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腔膀胱穿刺造瘺管。
背景技術:
膀胱造瘺是因尿道梗阻,在恥骨上膀胱作造瘺術,使尿液引流到體外,分為暫時性或永久性解決病人的排尿困難,膀胱穿刺造瘺已經成為治療膀胱尿潴留的常用方法。傳統(tǒng)的膀胱造瘺方法通常在膀胱充盈的情況下,于恥骨聯(lián)合兩指挑選造瘺點,消毒下腹部,隨即鋪置無菌巾,在局部麻醉后,用尖刀片將皮膚切一個長度約1-1.5cm的小口,通過止血鉗分離皮下及筋膜,用力刺穿膀胱,輕度擴張,使用止血鉗夾住引流管末端送入膀胱4-5cm,管周縫合一針,固定引流管防止脫落。
90年代后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膀胱造瘺管,該造瘺管由外套管、造瘺管接頭、開花導管、引導針組成。使用時,先鋪置無菌巾,局部麻醉后,用尖刀片將皮膚切一個長度約1-1.5cm的小口,引導針穿過開花導管后沿皮膚小口進入膀胱,待有尿液流出后,于管周縫合一針,并將造瘺管接頭與開花導管末端連接,再在造瘺管連接頭處連接尿袋。然而,該造瘺管具有如下缺點:1、該開花導管的前端為“蘑菇頭”狀,當“蘑菇頭”進入膀胱后,破損的膀胱壁出血,該“蘑菇頭”結構不能有效壓迫止血作用,在7-10天后需拔出該開花導管時,由于該“蘑菇頭”無收縮功能,只能“暴力”地拔出,容易導致穿刺通道出血甚至通道丟失,需要重新穿刺;2、該開花導管需要與導管連接頭連接,才能后續(xù)連接導尿管,步驟繁瑣。3、一般該導管可保留7-10天即需更換新引流管,此時穿刺通道尚不穩(wěn)點,極易丟失通道,從而影響更換引流管的成功率及安全。
2010年后出現(xiàn)了另一種造瘺管,該造瘺管是由導管、穿刺套管、堵頭、刀片組成,該造瘺管使用過程中需使用注射器,按通過氣囊閥向氣囊注入規(guī)定容量的滅菌蒸餾水,擴張氣囊,使氣囊部留置于膀胱內,完成操作后需分開穿刺套管的翼狀部,將穿刺導管分裂拔出。然而,該造瘺管具有如下缺點:1、該穿刺套管為鋼性材料組成,其尖端較鋒利,當導管在套管內一起進入膀胱時,注射氣囊,膨大的氣囊容易碰到套管尖端破碎,導致導管廢棄,需重新置管;2、導管為軟性材料,進入人體內部位置不易固定;3、穿刺成功后,需撕裂該鋼性套管,容易損傷穿刺通道周圍組織,安全性較差。
綜上所有,目前現(xiàn)有技術中所有膀胱穿刺造瘺管均為單腔或雙腔通道,然而,無論哪種膀胱穿刺造瘺管,導管均采用軟性材料,針芯細長,難以操作,存在手術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三腔膀胱穿刺造瘺管,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針芯刺穿膀胱時難以操作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腔膀胱穿刺造瘺管,包括導管和穿刺套管,所述穿刺套管與所述導管活動套接;所述穿刺套管的前端面為斜面,所述穿刺套管的前端為尖端,所述穿刺套管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缺口,所述穿刺套管的直徑大于所述導管的外徑;所述導管內沿徑向分別設有互不相通的導尿通道、氣囊通道和清洗通道,所述導管的前部靠近錐面處設有與所述導尿通道連通的引流口;所述導管上設有與所述清洗通道連通的出液口;所述導管的外周壁上設有與所述氣囊通道連通的膨脹氣囊,所述氣囊通道位于所述引流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后側。
優(yōu)選地,所述穿刺套管的后端向外翻邊形成扶手。
優(yōu)選地,所述引流口設有兩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導管上。
優(yōu)選地,所述膨脹氣囊呈環(huán)狀,固定套在所述導管上。
優(yōu)選地,還包括一呈錐形的固定塊,所述導管的前端呈錐形,所述固定塊位于所述導管內的前端。
優(yōu)選地,所述缺口的寬度小于所述導管的外徑。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三腔膀胱穿刺造瘺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穿刺套管代替針芯,使用穿刺套管刺穿膀胱,操作十分方便,在導管到達指定位置時,可方便取出穿刺套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透視圖。
圖3為固定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穿刺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導管
11 導尿通道
111 引流口
