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新方法。此方法應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小劑量光敏劑送至腦腫瘤病變部位,形成局部較高藥物濃度再用光動力療法治療腦腫瘤。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用藥劑量小,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低。
【專利說明】
-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及腦腫瘤治療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設及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腦腫瘤度rain Tumor)又稱煩內腫瘤(Intracranial Tumors),是惡性程度高、治 療難度大、預后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腦腫瘤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 類,其中原發(fā)性腦瘤占中樞神經系統(tǒng)原發(fā)性腫瘤的80% -90%。常見的惡性腦腫瘤有神經 膠質瘤,交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等,運些腫瘤呈侵襲性生長,由于解剖、病理生理特點,具 有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等特點,患者生存周期較短,生活質量較低。
[0003] 臨床上治療腦腫瘤大多采用綜合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但由于腦腫 瘤呈浸潤性生長,大多與正常腦細胞組織無明顯分界,一些部位深的腫瘤常侵犯腦重要功 能區(qū),手術難W切除根治,90%的復發(fā)性腦腫瘤發(fā)生在原發(fā)灶的周圍2cm之內。傳統(tǒng)的全 身化療和放療雖可殺傷腫瘤細胞,但同時亦會損傷部分正常腦組織,并可能會出現嚴重的 全身不良反應。因此總體效果欠佳,據美國腦腫瘤研究小組統(tǒng)計(Antonio Omuro et al., JAMA, 2013 ;310 (17) :1842-1850),手術+化療+治療的總有效率僅為52. 5%,半數患者3 年內死亡,星形細胞瘤5年生存率約為30 %左右。
[0004] 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化erapy,PDT)是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方法。自問 世至今的幾十年來,PDT在癌癥的臨床治療中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W其有效、安全、 副作用小、可協(xié)同性、可重復性和相對低成本等優(yōu)點脫穎而出,并且在腫瘤的治療中顯示出 很強的生命力,為中晚期、特別是無法(或拒絕)采用傳統(tǒng)方法治療的癌癥患者提供了一 個機會,增加了一種治療手段(Ackroyd R et al.,F*hotochem F*hotobiol,2001 ;74 (5): 656-669)ο 陽0化]光動力療法的原理是光敏劑被祀細胞吸收后,在一定波長激光照射下,從基態(tài) (SO)躍遷到激發(fā)態(tài)(S1),通過系間串躍進一步躍遷到Ξ線態(tài)激發(fā)態(tài)燈1),處于Ξ線態(tài)的 光敏劑與周圍分子發(fā)生反應,產生高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如單線態(tài)氧),殺傷祀細胞;并 破壞照射區(qū)域血管,阻斷祀細胞營養(yǎng)和氧供給;同時激發(fā)機體免疫調節(jié),導致腫瘤壞死 (Allison, R.R.et al. Clin Endosc, 2013 ;46 (1) :24-29)〇
[0006] PDT的應用已成為臨床治療腦腫瘤的一個新手段。Kaye等化aye, A. H. et al., Ann Acad Med Singapore, 1993 ;22(3) :470-481)報道了 120 例 PDT 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gl ioblastoma,GBM)的病例,其中38例GBM病人平均生存為24個月,50 %病人生存2年W 上;40例復發(fā)性GBM平均生存9個月,對照組平均生存8個月,平均生存期相對延長。Muller 和 Wilson (Muller, P.J.et al.,Dimens Health Serv,1985 ;62 (5) :40)應用 PDT 治療了 50 例腦腫瘤,包括45例膠質瘤和5例實體轉移瘤,有12例病人治療后CT檢查達到治愈或接 近治愈,運些病人的中位生存期為17. 1個月,一年生存率為62 %,二年生存率為38 %。將 PDT作為腦膠質瘤切除術后的輔助治療也顯示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朱樹干等(朱樹干等,中 國激光醫(yī)學雜志,1992 ;第1卷3期:148-150)用PDT輔助手術治療30例腦膠質瘤,與同期 單純手術對照組相比,隨診后經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手術組,且并未增 加新的并發(fā)癥。運些研究證實,PDT技術能有效延長腦腫瘤患者生命,減輕患者痛苦的新技 術,它有望成為腦腫瘤綜合治療中的一種標準治療模式。
