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58822閱讀:274來源:國知局
一種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裝配式建筑行業(yè)中,外墻板采用預制的方式進行工廠化生產(chǎn),然后現(xiàn)場組裝,因而能實現(xiàn)標準化,且質量可控,高效快捷。但是,預制外墻板的現(xiàn)場裝配過程中,要對其拼接處進行防水處理,避免雨水沿外墻板的拼接縫滲入室內,同時如果滲水現(xiàn)象嚴重,將致使連接部位疏松,長期使用導致預制外墻的有效承受荷載能力下降,帶來了重大的工程隱患。傳統(tǒng)的外掛墻板的防水通常是在接縫處打防水膠,不僅施工的工作量大,而且防水膠隨著時間的長久會出現(xiàn)老化,最后導致漏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影響裝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和建筑質量。

目前,外墻板水平縫的防水方式通常采用企口防水,即在墻板的連接處造型有內側高、外側低的高差防水企口,阻止室外雨水滲漏至室內,現(xiàn)行的外墻板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即采用此方式進行防水;但是,在外墻板上設置防水企口后,一方面不利于外墻內隔板的運輸,且在運輸或施工的過程中極易造成防水企口的破壞,且該方式并不適合外墻保溫板以及裝飾面板的裝配,對于外墻板保溫板而言,在對接的過程中極易磕壞保溫層作為企口榫頭的部分,從而影響防水效果,對于裝飾面板而言,由于開設有榫槽,裝飾面板的端部的裝飾面層割裂開來,運輸和對接過程中極易磕壞,修補困難,嚴重影響美觀。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外墻板水平縫的防水和豎向縫的防水不在同一界面,防水效果并不理想。

綜上所述,亟需開發(fā)一種簡單易行,通用性強,防水效果好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易行,通用性強,防水效果好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包括上外墻板和下外墻板,所述外墻板包括外葉板、保溫層和結構層,所述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分別由多塊預制墻板拼合而成,所述結構層的豎向拼接端的端部設有向外的凸肋,所述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之間設有防水板,所述上外墻板底端設有槽口,所述防水板的一側錨固在所述下外墻板的外葉板和結構層之間,另一側向所述槽口延伸,所述防水板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槽口中,所述上外墻板和/或下外墻板的豎向拼接縫處豎向設置有至少一條彈性防水構件。施工過程中,防水板可以是在下外墻板吊裝前或落位后設置在下外墻板上。隨著上外墻板的落位,防水板伸入所述槽口中,吊裝完成后,將彈性防水構件塞入豎向縫中,使得彈性防水構件與其兩側的外墻板緊密接觸。本實用新型中,水平縫與豎向縫分別采用防水板和彈性防水構件進行防水,防水板起到了類似于防水企口的榫頭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沿水平縫滲漏至室內,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證,豎向縫中采用彈性防水構件防止室外雨水沿豎向縫滲漏至室內,同時,彈性防水構件可防止雨水沿防水板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

由于將防水板設置在外墻板的外葉板與保溫層之間,為了保證防水效果,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板設置在同一界面,此時,彈性防水構件是貼合在相鄰設置的外墻板的保溫層之間,而一方面由于保溫層材質的影響,彈性防水構件與保溫層不易貼緊,另一方面由于保溫層年久后會有干縮現(xiàn)象,那么彈性防水構件使用一定年限后就可能失去了防水作用,進而導致外墻板滲水。在結構層的豎向拼接端的端部設有向外的凸肋,即在豎向拼接端增加結構層的厚度,相應的減少保溫層的厚度,保證彈性防水構件大部分都可以嵌入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部分,從而避免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本實用新型防水板與彈性防水構件的設置簡單方便,外墻板的預制過程中無需設計企口或其他防水結構,簡化模具,同時也方便外墻板的運輸,無需擔心防水構件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損壞,提高了裝配式建筑的生產(chǎn)效率和建筑質量。所述槽口可以是在上外墻板預制的過程中預留,也可以是安裝過程中開設,裝配過程中僅需將上外墻板底部的保溫層挖掉部分即可形成槽口,簡化施工程序,同時降低施工難度。裝配完成后,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外墻板和下外墻板的連接處的內、外側分別采用和防水膠或密封條進行封堵。

