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折疊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折疊支架,特點是包括二根以上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四根以上的支撐腳、二根以上的第一下折桿、二根以上的第二下折桿、二根以上的第一上折桿及二根以上的第二上折桿;其中每二根支撐腳支撐一根水平承托桿的兩端,二根支撐腳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及第二連接結構可翻轉的設置在水平承托桿的兩端;第一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一下折桿與第二下折桿轉動連接并可定位。其優(yōu)點為:支撐力大,可以放置較重的東西,穩(wěn)定性好,結構簡單,容易折疊及展開。
【專利說明】立式折疊支架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尤其涉及一種地攤折疊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地攤折疊支架包括二根以上水平承托桿及二組以上交叉設置的支撐腳,支撐腳的上端與水平承托桿轉動連接。使用時,可以將整個支架民開,在水平承托桿擺放物件,不使用時,可以將支架折疊,達到收藏的目的。但該地攤折疊支架的支撐腳的支撐力小,因此現(xiàn)有的地攤折疊支架穩(wěn)定性不好。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支撐力大,可以放置較重的東西,穩(wěn)定性好,結構簡單的立式折疊支架。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二根以上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
[0006]四根以上的支撐腳,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支撐一根水平承托桿的兩端,二根支撐腳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及第二連接結構可翻轉的設置在水平承托桿的兩端;以及
[0007]二根以上的第一下折桿、二根以上的第二下折桿、二根以上的第一上折桿及二根以上的第二上折桿;其中所述第一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一下折桿與第二下折桿轉動連接并可定位。
[0008]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結構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的橫臂長度大于第一連接結構的橫臂的長度。
[0009]所述水平承托桿包括外桿及內桿,所述內桿的一端插在外桿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及定位,外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一根支撐腳連接,內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與另一根支撐腳連接。
[0010]在本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使支撐腳與水平承托桿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及碰珠,所述定位卡座安裝在水平承托桿上,所述碰珠安裝在支撐腳上,或所述定位卡座安裝在支撐腳上,所述碰珠安裝在水平承托桿上。
[0011]在所述第一下折桿上設有第一凹陷位,在所述第二下折桿上設有第二凹陷位,所述第一凹陷位與第二凹陷位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與第二凹陷位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與第二下折桿的轉動角度。[001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3]二組以上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結構,每組水平承托桿結構包括二根水平承托桿,二根水平承托桿通過第三連接結構轉動連接并可折疊;
[0014]六根以上的支撐腳,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支撐一組水平承托桿結構的二根水平承托桿的端部,二根支撐腳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及第二連接結構可翻轉的設置在二根水平承托桿的端部,又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與第三連接結構轉動連接;以及
[0015]三根以上的第一下折桿、三根以上的第二下折桿、三根以上的第一上折桿及三根以上的第二上折桿;其中所述第一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的下端及上端,第一下折桿與第二下折桿轉動連接并可定位。
[0016]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結構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結構呈“T”形,第三連接結構的橫臂兩端分別與二根水平承托桿轉動連接,第三連接結構的縱臂與一根支撐腳的上端轉動連接。
[0017]所述水平承托桿包括外桿及內桿,所述內桿的一端插在外桿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及定位,外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一根支撐腳連接,內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與另一根支撐腳連接。
[0018]在本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使支撐腳與水平承托桿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及碰珠,所述定位卡座安裝在水平承托桿上,所述碰珠安裝在支撐腳上,或所述定位卡座安裝在支撐腳上,所述碰珠安裝在水平承托桿上。
[0019]在所述第一下折桿上設有第一凹陷位,在所述第二下折桿上設有第二凹陷位,所述第一凹陷位與第二凹陷位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與第二凹陷位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與第二下折桿的轉動角度。
[0020]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為:支撐力大,可以放置較重的東西,穩(wěn)定性好,結構簡單,容易折疊及展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0022]圖2是圖1是局部A的放大圖;
[0023]圖3是圖1的局部B的放大圖;
[0024]圖4是圖1的局部C的放大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折疊狀態(tài)圖;
[0026]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立體圖;
[0027]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立體圖;
[0028]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俯視圖;
[0029]圖9是圖7的D-D斷面放大圖;[0030]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立體圖;
[0031]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折疊狀態(tài)圖;
[0032]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立體圖;
[0033]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的立體圖;
[0034]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七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互相結合。
[0036]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術語“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實用新型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及“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8]實施例一
[0039]如圖1至5所示,其是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包括:
[0040]二根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2 ;
[0041]四根支撐腳4,支撐腳4的數(shù)量是水平承托桿2的二倍,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4支撐一根水平承托桿2的兩端,二根支撐腳4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及第二連接結構3可翻轉的設置在水平承托桿2的兩端,這樣二根支撐腳可以翻轉后折疊在一根水平承托桿2上;當展開時,支撐腳4垂直的支撐水平承托桿2,提高了整個支架的支撐能力;以及
