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特別是供頸腰椎病患者使用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醫(yī)者認為:臨床上關(guān)于頸椎、腰椎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zhì)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jīng)、血管而產(chǎn)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xiàn)癱瘓。多發(fā)在中老年人,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頸腰椎病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頸腰椎病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頸腰椎病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頸腰椎病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以解決頸腰椎病患者早日恢復(fù)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zhì)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頸腰椎病。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15~32g、桂枝30~120g、野木瓜90~180g、白芍100~200g、白芷30~100g、纈草30~100g、防風80~160g、葛花30~100g、當歸80~160g、麻黃20~100g、白術(shù)30~160g。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17~28g、桂枝35~105g、野木瓜100~160g、白芍115~170g、白芷35~90g、纈草35~90g、防風90~140g、葛花35~90g、當歸90~140g、麻黃30~90g、白術(shù)35~140g。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25g、桂枝90g、野木瓜140g、白芍150g、白芷80g、纈草80g、防風120g、葛花80g、當歸120g、麻黃80g、白術(shù)120g。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zhì)、粉塵及干燥后,按照質(zhì)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水丸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備成水丸劑(其水丸的粒度為:4.7mm-4.9mm),進而曬干,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5g /次,7天為一個療程,治療3~4 個療程后,癥狀消失,病獲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廣香藤,性味:微辛、平,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風濕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損傷等癥;
桂枝,性味:辛、甘、性溫,具有散寒解表、溫通經(jīng)脈、通陽化氣之功效,用于治療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結(jié)塊、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等癥;
野木瓜,性味:甘、性溫,具有祛風和絡(luò)、活血止痛、利尿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風濕痹痛、胃、腸道及膽道疾患之疼痛、三叉神經(jīng)痛、跌打損傷、痛經(jīng)、小便不利、水腫等癥;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養(yǎng)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癥;
白芷,性味:味辛、性溫,具有祛風除濕、通竊止痛、消腫排膿之功效,用于治療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淵、濕勝久瀉、婦女白帶、癰疽瘡瘍、毒蛇咬傷等癥;
纈草,性味:味辛、苦、性溫,具有安心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癲狂、臟躁、風濕痹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跌打損傷等癥;
防風,性味: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jié)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等癥;
葛花,性味:味甘、性涼,具有解酒醒脾、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傷酒煩熱口渴、頭痛頭暈、脘腹脹滿、嘔逆吐酸、不思飲食、吐血、腸風下血等癥;
當歸,性味:性溫、味甘辛, 具有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
麻黃,性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氣不宣、咳嗽氣喘、風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陰疽痰核等癥;
白術(shù),性味: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等癥。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頸腰椎病的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認為:就頸腰椎病,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頸腰椎病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jié)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32g、桂枝120g、野木瓜180g、白芍200g、白芷100g、纈草100g、防風160g、葛花100g、當歸160g、麻黃100g、白術(shù)160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28g、桂枝105g、野木瓜160g、白芍170g、白芷90g、纈草90g、防風140g、葛花90g、當歸140g、麻黃90g、白術(shù)140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頸腰椎病的丸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廣香藤25g、桂枝90g、野木瓜140g、白芍150g、白芷80g、纈草80g、防風120g、葛花80g、當歸120g、麻黃80g、白術(shù)120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頸腰椎病患者共735例,年齡為50歲以上的415例,只有320例為50歲以下。735例患者中痊愈的710例,顯效的25例,總有效率達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