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外框式建筑與太陽能集熱器一體化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熱與建筑綜合應用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無外框式建筑與太 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一體化結構。
技術背景目前,太陽能熱水工程在坡屋頂建筑施工中,往往是采在屋頂瓦上用預留件鋪設 角鋼和組件,施工中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如抗風、管路防凍、支架的壽命等,這種鋪設方法既 浪費材料,又增加了施工和日后的維護難度。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無外框式建筑與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一體化結構,使太 陽能集熱系統(tǒng)與建筑一體化,節(jié)約材料,減少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fā)明任務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建筑物的屋頂設置多個與集熱 器形狀、尺寸吻配的水泥凹槽,在水泥凹槽內鋪設集熱器,其中水泥凹槽內設置有保溫層、 復合板芯;所述保溫層設置在水泥凹槽的內表面上,保溫層上方為復合板芯;在相鄰的水 泥凹槽之間設置用于放置管路的管路凹槽,設置在管路凹槽內的管路將各個集熱器連接一 體;鋼化玻璃板鋪設在水泥凹槽的邊框基礎上并位于集熱器的上部。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節(jié)省材料,不用在屋頂上設置預留件及在預留件上焊接角鋼支架,2、保溫通用,屋頂保溫和集熱芯背后的保溫合為一體,節(jié)省材料和空間,增強保溫 效果。3、管道設置在凹槽內,效果美觀,維護方便,防凍和抗風性大幅度提高。能達到建 筑一體化的更高要求,鋼化玻璃板直接鋪設在水泥凹槽的邊框基礎上,看上去與建筑渾然 一體,保證建筑物與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實現(xiàn)有機結合,成為兼具美觀性與實用性的統(tǒng)一整體。4、水箱及控制系統(tǒng)利用平平板集熱器承壓的特點,集中在閣樓內或每家衛(wèi)生,間 內,不影響建筑外觀,保溫性能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中,1、水泥凹槽,2、管道凹槽,3、保溫層,4、集合板芯,5、鋼化玻璃板,6、防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加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無外框式建筑與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一體化結構,在建筑物的屋頂 設置多個與集熱器形狀、尺寸吻配的水泥凹槽1,水泥凹槽1內設置有集熱器,水泥凹槽1內
3設置有保溫層3、復合板芯4 ;所述保溫層3設置在水泥凹槽的內表面上,保溫層3為玻璃 絲棉,保溫層3與集熱器背后的保溫層合為一體,節(jié)省材料和空間,增強效果;保溫層上方 為復合板芯4,復合板芯4為鍍膜的銅鋁復合板芯;在相鄰的水泥凹槽1之間設置有用于放 置管路的管路凹槽,管路凹槽使管路的防凍和抗風性大幅度提高,設置在管路凹槽內的管 路將各個集熱器連接一體;鋼化玻璃板5鋪設在水泥凹槽的邊框基礎上并位于集熱器的上 部。
權利要求1. 一種無外框式建筑與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一體化結構,其特征是在建筑物的屋頂設置 多個與集熱器形狀、尺寸吻配的水泥凹槽(1),在水泥凹槽(1)內設置集熱器,水泥凹槽(1) 與集熱器之間設置有保溫層(3)、復合板芯(4);所述保溫層C3)設置在水泥凹槽的內表面 上,保溫層C3)上方為復合板芯;在相鄰的水泥凹槽之間設置用于放置管路的管路凹槽 O),設置在管路凹槽O)內的管路將各個集熱器連接一體;鋼化玻璃板( 鋪設在水泥凹 槽的邊框基礎上并位于集熱器的上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熱與建筑綜合應用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無外框式建筑與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一體化結構,在建筑物的屋頂設置多個與集熱器形狀、尺寸吻配的水泥凹槽(1),在水泥凹槽(1)內設置集熱器,水泥凹槽(1)與集熱器之間設置有保溫層(3)、復合板芯(4);在相鄰的水泥凹槽之間設置用于放置管路的管路凹槽,設置在管路凹槽內的管路將各個集熱器連接一體;鋼化玻璃板(5)鋪設在水泥凹槽的邊框基礎上并位于集熱器的上部。本實用新型使得建筑物與太陽能集熱器一體設置,節(jié)能了材料和空間,增強了集熱器與屋頂的保溫效果,不僅美觀,同時減少了安裝、日后維修的難度。
文檔編號E04D13/18GK201891223SQ20102063644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付洛強 申請人:洛陽天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