[0007] 但是,用于PDT的光敏劑主要是通過靜脈注射給藥的,腦組織的血腦屏障作用會 減少光敏劑的進入,在已上市的光敏藥物中,僅有5-ALA可W大量的通過血腦屏障到達腫 瘤部位,其余的光敏劑僅有少部分可W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腫瘤部位。5-ALA激發(fā)波長較短, 對組織的穿透能力較弱,且腦水腫副作用較大。 陽00引因此,PDT中光敏劑不可穿過血腦屏障的問題急需解決。
[0009] 近年來,超選擇性動脈化療(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IAC)因其總藥量相 對少、腫瘤局部藥物濃度高、療效顯著、全身反應及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可顯著延長生命、延緩 復發(fā),已成為腦膠質瘤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Piotr Milecki et al.,R巧Pract化col Radiother,2006 ;11(3) :139-146)。該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的靜脈化療,是應用微導管技術,將 導管插入眼動脈水平W上,進入大腦前、中或后動脈甚至針對腦瘤的供血動脈插管給藥進 行化療,可延長腫瘤細胞與藥物的接觸時間和增加藥物攝取量。Namba實驗中應用正電子 發(fā)射斷層掃描技術(Positron血ission Tomogra地y,陽T)證實動脈途徑給藥與靜脈用藥 后腫瘤內藥物濃度前者較后者高出50倍W上(Namba, Η et al.,Neurol Med Chir,1994 ; 34 (。):832-835)。由于藥物先經過祀區(qū)再回流到靜脈系統(tǒng),再到體循環(huán),因此,在一定程度 上減少了藥物對全身系統(tǒng)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對化療的耐受力。
【發(fā)明內容】
[0010] 因此,為尋找一種更加有效且毒副作用低的方法治療腦部腫瘤,本發(fā)明將PDT和 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具有的腫瘤局部藥 物濃度高等優(yōu)點來克服PDT中光敏劑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在腫瘤部位達不到有效濃度的缺 點,提供了一種用藥劑量小,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低的治療腦部腫瘤的創(chuàng)新性方法。
[0011] 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是:應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小劑量光敏劑送 至腦病變部位,形成局部較高藥物濃度再進行PDT治療,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 效果。
[0012] 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0013] 應用微導管技術,將導管插入眼動脈水平W上,進入大腦前、中或后動脈甚至針對 腦瘤的供血動脈插管給予光敏劑,一定時間后,選用一定波長的光對于腫瘤部位進行光照 治療。
[0014] 步驟中,所用光敏劑為國內外已上市和正處于研究的所有光敏劑,如已上市 的:Photofrin (porf imer sodium,光敏素 II),Visudyne (verteporf in,維替泊芬), Foscan (temoporfin,m-THPC,替莫泊芬),Levulan (ALA,5-aminolevulinate,5-氨基酉同戊 酸),Metvix(ALA-甲醋),Hexvix(ALA-己醋),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等光敏藥物;已經入臨 床研究的:PhotochloHHPPH,焦脫儀葉綠酸 a 己酸),Pc4(Silicon phthalo巧anine 4,娃 獻菁4),Purlytin燈in eth5d etiopu巧urin(S址t2),羅他泊芬)等光敏藥物W及在進行基 礎研究的化嘟類、葉綠素類、二氨化吩類、細菌二氨化吩類、獻菁類、吩嚷嗦類、竹紅菌素類、 補骨脂素類等光敏化合物。
[0015] 步驟中,給予光敏劑,一定時間后,時間范圍為0-72小時。
[0016] 步驟中,選用一定波長的光,波長范圍為300nm-1080nm。
[0017] 步驟中,選用一定波長的光,光功率范圍為0-10W。
[0018] 步驟中,選用一定波長的光,光功率密度范圍為0-10000mW/cm2。
[0019] 步驟中,進行光照,光照時間范圍為O-lOh。
