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掛籃及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壩立面施工用的掛籃及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型混凝土壩和一些中型混凝土壩,一般采用大塊特制鋼模板進行施工,由于大塊特制鋼模板的背面可設操作平臺,其模板的安裝和拆除時,工人可站在平臺上配合輪胎式(履帶式)起重機、門式(塔式)起重機或者纜機進行作業(yè)。但大塊特制鋼模板的制作成本高、通用性不強,且需要大型起重設備配合進行安裝和拆除,施工費用高,因此,一些工程量不大、投資較小的中小型混凝土壩(特別是混凝土拱壩),就采用通用性好、性價比高的小型標準鋼模板進行施工,由于小型標準鋼模板背面沒有操作平臺,工人無法進行立面模板的安裝和拆除作業(yè),尤其是混凝土拱壩上、下游壩面均為曲面,從壩基到壩頂存在較大倒懸,目前一般采用在壩的上、下游面沿壩的長度方向全程搭設附著式腳手架的形式, 其所需腳手架材料多、作業(yè)效率低、施工費用較高,且其附著式腳手架的搭設危險性較高。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用于壩立面施工用的掛籃。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掛籃,包括置于壩平面的配重底座,配重底座的底座平面上設有配重塊,配重底座的側面設有與之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吊桿的底部固定聯(lián)接有低于配重底座所在平面的操作平臺。進一步作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改進,配重底座的底部設有行走輪,行走輪的下部鋪設有行走輪的行走軌道。進一步作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行走軌道為設于行走輪下部的可移動的槽鋼。進一步作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吊桿上設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梯桿,與吊桿固定聯(lián)接設有高于配重底座所在平面的懸臂梁,懸臂梁與配重底座間設有用于彼此固定聯(lián)接的連接柱。一種利用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壩平面鋪設行走軌道,將行走輪置于行走軌道內,并固定行走輪;
(2)、放置所需重量的配重塊,施工人員經(jīng)過吊桿進入吊桿底部的操作平臺進行施工;
(3)、在所施工的壩立面位置施工完成后鋪設行走軌道至另一需施工位置,并通過行走輪推動掛籃至所需施工位置進行另一位置壩立面施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此掛籃將配重底座與配重塊置于壩體平面,通過與配重底座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支撐操作平臺,放置操作平臺至壩體立面,從而實行壩體立面的施工,此種掛籃及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壩立面的施工效率,且施工費用能得到有效降低,同時能保障施工者的施工安全。
下面 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施工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圖2,本發(fā)明為一種掛籃,包括置于壩平面的配重底座1,配重底座1的底座平面上設有配重塊2,配重底座1的側面設有與之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3,吊桿3的底部固定聯(lián)接有低于配重底座1所在平面的操作平臺4。此掛籃將配重底座1與配重塊2置于壩體平面,通過與配重底座1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3支撐操作平臺4,放置操作平臺4至壩體立面,從而實行壩體立面的施工,此種掛籃及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壩立面的施工效率,且施工費用能得到有效降低,同時能保障施工者的施工安全。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配重底座1的底部設有行走輪5,行走輪5的下部鋪設有行走輪5的行走軌道6。行走輪5具有剎車和轉向裝置,為避免行走輪5在行走過程中與混凝土面產(chǎn)生摩擦,同時為減小行走輪5與壩體平面的摩擦力,在已澆筑好的混凝土壩面上設置行走軌道 6,可用于在同一高度的壩體施工時,方便掛籃水平移動。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行走軌道6為設于行走輪5下部的可移動的槽鋼。行走軌道6可在掛籃需要移動時根據(jù)所需的前進路線進行行走軌道6的鋪設。作為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吊桿3上設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梯桿31,與吊桿3固定聯(lián)接設有高于配重底座1所在平面的懸臂梁7,懸臂梁7與配重底座1間設有用于彼此固定聯(lián)接的連接柱8。吊桿3上等距排列的梯桿31可方便施工人員在吊桿3上上下運動,同時可兼做安全防護欄。一種利用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α)、在壩平面鋪設行走軌道6,將行走輪5置于行走軌道6內,并固定行走輪5 ;
(2)、放置所需重量的配重塊2,施工人員經(jīng)過吊桿3進入吊桿3底部的操作平臺4進行施工;
m、在所施工的壩立面位置施工完成后鋪設行走軌道6至另一需施工位置,并通過行走輪5推動掛籃至所需施工位置進行另一位置壩立面施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可利用此掛籃進行壩立面模板的拆裝施工。在壩平面鋪設兩條行走軌道6,用起重設備將掛籃吊到行走軌道6上,并將制作好的配重塊2吊到配重底座1上固定好,掛籃就位后,剎好行走輪5的剎車,并用木楔將行走輪5的前后塞住,防止作業(yè)時滑移,以保證作業(yè)安全。
掛籃就位后,由施工人員沿著吊桿3的梯桿31下到操作平臺4上進行模板的拆除作業(yè)。模板拆完后,由掛籃中的工人用砂輪切割機將外露的斜拉鋼筋頭切除,用高強砂漿將拉筋頭的孔口修補好。模板拆完及外露拉筋頭處理好后,即可由壩面上的施工人員進行上層壩塊模板的安裝。在自下而上的模板拆除完,并安裝好上層壩塊部分模板后,即進行掛籃移位,掛籃移位后,由另外的工人站在壩面上借助梯子進行上層壩塊剩余模板的安裝,同時可進行同一高度壩體的壩立面模板拆除作業(yè)。當然,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掛籃,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壩平面的配重底座(1),所述配重底座(1)的底座平面上設有配重塊(2),所述配重底座(1)的側面設有與之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3),所述吊桿(3)的底部固定聯(lián)接有低于配重底座(1)所在平面的操作平臺(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1)的底部設有行走輪 (5),所述行走輪(5)的下部鋪設有行走輪(5)的行走軌道(6)。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掛籃,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軌道(6)為設于行走輪(5)下部的可移動的槽鋼。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籃,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3)上設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梯桿(31),與所述吊桿(3)固定聯(lián)接設有高于配重底座(1)所在平面的懸臂梁(7),所述懸 臂梁(7)與配重底座(1)間設有用于彼此固定聯(lián)接的連接柱(8)。
5.一種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CC、在壩平面鋪設行走軌道(6),將行走輪(5)置于所述行走軌道(6)內,并固定行走輪(5);:: 、放置所需重量的配重塊(2),施工人員經(jīng)過吊桿(3)進入吊桿(3)底部的操作平臺(4)進行施工; 、在所施工的壩立面位置施工完成后鋪設行走軌道(6)至另一需施工位置,并通過行走輪(5)推動掛籃至所需施工位置進行另一位置壩立面施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掛籃,包括置于壩平面的配重底座,配重底座的底座平面上設有配重塊,配重底座的側面設有與之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吊桿的底部固定聯(lián)接有低于配重底座所在平面的操作平臺。此掛籃將配重底座與配重塊置于壩體平面,通過與配重底座固定聯(lián)接的吊桿支撐操作平臺,放置操作平臺至壩體立面,從而實行壩體立面的施工,此種掛籃及利用該掛籃進行壩立面施工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壩立面的施工效率,且施工費用能得到有效降低,同時能保障施工者的施工安全,此掛籃可用于壩立面施工領域。
文檔編號E02B7/00GK102168412SQ20111006205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5日
發(fā)明者丁仕輝, 汪永劍 申請人: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