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面料,特別涉及一種強捻真絲提花面料。
背景技術:
提花面料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面料,其織造時利用經(jīng)、緯組織變化形成圖案,紗支精細,對原料要求極高。目前,市面上的提花面料種類繁多,提花結構的不同將會導致面料的造型也不同,為了滿足市場的高需求,提花面料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提花結構的設計和各類紗線的選用十分的重視,整個研發(fā)過程非常復雜,需要經(jīng)過反復試驗,才有可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提花面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提花面料的要求不僅限于外在美觀度,對其附加功能,如抑菌、透氣、舒適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有技術的提花面料僅是單一功能,還不能滿足高要求的標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菌性能持久、透氣性良好、提花立體美觀的強捻真絲提花面料,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強捻真絲提花面料,由經(jīng)紗和緯紗編織而成,經(jīng)紗為“S”捻的復合強捻紗,緯紗為“Z”捻的復合強捻紗,所述的復合強捻紗由“S”捻的第一強捻真絲、“S”捻的第二強捻真絲和銀纖維組成,第一強捻真絲纏繞在銀纖維外部,第二強捻真絲纏繞在第一強捻真絲外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復合強捻紗中的銀纖維使面料抗菌性能持久,透氣性好,減少潮濕對細菌病毒的助長作用,又因為銀纖維易氧化的特點,將兩層強捻真絲螺旋纏繞在銀纖維外面,大大加強了面料的抗氧化性。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800-1000T/m,第二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600-800T/m,復合強捻紗的復絲捻度為600-800T/m。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銀纖維的規(guī)格為2D-50D。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緯紗包括第一緯紗和第二緯紗,第一緯紗為連續(xù)的長段,第二緯紗為間隔的多段,第二緯紗的各段分別與經(jīng)紗交織并與第一緯紗的位置交錯。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緯紗浮于面料的表面,形成面料的提花立體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強捻真絲提花面料采用含有銀纖維的復合強捻紗作為經(jīng)線和緯線編織,面料舒適性好,抗菌性能持久,透氣性好,并可減少因面料受潮對細菌病毒的助長作用,又采用兩層強捻真絲螺旋纏繞在銀纖維外面的技術方案,使得面料的抗氧化性比普通銀纖維面料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強捻紗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緯紗,2、經(jīng)紗,3、銀纖維,4、第一強捻真絲,5、第二強捻真絲,6、第一緯紗,7、第二緯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變通和/或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強捻真絲提花面料,由經(jīng)紗2和緯紗1編織而成,經(jīng)紗為“S”捻的復合強捻紗,緯紗為“Z”捻的復合強捻紗,如圖2所示,復合強捻紗由“S”捻的第一強捻真絲4、“S”捻的第二強捻真絲5和銀纖維3組成,第一強捻真絲纏繞在銀纖維外部,第二強捻真絲纏繞在第一強捻真絲外部。其中,第一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800T/m,第二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600T/m,復合強捻紗的復絲捻度為600T/m,銀纖維的規(guī)格為5D。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的一種強捻真絲提花面料,由經(jīng)紗2和緯紗1編織而成,經(jīng)紗為“S”捻的復合強捻紗,緯紗為“Z”捻的復合強捻紗,如圖2所示,復合強捻紗由“S”捻的第一強捻真絲4、“S”捻的第二強捻真絲5和銀纖維3組成,第一強捻真絲纏繞在銀纖維外部,第二強捻真絲纏繞在第一強捻真絲外部。其中,第一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800T/m,第二強捻真絲的單絲捻度為600T/m,復合強捻紗的復絲捻度為600T/m,銀纖維的規(guī)格為5D。如圖3所示,緯紗包括第一緯紗6和第二緯紗7,第一緯紗為連續(xù)的長段,第二緯紗為間隔的多段,第二緯紗的各段分別與經(jīng)紗交織并與第一緯紗的位置交錯,第二緯紗浮于面料的表面,形成面料的提花立體感。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的方案,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