進一步,設置在相鄰下外墻板上的防水板通過防水彎板連接。一方面,防水板需要連接件連接以防止雨水沿防水板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其次,在豎向縫中,防水板端面處不易卡住彈性防水構件,雨水易沿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板的界面向內滲透,防水彎板設置,彈性防水構件通過防水彎板卡接,并不與防水板直接接觸,從而杜絕上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彎板相交設置,所述彈性防水構件嵌入所述防水彎板的折彎部。如此設置,大大增加了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彎板的接觸面積,將彈性防水構件緊緊的卡入防水彎板的折彎處,有利于豎向縫防水板端面處防水問題,此時,防水板之間的間隙有彈性防水構件和防水彎板兩層防水,同時,水平防水和豎向防水處在同一界面上,形成有效的防水構造,效果更佳。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與所述防水彎板的相交處設有缺口,所述防水彎板的折彎部位于所述缺口內。如此設置,安裝過程中,可使彈性防水構件整體向墻板內側移動一定距離,使得所述防水彎板的折彎部位于所述缺口內,保證彈性防水構件大部分都可以嵌入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部分,從而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板異面相交設置,所述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所述防水彎板上。如此設置,即將彈性防水構件設置在防水板或防水彎板的內側,使得彈性防水構件盡可能的或全部卡接在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所述防水彎板上則可使得沿少量滲透至彈性防水構件的雨水導流至防水彎板的外側,同時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之間對接處的防水問題。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向槽口延伸的一側彎折并形成U型槽,所述防水板的端部設置有防水堵頭,所述防水堵頭嵌入所述U型槽中。如此設置,同樣可解決防水板端面處不易卡住彈性防水構件的問題,即使用防水堵頭將板體的端部進行封口,這樣在外墻板橫向對接時,由于防水堵頭與彈性防水構件的接觸面積較大,有利于防水板卡住彈性防水構件,方便固定彈性防水構件同時,彈性防水構件也能夠防止雨水從設置在相鄰外墻板上防水板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提高防水效果。同時將防水板向槽口延伸的一側彎折,實際防水板為兩層,本身剛度增加,尤其彎折后延伸至下外墻板的頂面時,此時即形成U型槽,則下外墻板的頂面對防水板彎折的一側提供一定的支撐力,在吊裝時,上外墻板和下外墻板發(fā)生碰撞不會導致構件以及防水件本身損壞,且其本身不會由于碰撞變形過大無法復原。

進一步,所述防水堵頭設有封蓋,所述封蓋的尺寸大于所述U型槽的尺寸。如此設置,可防止在豎向縫中嵌入彈性防水構件的過程中將防水堵頭被擠壓入防水板中,進而影響防水效果。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設有導水槽,所述封蓋設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導水槽中。彈性防水構件設有導水槽有利于滲透入彈性防水構件的雨水順利向下排出,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堵頭上設置的凸起嵌合有利于彈性防水構件與防水堵頭的緊密結合,二者之間連接界面防水效果更佳。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和下彈性防水構件,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和下彈性防水構件的連接部設有斜口。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當然,所述斜口應是內高外低。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和下彈性防水構件,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下彈性防水構件的上端。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此時,上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面位于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的上端面的下部,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和下彈性防水構件,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的上端向內折彎,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搭接在下彈性防水構件的上端。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此時,上彈性防水構件的下端面位于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的上端面的下部,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設有豎向凹槽。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彈性防水構件的柔度,可增加變形的程度。當豎向縫過窄時,會擠壓彈性防水構件使其沿豎向凹槽處變形,易于將其塞入豎向縫中,當豎向縫過寬時,可以在豎向凹槽中填充襯棒,在襯棒的擠壓下使得彈性防水構件向兩側變形至緊貼外墻板的拼接面。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錨固在保溫層與外葉板之間。優(yōu)選在防水板與外葉板的接觸面涂上防水密封膠。如此設置,本可有效防止雨水沿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的保溫層,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向所述槽口延伸的一側彎折并延伸至下外墻板保溫層的外側。如此設置,防水板遮擋住了保溫層,可有效防止雨水沿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的保溫層,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優(yōu)選,可在防水板與下外墻板接觸部位涂上防水膠,防水效果更佳。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的材質為不銹鋼。如此設置,所述防水板即為不銹鋼板,不銹鋼板具有較好的防水性,且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即耐久性好,同時剛度適中,在吊裝時,上外墻板和下外墻板發(fā)生碰撞不會導致構件以及防水件本身損壞,且其本身不會由于碰撞變形過大無法復原。當然,防水板也可由其他材質制備,如彈性材料,如塑料,當然,如采用塑料材質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露出下外墻板的部分應當具有一定的厚度。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為折線形或波浪形。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防水板的剛度,防止吊裝過程防水板碰撞變形過大,且無法復原時影響其防水效果。同時,在墻板的橫向拼接過程中,折線狀的防水板有利于防水板之間的連接,采用同種折線形的鋼板將兩段用膠水連接即可。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設有至少一條用于加強防水板剛度的凸條。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防水板的剛度,防止吊裝過程防水板碰撞變形過大,且無法復原時影響其防水效果。所述凸條可以是另外設置在防水板上的加強件,當然優(yōu)選為防水板本身彎折形成凸條,這樣可盡可能的節(jié)省材料,同時簡化施工程序,降低成本。

