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屬于中藥領(lǐng)域。該中藥的原料有烏梅、川楝子、鶴虱、檳榔、雷丸、枳殼、黃柏、蒼術(shù)、白術(shù)、使君子、木香、榧子仁、干姜、川椒、桂枝、山楂、皂角刺、甘草等18味藥材,利用本發(fā)明開發(fā)的制備工藝可以將該中藥制成方便易用的中藥制劑。該制劑對腸道寄生蟲的治療,不但具有見效快、殺蟲徹底、調(diào)理脾胃、行滯消脹等治療優(yōu)勢,而且具有制備工藝簡便易行、藥效穩(wěn)定、個體差異小、易于推廣應(yīng)用等技術(shù)優(yōu)勢。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工藝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屬于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 寄生蟲在人體腸道內(nèi)寄生而引起的疾病統(tǒng)稱為腸道寄生蟲病。常見的有原蟲類和 蠕蟲類(包括蛔蟲、鉤蟲、蟯蟲、絳蟲、鞭蟲、阿米巴、賈第蟲、滴蟲等)。腸道寄生蟲的種類多, 在人體內(nèi)寄生過程復(fù)雜,引起的病變并不限于腸道。依據(jù)感染寄生蟲的種類和部位以及人 體宿主的免疫狀況,臨床癥狀和體征各異。
[0003] 現(xiàn)在西醫(yī)治療腸道寄生蟲病有很多藥物和方法,但是患腸道寄生蟲病的患者往往 病程較長,已經(jīng)給身體和消化系統(tǒng)造成了很大的損害,西醫(yī)治療方法就是殺蟲,還往往有副 作用。中藥在治蟲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其能在殺蟲的基礎(chǔ)上,調(diào)理滋補消化系統(tǒng),改 善脾胃和消化道功能,沒有毒副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開發(fā)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并且該中藥能滿足 現(xiàn)代臨床要求,可以在保證療效的基礎(chǔ)上制成方便易用的成品制劑。
[0005]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發(fā)明人的技術(shù)方案為:依據(jù)中醫(yī)對治蟲的辨證認(rèn)知,結(jié)合 自身臨床行醫(yī)經(jīng)驗和現(xiàn)代腸道寄生蟲的特點,重新配伍藥材,經(jīng)過臨床實踐的反復(fù)調(diào)整和 驗證,最終獲得一個對腸道寄生蟲有顯著療效的中藥組方,并通過一系列的科研攻關(guān)將該 組方在保證藥效的情況下制成成品制劑,并且制備工藝簡便易行、藥效穩(wěn)定、個體差異小、 易于推廣應(yīng)用。技術(shù)方案中的中藥組方為(以重量份計): 烏梅15-25份、川楝子6-14份、鶴虱10-20份、檳榔15-29份、雷丸14-26份、枳殼8-18 份、黃柏7-15份、蒼術(shù)9-19份、白術(shù)9-17份、使君子9-19份、木香7-13份、榧子仁12-24 份、干姜6-14份、川椒7-15份、桂枝7-17份、山楂8-20份、皂角刺5-10份、甘草8-16份。
[0006] 三個優(yōu)選出來的組方為: 優(yōu)選1 :烏梅20份、川楝子10份、鶴虱15份、檳榔22份、雷丸20份、枳殼13份、黃柏11 份、蒼術(shù)14份、白術(shù)13份、使君子14份、木香10份、榧子仁18份、干姜10份、川椒11份、 桂枝12份、山楂14份、皂角刺7份、甘草12份。
[0007] 優(yōu)選2 :烏梅22份、川楝子9份、鶴虱17份、檳榔24份、雷丸19份、枳殼12份、黃 柏10份、蒼術(shù)15份、白術(shù)14份、使君子12份、木香9份、榧子仁19份、干姜11份、川椒13 份、桂枝11份、山楂12份、皂角刺9份、甘草13份。
[0008] 優(yōu)選3 :烏梅19份、川楝子11份、鶴虱16份、檳榔23份、雷丸22份、枳殼14份、 黃柏12份、蒼術(shù)12份、白術(shù)11份、使君子15份、木香11份、榧子仁17份、干姜9份、川椒 10份、桂枝11份、山楂13份、皂角刺8份、甘草11份。
[0009] 將該中藥組方制成成品制劑的工藝步驟為: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取各味原料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6-11倍的純化水,浸泡12-24小時,回流煎煮2-4小時,過 濾,再加4-7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3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 濃縮至相對密度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6-9倍重量的60-75%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2-4小時, 過濾,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臨床需要的成品制劑,例如:膠囊 劑、片劑、丸劑、顆粒劑、散劑、糖漿劑等劑型。
[0010] 本發(fā)明所用的中藥原料藥材的性質(zhì)及來源: 烏梅: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實。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jīng); 斂肺,澀腸,生津,安蛔。
[0011] 川楝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實。味苦,性寒;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 舒肝行氣止痛,驅(qū)蟲。
[0012] 鶴虱: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實。味苦;辛;性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殺蟲消積。
