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良好穿戴適應性能的一次性吸收物品。
背景技術:
一次性吸收物品能夠吸收穿著者排泄物,如經(jīng)血、非經(jīng)期婦女排泄物、尿液等體液,從而為穿著者提供有效和舒適的身體護理。對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研究開發(fā)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如何提高體液吸收能力和改善穿著舒適性?,F(xiàn)有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失效方式之一為體液從主吸收體橫向泄漏出來,污染穿著者的衣物。為了防止液體泄漏,一方面,改善體液的吸收速度,采用液體能迅速滲透傳輸?shù)拿鎸硬牧?,在上述透液性面層材料與主吸收體之間設置液體傳輸層的親水性纖維薄片,采用具有超級吸收聚合物的吸收體。另一方面,對這種吸收性物品也不斷進行著改進,為了防止體液泄漏,應用各種手段。作為這些防止體液泄漏手段中的一種手段,己知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物品的在吸收物品的吸收體橫向兩側有沿著縱向方向設置了具有疏水性質(zhì)的防漏隔邊。
現(xiàn)有婦女經(jīng)期衛(wèi)生巾、非經(jīng)期護墊、成人失禁者用品等一次性吸收物品是眾所周知的。這類一次性吸收物品大部分都具有相似的結構:透液性面層、不透液性底層,以及透液性面層與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吸收芯。該吸收芯能夠接收和容納液體,如人體排泄物。吸收芯通常由親水性纖維網(wǎng)包裹絨毛漿纖維和超吸水聚合物的形成的混合芯體。透液性面層用于在與身體接觸時提供舒適和干爽的感覺,同時允許液體自由通過,進入下面的吸收芯。不透液性底層用于將所吸收的液體保留在吸收芯中,從而防止所吸收的液體臟污穿戴者的衣服。該類一次性吸收物品一般都有一對護翼從吸收物品長度大致中央橫向延伸出來,在使用時候,吸收物品通過背膠粘合在使用者內(nèi)褲上,護翼沿內(nèi)褲的邊緣反折到內(nèi)褲遠離使用者肌膚一側,起到固定一次性吸收物品作用。然而,傳統(tǒng)結構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護翼通常由不透液底層和防漏隔邊材料橫向延伸而來,在使用時候,護翼反折到內(nèi)褲的遠離使用者肌膚一側,拉伸防漏隔邊可能造成防漏隔邊失效,進而使用者的身體排泄物可能受到擠壓而流向護翼,進而污染使用者的衣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良好穿著舒適性能的一次性吸收物品。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防漏性能的一次性吸收物品。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該吸收物品實質(zhì)為縱長形狀,沿其長度方向可劃分前端部、中部、后端部,該吸收物品具有透液性面層,不透液底層,以及設置于透液性面層和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吸收芯層,透液性面層橫向寬度比吸收芯寬度要寬,透液性面層橫向中央覆蓋吸收芯之上、橫向兩側區(qū)域分別向下包裹吸收芯橫向兩側邊緣后接合在吸收芯的兩側區(qū)域的非肌膚接觸一側,在吸收物品橫向兩側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左、右防漏隔邊,所述左、右防漏隔邊根部在吸收芯層橫向內(nèi)側接合于不透液底層,左右防漏隔邊自由端向外延伸至吸收芯層的橫向兩側邊緣后繞吸收芯層橫向兩側邊緣向橫向中央延伸,折疊并接合于吸收芯兩側區(qū)域之下的透液性面層在靠近不透液底層一側接合在防漏隔邊之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所述左右防漏隔邊為同一材料折疊形成,左右防漏隔邊的根部在吸收芯層之下是相連的。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在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設置有沿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縱向延伸的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設置在吸收芯層與透液性面層之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所述吸收物品至少在襠部區(qū)域具有兩個縱向延伸的溝槽,吸收芯層大致沿兩溝槽在橫向方向分為橫向中央?yún)^(qū)域和兩側區(qū)域,該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在使用時立起。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所述透液性面層為橫向中央為親水的,橫向兩側區(qū)域為疏水的。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及包裹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的透液性面層都沒有接合在不透液底層之上,該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在穿著時立起,將一次性吸收物品吸收芯體與護翼相對分離,可以減少大腿處的摩擦,同時可以避免因吸收體受到擠壓而使液體流向護翼。有效防止側漏的發(fā)生,從而提高了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穿著舒適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展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H-H方向剖視圖;
