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屋建筑領域,具體涉及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
背景技術:
木屋是世界性的休閑、家居主流產品。它的設計建造已經發(fā)展到一個很高水平。木屋使用紋路美觀,色澤柔和的松木建造,其特點冬暖夏涼,保濕隔熱。輕型木結構因其木結構的特點,其內部結構靈活布置,結構外墻的木基層上,可采用不同的裝飾材料豐富外立面;木屋的室內設計以自然健康,舒適適用為原則;功能分區(qū)合理,細心考慮到多樣的家庭結構,適合不同年齡人群居住,可滿足開發(fā)商多種設計風格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木屋的建造需要考慮其是否方便拆裝,目前國內外木屋的結構大多采用圓木或木方作為底梁柱、立柱,然后通過鋼釘、螺釘、鉚釘等將木屋底梁柱、立柱逐個釘裝連接起來形成木屋框架,釘裝過程需要人工逐個位置進行,這往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若能將木屋模塊化,以多個模塊拼裝的形式建造木屋則將大幅提升木屋的建造效率。釘裝的木屋對木方或圓木的定位要求極高,一旦操作不慎極易產生定位歪斜,使得釘裝后的木屋結構不穩(wěn)定。這使得對操作者的要求較高,需要耗費成本培養(yǎng)專業(yè)人員,成本較高。而且釘裝的木屋其立柱和底梁柱之間僅通過釘子進行點連接,連接強度較弱,受力結構不穩(wěn)定,受力不均勻,長時間使用過程中釘子易疲勞、生銹,對底梁柱和立柱的連接效果將大大降低,易存在安全隱患,木屋長期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再者釘裝的木屋需要移動時只能整體搬運或者將木屋徹底拆卸后搬運到指定地點再重新逐一釘裝木方,但是木屋釘裝時為了使木屋結構更加牢固往往在釘子上設置倒刺或涂抹緊固劑使釘子牢固地固定在木方內,這使得在拆卸時往往需要破壞木方的連接部位才能完成,使得拆卸過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時間成本高昂,十分不方便。若將木屋模塊化,預先用底梁柱、立柱連接形成單個的功能模塊,在建造木屋時只需將各個功能模塊進行簡單定位拼裝即可建成功能完善的木屋, 少數模塊之間拼裝產生的形位誤差將遠小于若干木方釘裝產生的形位誤差,使得木屋的結構更加穩(wěn)定。
但是,現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方案來解決不采用釘裝來實現模塊內部底梁柱和立柱之間的連接,同時還能保證模塊的結構穩(wěn)定,形位誤差小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以實現木屋不采用釘裝完成模塊內部底梁柱、立柱之間的連接。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技術方案如下: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包括支撐管和副管,所述副管包括第一副管、第二副管和第三副管,所述第一副管和第三副管分別位于支撐管兩側,且第一副管和第三副管均與支撐管垂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副管與支撐管垂直固定連接,第二副管與第一副管和第三副管之間所形成的夾角均為90°。
本方案的原理是:采用相互垂直的固定方式來連接副管,利于放置底梁柱與立柱,使其受力更均勻,連接強度更高,且穩(wěn)定性更強,將底梁柱與立柱插接在連接件里,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低,普通人員即可完成安裝,不需要采用鋼釘、螺釘、鉚釘等來釘裝底梁柱和立柱,不會存在釘裝造成的連接薄弱、定位偏斜、耗時長、操作復雜等問題,長期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底梁柱、立柱連接失效而存在安全隱患,木屋長期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得到可靠保障,操作更加簡單,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更少。
本方案的優(yōu)點是:通過設置支撐管和多個副管形成的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來實現底梁柱與立柱之間的模塊化拼裝,采用模塊化拼裝或拆卸木屋時只需要進行模塊之間的裝卸即可,操作工序相比于釘裝少,操作更簡單,拆裝過程所需的時間也將大幅縮短,能夠實現木屋的快裝快拆,拆卸后的模塊也更方便運輸,使木屋的拆裝更加方便。相比采用鋼釘、螺釘、鉚釘等連接件連接,其強度更高,穩(wěn)定性更強,采用插接方式將底梁柱和立柱安裝在連接件里,使安裝、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以實現木屋不采用釘裝完成模塊內部底梁柱、立柱之間的連接。
優(yōu)選方案一,所述支撐管和副管均為無縫方形鋼管,這樣設置方便采用木方作為木屋的底梁柱和立柱,且方管的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都比較高。
優(yōu)選方案二,所述支撐管和副管均為無縫圓形鋼管,這樣設置方便采用圓木作為木屋的底梁柱和立柱,且圓管的受壓面積比較大,也比較均勻。
優(yōu)選方案三,所述副管均通過焊接固定在支撐管外側壁上,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可以使支撐管和副管連為一體,且連接處的穩(wěn)定性更高。
優(yōu)選方案四,所述支撐管和副管內部靠近連接處均設有限位板,設置限位板用于對模塊內部的底梁柱和立柱的端部進行限位保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支撐管1、第一副管2、第二副管3、第三副管4。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附圖2所示: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包括支撐管1和副管,所述支撐管1和副管均為無縫方形鋼管,這樣設置方便采用木方作為木屋的底梁柱和立柱,且方管的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都較高,所述副管包括第一副管2、第二副管3和第三副管4,所述第一副管2和第三副管4分別位于支撐管1左右兩側且均與支撐管1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副管3與支撐管1垂直焊接,第二副管3與第一副管2和第三副管4之間所形成的夾角均為90°,所述支撐管1和副管均為不銹鋼制成的管,采用不銹鋼制成的支撐管1和副管的使用壽命更長。
本實施例中,采用相互垂直的固定方式來焊接副管,將底梁柱與支柱分別插入副管與支撐管1內,操作簡單,受力均勻,連接強度更高,且穩(wěn)定性更強,將底梁柱與立柱插接在連接件里,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低,普通人員即可完成安裝,不需要采用鋼釘、螺釘、鉚釘等來釘裝底梁柱和立柱,不會存在釘裝造成的連接薄弱、定位偏斜、耗時長、操作復雜等問題,長期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底梁柱、立柱連接失效而存在安全隱患,木屋長期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得到可靠保障,操作更加簡單,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更少,通過設置支撐管1和多個副管形成的底梁柱的結構連接件,來實現底梁柱與立柱一體式連接,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相比采用鋼釘、螺釘、鉚釘等連接件連接,其強度更高,穩(wěn)定性更強,以實現木屋不采用釘裝完成模塊內部底梁柱、立柱之間的連接。
實施例2中,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支撐管1和副管均為無縫圓形鋼管,這樣設置方便采用圓木作為木屋的底梁柱和立柱,且圓管的受壓面積比較大,也比較均勻,所述副管均通過焊接固定在支撐管1外側壁上,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可以使支撐管1和副管連為一體,且連接處的穩(wěn)定性更高。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