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型建筑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大型建筑現(xiàn)澆施工無梁密肋樓板用的塑料模殼的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
用模殼(Waffle Forms)現(xiàn)澆混凝土施工的無梁密肋樓板(Waffle slabs)是國際流行的樓板體系。其結構高度不高,剛度大,荷載大,抗震能力強;樓板自重小,節(jié)省大量混凝土、鋼材,建筑物自重下降,可減少基礎投入,降低工程造價;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肋、藻井光滑平整,節(jié)省表面處理費用。且聲光效果好。
現(xiàn)澆無梁密肋樓板在國內(nèi)外廣為應用。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和該技術體系的完善,對此法施工的特殊模板-模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中,1.2m以上的設計平面肋距,顯示出很好的結構優(yōu)勢和綜合經(jīng)濟效益。大型模殼應用范圍廣。
在國外,由于制造大型塑料模殼的模具過于昂貴及注塑容量過大等原因,很少采用注塑成型的大型塑料模殼,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單噴嘴實體注塑法,成型1.2m×1.2m×0.3m,壁厚6.5mm的塑料模殼,其成型的平均模腔壓力需350kg/cm2~450kg/cm2,鎖模力需6000T,注塑容量為20000g以上。這樣,對模具的強度、結構及材料選用要求甚高。如此,模具的靜模壁厚度應為300mm~350mm,型芯固定板厚度為400mm,加工精度和材料選用要求很高,模具重達30T以上,外型尺寸巨大,加工手段困難,造價昂貴。而且,由于流程過長,難于成型。即使成型,廢品率也很高,工藝難于實現(xiàn)。對1.0米以上的大型模殼通常采用玻璃鋼模殼(Molded Fiber Glass Forms),這種模殼為糊制法生產(chǎn),生產(chǎn)效率低,成本高,價格高,而高價格障礙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盡管玻璃鋼模殼剛度較大,尺寸穩(wěn)定,但殼體抗沖擊能力差,殼面容易與混凝土粘連,重復使用率低。
為了克服玻璃鋼模殼的上述缺點,國內(nèi)已研制出采用組合方法制造大型聚丙烯模殼。如中國專利CHN.85200560·1所介紹的就是用四拼一法制造大型聚丙烯模殼。該方法是將大型模殼一分為四,用0.6米×0.6米或0.75米×0.75米的中型模具和中型注塑機注塑成1/4單元,再用螺栓或焊接拼裝成1.2米×1.2米或1.5米×1.5米的大型塑料模殼。
這種組合方法解決了由于注塑機能力限制,大型注塑模具的設計、制造的技術和成本問題。但組合法制造的模殼,幾何尺寸精度低,有接縫,施工后的外觀效果差,一般需整形處理。此外,聚丙烯低溫沖擊性能差,適用環(huán)境溫度范圍窄,破損率較高。沖擊試驗證明,常溫下,聚丙烯模殼用2kg鋼球,自2m高自由下落進行沖擊已破裂。加之,人工組拼模殼,生產(chǎn)效率低,成本高。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低,表面平整光潔,不與混凝土粘連,剛度大,耐沖擊,耐老化,適用環(huán)境、溫度范圍寬的大型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以提高建筑施工的生產(chǎn)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發(fā)明采用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使1.2m×1.2m×0.3m、重15.5kg的模殼塑件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其具體工藝是應用25000g結構發(fā)泡注塑機,其予塑過程中壓入高壓氮氣,噴嘴為多點位置的液壓開啟式。本發(fā)明超大型模具確定9點位置注射,樹脂材料適應溫度寬,并經(jīng)增韌改性,控制氮氣輸入壓力為900Psi~1200Psi,發(fā)泡率為5%~10%,這樣,該制品的成型模腔平均壓力為28kg/cm2~30kg/cm2,鎖模力為320T~360T。