[0042]二根第一下折桿7、二根第二下折桿8、二根第一上折桿9及二根第二上折桿5,第一下折桿7、二根第二下折桿8、二根第一上折桿9及二根第二上折桿5的數(shù)量應與水平承托桿2的數(shù)量相同;第一下折桿7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9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8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5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7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5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即一根水平承托桿2下方的支撐腳;第二下折桿8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9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另一根支撐腳4位于另一根水平承托桿2的下方,兩根支撐腳在一個平面上并互相平行;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轉動連接并可定位,這樣二根支撐腳通過第一下折桿7、第二下折桿8、第一上折桿9及第二上折桿5的連接,即可以合并在一下,又可以展開定位。
[0043]—根第一下折桿7、一根第二下折桿8、一根第一上折桿9及一根第二上折桿5將兩根支撐腳連接,該兩根支撐腳的上端分別與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一端連接,另一根第一下折桿7、另一根第二下折桿8、另一根第一上折桿9及另一根第二上折桿5將另兩根支撐腳連接,另兩根支撐腳的上端分別與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另一端連接,從而構成可折疊的立式支架
[004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結構I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I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這樣支撐腳可以翻轉并折疊在水平承托桿上;所述第二連接結構3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長度大于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的長度,這樣與第二連接結構3連接的支撐腳可以翻轉后折疊放在與第一連接結構連接的支撐腳上。
[0045]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使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11及碰珠10,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支撐腳4上,或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支撐腳4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當支撐腳4垂直支撐水平承托桿2時,定位卡座11的端頭插入碰珠10中,如圖2所示,這樣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可以垂直定位;當折疊時,定位卡座11與碰珠10分離,如圖5所示;在折疊時為了使支撐腳4定位,在每根支撐腳4上設有磁鐵6。
[0046]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下折桿7上設有第一凹陷位71,在所述第二下折桿8上設有第二凹陷位81,所述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的轉動角度,從而可以使支撐腳4穩(wěn)定的支撐水平承托桿2。
[0047]實施例二
[0048]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有三根水平承托桿2、六根支撐桿4、四根第一下折桿7、四根第二下折桿8、四根第一上折桿9、四根第二上折桿5、三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1、三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及磁鐵6,它們的結構及連接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再重述。
[0049]實施例三
[0050]如圖7至9所示,本實施例中有二根水平承托桿2、四根支撐桿4、二根第一下折桿
7、二根第二下折桿8、二根第一上折桿9、二根第二上折桿5、二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
1、二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及磁鐵6,四根支撐桿4、二根第一下折桿7、二根第二下折桿8、二根第一上折桿9、二根第二上折桿5、二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1、二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及磁鐵6的結構及連接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水平承托桿2可以伸縮,水平承托桿2包括外桿21及內桿22,所述內桿22的一端插在外桿21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在外桿21上設有二個以上的定位孔211,在內桿22內設有彈片13及兩彈珠12,兩彈珠12分別固定在彈片13的兩端,彈珠12的一部分伸出內桿22外并可伸入到定位孔211中,這樣內桿22與外桿21定位,外桿21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與一根支撐腳4連接,內桿2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2與另一根支撐腳4連接。
[0051]實施例四
[0052]如圖10、11所示,其是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包括:
[0053]二組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結構,每組水平承托桿結構包括二根水平承托桿2,二根水平承托桿2通過第三連接結構14轉動連接并可折疊;
[0054]六根支撐腳4,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4分別支撐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端部,二根支撐腳4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及第二連接結構3可翻轉的設置在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端部,又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與第三連接結構14轉動連接;以及
[0055]三根第一下折桿7、三根第二下折桿8、三根第一上折桿9及三根第二上折桿5 ;其中所述第一下折桿7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9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8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5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7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5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8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9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另一根支撐腳4位于另一根水平承托桿2的下方,兩根支撐腳在一個平面上并互相平行;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轉動連接并可定位,這樣二根支撐腳通過第一下折桿7、第二下折桿8、第一上折桿9及第二上折桿5的連接,即可以合并在一下,又可以展開定位。
[005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結構I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I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這樣支撐腳可以翻轉并折疊在一根水平承托桿上;所述第二連接結構3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結構14呈“T”形,這樣另一根支撐腳4可以翻轉并折疊在另一根水平承托桿上;第三連接結構14的橫臂兩端分別與二根水平承托桿2轉動連接,第三連接結構14的縱臂與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這樣互相連接的二根水平承托及支撐腳可以互相折疊。
[0057]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使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與實施例一的定位結構相同,如圖2所示,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11及碰珠10,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支撐腳4上,或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支撐腳4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當支撐腳4垂直支撐水平承托桿2時,定位卡座11的端頭插入碰珠10中,如圖2所示,這樣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可以垂直定位;當折疊時,定位卡座11與碰珠10分離,如圖5所示;在折疊時為了使支撐腳4定位,在每根支撐腳4上設有磁鐵6。
[0058]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折桿7及第二下折桿8的結構及連接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如圖3、4所示,在第一下折桿7上設有第一凹陷位71,在第二下折桿8上設有第二凹陷位81,所述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的轉動角度,從而可以使支撐腳4穩(wěn)定的支撐水平承托桿2。
