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祛濕除熱消炎湯,具有健脾和胃、清除濕熱、消炎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下腹脹痛效果明顯。
背景技術(shù):
結(jié)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jié)腸炎癥性病變。主要臨床表現(xiàn)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后重、甚則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內(nèi)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fù)發(fā)作。根據(jù)不同病因,結(jié)腸炎可分為潰瘍性結(jié)腸炎、缺血性結(jié)腸炎、偽膜性結(jié)腸炎等。臨床表現(xiàn):1.腹瀉:黏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shù)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2.腹痛:輕度患者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后緩解的規(guī)律。3.便秘:大便秘結(jié)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4.其他癥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癥。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祛濕除熱消炎湯,具有健脾和胃、清除濕熱、消炎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下腹脹痛效果明顯。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所述祛濕除熱消炎湯,采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
其制備方法是為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原料藥材分別制成飲片,置適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適宜時間,加熱至沸,保持微沸狀態(tài)一定時間(約1.5~2小時),分離煎出液;
步驟三)、把步驟二)所獲得過濾后的藥渣再加水適量煎煮,按規(guī)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過濾或沉降分離煎出液;
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中藥制劑進行密封包裝,獲得商品中藥制劑。
本發(fā)明選取的原料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等。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jīng)?;瘜W(xué)成分:黨參含三萜類化合物無羈萜(friedelin)、蒲公英萜醇乙酸酯、α-菠甾醇及其葡萄糖甙、△7-豆甾烯醇及其葡萄糖甙、菠甾酮(spinesterone)。另含蒼術(shù)內(nèi)酯Ⅲ(atractylenolide Ⅲ),蒼術(shù)內(nèi)酯Ⅱ(atractylenolide Ⅱ),丁香醛(syringaldehyde),丁香甙(syringin),香草酸(vanillic acid),5-羥基-2-吡啶甲醇(5-hydroxy-2-pyridinemethanol)、α-呋喃羧酸(α-furancarboxylic acid)、正己基-葡萄糖甙(n-hexyl-β-D-glucopyranoside)、乙基-α-D-呋喃果糖甙(ethyl-α-D-fructofuranoside),以及煙酸、4種雜多糖及單糖等。尚含黨參甙Ⅰ、黨參內(nèi)酯和黨參酸。
白術(shù):【性味歸經(jīng)】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芍涡”悴焕?,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砂仁:性味:味辛,性溫。歸經(jīng):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功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主治: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法半夏:【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竟δ苤髦巍吭餄窕怠S糜谔刀嗫却?,痰飲眩悸,風(fēng)痰眩暈,痰厥頭痛。
陳皮:陳皮含橙皮甙約8.4%,川陳皮素(nobiletin)約0。15%.另含辛弗林(對羥福林)0.28%-2。54%?!拘晕丁?苦、辛,溫?!練w經(jīng)】 歸肺、脾經(jīng)?!局髦喂πА浚豪須饨∑?,調(diào)中,燥濕,化痰。主治 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廣木香:藥性:辛苦、溫。歸胃、脾、肝、大腸經(jīng)?;瘜W(xué)成分:云木香含揮發(fā)油0. 3% ~3%、木香堿(saussurine)0. 05%、菊糖18%。油中主要成分為木香內(nèi)酯(costus2lactone) 、二氫木香內(nèi)酯(dinydrocostus - lactone) 、α -木香醇(α - costol) 、α - 木香酸(α - costic acid) 、風(fēng)毛菊內(nèi)酯(saussurea lactone) 、去氫木香內(nèi)酯(denydcrostuslactone) 、異去氫木香內(nèi)酯、異土氫木香內(nèi)酯(iso - alan2tolactone),以及單紫杉烯(aplotaxene) 、α及β - 木香烯(costene) 、α及β - 紫羅蘭酮(ionone) 、β - 芹子烯(β- selinene)等。并含氨基酸約20種。主治:健胃消脹、調(diào)氣解郁、止痛安胎作用。能行氣化滯、疏肝、健胃,治一切氣痛、停食積聚、胸滿腹脹、嘔吐瀉痢等。
黃連: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jié),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瀉作用 6.、對心血管作用7、解熱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 12、抗?jié)冏饔谩?/p>
黃芩:性味:苦,寒。歸經(jīng):入心、肺、膽、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葛根:具有滋身健體、抗衰老、降壓、降糖、降脂、增加皮膚彈性、潤膚等功效。葛根中所含異黃酮具有滋潤皮膚、恢復(fù)皮膚彈性的作用,還可以減緩骨骼組織細胞的老化,有助于鈣質(zhì)的吸收,減少骨鈣丟失,增加骨密度并阻止骨骼的中空消溶,從而遠離骨質(zhì)疏松。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能夠預(yù)防心腦血管等疾病以及有效緩解更年期綜合癥,又能延年益壽、增進健康,是中年女性日常保健、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理想選擇。最值得推薦的是,女性常吃葛根,可以促使胸部發(fā)育增大,這主要就是異黃酮的功勞?;瘜W(xué)成分:葛根主要含異黃酮類之葛根素和三萜類葛皂醇等成分。
神曲:性味:甘、辛,溫。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主治:用于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