112 導尿口
12 氣囊通道
121 膨脹氣囊
122 進水口
13 清洗通道
131 出液口
132 進液口
2 穿刺套管
21 缺口
22 扶手
3 固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腔膀胱穿刺造瘺管,包括導管1和穿刺套管2,所述穿刺套管2與所述導管1活動套接形成膀胱穿刺造瘺裝置;所述穿刺套管2一般選用不銹鋼材質,其前端面設為斜面,所述穿刺套管2的前端為尖端,方便刺穿膀胱,所述穿刺套管2的直徑大于所述導管1的外徑,方便所述穿刺套管2套在所述導管1上前后活動,所述穿刺套管2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缺口21,便于穿刺完畢后將所述穿刺套管2從所述導管1上分離開。所述導管1內沿徑向分別設有互不相通導尿通道11和氣囊通道12,所述導管1的前部靠近錐面處設有與所述導尿通道11連通的引流口111,用于將尿液導入至所述導尿通道11中,優(yōu)選地,所述引流口111設有兩個,對稱分布在所述導管1上,提高導尿效率,所述導尿通道11的尾部設有導尿口112,便于與尿袋連接。所述導管1的外周壁上設有與所述氣囊通道12連通的膨脹氣囊121,所述氣囊通道12位于所述引流口111的后側,所述氣囊通道12的尾部設有進水口122,所述氣囊進水口122設于所述導管1尾部分叉上,使用注射器通過氣囊進水口122和氣囊通道12向膨脹氣囊121內注射滅菌蒸餾水或生理鹽水,以此擴張氣囊,使氣囊部留置于膀胱內。
如圖4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穿刺套管2的后端向外翻邊形成扶手22,方便醫(yī)生操作所述穿刺套管2。
如圖1和圖2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膨脹氣囊121呈環(huán)狀,固定套在所述導管1上,當所述導管1進入膀胱后,加水使所述膨脹氣囊121膨脹,可以更好的壓迫穿刺通道膀胱壁的出血點,使所述膨脹氣囊121固定留置在膀胱內。
如圖3所示,優(yōu)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呈錐形的固定塊3,所述導管1的前端呈錐形,所述固定塊3位于所述導管1內的前端,便于固定所述導管1前端的位置。
如圖2和圖4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缺口的寬度小于所述導管的外徑,有效防止穿刺套管2直接從所述導管1上掉落。
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所述固定塊3放置在所述導管1內的前端,使其前端出口與導管1的前端出口重疊;
S2、將所述穿刺套管2套在所述導管1上,組成膀胱穿刺造瘺套裝;
S3、使患者呈仰臥位,經皮進行超聲檢查,確認膀胱得到充分擴張,對穿刺部位、下腹部、外陰部進行消毒,對穿刺部位進行局部麻醉,用小切開刀進行皮膚切開;
S4、將所述穿刺套管2通過小切開進入人體內部移動到指定位置;
S5、預先關閉所述清洗通道13,將所述穿刺套管2的尖端刺破膀胱壁,使所述導管1的前端進入膀胱中;
S6、從人體中取出所述穿刺套管2,并將穿刺套管2從導管1上分離;
S7、從所述進水口122注入適量生理鹽水,生理鹽水沿所述氣囊通道12進入所述膨脹氣囊121,使所述膨脹氣囊121膨脹充盈;
S8、將所述導尿口112連接尿袋,并向外稍拉導管,使球囊緊貼膀胱壁,操作完成后固定所述導管1;
S9、如出現(xiàn)膀胱出血或膀胱內腫瘤出血,導致血塊堵塞所述導管1,可從所述清洗通道13進行間斷或持續(xù)膀胱沖洗,沖出血塊后繼續(xù)膀胱沖洗,防止血塊形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穿刺套管2,代替了傳統(tǒng)細長的針芯,操作簡單,增強了手術安全性;
2、通過設置膨脹氣囊121,當導管1進入膀胱時,可將膨脹氣囊121充盈,使膨脹氣囊121膨脹后緊貼膀胱壁,充盈的膨脹氣囊121可壓迫穿刺點處膀胱出血點,具有壓迫止血作用;
3、拔出導管1前,先抽出膨脹氣囊121內的生理鹽水,此時膨脹氣囊121恢復初始大小,拔出導管1時對通道無損傷;
4、導管1一般在3-4周后更換,此時穿刺通道已穩(wěn)定,增加更換導管成功率及安全性;
5、當膀胱穿刺造瘺套裝一起進入膀胱后,導管可直接連接尿袋,無需另外使用連接管。
6、如出現(xiàn)膀胱出血或膀胱內腫瘤出血,導致血塊堵塞導管1,可從清洗通道13進行間斷或持續(xù)膀胱沖洗,沖出血塊后繼續(xù)膀胱沖洗,防止血塊形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yè)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