[0059]實施例五
[0060]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有六根水平承托桿2、九根支撐桿4、六根第一下折桿7、六根第二下折桿8、六根第一上折桿9、六根第二上折桿5、三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1、三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三個“T”形的第三連接結構14及磁鐵6,它們的結構及連接方式與實施例四相同,不再重述。
[0061]實施例六
[0062]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有四根水平承托桿2、六根支撐桿4、三根第一下折桿7、三根第二下折桿8、三根第一上折桿9、三根第二上折桿5、三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1、三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三個“T”形第三連接結構14及磁鐵6,六根支撐桿4、三根第一下折桿7、三根第二下折桿8、三根第一上折桿9、三根第二上折桿5、三個倒“L”形的第一連接結構1、三個倒“L”形的第二連接結構3、三個“T”形第三連接結構14及磁鐵6的結構及連接方式與實施例四相同;與實施例四不同的是水平承托桿2可以伸縮,水平承托桿2的伸縮結構與實施例四相同,如圖9所示,水平承托桿2包括外桿21及內桿22,所述內桿22的一端插在外桿21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在外桿21上設有二個以上的定位孔211,在內桿22內設有彈片13及兩彈珠12,兩彈珠12分別固定在彈片13的兩端,彈珠12的一部分伸出內桿22外并可伸入到定位孔211中,這樣內桿22與外桿21定位,外桿21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與一根支撐腳4連接,內桿2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2與另一根支撐腳4連接。
[0063]實施例七
[0064]如圖14所示,其與實施例五的結構基本上相同,所不同的是水平承托桿2是可伸縮的,水平承托桿2的伸縮結構與實施例三相同。
[0065]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出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及變形仍落入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根以上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2); 四根以上的支撐腳(4),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4)支撐一根水平承托桿(2)的兩端,二根支撐腳(4)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及第二連接結構(3)可翻轉的設置在水平承托桿(2)的兩端;以及 二根以上的第一下折桿(7)、二根以上的第二下折桿(8)、二根以上的第一上折桿(9)及二根以上的第二上折桿(5);其中所述第一下折桿(7)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9)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8)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5)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7)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5)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8)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9)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第一下折桿(7 )與第二下折桿(8 )轉動連接并可定位。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結構(I)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I)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結構(3)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長度大于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的長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承托桿(2)包括外桿(21)及內桿(22),所述內桿(22)的一端插在外桿(21)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及定位,外桿(21)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與一根支撐腳(4)連接,內桿(2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2)與另一根支撐腳(4)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使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11)及碰珠(10),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 )上,所述碰珠(10 )安裝在支撐腳(4 )上,或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支撐腳(4)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折桿(7)上設有第一凹陷位(71),在所述第二下折桿(8)上設有第二凹陷位(81),所述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的轉動角度。
6.一種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組以上水平排列的水平承托桿結構,每組水平承托桿結構包括二根水平承托桿(2),二根水平承托桿(2)通過第三連接結構(14)轉動連接并可翻轉折疊; 六根以上的支撐腳(4),其中每二根所述支撐腳(4)支撐一組水平承托桿結構的端部即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端部,二根支撐腳(4)的上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及第二連接結構(3)可翻轉的設置在二根水平承托桿(2)的端部,又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與第三連接結構(14)轉動連接;以及 三根以上的第一下折桿(7)、三根以上的第二下折桿(8)、三根以上的第一上折桿(9)及三根以上的第二上折桿(5);其中所述第一下折桿(7)的上端與第一上折桿(9)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二下折桿(8)的上端與第二上折桿(5)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下折桿(7)的下端及第二上折桿(5)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第二下折桿(8)的下端及第一上折桿(9)的上端分別轉動的連接在另一根支撐腳(4)的下端及上端,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轉動連接并可定位。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結構(I)呈倒“L”形,第一連接結構(I)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一連接結構(I)的縱壁與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結構(3)呈倒“L”形,第二連接結構(3)的橫臂與水平承托桿(2)的另一端部轉動連接,第二連接結構(3)的縱壁與另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結構(14)呈“T”形,第三連接結構(14)的橫臂兩端分別與二根水平承托桿(2)轉動連接,第三連接結構(14)的縱臂與又一根支撐腳(4)的上端轉動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承托桿(2)包括外桿(21)及內桿(22),所述內桿(22)的一端插在外桿(21)的一端中并可水平移動及定位,外桿(21)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構(I)與一根支撐腳(4)連接,內桿(2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構(2)與另一根支撐腳(4)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使支撐腳(4)與水平承托桿(2)垂直定位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卡座(11)及碰珠(10),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 )上,所述碰珠(10 )安裝在支撐腳(4 )上,或所述定位卡座(11)安裝在支撐腳(4)上,所述碰珠(10)安裝在水平承托桿(2)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折桿(7)上設有第一凹陷位(71),在所述第二下折桿(8)上設有第二凹陷位(81),所述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通過螺栓轉動連接,第一凹陷位(71)與第二凹陷位(81)配合限制第一下折桿(7)與第二下折桿(8)的轉動角度。
【文檔編號】A47F5/10GK203735872SQ20142010227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fā)明者】曹海平 申請人:曹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