進一步,所述U型槽中包裹有泡沫條或彈性體。如此設置,泡沫條或彈性體對防水板起到固定支撐作用,吊裝過程中,當防水板與上外墻板發(fā)生碰撞時,有效防水板因碰撞變形過大,從而影響防水效果。

進一步,所述防水板錨固在下外墻板中的一側呈鋸齒狀。如此設置,有利于防水板的安裝過程中順利插入下外墻板的保溫層中,安裝簡便。

進一步,所述槽口設置在保溫層,所述槽口內設有導水板,所述導水板一側錨固在上外墻板結構層內,另一側延伸至所述防水板的外側。應當理解,所述的防水板外側與外墻板的外側一致,即靠近室外的一側。由于年久失修或者其他原因,對于外墻板體系而言,雨水可能沿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的保溫層,然后沿保溫層向下流動,直至流至上述節(jié)點的下方節(jié)點,然后繞過防水板進入室內。而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可將保溫層中的雨水引導至下方節(jié)點防水板的外側,使雨水沿拼接縫流出室外,從而避免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優(yōu)選,所述導水板自結構層向外略向下傾斜,或導水板在防水板外側的一側向下傾斜,這樣有利于雨水的引導,防止其沿導水板向室內滲透。本實用新型將防水與導水相結合,不僅防住水往室內滲透,也可以有效地將水導出到外界,不至于沉積于外墻內。

進一步,所述上外墻板保溫層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的外側。如此設置,當有雨水沿上外墻板與下外墻板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的保溫層,然后沿保溫層向下流動,直至流至上述節(jié)點的下方節(jié)點,由于上外墻板保溫層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的外側,這樣雨水不會繞過防水板進入室內,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避免雨水到達保溫層底部后沿結構層向室內滲透,可優(yōu)選在在結構層底部開設滴水槽,當然,所述滴水槽在結構層上的位置須位于所述防水板的外側。保溫層的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的外側,實現(xiàn)方式可以是將保溫層整體做薄,另外可以僅僅是保溫層底部做薄,此時,結構層底部相應變厚,當然也可將防水板設置在保溫層的內側,但這樣不便于防水板的設置以及槽口的開設。本實用新型將防水與導水相結合,不僅防住水往室內滲透,也可以有效地將水導出到外界,不至于沉積于外墻內。

進一步,所述下外墻板頂部澆筑有現(xiàn)澆層,所述現(xiàn)澆層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設有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如此設置,在現(xiàn)澆層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形成穩(wěn)定的結晶體防水層,結晶體可向預制的外墻板和現(xiàn)澆層滲透,界面防水效果好,可防止雨水沿現(xiàn)澆層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向墻板內部滲透。

進一步,所述彈性防水構件為防水橡膠條。防水橡膠條防水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彈性,易嵌入豎向縫中,尤其至遇水膨脹橡膠,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上外墻板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沿下外墻板的頂面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拆除彈性防水構件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水彎板與防水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8~10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水堵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上外墻板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13~15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彈性防水構件的拼接結構示意圖;

圖16和圖17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沿豎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18~20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沿豎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2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的下外墻板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

