清理干凈,干燥的基面需預先灑水潤濕,但不得殘留積水,節(jié)點細部處理應按規(guī)范要求,對節(jié)點部位進行加強處理,如陰陽角、穿墻管根、變形縫等做加強層處理。
步驟二,配置水泥凝膠:水泥凝膠拌制時使用秤或量筒計量,保證計量準確,配比完成后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成膩子狀備用,攪拌時間需有5分鐘以上,溫度過高(≥30℃),基面過于干燥時適量添加聚合物建筑膠以保護水泥凝膠的合易性,立面水泥凝漿增加粘稠度,避免流淌。使用電動攪拌器應注意用電安全,戴好塑膠絕緣手套及塑膠鞋。
步驟三,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定位、彈線、試鋪: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防水卷材的起鋪點和鋪貼方向,并在基層上彈好卷材控制線,以保證卷材鋪貼時順直,起鋪點定位后,先進行卷材試鋪,對接頭處理、搭接做法和節(jié)點做法待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大面積鋪貼。
步驟四,刮涂水泥凝膠:撕去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底部隔離紙,并在上面刮涂水泥凝膠,水泥凝膠厚度為2~3mm,過薄達不到最優(yōu)粘結效果,過厚易堆積。撕剝時,已剝開的隔離紙宜與粘結面保持45~60度的銳角,防止拉斷隔離紙,盡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狀態(tài),但不要有皺折。
步驟五,鋪貼交叉膜防水層14:鋪貼多塊防水卷材拼接形成地下室外墻3上的交叉膜防水層14。
具體地,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敷設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5:在地下室外墻3與地下室頂板4交界處的陽角部位敷設500mm寬的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5,位于地下室墻體的部位豎向長150mm,位于地下室頂板的橫向長350mm,地下室頂板4上的防水卷材150mm寬,地下室外墻3上的防水卷材寬200mm。
步驟2,鋪設防水卷材:從頂部的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一15處鋪貼首片防水卷材,然后從下向上逐步貼牢防水卷材,鋪貼完成后用木抹子、橡膠板或輥筒從中間向兩邊刮壓并排出空氣,順次拼接防水卷材至穿墻導管19部位。
步驟3,處理穿墻導管19部位:在所述穿墻導管19與地下室墻體之間的陰角部位的防水卷材內(nèi)鋪設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0,并將交叉膜防水層14的防水卷材與附加交叉膜防水層二20的尾端通過金屬箍21與穿墻導管19固定,然后用聚氨酯22涂抹封口。
步驟4,順次拼接防水卷材:順次拼接穿墻導管19周邊地下室墻體,相鄰防水卷材通水泥凝膠搭接在一起,并用水泥凝膠將搭接部位抹平封死,搭接寬度誤差±10㎜。將上下防水卷材的搭接處隔離紙揭除,上下刮涂水泥凝膠搭接在一起,直接用水泥凝膠封口,長短邊搭接寬度均為80mm,偏差為±10mm。最后用水泥凝膠抹平封死。防水卷材搭接處水泥凝膠厚度控制在2mm左右,水泥凝膠不宜堆積。相鄰兩排卷材的短邊接頭應相互錯開1/3幅寬以上,以免多層接頭重疊,而使得防水卷材粘貼不平服。為防止防水卷材在立面施工時下滑造成堆疊,可在邊角部位輔以適當?shù)墓潭ù胧?。在施工中,防水卷材搭接部位受到污染,可用干凈的濕布予以清潔。防水卷材鋪貼施工時,應及時進行卷材檢查、清理及修整,鋪貼卷材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皺折;兩幅防水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為80mm,偏差為±10mm。用木抹子等工具輥壓排氣時,注意力度的均勻,以免刮損卷材表面。如此拼接多塊防水卷直至導墻2的陰角部位,將最后一片防水卷材收尾處與附加防水層二18搭接。
步驟六,養(yǎng)護:施工完畢后,晾放24小時至48小時(具體時間視環(huán)境溫度而定,一般情況下,溫度愈高所需時間愈短),在此期間不得擾動已施工完畢的防水卷材,在高溫天氣下,應避免陽光暴曬防水層,可用遮陽布或其他物品遮蓋。待驗收合格后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室防水結構的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施工完成。
交叉膜反應型自粘防水卷材采用1.5mm厚交叉疊壓高密度聚乙烯膜,強度高,耐撕裂、耐穿刺;卷材縱向拉力298n/50mm,橫向260n/50mm,拉斷延長率達到1033%,縱橫向撕裂強度75n,卷材與卷材剝離強度2.4n/mm,持粘性35/min,可以抵御基層開裂、變形及結構不均勻沉降變形對防水層的影響。低溫條件下柔性良好,-25℃100次開裂循環(huán)無影響。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滿足全天候施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