白芍:化學(xué)成分: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尚含苯甲酸、揮發(fā)油、脂肪油、樹脂、鞣質(zhì)、糖、淀粉、粘液質(zhì)、蛋白質(zhì)、β-谷甾醇和三萜類等。藥性功效: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養(yǎng)血、平抑肝陽、柔肝止痛、斂陰止汗等功效,適用于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癥。芍藥甙有抗菌、解熱、抗炎、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營養(yǎng)血流、擴張血管、對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痙、抗?jié)?、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劑能抑制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
玫瑰花:【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脾經(jīng)?!竟?用】:具有強肝養(yǎng)胃,活血調(diào)經(jīng),潤腸通便,解郁安神之功效,可緩和情緒、平衡內(nèi)分泌、補血氣、對肝及胃有調(diào)理的作用,舒緩情緒、并有消炎殺菌、消除疲勞、改善體質(zhì)、潤澤肌膚的功效。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瘜W(xué)成分:甘草含有多種化學(xué)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nèi)酯等數(shù)十種化合物。
川楝子: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除濕熱,清肝火,止痛,殺蟲。治熱厥心痛,脅痛,疝痛,蟲積腹痛。
干姜:【性味、歸經(jīng)】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jīng)?!竟πА繙刂猩⒑?,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局髦巍侩涓估渫?;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
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dāng)嗳?,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虛食少,乳汗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dāng)嗳椤=果溠肯郴瘻?。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主溫中下氣,開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脹滿,止吐逆,破徵,消痰痞。助消化作用:本品含α和β淀粉酶。而淀粉是糖淀粉與膠淀粉的混合物。組成糖淀粉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甙鍵相連,且呈直鏈排列。膠淀粉是由若干個短直鏈縮合葡萄糖交叉排列。支鏈淀粉分子中除α-1,4甙鍵外還有α-1,6甙鍵。α與β淀粉酶可水解α-1,4甙鍵,對α-1,6甙鍵無作用。β淀粉酶能將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麥芽糖,α淀粉酶則使之分解成短直鍵縮合葡萄糖(即糊精),后者可再為β淀粉酶水解成麥芽糖。因此淀粉在α和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麥芽糖與糊精。麥芽煎劑對胃酸與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輕度促進作用。
吳茱萸:【性味歸經(jīng)】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竟δ苤髦巍可⒑雇矗的嬷箛I,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痛經(jīng),經(jīng)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紅花:【化學(xué)成分】含紅花甙、新紅花甙、紅花醌甙、紅花多糖、棕櫚酸、肉桂酸、月桂酸?!拘晕丁?性溫,味辛。【功能主治】 活血通經(jīng),散淤止痛,用于閉經(jīng),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藿香:性微溫,味辛甘,具有芳香化濕、發(fā)表解暑、解表散邪、利濕除風(fēng)、清熱止渴、和胃止嘔、快氣和中、健胃祛濕等功效。用于治療頭痛發(fā)熱、風(fēng)寒感冒、胸悶腹脹、胃寒疼痛、嘔吐、瀉痢、口臭等癥,但陰虛火旺者忌食。藿香有殺菌功能,口含一葉可除口臭,預(yù)防傳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劑。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服,對暑濕重癥,脾胃濕阻,脘腹脹滿,肢體重困,惡心嘔吐有效。
本發(fā)明具有健脾和胃、清除濕熱、消炎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下腹脹痛效果明顯。本發(fā)明中藥制劑的功效在臨床應(yīng)用當(dāng)中得到了證實,臨床藥效試驗材料及典型病例:
1.郭XX,男,49歲。1997年7月13日初診:主訴反復(fù)胃痛10余年。10年前因情志不暢,出現(xiàn)胃部疼痛,以后常因飲食失宜,或情志不暢癥狀加重。1996年7月經(jīng)纖維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胃粘膜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上皮化生,診為萎縮性胃炎。幾年來不時出現(xiàn)胃部隱痛,喜溫喜按,有時痛連兩脅,飲食減少,食后脹滿,下午及夜間脹甚肢倦乏力。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神情倦怠,皮膚干燥;舌苔薄白,舌質(zhì)淡,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脈弦細無力。治以健脾和胃、清除濕熱、消炎止痛法。服本方20劑后,胃及兩脅隱痛消失,腹脹減輕,飲食增加,精神好轉(zhuǎn),大便正常;脈象弦細,舌苔薄白,舌質(zhì)淡紅,繼續(xù)服用本方45劑后,癥狀消失,病愈。
方法和有效量: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
其制備方法是為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原料藥材分別制成飲片,置適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適宜時間,加熱至沸,保持微沸狀態(tài)一定時間(約1.5~2小時),分離煎出液;
步驟三)、把步驟二)所獲得過濾后的藥渣再加水適量煎煮,按規(guī)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過濾或沉降分離煎出液;
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中藥制劑進行密封包裝,獲得商品中藥制劑。
湯劑內(nèi)服為主,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次130ml溫服。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祛濕除熱消炎湯,采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
其制備方法是為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黨參20份、茯苓25份、陳皮15份、半夏16份、砂仁15份、川樸15、烏藥15、丁香10、干姜15、山楂20、神曲20、麥芽20、甘草6、川芎25份,去除雜質(zhì),用涼白開水迅速淘洗,瀝去水液,曬干;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原料藥材分別制成飲片,置適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適宜時間,加熱至沸,保持微沸狀態(tài)一定時間(約1.5~2小時),分離煎出液;
步驟三)、把步驟二)所獲得過濾后的藥渣再加水適量煎煮,按規(guī)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過濾或沉降分離煎出液;
步驟四)、把步驟三)所獲中藥制劑進行密封包裝,獲得商品中藥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