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藥膏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以中藥原料制成的拔毒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市場上大量用于清熱拔毒、消腫散結(jié)的膏藥,多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局部消腫為主、忽視了涼血止痛、攻毒散結(jié)、軟堅(jiān)祛瘀,功效的應(yīng)用。更沒加抑菌抗炎、防過敏、治潰瘍止血藥物的應(yīng)用。這樣的制劑應(yīng)用功效的不全,更有可能給應(yīng)用者造成局部過敏潰瘍等的憂患。
技術(shù)實(shí)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拔毒膏,該拔毒膏能夠清熱涼血、攻毒散結(jié)、軟堅(jiān)祛瘀、消腫止痛。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實(shí)現(xiàn)的:
一種拔毒膏,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28~32份、熊膽0.5~1.5份、牛黃0.5~1.5份、蘄蛇12~17份,麝香160~170份、冰片55~65份、全蝎70~80份、蜈蚣8~12份、牛蒡子160~170份、升麻160~170份、夏枯草290~310份、黃連90~110份、黃柏115~125份、玄參110~130份、牡丹皮115~125份、赤芍140~160份、紫草290~310份、蒲公英290~310份、大青葉140~160份、射干55~65份、大血藤290~310份、白花舌草290~310份、紫花地丁190~210份、穿山甲85~95份、蟾蜍55~65份、露蜂房115~125份、地榆115~125份、乳香85~95份、沒藥55~65份、半夏55~65份、天南星55~65份、昆布55~65份、黃藥子55~65份、半枝蓮85~95份、仙鶴草115~125份、紫珠葉115~125份、黃蠟180~220份、香油600~700份。
優(yōu)選地,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30份、熊膽1份、牛黃1份、蘄蛇15份,麝香150份、冰片60份、全蝎75份、蜈蚣10份、牛蒡子150份、升麻150份、夏枯草300份、黃連100份、黃柏120份、玄參120份、牡丹皮120份、赤芍150份、紫草300份、蒲公英300份、大青葉150份、射干60份、大血藤300份、白花舌草300份、紫花地丁200份、穿山甲90份、蟾蜍60份、露蜂房120份、地榆120份、乳香90份、沒藥60份、半夏60份、天南星60份、昆布60份、黃藥子60份、半枝蓮90份、仙鶴草120份、紫珠葉120份、黃蠟200份、香油650份。
優(yōu)選地,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28份、熊膽0.5份、牛黃0.5份、蘄蛇17份,麝香170份、冰片55份、全蝎70份、蜈蚣12份、牛蒡子160份、升麻160份、夏枯草290份、黃連110份、黃柏115份、玄參130份、牡丹皮115份、赤芍140份、紫草290份、蒲公英310份、大青葉140份、射干55份、大血藤300份、白花舌草290份、紫花地丁190份、穿山甲85份、蟾蜍55份、露蜂房125份、地榆115份、乳香85份、沒藥65份、半夏55份、天南星65份、昆布55份、黃藥子55份、半枝蓮85份、仙鶴草125份、紫珠葉115份、黃蠟180份、香油600份。
優(yōu)選地,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32份、熊膽1.5份、牛黃1.5份、蘄蛇12份,麝香160份、冰片65份、全蝎80份、蜈蚣8份、牛蒡子170份、升麻170份、夏枯草310份、黃連90份、黃柏125份、玄參110份、牡丹皮125份、赤芍160份、紫草310份、蒲公英290份、大青葉160份、射干65份、大血藤310份、白花舌草310份、紫花地丁210份,穿山甲95份、蟾蜍65份、露蜂房115份、地榆125份、乳香95份、沒藥55份、半夏65份、天南星55份、昆布65份、黃藥子65份、半枝蓮95份、仙鶴草115份、紫珠葉125份、黃蠟220份、香油700份。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gè)目的是提供一種拔毒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加熱容器中放入香油,然后將羚羊角、熊膽、牛黃、蘄蛇,麝香、冰片、全蝎、蜈蚣、牛蒡子、升麻、夏枯草、黃連、黃柏、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蒲公英、大青葉、射干、大血藤、白花舌草、紫花地丁、穿山甲、蟾蜍、露蜂房、地榆、乳香、沒藥、半夏、天南星、昆布、黃藥子、半枝蓮、仙鶴草與紫珠葉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熱容器中,保持溫度在225~235℃,直至各原料發(fā)黑,然后冷卻,形成黑色原料和藥液混合物;
2)撈出黑色原料,用紗布包裹住黑色原料,進(jìn)行過濾,將藥液回收到加熱容器中,將黑色原料過濾掉;
3)再次加熱盛裝藥液的加熱容器,同時(shí)加入黃蠟,加熱至黃蠟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卻,形成藥膏。