圖3為圖1的H-H方向的另一剖視圖。
在圖中,1為一次性吸收物品,1A為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前端部,1B為一次性吸收物品的中部,1C為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后端部,1M為橫向中央?yún)^(qū)域,1N為橫向兩側區(qū)域,2為透液性面層,3液體傳輸層,4A為上纖維網(wǎng)材料層,4B為吸收芯,4C為下纖維網(wǎng)材料層,5為防漏隔邊,6為不透液底層,7為護翼,8為護翼加強片,9為彈性部件,10為溝槽,11為背膠,12為覆蓋背膠的離型材料,13為護翼膠,14為覆蓋護翼膠的離型材料,21、22、23為粘合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本文所用,術語“吸收物品”是指吸收和容納身體滲出物的裝置,更具體地講是指緊貼或靠近穿著者身體放置以吸收和容納由身體排出的各種排泄物的裝置。如本文所用,術語“一次性的”是指不打算洗滌、或者復原、或作為吸收物品再使用的吸收物品(即,它們設計在一次性使用后丟棄,優(yōu)選將其回收利用、堆肥處理或以其它與環(huán)境相容的方式進行處理)。
如本文所用,術語“縱向方向”即一次性吸收物品長度方向,術語“橫向”即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寬度方向。
術語“液體可透過的”和“液體不可透過的”是指在一次性吸收物品打算使用的范圍內(nèi)的材料的穿透性。具體地講,術語“液體可透過的”是指具有孔、開口和/或互連的空隙空間的層或層狀結構,所述層和/或層狀結構允許液體(例如水)在典型使用條件(例如,不需要施加顯著或非代表性加壓)下進入或透過其厚度。相反,術語“液體不可透過的”是指一種層或層狀結構,液體(例如水)在沒有加壓(例如,在典型使用條件)的情況下不能透過所述層或層狀結構的厚度。根據(jù)此定義,液體不可透過的層或層狀結構可透過液體蒸汽,即,可為“蒸汽可透過的”。如本領域所熟知的那樣,一種用于測量典型地用于吸收物品的材料對水的滲透性的常用方法為流體靜壓試驗,也稱為靜壓頭試驗或簡稱為“水頭”試驗。
術語“非肌膚接觸面一側”是指在吸收物品的各部件的正背兩面中,穿著時朝向與穿著者衣物一側(即與穿著者肌膚側相反一側)。 術語“肌膚接觸面一側”是指各部件的正背兩面中,穿著時配置在穿著者的肌膚的一側。
如圖1-2所示,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1,在縱向方向(即長度方向)具有為在穿著時配置在穿著者相對前端的前端部1A、配置在穿著者相對后端的后端部1C以及位于前端部、后端部之間的中部1B。前端部1A、中部1B、后端部1C是該一次性吸收物品展開狀態(tài)按照將其長度方向大致分為3份的各個區(qū)域。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1,其具有液體透過性的透液性面層2和吸收并儲存液體的吸收芯層,在吸收芯層的非肌膚接觸面一側上具有不透液性底層6。如圖所示,吸收芯層為從上到下為上纖維網(wǎng)材料層4A、絨毛漿和超吸水聚合物混合層4B、下纖維網(wǎng)材料層4C。當然,吸收芯層也可以為吸水紙或超吸水纖維網(wǎng)層。透液性面層2橫向寬度比吸收芯寬度要寬,透液性面層2橫向中央覆蓋吸收芯之上、橫向兩側區(qū)域分別向下包裹吸收芯橫向兩側邊緣后接合在吸收芯的兩側區(qū)域1N的非肌膚接觸面一側,如圖所示,透液性面層2的兩側區(qū)域折疊到吸收芯兩側區(qū)域1N之下,并通過粘合劑層21接合在吸收芯兩側區(qū)域的非肌膚接觸面一側。作為可以選擇的是,在透液性面層2和吸收芯層之間還設有液體傳輸層3,在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設置有沿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縱向延伸的彈性部件9,該彈性部件9設置在吸收芯層與透液性面層2之間。
在吸收物品橫向兩側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左、右防漏隔邊5,左、右防漏隔邊5具有根部、從根部延伸出的側壁部和自由部。 所述左、右防漏隔邊5根部在吸收芯層橫向內(nèi)側接合于不透液底層6,左、右防漏隔邊5自由端向外延伸至吸收芯層的橫向兩側邊緣后繞吸收芯層橫向兩側邊緣向橫向中央延伸,所述左、右防漏隔邊的側壁部即C型包裹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的部分,所述的左、右防漏隔邊自由部是防漏隔邊在圖2中位于兩側吸收芯層的靠近肌膚接觸面一側的最靠近中央部分,作為可以選擇的是左、右防漏隔邊自由部可以設置有彈性伸縮件(在圖中未示出)。折疊并接合于吸收芯兩側區(qū)域之下的透液性面層在靠近不透液底層一側通過粘合劑層22接合在防漏隔邊之上。如圖3所示,所述左、右防漏隔邊5為同一材料折疊形成,左、右防漏隔邊的根部在吸收芯層之下是相連的。
