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生產(chǎn)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
背景技術:
三合板是最常見的一種膠合板,通常是將三層薄木板按不同紋理方向粘在一起制成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泛。
三合板的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粘合劑對多層的木皮或者薄木板進行粘合,由于木皮毛糙和不齊整,導致板材表面的凹凸不平,需要壓平。
另外,為了提升膠水干燥速度,還需要進行加熱干燥,工序繁瑣,難以完成多塊板材的同時加工,工作效率低下,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提高加熱壓實的工作效率,實現(xiàn)多塊三合板的同時加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包括:頂部固定板和底部支撐座,所述頂部固定板平行設置在底部支撐座的上方,所述底部支撐座上設置有指向上方的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夾板,所述頂部固定板的底部設置有與第一夾板對應的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設置有第三夾板,所述第一夾板、第二夾板和第三夾板中分別設置有加熱油通孔,所述第二夾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三夾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位于第一吊耳下方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底部分別設置有向下延伸至對應第二吊耳下方的吊桿,所述吊桿的底端分別設置有位于第二吊耳下方的限位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升降裝置為油壓缸。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板的底部設置有指向下方的導向套筒,所述底部支撐座上設置有與導向套筒對應的導向柱。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耳上分別設置有與吊桿對應的通孔。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板的上表面、第二夾板的下表面以及第三夾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置有板材限位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第一夾板和第三夾板上可以分別放置三合板進行壓實,操作靈活,工作效率高,拿取方便,干燥速度快,得到的三合板結構穩(wěn)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包括:頂部固定板6和底部支撐座4,所述頂部固定板6平行設置在底部支撐座4的上方,所述底部支撐座4上設置有指向上方的升降裝置5,所述升降裝置5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夾板3,所述升降裝置5為油壓缸,升降裝置5的伸長,帶動了第一夾板3的上升。
所述頂部固定板6的底部設置有與第一夾板3對應的第二夾板1,所述第一夾板3和第二夾板1之間設置有第三夾板2,所述第一夾板3的上表面、第二夾板1的下表面以及第三夾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置有板材限位槽33,方便對三合板的定位,第一夾板3和第三夾板2上可以分別放置三合板進行壓實,操作靈活,工作效率高。
所述第一夾板3、第二夾板1和第三夾板2中分別設置有加熱油通孔32,加熱油通孔32外接加熱油設備,導入加熱油,對第一夾板3、第二夾板1和第三夾板2進行加熱,進一步為三合板加熱,進行干燥,定型效果好。
所述第二夾板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吊耳11,所述第三夾板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位于第一吊耳11下方的第二吊耳21,所述第一吊耳11底部分別設置有向下延伸至對應第二吊耳21下方的吊桿7,所述吊桿7的底端分別設置有位于第二吊耳21下方的限位塊8。限位塊8對第三夾板2進行最低位置的限位,避免了第三夾板2在升降裝置5收縮時的過分下滑,方便三合板的取出和重新放入。
所述第一夾板3的底部設置有指向下方的導向套筒31,所述底部支撐座4上設置有與導向套筒31對應的導向柱41。導向套筒31和導向柱41的配合,方便了第一夾板3的豎直升降,提升了第一夾板3的升降穩(wěn)定性。
所述第二吊耳21上分別設置有與吊桿7對應的通孔。吊桿7提高了第三夾板2升降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三合板多塊加熱壓實設備,可以同時對2塊板材進行加熱和壓實,操作靈活,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