下面對本發(fā)明中的主要中藥原料進(jìn)行分析:
羚羊角的五大功效:1、平肝熄風(fēng)。2、清熱鎮(zhèn)驚,羚羊角可清熱解毒,鎮(zhèn)痙安神。3、散血解毒,清熱涼血解毒,多用癰腫瘡毒血熱毒盛者。4.鑒別應(yīng)用,羚羊角為介類藥物,能平肝潛陽,鎮(zhèn)驚熄風(fēng),明目,兼清心肺,可治熱毒血瘀發(fā)斑,癰腫瘡毒。5、涼血解毒清熱涼血解毒化斑,可治溫?zé)岵 ?/p>
熊膽:藥理作用:本品所含的鵝去氧膽酸、膽酸及去氧膽酸有解毒、抑菌、抗炎的作用,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shí)還具有抗過敏、鎮(zhèn)咳、祛痰、平喘、降血壓等作用。所含的膽汁酸鹽能促進(jìn)脂肪、類脂質(zhì)及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熱毒瘡癰。本品苦寒,清熱解毒之效頗佳,又能消散癰腫。故常用于熱毒蘊(yùn)結(jié)所致之瘡瘍癰疽、痔瘡腫痛、咽喉腫痛等。
蜈蚣的作用:1、蜈蚣含兩種類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zhì)和溶血性蛋白質(zhì)。其脂溶性成分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尚含游離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糖類、蛋白質(zhì)及多種微量元素。蜈蚣水提液有明顯的抗驚厥、鎮(zhèn)痛作用,并能抗炎,抑制毛細(xì)血管通透性而消腫;對結(jié)核桿菌、多種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尚可提高巨噬細(xì)胞吞噬能力,抑制抗體生成而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其水提物有阻止自由基連鎖反應(yīng)作用。2、攻毒散結(jié),用于瘡瘍腫毒、瘰疬結(jié)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結(jié)。
黃連的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jié),濕熱中陰,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牡丹皮,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F(xiàn)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zhèn)靜、降溫、解熱、鎮(zhèn)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及抗動(dòng)脈粥樣硬化、利尿、抗?jié)兊茸饔谩?/p>
赤芍味苦,性涼,具有化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藥理分析,芍藥含有芍藥甙、安息香酸、揮發(fā)油、樹脂、糖類、淀粉等,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和抗驚厥的作用。
大青葉藥理作用:體外實(shí)驗(yàn)表明:大青葉有廣譜抗生素作用.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白喉?xiàng)U菌及痢疾桿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路邊青葉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多種痢疾桿菌均有殺菌作用;試驗(yàn)還表明:其對合霉素、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堿敏感或耐藥的痢疾桿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大青葉對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殺滅作用。
蟾蜍:【功能主治】解毒散結(jié);消積利水;殺蟲消疳。主痢疽;疔瘡;發(fā)背;瘰疬;惡瘡;癥瘕癖積;膨脹;水腫;小兒疳積;破傷風(fēng);慢性咳喘。
仙鶴草的功效:收斂止血,解毒療瘡,殺蟲,澀汗,止咳。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痢、瘧疾、消渴病多汗、傷力咳嗽等癥,外治滴蟲性陰道炎、癤瘡癰腫、痔瘡等癥。
本發(fā)明的拔毒膏的使用方法將制成的膏藥貼在患處48小時(shí)后換藥一次。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拔毒膏其無毒副作用,不會(huì)危及到人體的健康,活血在消腫止痛基礎(chǔ)上祛瘀,散結(jié)是在攻毒、軟堅(jiān)時(shí)達(dá)效、從根本上做到解毒消腫的效果。
該拔毒膏解毒消腫理念要求是局部解毒消腫為主,輔以涼血止痛、攻毒散結(jié)、軟堅(jiān)祛瘀的藥物,再加以抑菌抗炎、防過敏、治潰瘍止血藥物的應(yīng)用。使其治療作用更全面,效果更確切。其作用溫和而可靠,無不良副作用。
具體實(shí)施方式
實(shí)施例1