1上外墻板 2下外墻板 3防水板 4槽口

5彈性防水構件 6防水彎板 7泡沫條 8外葉板

9孔 10滲透結晶防水涂料 11U型槽 12凸條

13防水堵頭 14封蓋 15凸起 18導水板

19滴水槽 20保溫層 21結構層 22斜口

23現(xiàn)澆層 24導水槽 25豎向凹槽 26封邊構件

27凸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對本文件中實施例中以及不同實施例中的特征進行相應組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下,參照圖1~5,一種外墻板防水結構體系,包括上外墻板1和下外墻板2,所述外墻板包括外葉板8、保溫層20和結構層21,所述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分別由多塊預制墻板拼合而成,所述結構層21的豎向拼接端的端部設有向外的凸肋27,所述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之間設有防水板3,所述上外墻板1底端設有槽口4,所述防水板3的一側錨固在所述下外墻板2的外葉板8和結構層21之間,另一側向所述槽口4延伸,所述防水板3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槽口4中,所述上外墻板1和/或下外墻板2的豎向拼接縫處豎向設置有至少一條彈性防水構件5。施工過程中,防水板3可以是在下外墻板2吊裝前或落位后設置在下外墻板2上。隨著上外墻板1的落位,防水板3伸入所述槽口4中,吊裝完成后,將彈性防水構件5塞入豎向縫中,使得彈性防水構件5與其兩側的外墻板緊密接觸。本實用新型中,水平縫與豎向縫分別采用防水板3和彈性防水構件5進行防水,防水板3起到了類似于防水企口的榫頭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沿水平縫滲漏至室內,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證,豎向縫中采用彈性防水構件5防止室外雨水沿豎向縫滲漏至室內,同時,彈性防水構件5可防止雨水沿防水板3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

由于將防水板3設置在外墻板的外葉板8與保溫層20之間,為了保證防水效果,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板3設置在同一界面,此時,彈性防水構件5是貼合在相鄰設置的外墻板的保溫層20之間,而一方面由于保溫層20材質的影響,彈性防水構件5與保溫層20不易貼緊,另一方面由于保溫層20年久后會有干縮現(xiàn)象,那么彈性防水構件5使用一定年限后就可能失去了防水作用,進而導致外墻板滲水。在結構層21的豎向拼接端的端部設有向外的凸肋27,即在豎向拼接端增加結構層21的厚度,相應的減少保溫層20的厚度,保證彈性防水構件5大部分都可以嵌入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21部分,從而避免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本實用新型防水板3與彈性防水構件5的設置簡單方便,外墻板的預制過程中無需設計企口或其他防水結構,簡化模具,同時也方便外墻板的運輸,無需擔心防水構件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損壞,提高了裝配式建筑的生產(chǎn)效率和建筑質量。所述槽口4可以是在上外墻板1預制的過程中預留,也可以是安裝過程中開設,裝配過程中僅需將上外墻板1底部的保溫層20挖掉部分即可形成槽口4,簡化施工程序,同時降低施工難度。裝配完成后,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外墻板1和下外墻板2的連接處的內、外側分別采用和防水膠或密封條進行封堵。

