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腑瀉濁方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醫(yī)藥制作湯劑,特別是一種通腑瀉濁方劑。
【背景技術(shù)】
:
[0002]肝炎、脂肪肝是目前較為常見的易發(fā)病和多發(fā)病,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雖然中西醫(yī)對其病況都投入了太多的研究治療,但迄今尚無妙方徹底治愈;通腑瀉濁方劑,能在現(xiàn)有肝炎、脂肪肝的醫(yī)學(xué)治療技術(shù)上提高病人的治愈率90%以上。
【發(fā)明內(nèi)容】
:
[0003]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重型肝炎,脂肪肝,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方藥,具有養(yǎng)肝血疏肝用,活血化瘀,疏肝和胃,通腑瀉濁作用。具有保肝降酶,降脂,降低膽紅素,抗肝纖維化的功能。
[0004]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5]該通腑瀉濁方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組方:
[0006]柴胡10-20g、黃芩 10-20g、半夏 5_15g、枳實 10_20g、白芍 25_35g、丹皮 10_20g、郁金 25-35g、白術(shù) 25-35g、茯苓 25_35g、澤瀉 10_20g、蟬蛻 10_20g、僵蠶 10_20g、姜黃 5_15g、茵陳10-20g、梔子5-15g、生大黃5-15g、珍珠草25_35g、苦參10_20g、五味子25_35g。
[0007]上述藥品方劑最佳配比是:
[0008]柴胡15g、黃萃15g、半夏10g、積實15g、白巧30g、丹皮15g、郁金20g、白術(shù)20g、獲苓20g、澤瀉15g、蟬蛻15g、僵蠶15g、姜黃10g、茵陳15g、梔子10g、生大黃10g、珍珠草20g、苦參15g、五味子20g。
[0009]技術(shù)方案:
[0010]本發(fā)明一種通腑瀉濁方劑,其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11]將下列藥材:柴胡、黃芩、半夏、枳實、白芍、丹皮、郁金、白術(shù)、茯苓、澤瀉、蟬蛻、僵蠶、姜黃、茵陳、梔子、珍珠草、苦參、五味子,混合到一起放入藥鍋內(nèi)煎制,生大黃10g后下;每付中藥加水2000ml,自動煎藥包裝機煎取700ml的湯劑,密閉包裝成兩袋,每天一劑,每日兩次口服。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實用結(jié)果證實了通腑瀉濁方劑能明顯改善肝臟門靜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對肝臟功能、凝血功能恢復(fù)療效確切。2、明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濕熱型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大大減輕了疾病痛苦、對患者臨床癥狀和生存質(zhì)量改善明顯。3、對高膽固醇血癥、對肝臟非酒精性脂肪沉積療效突出。4、對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明顯。5、本中藥方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上提高病人的治愈率9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
[0014]實施例1:
[0015]組方:柴胡15g黃萃15g半夏10g積實15g白巧30g丹皮15g郁金20g白術(shù)20g茯苓20g澤瀉15g蟬蛻15g僵蠶15g姜黃10g茵陳15g梔子10g生大黃10g (后下)珍珠草20g苦參15g五味子20g。
[0016]將上述藥材混合,每付中藥加水2000ml,自動煎藥包裝機煎取700ml的湯劑,將煎制好的通腑瀉濁湯劑,密閉包裝成兩袋,冷藏儲存,病人用藥時需口服,每日兩次。
[0017]實施例2:
[0018]組方:柴胡10g、黃萃10g、半夏5g、積實10g、白巧25g、丹皮10g、郁金25g、白術(shù)25g、茯苓25g、澤瀉10g、蟬蛻10g、僵蠶10g、姜黃5g、茵陳10g、梔子5g、生大黃5g (后下)、珍珠草25g、苦參10g、五味子25g。
[0019]煎制與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
[0020]實施例3:
[0021]組方:柴胡20g、黃芩20g、半夏15g、枳實20g、白芍35g、丹皮20g、郁金35g、白術(shù)35g、茯苓35g、澤瀉20g、蟬蛻20g、僵蠶20g、姜黃15g、茵陳20g、梔子15g、生大黃15g(后下)、珍珠草35g、苦參20g、五味子35g。
[0022]煎制與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
[0023]臨床治療:
