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材料,尤其涉及一種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
背景技術:
按照建筑節(jié)能保溫的要求,以往建筑物大多采用墻體外貼保溫層外側薄抹灰的方法,薄抹灰厚度不超過20mm。2015年5月1日開始執(zhí)行實施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程》6.7.3條規(guī)定“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時,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B1、B2級時,保溫材料兩側的墻體應采用不燃燒材料且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6.7.7條規(guī)定“除本規(guī)范6.7.3條規(guī)定的情況外,當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按本節(jié)規(guī)定采用燃燒性能為B1、B2級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除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
由于目前建筑上常用外墻窗的耐火完整性不能滿足高于0.50h的要求,導致以往墻體外貼保溫層外側薄抹灰的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的防火要求,但是,如果保溫層外側外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mm,其荷載重量加大,保溫材料與外保護層的附著粘結能力又無法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能滿足保溫材料外側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mm的防火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包括外葉墻面板、保溫層,所述外葉墻面板和保溫層中設有傳力結構,所述保溫復合墻板通過傳力結構與主體結構連接,所述傳力結構包括:
所述外葉墻面板設有板肋,所述板肋朝向所述保溫層的一側設有肋肢或不設肋肢,所述保溫層內設有爪件,所述爪件的內端通過爪肢與所述板肋或肋肢連接,所述爪件的外端與所述保溫層的外表面平齊或低于所述保溫層的外表面,所述爪件的外端與轉換件連接,所述轉換件伸出所述保溫層外表面的部分與所述主體結構連接。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解決了外葉墻面板傳力與保溫、防火三者之間矛盾;簡化工序,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可以廣泛使用于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新建建筑剪力墻外模板、預制“三明治”外墻板、龍骨結構預制外墻板等;符合裝配式結構建筑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外葉墻面板、2保溫層、3板肋、4爪件、5轉換件、6拉壓件、7肋肢、8爪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包括外葉墻面板、保溫層,所述外葉墻面板和保溫層中設有傳力結構,所述保溫復合墻板通過傳力結構與主體結構連接,所述傳力結構包括:
所述外葉墻面板設有板肋,所述板肋朝向所述保溫層的一側設有肋肢或不設肋肢,所述保溫層內設有爪件,所述爪件的內端通過爪肢與所述板肋或肋肢連接,所述爪件的外端與所述保溫層的外表面平齊或低于所述保溫層的外表面,所述爪件的外端與轉換件連接,所述轉換件伸出所述保溫層外表面的部分與所述主體結構連接。
所述傳力結構還包括:
所述保溫層內設有與所述板肋連接的拉壓件,所述拉壓件伸出所述保溫層外表面的部分與所述主體結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能滿足保溫材料外側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mm的防火要求,采用的方案是:
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的基本構造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外側的外葉墻面板、二是保溫層、三是傳力結構。外葉墻面板的厚度和選擇材料滿足防火及建筑外飾面做法的要求;保溫層滿足節(jié)能保溫及防火要求;傳力結構的作用是將外葉墻面板自身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等作用效應安全有效地傳遞給主體結構(主體結構是指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層間豎向龍骨、梁、柱、內葉墻板等),傳力結構主要包括:外葉墻面板背面的板肋、與板肋連接的爪件、與爪件和主結構連接的轉換件、與板肋和主結構連接的拉壓件。傳力結構的爪件與板肋的接觸導熱面積小,與外葉墻面板之間形成的空腔填充保溫材料,斷橋隔熱,此構造特點降低了外葉墻面板與主體結構之間的熱傳導作用。
解決了外葉墻面板傳力與保溫、防火三者之間矛盾;簡化工序,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可以廣泛使用于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新建建筑剪力墻外模板、預制“三明治”外墻板、龍骨結構預制外墻板等;符合裝配式結構建筑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方向。
具體實施例:
如圖1、2、3所示,基本構造由三個部分組成,外側的外葉墻面板1、保溫層2、傳力結構。
外葉墻面板1可選擇鋼筋混凝土、GRC等不燃燒材料,厚度不小于50mm,滿足防火及建筑外飾面做法的要求;保溫層2可選擇燃燒性能為B1、B2級的EPS、XPS、PU等材料,實際厚度根據(jù)節(jié)能保溫要求確定。
傳力結構如圖1、2、3所示。主要包括:板肋3、爪件4、轉換件5、拉壓件6。
板肋3設置于外葉墻面板背面,可以提高外葉墻面板的剛度和強度,方便與爪件、拉壓件連接。布置方式分為水平板肋和豎向板肋兩種,可以是嵌入外葉墻面板的暗肋,也可以是突出外葉墻面板的明肋,本圖示選擇暗肋。板肋3與爪件4的直接連接,為了方便也可以在板肋3上設置肋肢7。板肋材料可以是與外葉墻面板材料相同的鋼筋混凝土、GRC等材料,可以是方鋼管、C型鋼等鋼材,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板肋材料、布置數(shù)量、布置方式視實際需要靈活選擇,不一而足。
爪件4是與板肋3連接的多肢空間構件,有效承接和傳遞外葉墻面板自身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等作用效應,限制外葉墻面板的水平位移、豎向位移、垂直板面出平面水平位移等多種位移。爪件4可以選擇T型、十字型、Y型等多種型式,見圖1、2所示。爪件4的爪肢8與板肋3或與板肋3上設置肋肢7連接可以采用機械連接、焊接等成形方式,機械連接還可選擇螺紋連接、鉚釘連接、銷釘連接等方式,以傳力直接、熱傳導接觸面積小為優(yōu)先選擇。
轉換件5是連接爪件4與主結構的橋梁紐帶,有效承接爪件荷載等作用效應,傳遞給主結構。根據(jù)需要,轉換件5與爪件4可以一次制作成型。
拉壓件6是連接板肋3與主體結構之間的水平構件,限制外葉墻面板垂直板面出平面水平位移、傳遞外葉墻面板垂直板面出平面水平荷載給主結構的輔助構件。當爪件4間距離過大時,單純依靠爪件無法限制外葉墻面板垂直板面出平面水平位移和無法控制外葉墻面板垂直板面出平面水平荷載傳遞時,選擇使用拉壓件6;當爪件4間距離適度,可以滿足出平面水平位移和荷載傳遞要求時,就不用使用拉壓件6。如選用,其布置數(shù)量和間距按實際計算確定。
爪件4、轉換件5、拉壓件6的材料可以選擇鋼材或其他復合材料,以滿足有效傳力的力學性能和降低熱傳導的熱工性能為標準。
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作為建筑外墻的一部分,使用范圍廣泛,主要方向例舉如下:
一是,當主體結構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時,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作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外模板使用,實現(xiàn)建筑外飾面、保溫、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配外模的一體化施工,簡化工序,保證質量,降低成本。保溫層的裸露面可以薄抹灰,作為保溫層防止運輸、施工作業(yè)碰撞破壞的防護層;
二是,當主體結構設有層間豎向鋼筋混凝土或鋼龍骨結構時,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可與龍骨直接連接,與龍骨間的其他材料共同組成建筑外墻。
三是,當建筑外圍護結構為全預制構件時,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可與內葉墻板共同復合組成預制“三明治”外墻板,整體制作、運輸、安裝。
四是,當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時,帶傳力結構的保溫復合墻板可與原主體結構上新設置的埋件連接安裝,實現(xiàn)節(jié)能改造建筑外飾面、保溫一體化施工。
本發(fā)明解決了外葉墻面板傳力與保溫、防火三者之間矛盾;簡化工序,保證質量,降低成本;使用范圍廣泛;符合建筑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方向。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