應當說明的是,圖1中上外墻板1部分沒有繪制彈性防水構件5,主要是清楚的體現(xiàn)外墻板的具體結構,并不代表實際施工過程中未繪制彈性防水構件5的部位不需要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3、圖5和圖6,設置在相鄰下外墻板2上的防水板3通過防水彎板6連接。一方面,防水板3需要連接件連接以防止雨水沿防水板3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其次,在豎向縫中,防水板3端面處不易卡住彈性防水構件5,雨水易沿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板3的界面向內滲透,防水彎板6設置,彈性防水構件5通過防水彎板6卡接,并不與防水板3直接接觸,從而杜絕上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圖3和圖7,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彎板6相交設置,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嵌入所述防水彎板6的折彎部。如此設置,大大增加了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彎板6的接觸面積,將彈性防水構件5緊緊的卡入防水彎板6的折彎處,有利于豎向縫防水板3端面處防水問題,此時,防水板3之間的間隙有彈性防水構件5和防水彎板6兩層防水,同時,水平防水和豎向防水處在同一界面上,形成有效的防水構造,效果更佳。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8,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與所述防水彎板6的相交處設有缺口,所述防水彎板6的折彎部位于所述缺口內。如此設置,安裝過程中,可使彈性防水構件5整體向墻板內側移動一定距離,使得所述防水彎板6的折彎部位于所述缺口內,保證彈性防水構件5大部分都可以嵌入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21部分,從而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9,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板3異面相交設置,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所述防水彎板6上。如此設置,即將彈性防水構件5設置在防水板3或防水彎板6的內側,使得彈性防水構件5盡可能的或全部卡接在外墻板的混凝土結構層21,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所述防水彎板6上則可使得沿少量滲透至彈性防水構件5的雨水導流至防水彎板6的外側,同時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5之間對接處的防水問題。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0,所述防水板3向槽口4延伸的一側彎折并形成U型槽11,所述防水板3的端部設置有防水堵頭13,所述防水堵頭13嵌入所述U型槽11中。如此設置,同樣可解決防水板3端面處不易卡住彈性防水構件5的問題,即使用防水堵頭13將板體的端部進行封口,這樣在外墻板橫向對接時,由于防水堵頭13與彈性防水構件5的接觸面積較大,有利于防水板3卡住彈性防水構件5,方便固定彈性防水構件5同時,彈性防水構件5也能夠防止雨水從設置在相鄰外墻板上防水板3之間的間隙滲入墻體內,提高防水效果。同時將防水板3向槽口4延伸的一側彎折,實際防水板3為兩層,本身剛度增加,尤其彎折后延伸至下外墻板2的頂面時,此時即形成U型槽11,則下外墻板2的頂面對防水板3彎折的一側提供一定的支撐力,在吊裝時,上外墻板1和下外墻板2發(fā)生碰撞不會導致構件以及防水件本身損壞,且其本身不會由于碰撞變形過大無法復原。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0和11,所述防水堵頭13設有封蓋14,所述封蓋14的尺寸大于所述U型槽11的尺寸。如此設置,可防止在豎向縫中嵌入彈性防水構件5的過程中將防水堵頭13被擠壓入防水板3中,進而影響防水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10,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設有導水槽24,所述封蓋14設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嵌入所述導水槽24中。彈性防水構件5設有導水槽24有利于滲透入彈性防水構件5的雨水順利向下排出,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堵頭13上設置的凸起15嵌合有利于彈性防水構件5與防水堵頭13的緊密結合,二者之間連接界面防水效果更佳。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3,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5和下彈性防水構件5,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5和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連接部設有斜口22。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當然,所述斜口22應是內高外低。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4,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5和下彈性防水構件5,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向外折彎并搭接在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上端。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此時,上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面位于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上端面的下部,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5,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至少包括上彈性防水構件5和下彈性防水構件5,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上端向內折彎,所述上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搭接在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上端。如此設置,可解決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部位的防水問題,此時,上彈性防水構件5的下端面位于所述下彈性防水構件5的上端面的下部,防止雨水沿彈性防水構件5的拼接縫中滲入室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設有豎向凹槽25。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彈性防水構件5的柔度,可增加變形的程度。當豎向縫過窄時,會擠壓彈性防水構件5使其沿豎向凹槽25處變形,易于將其塞入豎向縫中,當豎向縫過寬時,可以在豎向凹槽25中填充襯棒,在襯棒的擠壓下使得彈性防水構件5向兩側變形至緊貼外墻板的拼接面。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6,所述防水板3錨固在保溫層20與外葉板8之間。