[0020] 通過構建大鼠煩內荷瘤模型,采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小劑量光敏劑(已上 市光敏劑:如化scan?、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送至腦病變部位,再進行PDT治療腦部腫瘤, 表明:此方法能夠明顯的抑制腫瘤的增殖,與傳統(tǒng)的PDT治療相比,治療效果更加明顯。此 方法不但提高了祀區(qū)腦組織的藥物濃度,同時降低了非祀區(qū)組織的濃度,避免了藥物的毒 副作用;所有大鼠均未發(fā)生明顯行為改變和神經功能缺陷,未出現全身或者局部毒性反應。 表明該發(fā)明對腦部腫瘤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為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W下結合實施方式詳予說明。 應理解,運些實施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本發(fā) 明的授權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W對本發(fā)明做各種改動或修改,運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 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陽02引[實施例U
[0023] 本發(fā)明方法(IAC+PDT)與PDT對大鼠煩內C6腦膠質瘤療效的比較
[0024] 實驗動物:Wi star大鼠,36只 陽02引細胞株:大鼠腦膠質瘤C6細胞 陽026] 光敏劑:Foscan、喜泊分血化晰注射液
[0027] 實驗方法:
[0028] 1、Wistar大鼠煩內C6細胞腦膠質瘤模型的建立
[0029] (1) C6細胞接種液的制備
[0030] 取對數生長期的單層培養(yǎng)細胞,0. 25 %含邸TA膜酶消化,用PBS洗涂2次,制成細 胞懸液,計數,調節(jié)細胞濃度為1X lOVmU待接種。
[0031] 似大鼠煩內成瘤實驗
[0032] 采用10 %水合氯醒對Wistar大鼠按0. 4mL/100g體重的劑量進行腹腔注射麻醉 后,煩平位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Π 齒低于耳根線3mm。艦酒、酒精常規(guī)消毒,安裝立體定 向接種針。選定右側額葉為接種祀點,其坐標為:冠狀縫前1mm,矢狀縫右3mm處切開皮膚, 鉆孔(直徑3mm),將準備好的lOuL腫瘤細胞懸液W luL/min的速度注射入祀區(qū),除針前留 針5min,使細胞充分沉淀,煩骨骨孔用消毒蠟密閉,縫合。 陽03引 2、IAC+PDT方法與PDT治療大鼠煩內瘤的療效比較
[0034] 造模后7天,對大鼠進行MRI檢查,取MRI掃描的最大冠狀面和矢狀面,測量最大 前后徑化)、寬徑(W)和高徑(H),觀察腫瘤生長情況。腫瘤大小W下述公式計算腫瘤體積 (V) :V = (4/3X 31 XLXWXH) X1/8 計算。
[0035] 造模后14天后,選擇腫瘤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大鼠,按照完全隨機的方法將荷瘤大鼠 分為W下5組:
[0036] Control組:不做任何處理
[0037] 化scan-PDT組:采用尾靜脈注射化scan巧mg/kg),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 650nm,1W,100J/cm2, 30mm2光斑)
[0038] 喜泊分血化嘟-PDT組:采用尾靜脈注射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巧mg/kg),30min后, 進行光照(點光源,630nm,1W,lOOJ/cm2, 30mm2光斑)
[0039] lAC+Foscan-PDT組:采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化scan (PDT組用體積的1/5) 送至腫瘤祀部位,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650皿,1W,100J/cm2,30mm2光斑)
[0040]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采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 (PDT組用體積的1/5)送至腫瘤祀部位,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630nm,1W,lOOJ/cm2, 30mm2光斑)
[0041] 各組大鼠的行為學觀察:治療后,每日觀察各組大鼠的神態(tài)、進食、活動等狀態(tài)。
[0042] 各組大鼠的生存周期觀察:治療后,每日觀察各組大鼠的存活情況,記錄生存時 間。
[0043] MRI檢測:自治療后1周,每周對各組大鼠進行MRI檢查,如前面所述,計算腫瘤體 積。 W44] 肥病理檢測:在治療后1周,每組各處死3只鼠,取出腦組織,行肥染色分析。 W45] 3、數據處理
[0046] 實驗數據W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 0. 05為差 異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0047] 實驗結果;
[0048] 1、荷瘤大鼠的行為學觀察
[0049] Wistar大鼠接種C6細胞1周后,表現為自行覓食、飲水較正常鼠減少,體重下降, 反應遲純,少動,并出現行走不穩(wěn)。接種后14天逐漸出現進行性煩內高壓癥狀,部分鼠出現 眶周出血、眼球外突,后期可有癒痛樣發(fā)作、偏擁及肌張力增高等癥狀。Control組大鼠均于 28天內逐漸死亡,死亡前出現肢體屈曲,不自主抽搖。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嘟-PDT 組約4周左右,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約7周左右出現進行性煩內 壓增高癥狀。
