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屬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小兒厭食癥是指長期的食欲減退或消失、以食量減少為主要癥狀,是一種慢性消 化功能紊亂綜合征,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1~6歲小兒多見,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嚴重者 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貧血、佝僂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現(xiàn)反復呼吸道感染,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 狀態(tài)和智力發(fā)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以便更好地針對小兒厭食進行 治療。
[0004]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 -種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焦山楂16~20份、萆蘚 18~22份、玉竹14~18份、建曲18~22份、落葵14~18份、草豆蔻18~22份、五香血 藤14~18份、千解草20~24份、吊燈花14~18份、灰樹花18~22份、棒棒草14~18 份、地血香18~22份、木蝦公14~18份、佩蘭18~22份、韭菜籽14~18份、紅背酸藤 18~22份、山稔子14~18份、石南葉18~22份、打箭菊14~18份、駱駝蓬子18~22 份、赤楠14~18份、二丑18~22份、穿耳菝葜14~18份、仙掌子18~22份。
[0006]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焦山楂16份、 萆蘚18份、玉竹14份、建曲18份、落葵14份、草豆蔻18份、五香血藤14份、千解草20份、 吊燈花14份、灰樹花18份、棒棒草14份、地血香18份、木蝦公14份、佩蘭18份、韭菜籽14 份、紅背酸藤18份、山稔子14份、石南葉18份、打箭菊14份、駱駝蓬子18份、赤楠14份、 二丑18份、穿耳菝葜14份、仙掌子18份。
[0007]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焦山楂18份、 萆蘚20份、玉竹16份、建曲20份、落葵16份、草豆蔻20份、五香血藤16份、千解草22份、 吊燈花16份、灰樹花20份、棒棒草16份、地血香20份、木奸公16份、佩蘭20份、韭菜籽16 份、紅背酸藤20份、山稔子16份、石南葉20份、打箭菊16份、駱駝蓬子20份、赤楠16份、 二丑20份、穿耳菝葜16份、仙掌子20份。
[0008]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小兒厭食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焦山楂20份、 萆蘚22份、玉竹18份、建曲22份、落葵18份、草豆蔻22份、五香血藤18份、千解草24份、 吊燈花18份、灰樹花22份、棒棒草18份、地血香22份、木蝦公18份、佩蘭22份、韭菜籽18 份、紅背酸藤22份、山稔子18份、石南葉22份、打箭菊18份、駱駝蓬子22份、赤楠18份、 二丑22份、穿耳菝葜18份、仙掌子22份。
[0009] 上述各組分的中藥藥理和作用如下: (1)焦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 胃脘脹滿,瀉痢腹痛,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
[0010] (2)萆蘚:性平,味苦。入肝經、胃經、膀胱經。利濕去濁,祛風通痹。利濕去濁,祛 風除痹。用于膏淋,白濁,小便黃,風濕痹痛,關節(jié)不利,腰膝疼痛。
[0011] (3)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養(yǎng)陰、潤燥、除煩、止渴的功效。治熱病 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fā)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等。
[0012] (4)建曲:芳香化濕,疏風解表,消食開胃。用于傷風感冒,夏令中暑,怕冷發(fā)熱,頭 痛身痛,嘔吐腹瀉,消化不良,胸悶腹脹。
[0013] (5)落葵:味甘,酸;性寒?;c通便;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活血。主大便秘結;小 便短澀;痢疾;熱毒瘡瘍;跌打損傷。
[0014] (6)草豆蔻:味辛,微苦。歸脾經、胃經。溫中、祛寒、行氣、燥濕。用于心腹冷痛、 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0015] (7)五香血藤:味酸;性溫。歸肝、肺、胃經。筋活血;理氣止痛;健脾消食;斂肺生 津。主跌打損傷;骨折;勞傷;風濕腰痛;關節(jié)酸痛;食積停滯;胃痛;腹脹;久咳氣短;津少 口渴;月經不調;小兒遺尿;燙傷。
[0016] (8)千解草:味微苦;甘;性微溫?;钛雇?;祛風除濕;健脾消食。主跌打損傷; 風濕痹痛;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泄瀉;瘡瘍腫毒。
[0017] (9)吊燈花:味酸,性平。清熱解毒。治腫毒,骨折。
[0018] (10)灰樹花:味甘,性平。益氣健脾;補虛扶正。主脾虛氣弱;體倦乏力;神疲懶 g ;飲食減少;食后腹脹。
[0019] (11)棒棒草:味甘;苦;性微溫。補肺;健脾;養(yǎng)陰生津。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 心悸自汗;疲意乏力;口干。
[0020] (12)地血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舒筋活絡。 主風濕痹痛;胃痛;腹痛;痛經;產后腹痛;跌打損傷;慢性腰腿痛。
[0021](13)木蝦公:味甘,淡;性涼。歸肺;胃經。潤肺止咳;滋陰養(yǎng)胃。主肺熱咳嗽;肺 結核;哮喘;痢疾;口腔炎;胃痛;小兒疳疾。
[0022] (14)佩蘭:性平;味辛;歸脾、胃、肺經。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fā)表解暑。用于濕濁 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
[0023] (15)韭菜籽:性溫,味辛、甘;歸肝、腎經。補肝腎,暖腰膝,助陽,固精。用于陽痿、 遺精、遺尿小便頻數、腰膝酸軟、冷痛、白帶過多。
[0024] (16)紅背酸藤:味酸,性涼。入肝經。清熱解毒;利濕化滯;活血消腫。主咽喉腫 痛;口腔炎;腸炎;慢性腎炎;食滯脹滿;癰腫瘡毒;風濕痹痛;跌打腫痛。
[0025] (17 )山稔子:味甘、澀,性平;養(yǎng)血、止血、澀腸、固精。主治血虛、吐血、鼻衄、便血、 痢疾、脫肛、耳鳴、遺精、血崩、帶下等。
[0026] (18)石南葉:味辛苦,性平。入肝、腎經。祛風,通絡,益腎。治風痹,腰背酸痛,腎 虛腳弱,偏頭痛,風疹。祛風補腎。
[0027] (19)打箭菊:味苦;性寒。散瘀;止痛。主跌打損傷;胞背痛;頭痛。
[0028] (20)駱駝蓬子:味苦,性溫。治咳嗽,小便不利,四肢麻木,關節(jié)酸痛。
[0029] (21)赤楠:味辛、甘、苦;性平。歸脾經、肝經、腎經。健脾利濕,乎喘,散瘀。治浮 月中,小兒鹽哮,跌打損傷,燙傷。
[0030] (22)二丑:性寒;味苦。歸肺、腎、大腸經。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 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0031] (23)穿耳菝葜:味淡,性平。健脾益胃,強筋壯骨。治風濕腰痛。
[0032] (24)仙掌子:味甘;性涼。歸胃經。益胃生津;除煩止渴。主胃服不足;煩熱口渴。
[0033] 本方能健脾益胃,利濕化滯,斂肺生津,扶正法邪,諸藥配合,對小兒厭食具有較好 治療效果,臨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過對52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該藥能有效治療小兒 厭食,有效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