一種拔毒膏,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30份、熊膽1份、牛黃1份、蘄蛇15份,麝香150份、冰片60份、全蝎75份、蜈蚣10份、牛蒡子150份、升麻150份、夏枯草300份、黃連100份、黃柏120份、玄參120份、牡丹皮120份、赤芍150份、紫草300份、蒲公英300份、大青葉150份、射干60份、大血藤300份、白花舌草300份、紫花地丁200份、穿山甲90份、蟾蜍60份、露蜂房120份、地榆120份、乳香90份、沒藥60份、半夏60份、天南星60份、昆布60份、黃藥子60份、半枝蓮90份、仙鶴草120份、紫珠葉120份、黃蠟200份、香油650份。
制備方法:
1)在加熱容器中放入香油,然后將羚羊角、熊膽、牛黃、蘄蛇,麝香、冰片、全蝎、蜈蚣、牛蒡子、升麻、夏枯草、黃連、黃柏、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蒲公英、大青葉、射干、大血藤、白花舌草、紫花地丁、穿山甲、蟾蜍、露蜂房、地榆、乳香、沒藥、半夏、天南星、昆布、黃藥子、半枝蓮、仙鶴草與紫珠葉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熱容器中,保持溫度在225℃,直至各原料發(fā)黑,然后冷卻,形成黑色原料和藥液混合物;
2)撈出黑色原料,用紗布包裹住黑色原料,進(jìn)行過濾,將藥液回收到加熱容器中,將黑色原料過濾掉;
3)再次加熱盛裝藥液的加熱容器,同時(shí)加入黃蠟,加熱至黃蠟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卻,形成藥膏。
實(shí)施例2
一種拔毒膏,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28份、熊膽0.5份、牛黃0.5份、蘄蛇17份,麝香170份、冰片55份、全蝎70份、蜈蚣12份、牛蒡子160份、升麻160份、夏枯草290份、黃連110份、黃柏115份、玄參130份、牡丹皮115份、赤芍140份、紫草290份、蒲公英310份、大青葉140份、射干55份、大血藤300份、白花舌草290份、紫花地丁190份、穿山甲85份、蟾蜍55份、露蜂房125份、地榆115份、乳香85份、沒藥65份、半夏55份、天南星65份、昆布55份、黃藥子55份、半枝蓮85份、仙鶴草125份、紫珠葉115份、黃蠟180份、香油600份。
制備方法:
1)在加熱容器中放入香油,然后將羚羊角、熊膽、牛黃、蘄蛇,麝香、冰片、全蝎、蜈蚣、牛蒡子、升麻、夏枯草、黃連、黃柏、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蒲公英、大青葉、射干、大血藤、白花舌草、紫花地丁、穿山甲、蟾蜍、露蜂房、地榆、乳香、沒藥、半夏、天南星、昆布、黃藥子、半枝蓮、仙鶴草與紫珠葉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熱容器中,保持溫度在235℃,直至各原料發(fā)黑,然后冷卻,形成黑色原料和藥液混合物;
2)撈出黑色原料,用紗布包裹住黑色原料,進(jìn)行過濾,將藥液回收到加熱容器中,將黑色原料過濾掉;
3)再次加熱盛裝藥液的加熱容器,同時(shí)加入黃蠟,加熱至黃蠟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卻,形成藥膏。
實(shí)施例3
一種拔毒膏,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jì)算,由以下原料制成:
羚羊角32份、熊膽1.5份、牛黃1.5份、蘄蛇12份,麝香160份、冰片65份、全蝎80份、蜈蚣8份、牛蒡子170份、升麻170份、夏枯草310份、黃連90份、黃柏125份、玄參110份、牡丹皮125份、赤芍160份、紫草310份、蒲公英290份、大青葉160份、射干65份、大血藤310份、白花舌草310份、紫花地丁210份,穿山甲95份、蟾蜍65份、露蜂房115份、地榆125份、乳香95份、沒藥55份、半夏65份、天南星55份、昆布65份、黃藥子65份、半枝蓮95份、仙鶴草115份、紫珠葉125份、黃蠟220份、香油700份。
制備方法:
1)在加熱容器中放入香油,然后將羚羊角、熊膽、牛黃、蘄蛇,麝香、冰片、全蝎、蜈蚣、牛蒡子、升麻、夏枯草、黃連、黃柏、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蒲公英、大青葉、射干、大血藤、白花舌草、紫花地丁、穿山甲、蟾蜍、露蜂房、地榆、乳香、沒藥、半夏、天南星、昆布、黃藥子、半枝蓮、仙鶴草與紫珠葉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熱容器中,保持溫度在230℃,直至各原料發(fā)黑,然后冷卻,形成黑色原料和藥液混合物;
2)撈出黑色原料,用紗布包裹住黑色原料,進(jìn)行過濾,將藥液回收到加熱容器中,將黑色原料過濾掉;
3)再次加熱盛裝藥液的加熱容器,同時(shí)加入黃蠟,加熱至黃蠟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卻,形成藥膏。
臨床案例:
患者主訴:患者右小腿里側(cè)生一膿胞,在安徽省立醫(yī)院就診,確診為“膿腫”,2014年手術(shù)半年后復(fù)發(fā),2015年9月病情嚴(yán)重,膿腫大如蛋黃,軟而灼熱,左腿走路、蹲起漲痛難受。將本發(fā)明實(shí)施例1的拔毒膏貼于患處,當(dāng)晚即拔出膿血,第二天仍排膿血,三天后基本封口痊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shí)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jìn)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