[0013] 檳榔: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干燥成熟種子。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jīng);殺 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
[0014] 雷丸:本品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味微苦,性寒;歸胃、大腸經(jīng);殺蟲消 積。
[0015] 枳殼: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味苦、辛、酸,性 溫;歸脾、胃經(jīng)。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0016] 黃柏: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清 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
[0017] 蒼術(shù):本品為菊科植物茅蒼術(shù)或北蒼術(shù)的干燥根莖。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 經(jīng);燥濕健脾,祛風(fēng)散寒,明目。
[0018] 白術(shù):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shù)的干燥根莖。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氣,燥 濕利水,止汗,安胎。
[0019] 使君子: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殺 蟲消積。
[0020] 木香: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jīng);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0021] 榧子仁:本品為紅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種子。味甘,性平;歸肺、胃、大腸經(jīng); 殺蟲消積,潤燥通便。
[0022] 干姜: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jīng);干姜溫 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
[0023] 川椒: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紅 椒、紅花椒、大紅袍)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種子(椒目)入藥。味辛,性溫;歸脾、胃、腎 經(jīng);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0024] 桂枝: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 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氣。
[0025] 山楂: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實。味酸、甘、性微溫;歸脾、 胃、肝經(jīng);消食健胃,行氣散瘀。
[0026] 皂角刺:本品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棘刺。味辛,性溫;歸肝、胃經(jīng);消腫托毒,排 膿,殺蟲。
[0027] 甘草: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歸心、 肺、脾、胃經(jīng);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
[0028] 本發(fā)明中藥組方的組方分析: 本發(fā)明是以烏梅、檳榔、雷丸、鶴虱、榧子仁為君藥,澀腸生津、殺蟲消積,潤燥通便;以 蒼術(shù)、白術(shù)、使君子、山楂為臣藥,燥濕健脾、健脾益氣、殺蟲消積、消食健胃;以川楝子、枳 殼、川椒、皂角刺為佐藥,止痛驅(qū)蟲、行滯消脹、溫中止痛、消腫托毒;以黃柏、木香、干姜、桂 枝為使藥,瀉火除蒸、行氣止痛、回陽通脈、助陽化氣;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性,使諸藥協(xié)同配合, 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殺蟲消積、潤燥通便、行滯消脹、消腫托毒等功效,從而對腸道寄生蟲的 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0029]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中藥制劑不但具有見效快、殺蟲徹底、調(diào)理脾胃、行滯消 脹等治療優(yōu)勢,而且具有制備工藝簡便易行、藥效穩(wěn)定、個體差異小、易于推廣應(yīng)用等技術(shù) 優(yōu)勢。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實施例1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范圍最小比例生產(chǎn):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5kg、川楝子6kg、鶴虱10kg、檳榔15kg、雷丸14kg、枳 殼8kg、黃柏7kg、蒼術(shù)9kg、白術(shù)9kg、使君子9g、木香7kg、榧子仁12kg、干姜6kg、川椒7kg、 桂枝7kg、山楂8kg、阜角刺5kg、甘草8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1] 實施例2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范圍最大比例生產(chǎn):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5kg、川楝子14kg、鶴虱20kg、檳榔29kg、雷丸26kg、 枳殼18kg、黃柏15kg、蒼術(shù)19kg、白術(shù)17kg、使君子19kg、木香13kg、榧子仁24kg、干姜 