[0050] 2、荷瘤大鼠的MRI及病理表現
[0051] 腫瘤種植1周后MRI顯示大鼠腦內均有不同大小的膠質瘤生長,證明接種成功。 常規(guī)MRI膠質瘤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腫塊,邊界較清楚,周圍有片狀水腫區(qū),增強后腫瘤實 質部分不同程度地強化,中央多出現無強化的液化壞死區(qū)。腫瘤最大直徑在4. 5-12. 3mm之 間,平均7. 8 + 3. 2mm。肥染色光鏡下腫瘤細胞密集,核漿比例高,核分裂像少見,并有部分 分化現象。
[0052] 3、各組荷瘤大鼠的生存周期
[0053] 經生存周期分析發(fā)現,各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為:
[0054] Control 組:25 + 2. 9 天 陽化5] F'oscan-PDT 組:37± 1. 8 天
[0056] 喜泊分血化11 林-PDT組:35 + 2. 3天
[0057] lAC+Foscan-PDT 組:60 ± 3. 7 天
[0058]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56 + 2. 6天
[0059] lAC+Foscan-PDT組的大鼠生存時間最長,80 %的大鼠存活時間超過60天,與 Control組、Foscan-PDT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W60]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60%的大鼠存活時間超過60天,與Control組、喜泊 分血化嘟-PDT組相比明顯延長,且具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0061] 4、各組大鼠腫瘤大小的變化
[0062] 根據每周MRI檢查的結果,計算各組大鼠腫瘤的體積變化(表1),統(tǒng)計學分析 表明:14天、21天時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嘟-PDT組、lAC+Foscan-PDT組、IAC+喜 泊分血化嘟-PDT組與Control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28天時,Control組大 鼠全部死亡,35天時,化scan-PDT組與lAC+Foscan-PDT組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喜 泊分血化嘟-PDT組與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56天時, 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大鼠的腫瘤體積仍相對較小為36. 83 ± 2. 13 和40. 64 + 2. 62(表1)。MRI的結果顯示,與Control組相比,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 嘟-PDT組、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能夠明顯的抑制腫瘤的增殖,起 到了明顯的治療效果;與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相比,lAC+Foscan-PDT組、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的療效更佳,效果更加明顯。
[0063] 表1 C6細胞接種后7-56天,MRI檢測各組腫瘤體積的變化(單位:mm3)
[0064]
[00化]1與Control組比較P < 0. 05 ;2與F'oscan-PDT組比較P < 0. 05 ; 3與喜泊分血化 嘟-PDT組比較P < 0. 05。
[0066]結論: 陽067] IAC+PDT治療方法與PDT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前者具有更明顯的治療效果,不管 在腫瘤消退及腫瘤生長抑制方面和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充分說明 IAC+PDT治療的臨床意義非常重大。 W側[實施例2]
[0069] 本發(fā)明方法(IAC+PDT)與PDT對大鼠煩內化腦膠質瘤療效的比較
[0070] 實驗動物:Fisher 344大鼠,36只 陽〇7U 細胞株:大鼠腦膠質瘤化細胞 陽07引光敏劑:Foscan、喜泊分血化晰注射液
[0073] 實驗方法:
[0074] 1、Fisher 344大鼠煩內化細胞腦膠質瘤模型的建立
[0075] (1)化細胞接種液的制備
[0076] 取對數生長期的單層培養(yǎng)細胞,0. 25%含邸TA膜酶消化,用PBS洗涂2次,制成細 胞懸液,計數,調節(jié)細胞濃度為1X lOVmU待接種。
[0077] 似大鼠煩內成瘤實驗 陽07引采用10%水合氯醒對Fisher 344大鼠按0. 4mL/l〇〇g體重的劑量進行腹腔注射麻 醉后,煩平位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Π 齒低于耳根線3mm。艦酒、酒精常規(guī)消毒,安裝立體 定向接種針。選定右側額葉為接種祀點,其坐標為:冠狀縫前1mm,矢狀縫右3mm處切開皮 膚,鉆孔(直徑3mm),將準備好的lOuL腫瘤細胞懸液W luL/min的速度注射入祀區(qū),除針前 留針5min,使細胞充分沉淀,煩骨骨孔用消毒蠟密閉,縫合。