優(yōu)選在防水板3與外葉板8的接觸面涂上防水密封膠。如此設置,本可有效防止雨水沿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2的保溫層20,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20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3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7,所述防水板3向所述槽口4延伸的一側彎折并延伸至下外墻板2保溫層20的外側。如此設置,防水板3遮擋住了保溫層20,可有效防止雨水沿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2的保溫層20,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20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3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優(yōu)選,可在防水板3與下外墻板2接觸部位涂上防水膠,防水效果更佳。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防水板3的材質為不銹鋼。如此設置,所述防水板3即為不銹鋼板,不銹鋼板具有較好的防水性,且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即耐久性好,同時剛度適中,在吊裝時,上外墻板1和下外墻板2發(fā)生碰撞不會導致構件以及防水件本身損壞,且其本身不會由于碰撞變形過大無法復原。當然,防水板3也可由其他材質制備,如彈性材料,如塑料,當然,如采用塑料材質的防水板3,所述防水板3露出下外墻板2的部分應當具有一定的厚度。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8,所述防水板3為折線形或波浪形。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防水板3的剛度,防止吊裝過程防水板3碰撞變形過大,且無法復原時影響其防水效果。同時,在墻板的橫向拼接過程中,折線狀的防水板3有利于防水板3之間的連接,采用同種折線形的鋼板將兩段用膠水連接即可。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9,所述防水板3設有至少一條用于加強防水板3剛度的凸條12。如此設置,可有效增加防水板3的剛度,防止吊裝過程防水板3碰撞變形過大,且無法復原時影響其防水效果。所述凸條12可以是另外設置在防水板3上的加強件,當然優(yōu)選為防水板3本身彎折形成凸條12,這樣可盡可能的節(jié)省材料,同時簡化施工程序,降低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6和17,所述U型槽11中包裹有泡沫條7或彈性體。如此設置,泡沫條7或彈性體對防水板3起到固定支撐作用,吊裝過程中,當防水板3與上外墻板1發(fā)生碰撞時,有效防水板3因碰撞變形過大,從而影響防水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0,所述防水板3錨固在下外墻板2中的一側呈鋸齒狀。如此設置,有利于防水板3的安裝過程中順利插入下外墻板2的保溫層20中,安裝簡便。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4、圖10、圖16和圖17,所述槽口4設置在保溫層20,所述槽口4內設有導水板18,所述導水板18一側錨固在上外墻板1結構層21內,另一側延伸至所述防水板3的外側。應當理解,所述的防水板3外側與外墻板的外側一致,即靠近室外的一側。由于年久失修或者其他原因,對于外墻板體系而言,雨水可能沿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2的保溫層20,然后沿保溫層20向下流動,直至流至上述節(jié)點的下方節(jié)點,然后繞過防水板3進入室內。而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可將保溫層20中的雨水引導至下方節(jié)點防水板3的外側,使雨水沿拼接縫流出室外,從而避免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優(yōu)選,所述導水板18自結構層21向外略向下傾斜,或導水板18在防水板3外側的一側向下傾斜,這樣有利于雨水的引導,防止其沿導水板18向室內滲透。本實用新型將防水與導水相結合,不僅防住水往室內滲透,也可以有效地將水導出到外界,不至于沉積于外墻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1,所述上外墻板1保溫層20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3的外側。如此設置,當有雨水沿上外墻板1與下外墻板2之間的拼接縫進入下外墻板2的保溫層20,然后沿保溫層20向下流動,直至流至上述節(jié)點的下方節(jié)點,由于上外墻板1保溫層20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3的外側,這樣雨水不會繞過防水板3進入室內,從而杜絕雨水沿保溫層20向下流至下方節(jié)點繞過防水板3進入室內的可能,進一步提高外墻板防水的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避免雨水到達保溫層20底部后沿結構層21向室內滲透,可優(yōu)選在在結構層21底部開設滴水槽19,當然,所述滴水槽19在結構層21上的位置須位于所述防水板3的外側。保溫層20的底部的內側壁位于所述防水板3的外側,實現(xiàn)方式可以是將保溫層20整體做薄,另外可以僅僅是保溫層20底部做薄,此時,結構層21底部相應變厚,當然也可將防水板3設置在保溫層20的內側,但這樣不便于防水板3的設置以及槽口4的開設。本實用新型將防水與導水相結合,不僅防住水往室內滲透,也可以有效地將水導出到外界,不至于沉積于外墻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2,所述下外墻板2頂部澆筑有現(xiàn)澆層23,所述現(xiàn)澆層23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設有滲透結晶防水涂料10。如此設置,在現(xiàn)澆層23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形成穩(wěn)定的結晶體防水層,結晶體可向預制的外墻板和現(xiàn)澆層23滲透,界面防水效果好,可防止雨水沿現(xiàn)澆層23與外墻板的連接界面向墻板內部滲透。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彈性防水構件5為防水橡膠條。防水橡膠條防水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彈性,易嵌入豎向縫中,尤其至遇水膨脹橡膠,效果更佳。

為解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2,可在所述保溫層20的豎向拼接端的端面設置有封邊構件26。這樣,在豎向拼接端使得彈性防水構件5不與保溫層20直接接觸,彈性防水構件5緊緊的卡入其兩側的封邊構件26之間,同樣可避免因保溫層20年久后干縮導致彈性防水構件5使用一定年限后就可能失去了防水作用,進而導致外墻板滲水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都江堰市| 达拉特旗| 山西省| 濉溪县| 西平县| 保康县| 云林县| 鄂温| 藁城市| 黄平县| 太仓市| 靖安县| 天等县| 堆龙德庆县| 黄大仙区| 凤阳县| 崇明县| 佳木斯市| 蓬莱市| 隆回县| 长宁区| 沁阳市| 葫芦岛市| 丹江口市| 象山县| 上虞市| 三台县| 驻马店市| 迭部县| 读书| 长岛县| 侯马市| 繁峙县| 甘德县| 江永县| 迁安市| 灵宝市| 上思县| 元谋县| 万山特区|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