14kg、川椒15kg、桂枝17kg、山楂20kg、阜角刺10kg、甘草16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2] 實施例3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范圍內(nèi)任意比例生產(chǎn):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5kg、川楝子14kg、鶴虱120kg、檳榔15kg、雷丸26kg、 枳殼8kg、黃柏7kg、蒼術(shù)19kg、白術(shù)9kg、使君子19kg、木香7kg、榧子仁24kg、干姜6kg、川 椒7kg、桂枝17kg、山楂20kg、阜角刺5kg、甘草16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3] 實施例4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優(yōu)選比例1生產(chǎn):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0kg、川楝子10kg、鶴虱15kg、檳榔22kg、雷丸20kg、 枳殼13kg、黃柏11kg、蒼術(shù)14kg、白術(shù)13kg、使君子14kg、木香10kg、榧子仁18kg、干姜 10kg、川椒11kg、桂枝12kg、山楂14kg、阜角刺7kg、甘草12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4] 實施例5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優(yōu)選比例2生產(chǎn): (1)、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2kg、川楝子9kg、鶴虱17kg、檳榔24kg、雷丸19kg、枳 殼12kg、黃柏10kg、蒼術(shù)15kg、白術(shù)14kg、使君子12kg、木香9kg、榧子仁19kg、干姜11kg、 川椒13kg、桂枝11kg、山楂12kg、阜角刺9kg、甘草13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5] 實施例6 按本發(fā)明中藥組方優(yōu)選比例3生產(chǎn): (1) 、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簽趺?9kg、川楝子11kg、鶴虱16kg、檳榔23kg、雷丸22kg、 枳殼14kg、黃柏12kg、蒼術(shù)12kg、白術(shù)11kg、使君子15kg、木香11kg、榧子仁17kg、干姜9kg、 川椒10kg、桂枝11kg、山楂13kg、阜角刺8kg、甘草11kg,分別粉碎,備用; (2) 、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9倍的純化水,浸泡14小時,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再加5 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2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 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3) 、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7倍重量的70%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3小時,過濾, 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4) 、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5) 、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顆粒劑,折合生藥含量為0. 18g生 藥/g顆粒。
[0036] 實施例7 實施例1-6所生產(chǎn)顆粒劑的動物動性試驗 1、急性毒性試驗 (1)、受試藥品:本發(fā)明實施例1-6所生產(chǎn)的顆粒劑,加純化水調(diào)制成稀糊狀。
[0037] (2)、試驗動物:普通級NIH小鼠,體重23g±4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無孕。
[0038] (3)、給小鼠灌胃本發(fā)明中藥顆粒劑所制的稀糊,當(dāng)灌胃劑量達到667. 2g生藥/kg 劑量時,給藥后小鼠出現(xiàn)輕微活動減少,2小時左右恢復(fù)正常,給藥后連續(xù)觀察7天,無一動 物死亡,其全身狀況、飲食、攝水、小便和體重增長均正常。
[0039] (4)、試驗結(jié)果表明:小鼠灌胃實施例1-6所制顆粒劑的最大給藥量為667. 2g生藥 /kg/d (LD5Q> 667. 2g生藥/kg)。本發(fā)明的中藥粉每日臨床用藥總量最大為0. 12g生藥/ kg/d ;按體重計,小鼠灌胃實施例1-6所制顆粒劑的耐受量為臨床病人的5560倍。提示該 藥急性毒性極低,臨床用藥安全。
[0040] 2、長期毒性試驗 1、試驗?zāi)康模河^察試驗動物在長期食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后的毒性反應(yīng),評估本發(fā)明中 藥制劑的基本安全性。
[0041] 2、試驗材料: (1 )、動物:選用成年健康SD大鼠210只,初始體重220± Il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均無 孕。
[0042] (2)、藥物:本發(fā)明實施例1-6所制得中藥顆粒劑,加純化水制成稀糊,備用。單位 體重給藥量按臨床用藥量的20倍計算(臨床用藥量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一部),給藥量為2. 4g生藥/kg/d,顆粒劑服用量為13. 3g顆粒/kg/d。
[0043] 3、試驗方法 (1 )、將210只SD大鼠分成7組,每組30只,雌雄各半。試驗動物雌雄分籠飼養(yǎng),每籠 5只,定量喂食(每籠1300-1500g/周),基礎(chