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牽伸熱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發(fā)明涉及一種牽伸熱箱裝置,尤其是應用在紡絲中的一種牽伸熱箱裝置,是對現(xiàn)有牽伸熱箱裝置的一種改進。
背景技術:
牽伸熱箱是紡絲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裝置,它是將絲束進行加熱后再進行拉伸的一種裝置?,F(xiàn)有的牽伸熱箱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一端具有絲束進口12和進風口10及另一端具有絲束出口13和出風口11的甬道14,還有一端設有出風口及另一端設有進風口的風道15,風道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與甬道的出風口11與進風口10相連通;在風道的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依次設置有離心風機和加熱器??梢钥闯霈F(xiàn)有的牽伸熱箱裝置采用離心風機將熱風以循環(huán)的方式對絲束加熱,這樣既可以減少熱能的浪費又可以使風溫比較穩(wěn)定,牽伸熱箱的質(zhì)量好與壞取決于熱風循環(huán)的風速、風溫,而風溫的控制又是一個技術難題,現(xiàn)有的牽伸熱箱由于只有一個進風口10和一個出風口11,且進風口10距離出風口11比較遠(如果牽伸熱箱的長度為4米時),這樣由進風口10到出風口11之間由于距離比較遠就會產(chǎn)生溫差,一般為±3℃-±5℃,這樣的溫差遠遠不能滿足高品質(zhì)纖維的技術要求,另外由于牽伸熱箱的熱風加熱方式多為電加熱,一般都把加熱器放在甬道的下方,由于加熱器在加熱時可以產(chǎn)生300℃以上的高溫,這樣加熱器的輻射熱也對風溫有影響,為了解決牽伸熱箱風溫控制精度的難題,對該裝置進行了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該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牽伸熱箱裝置的上述缺點,研制出一種新型的牽伸熱箱裝置。
該發(fā)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牽伸熱箱裝置,包括一端設有進風口和絲束進口及另一端設有出風口和絲束出口的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甬道內(nèi)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至少增設一個進風口。
為循環(huán)利用熱風,上述的牽伸熱箱裝置還有一個一端為進風口另一端為出風口的風道,所述風道的出風口與甬道的進風口相連通,所述風道的進風口與甬道的出風口相連通;所述風道內(nèi)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依次設置有離心風機和加熱器。
其中,在甬道側邊增設的進風口的位置可以是甬道周側的任意位置。
為減少加熱器的輻射熱對風溫的影響,在本發(fā)明中,加大了安裝加熱器的風道部位與甬道外壁的間隔距離,將加熱器移到離甬道較遠處,安裝加熱器的風道部位與甬道的外壁間隔距離應大于等于50毫米,優(yōu)選為大于等于100毫米而小于300毫米。
所述甬道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增設的進風口為一個時,為有效降低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的溫度差,該進風口的位置優(yōu)選位于甬道的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的1/2-2/3處。
為提高牽伸熱箱裝置的風溫控制精度,所述的進風口處各設置有一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
由于經(jīng)過加熱器加熱后,風的溫度和速度不穩(wěn)定,為使上述比較紊亂的熱風穩(wěn)定下來,所述的風道內(nèi)設置有一穩(wěn)定風速的靜壓箱。
該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1、由于在甬道的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增設有進風口,至少增設一個,從風道出來的熱風可以直接送入多個進風口,這樣可以降低甬道的進風口到出風口之間產(chǎn)生的溫度差問題;使溫度差降低,使其溫差為±1℃--±2℃。
2、在進風口處各設置有一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從而提高了牽伸熱箱的風溫控制精度;3、將原來甬道下方的電加熱器移到離甬道較遠處,使安裝加熱器的風道部位離甬道外壁的間隔距離應大于等于100毫米而小于300毫米,減少了電加熱器對甬道的輻射熱,使風溫更穩(wěn)定;4、在風道內(nèi)設置一靜壓箱,將剛經(jīng)過加熱的熱風經(jīng)過一個靜壓箱,使原來比較紊亂的熱風穩(wěn)定下來,然后再送入風道。因此,風溫,風速的精度大大提高,風溫的精度可以達到±1℃--±2℃,從而可以達到提高纖維品質(zhì)的目的。
圖式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牽伸熱箱裝置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的牽伸熱箱裝置的示意圖。
圖號說明1甬道 311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21絲束進口4風道22絲束出口5離心風機31進風口 6電加熱器32進風口 7靜壓箱33出風口 8風機9加熱器 11出風口10進風口 14甬道12絲束進口15風道13絲束出口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只用于解釋說明本發(fā)明,但發(fā)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并不受該實施例的限制。
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的牽伸熱箱裝置的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中的牽伸熱箱裝置包括甬道1,位于甬道兩端的絲束進口21和絲束出口22,及分別位于甬道一端和中間位置的兩進風口31、32,兩進風口處的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311,位于甬道下方的風道4,位于風道一端的離心風機5,位于風道內(nèi)的電加熱器6,及位于風道內(nèi)的靜壓箱7等組成。該實施例中牽伸熱箱的進風口為二個,第二個進風口32位于甬道的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的1/2處,將一次進風改為二次進風,見圖示中進風口31、進風口32;由于甬道的中間位置又設置了進風口32,這樣可以解決進風口到出風口之間產(chǎn)生的溫度降低問題,在進風口31、進風口32處還安裝了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311,從而提高了牽伸熱箱的風溫控制精度。當增設的進風口不止兩個,而有若干個時,可將進風口均勻或非均勻的設置于甬道的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最好進風口的設置方式與風溫的降低規(guī)律相對應,以減少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的溫度差;同時,為降低溫度差,甬道的進風口可與風道的出風口直接相連通,同時進風口不僅可以如圖1所示位于甬道的下方,而且可以位于甬道的上方,進風口的設置方式不受該實施例的限制;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將原來甬道下方的電加熱器6(見圖1)移到離甬道較遠的下方,在本實施例中大約為100毫米,減少了電加熱器6對甬道1的輻射熱,使風溫更穩(wěn)定。在風道的設計上增加了靜壓箱7,將剛經(jīng)過加熱的熱風經(jīng)過一個靜壓箱7,使原來比較紊亂的熱風穩(wěn)定下來,然后再送入甬道1。經(jīng)過上述改進的牽伸熱箱風速、風溫的精度大大提高,風溫的精度可以達到±1℃-±2℃。從而達到了提高纖維品質(zhì)的目的。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涉及的牽伸熱箱裝置不僅可應用于紡絲中,也可應用于其它領域,如薄膜、條帶、管子等的拉伸。
權利要求
1.一種牽伸熱箱裝置,包括一端設有進風口(31)和絲束進口(21)及另一端設有出風口(33)和絲束出口(22)的甬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甬道的進風口(31)至出風口(33)之間至少增設一個進風口(3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有一個一端為進風口另一端為出風口的風道(4),所述風道的出風口與所述甬道的進風口(31)相連通,所述風道的進風口與所述甬道的出風口(33)相連通;所述風道內(nèi)進風口至出風口之間依次設置有離心風機(5)和加熱器(6)。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側邊增設的一個或多個進風口可以位于甬道周側的任意位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加熱器的風道部位與甬道的外壁間隔距離大于等于50毫米。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加熱器的風道部位與甬道的外壁間隔距離優(yōu)選為大于等于100毫米而小于300毫米。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的進風口(31)至出風口(33)之間增設的進風口(32)為一個時,該進風口(32)位于甬道的進風口(31)至出風口(33)之間的1/2-2/3處。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的進風口(31)至出風口(33)之間增設的進風口(32)為一個時,該進風口(32)位于甬道的進風口(31)與出風口(33)之間的1/2-2/3處。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進風口處分別設置有一風速調(diào)節(jié)擋板(311)。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牽伸熱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道(4)內(nèi)設置有一穩(wěn)定風速的靜壓箱(7)。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紡絲中經(jīng)常用到的牽伸熱箱裝置,包括一端具有絲束進口和進風口及另一端具有絲束出口和出風口的甬道,與甬道相通的風道,風道內(nèi)設置有離心風機和電加熱器,同時在風道內(nèi)還設置有一靜壓箱,該牽伸熱箱裝置是對現(xiàn)有牽伸熱箱裝置的改進,將甬道的進風口由一個增加為至少兩個,將一次進風改為至少兩次進風,將甬道下方的電加熱器移到離甬道較遠的下方;改進后的牽伸熱箱風速、風溫的精度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纖維的品質(zhì);本發(fā)明還可應用于其它領域中,如薄膜、條帶、管子等的拉伸。
文檔編號D01D5/12GK1590604SQ03156299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3日
發(fā)明者王顥, 林相來, 金小芳, 張琦, 張彩霞, 李啟明, 畢英華, 馬彥, 孫玉山, 林華體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