如圖所示,一次性吸收物品在中部1B區(qū)域具有兩個縱向延伸的溝槽10,中部1B的溝槽10與前端部1A、后端部1C的溝槽10形成封閉的溝槽,該溝槽10從透液性面層一側向不透液性底層一側凹陷。吸收芯層大致沿兩溝槽在橫向方向分為橫向中央?yún)^(qū)域和兩側區(qū)域,該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在使用時立起。在所述溝槽內(nèi)沒有吸收芯層材料或者溝槽中的吸收芯層厚度小于吸收芯層其他區(qū)域的厚度。在本發(fā)明中,吸收芯層的溝槽除了可以提高液體傳輸性能,此外,由于溝槽的存在,溝槽位置的剛性比其他區(qū)域的剛性低得多,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也相對容易以溝槽為軸線,在一定角度范圍內(nèi)相對吸收芯層的橫向中央?yún)^(qū)域旋轉。
如圖所示,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不透液底層與另一材料層在縱向中部橫向延伸形成護翼7。作為可以選擇的是,所述不透液性底層6與另一材料層之間設置有護翼加強片8,護翼加強片8的剛性大于不透液底層材料6、另一材料層的剛性。
在本發(fā)明中,透液性面層材料2為柔順的、感覺柔軟的,并且對穿著者的皮膚無刺激性。而且,透液性面層材料2應當為液體可透過的,從而使液體(例如尿液)易于穿過其厚度。適用的透液性面層材料2可由多種材料制成,例如多孔泡沫、蜂窩狀泡沫、有孔塑料薄膜或天然纖維(例如,木纖維或棉纖維)、合成纖維(例如,聚醋纖維或聚丙稀纖維)或者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組合的織造或非織造纖維網(wǎng)。作為優(yōu)選的是,所述透液性面層為橫向中央為親水的,橫向兩側區(qū)域為疏水的。即透液性面層2在吸收芯層之上的部分為親水區(qū)域,親水區(qū)域可以快速將使用者身體排泄物傳輸?shù)揭后w傳輸層3及吸收芯層中,透液性面層的包裹吸收芯的橫向兩側邊緣部分及位于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之下的部分為疏水區(qū)域,可以有效防止吸收芯層中的排泄物從側邊漏出。
不透液底層材料6通常設置在一次性吸收物品1的鄰近吸收芯 4 非肌膚接觸面一側。不透液底層材料4可防止吸收物品所吸收和容納的滲出物臟污可能接觸尿布的物品,例如床單和內(nèi)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不透液底層4基本不可透過液體(例如尿液),不透液性底層材料也可由一層以上的層組成,其中不透液底層4(常常稱為底片)的外層可由柔軟的非織造材料4b制成,并且底片內(nèi)層可由基本不可滲透的薄膜4a制成,例如厚度為約 0.012mm至約 0.051mm的熱塑性透氣薄膜??墒褂谜澈蟿┗蛉魏纹渌线m的材料或方法將各層接合在一起。其它適合的底片材料可包括允許水蒸汽從一次性吸收物品1逸出同時還防止?jié)B出物透過不透液底層4的透氣材料。示例性透氣材料可包括諸如織造纖維網(wǎng)、非織造纖維網(wǎng)之類的材料、諸如包覆膜層的非織造纖維網(wǎng)的復合材料。盡管本文設想了多種底片構型,但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可作出各種其它變化和修改。
吸收芯層4可為任何吸收部件,所述部件通常為可壓縮的、對穿著者皮膚無刺激的,并且能夠吸收和保留液體諸如經(jīng)血和其它某些身體流出物。吸收芯層4可被制成各種大小和形狀(例如,矩形、沙漏型、“ T ”型、不對稱型等)并由通常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各種液體吸收材料(如通常稱為透氣氈的粉碎木漿)制成。吸收芯層不限于上下兩層纖維網(wǎng)層、中間為絨毛漿纖維和超吸水聚合物的混合層,其它合適的吸收材料的實施例包括給紗纖維素填料;熔噴聚合物,包括共成型、交聯(lián)的纖維素纖維;薄紙,包括薄紙和非織造包裝材料和薄紙以及非織造層壓體;吸收泡沫;吸收海綿;超吸收聚合物;吸收膠凝材料;或任何等同材料或材料的組合。吸收芯的構型和構造也可改變(例如,吸收芯可具有變化的厚度區(qū)、親水梯度、超吸收梯度、或較低平均密度和較低平均基重的采集區(qū);或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層或結構體)。然而,吸收芯層4的總吸收容量應當與一次性吸收物品1的設計負荷和使用目的相一致。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及包裹吸收芯層兩側區(qū)域的透液性面層都沒有接合在不透液底層之上,該吸收芯層的兩側區(qū)域在穿著時立起,將一次性吸收物品吸收芯體與護翼相對分離,可以減少大腿處的摩擦,同時可以避免因吸收體受到擠壓而使液體流向護翼。有效防止側漏的發(fā)生,從而提高了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穿著舒適性能。雖然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而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實質(zhì)下的各種變型、變化和替換仍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