[0024]把7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濕熱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西醫(yī)治療組)和治療組(通腑瀉濁湯組)。對照組的3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42.1±5.2)歲,病程1.2?13.4年,平均病程(5.1±1.7)年,其中:早期患者23例,中期患者12例。治療組的43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0例,年齡23?54歲,平均年齡(41.9±5.3)歲,病程1.3?13.1年,平均病程(5.2±1.5)年,其中:早期患者28例,中期患者15例。對照組,給予靜點肝水解肽100mg、還原型谷胱甘肽1.2g、甘利欣150mg、人血白蛋白10g等對癥治療;治療組采用西藥對癥治療(用藥同上)的同時,力口服中藥湯劑“通腑瀉濁湯”,水煎服,日一劑,7天為一療程,連續(xù)服藥三個療程;通腑瀉濁湯組方:柴胡15g黃芩15g半夏10g枳實15g白芍30g丹皮15g郁金20g白術(shù)20g茯苓20g澤瀉15g蟬蛻15g僵蠶15g姜黃10g茵陳15g梔子10g生大黃10g (后下)珍珠草20g苦參15g五味子20g。每7天檢測肝功能、治療前后對比肝功能、凝血機制,治療前后彩色超聲檢查對比肝臟血流動力學(xué)改變。
[0025]治療案例:
[0026]1、病人姓名:紀(jì)X X性別:男,年齡50歲,慢性重型肝炎ALT1009U/L AST 806U/L(檢驗日期:2011年6月10日),服用本藥治療十天,療效,肝功能恢復(fù)正常(查驗日期:2011年6月20日)。
[0027]2、病人姓名:施XX,性別:男,年齡54歲,高脂血癥TG8.9mmol/LCH0L15.lmmol/L(檢驗日期2010年9月6日),服用本藥治療二十天,療效TG4.3mmol/LCH0L6.2mmol/L(查驗日期:2011年7月10日)。
[0028]3、病人姓名:高XX,性別:男,年齡62歲,(檢驗日期:2010年3月5日),病因: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ALT513U/L AST 325U/L TBill07 μ mol/L。服用本藥治療十五天,療效 ALT52U/L AST 26U/L TBil22 μ mol/L (查驗日期:2010 年 3 月 20 日)。
[0029]時至今日,經(jīng)河北省遷西縣中醫(yī)院(肝病科)臨床實驗,治療案例78位,治愈率達(dá)Ο?
【主權(quán)項】
1.一種通腑瀉濁方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湯劑: 柴胡10-20g、黃芩10-20g、半夏5-15g、枳實10_20g、白芍25_35g、丹皮10_20g、郁金25-35g、白術(shù) 25-35g、茯苓 25_35g、澤瀉 10_20g、蟬蛻 10_20g、僵蠶 10_20g、姜黃 5_15g、茵陳10-20g、梔子5-15g、生大黃5-15g、珍珠草25_35g、苦參10_20g、五味子25_35g。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腑瀉濁方劑,其特征在于:各組分重量配比為: 柴胡15g、黃芩15g、半夏10g、枳實15g、白芍30g、丹皮15g、郁金20g、白術(shù)20g、茯苓20g、澤瀉15g、蟬蛻15g、僵蠶15g、姜黃10g、茵陳15g、梔子10g、生大黃10g、珍珠草20g、苦參15g、五味子20g。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腑瀉濁方劑,其特征在于:該組方藥品成制后為湯劑。
【專利摘要】一種通腑瀉濁方劑,是將下列藥材:柴胡、黃芩、半夏、枳實、白芍、丹皮、郁金、白術(shù)、茯苓、澤瀉、蟬蛻、僵蠶、姜黃、茵陳、梔子、珍珠草、苦參、五味子,混合到一起放入藥鍋內(nèi)煎制,生大黃10g后下。有益效果是:1、實用結(jié)果證實了通腑瀉濁方劑能明顯改善肝臟門靜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對肝臟功能、凝血功能恢復(fù)療效確切。2、明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濕熱型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大大減輕了疾病痛苦、對患者臨床癥狀和生存質(zhì)量改善明顯。3、對高膽固醇血癥、對肝臟非酒精性脂肪沉積療效突出。4、對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明顯。5、本中藥方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上提高病人的治愈率90%以上。
【IPC分類】A61P1/16, A61K36/9066, A61P1/04
【公開號】CN105362925
【申請?zhí)枴緾N201410437518
【發(fā)明人】李凱杰
【申請人】李凱杰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