[0079] 2、IAC+PDT方法與PDT治療大鼠煩內瘤的療效比較
[0080] 造模后7天,對大鼠進行MRI檢查,取MRI掃描的最大冠狀面和矢狀面,測量最大 前后徑化)、寬徑(W)和高徑(H),觀察腫瘤生長情況。腫瘤大小W下述公式計算腫瘤體積 (V) :V = (4/3X 31 XLXWXH) X1/8 計算。
[0081] 造模后14天后,選擇腫瘤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大鼠,按照完全隨機的方法將荷瘤大鼠 分為W下5組:
[0082] Control組:不做任何處理
[0083] 化scan-PDT組:采用尾靜脈注射化scan巧mg/kg),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 650nm,1W,100J/cm2, 30mm2光斑)
[0084] 喜泊分血化嘟-PDT組:采用尾靜脈注射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巧mg/kg),30min后, 進行光照(點光源,630nm,1W,lOOJ/cm2, 30mm2光斑)
[00化]14〔+。〇3。曰11斗01'組:采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化3。曰]1任01'組用體積的1/5) 送至腫瘤祀部位,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650皿,1W,lOOJ/cm2, 30mm2光斑)
[0086]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采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喜泊分血化嘟注射液 (PDT組用體積的1/5)送至腫瘤祀部位,30min后,進行光照(點光源,630nm,1W,lOOJ/cm2, 30mm2光斑)
[0087] 各組大鼠的行為學觀察:治療后,每日觀察各組大鼠的神態(tài)、進食、活動等狀態(tài)。
[0088] 各組大鼠的生存周期觀察:治療后,每日觀察各組大鼠的存活情況,記錄生存時 間。
[0089] MRI檢測:自治療后1周,每周對各組大鼠進行MRI檢查,如前面所述,計算腫瘤體 積。
[0090] 肥病理檢測:在治療后1周,每組各處死3只鼠,取出腦組織,行肥染色分析。
[0091] 3、數據處理
[0092] 實驗數據W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 0. 05為差 異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0093] 實驗結果;
[0094] 1、荷瘤大鼠的行為學觀察
[0095] Fisher 344大鼠接種化細胞1周后,表現為自行覓食、飲水較正常鼠減少,體重下 降,反應遲純,少動,并出現行走不穩(wěn)。接種后14天逐漸出現進行性煩內高壓癥狀,部分鼠 出現眶周出血、眼球外突,后期可有癒痛樣發(fā)作、偏擁及肌張力增高等癥狀。Control組大 鼠均于26天內逐漸死亡,死亡前出現肢體屈曲,不自主抽搖?;痵can-PDT組、喜泊分血化 嘟-PDT組約4周左右,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約7周左右出現進 行性煩內壓增高癥狀。
[0096] 2、荷瘤大鼠的MRI及病理表現
[0097] 腫瘤種植1周后MRI顯示大鼠腦內均有不同大小的膠質瘤生長,證明接種成功。 常規(guī)MRI膠質瘤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腫塊,邊界較清楚,周圍有片狀水腫區(qū),增強后腫瘤實 質部分不同程度地強化,中央多出現無強化的液化壞死區(qū)。腫瘤最大直徑在5. 3-11. 6mm之 間,平均8. 2 + 2. 5mm。肥染色光鏡下腫瘤細胞密集,核漿比例高,核分裂像少見,并有部分 分化現象。
[0098] 3、各組荷瘤大鼠的生存周期
[0099] 經生存周期分析發(fā)現,各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為:
[0100] Control 組:24± 1. 8 天
[0101] F'oscan-PDT 組:35 + 2. 1 天 陽102] 喜泊分血化11 林-PDT組:34± 1. 8天 陽 103] lAC+Foscan-PDT 組:58± 1. 6 天
[0104]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56 + 2. 1天 陽1化]lAC+Foscan-PDT組的大鼠生存時間最長,60 %的大鼠存活時間超過60天,與 Control組、Foscan-PDT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0106]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50%的大鼠存活時間超過60天,與Control組、喜泊 分血化嘟-PDT組相比明顯延長,且具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陽107] 4、各組大鼠腫瘤大小的變化