本發(fā)明模具靜模壁厚為100mm,動模型芯固定板厚120mm。為控制超大制品的加工偏移,模具分型面為20mm深鎖口,型芯與型芯固定板為液壓機壓入配合。靜模分上靜模、下靜模兩部份,分別加工,冷卻水道分段加工,設水堵,使超長、深孔加工問題得以解決。脫模系統(tǒng)采用圓、方推桿并用和局部熱處理方式。模具材料為鍛造45#鋼,少量零件選用模具鋼。這樣,模具重11T,外形尺寸為1.6m×1.4m×0.9m。該整體成型模具造價僅比0.6m×0.6m×0.3m、1/4單元模殼具高19%,加工成品率達90%,成型周期為8min。
本發(fā)明的大型建筑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優(yōu)點是加工能耗降低,成型快,生產(chǎn)效率高,制造成本顯著下降。模殼壁厚為6.5mm,其斷面中間為均勻氣孔,由于這些氣孔存在,制品內(nèi)壁可視為微觀空間的力學網(wǎng)狀結構,它可以改善內(nèi)應力,制品變形小,幾何尺寸穩(wěn)定;消除了厚壁制品常出現(xiàn)的縮抗,使模殼表面平整、光潔;提高了塑件的剛度。由于本模殼采用適應環(huán)境溫度范圍寬的樹脂材料,經(jīng)增韌改性處理,殼體內(nèi)或外用型鋼、螺栓緊固,因此,本工藝體現(xiàn)了鋼塑結合,使模殼抗沖擊能力和自身剛度同時兼顧。根據(jù)實驗,用2kg鋼球從3m高度自由下落,反復沖擊20次,元斷裂痕跡。這樣,可使模殼在多種氣候條件下,耐受運輸、施工的動荷載,而不易破損;耐受混凝土灌澆時的動、靜荷載作用,而模殼變形量很小。模殼自重輕、使用方便,提高了模殼使用壽命,降低了模殼價格,保證了施工質(zhì)量和施工效率。
圖1為采用本發(fā)明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制造的大型模殼(殼體內(nèi)用型鋼加固)主視圖。
1、殼體,2、底邊,3、塑料加強筋,4、扁鋼加強筋,5、脫模孔,7、型鋼,8、螺栓。
圖2為其俯視圖。
圖3為圖1所示位置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1所示位置的B-B剖視圖。
圖5為殼體外用型鋼加固的大型模殼主視圖。
圖6為其俯視圖。
圖7為圖5所示位置的A-A剖視圖。
圖8為圖5所示位置的B-B剖視圖。
模殼的樹脂材料采用LLPPE改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建筑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應用25000g大型結構發(fā)泡注塑機,超大型模具確定9個澆口,靜模分上靜模、下靜模兩部份,分別加工,冷卻水道分段加工,設水堵,靜模壁厚為100mm,動模型芯固定板厚120mm,模具材料為45#鋼,樹脂材料經(jīng)增韌改性,成型的平均模腔壓力為28kg/cm2~30kg/cm2,鎖模力為320T~360T,控制發(fā)泡率為5%~10%,1.2m×1.2m×0.3m塑件重15.5kg,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成型周期8min。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建筑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殼體內(nèi)或外用型鋼、螺栓緊固。
全文摘要
屬于一種大型建筑現(xiàn)澆施工無梁密肋樓板用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工藝。采用大型結構發(fā)泡注塑機,超大型模具確定9個澆口,靜模壁厚100mm,動模型芯固定板厚120mm,模具材料為45#鋼,樹脂材料經(jīng)增韌改性,1.2m×1.2m×0.3m塑料模殼一次整體注塑成型。本發(fā)明解決了超大型塑件整體一次注塑成型課題,殼體用型鋼加固,使模殼鋼塑結合,重復使用次數(shù)達100次,提高工程質(zhì)量,使工程造價降低。
文檔編號E04G11/40GK1054933SQ90101680
公開日1991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王福玲 申請人:東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