[0108] 根據每周MRI檢查的結果,計算各組大鼠腫瘤的體積變化(表2),統(tǒng)計學分析 表明:14天、21天時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嘟-PDT組、IAC+化scan-PDT組、IAC+喜 泊分血化嘟-PDT組與Control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28天時,Control組大 鼠全部死亡,35天時,化scan-PDT組與lAC+Foscan-PDT組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喜 泊分血化嘟-PDT組與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有顯著性差異(P < 0. 05) ;56天時, 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大鼠的腫瘤體積仍相對較小為36. 83 ± 2. 13 和40. 64 + 2. 62(表1)。MRI的結果顯示,與Control組相比,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 嘟-PDT組、lAC+Foscan-PDT組、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能夠明顯的抑制腫瘤的增殖,起 到了明顯的治療效果;與化scan-PDT組、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相比,lAC+Foscan-PDT組、 IAC+喜泊分血化嘟-PDT組的療效更佳,效果更加明顯。
[0109] 表2化細胞接種后7-56天,MRI檢測各組腫瘤體積的變化(單位:mm3) 陽110]
陽111] 1與Control組比較P < 0. 05 ;2與化scan-PDT組比較P < 0. 05 ; 3與喜泊分血化 嘟-PDT組比較P < 0. 05。 陽11引結論:
[0113] IAC+PDT治療方法與PDT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前者具有更明顯的治療效果,不管 在腫瘤消退及腫瘤生長抑制方面和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充分說明 IAC+PDT治療的臨床意義非常重大。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超選擇性動脈介入技術將小劑量光敏劑 送至腦組織腫瘤部位,形成局部較高藥物濃度再進行光動力療法治療腦腫瘤。 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應用微導管技術,將導管插入眼動脈水平以上,進入大腦前、中或后動脈甚至針對腦瘤 的供血動脈插管給予光敏劑,一定時間后,選用一定波長的光對于腫瘤部位進行光照治療。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超選擇性動脈介入 方法與光動力療法有機的結合起來。3. 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動 力療法。4. 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選 擇性動脈介入技術。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所用 的光敏劑為國內外已上市和正在研究的所有光敏劑,如已上市的:Photofrin(porfimer sodium,光敏素 II),Visudyne(verteporfin,維替泊芬),Foscan(temoporfin,m-THPC, 替莫泊芬),Levulan(ALA,5_aminolevulinate,5-氨基酮戊酸),Metvix(ALA_ 甲 酯),Hexvix (ALA-己酯),喜泊分血卟啉注射液等光敏藥物;已經入臨床研究的: Photochlor(HPPH,焦脫儀葉綠酸 a 己釀),Pc4(Silicon phthalocyanine 4,娃釀菁 4), Purlytin (Tin ethyl etiopurpurin(SnEt2),羅他泊芬)等光敏藥物以及在進行基礎研究 的卟啉類、葉綠素類、二氫卟吩類、細菌二氫卟吩類、酞菁類、吩噻嗪類、竹紅菌素類、補骨脂 素類等光敏化合物。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給予光敏 劑,一定時間后,時間范圍為0-72小時。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選用一定 波長的光,波長范圍為300nm-1080nm〇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選用一定 波長的光,光功率范圍為0-10W。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選用一定 波長的光,光功率密度范圍為O-lOOOOmW/cm 2。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腦腫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中,進行光 照,光照時間范圍為〇-l〇h。
【文檔編號】A61K41/00GK105879028SQ201510011316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月9日
【發(fā)明人】陳志龍, 張莉君, 李劍偉, 王來興, 丁國強, 王井和, 張?zhí)鞂? 張春業(yè)
【申請人】陳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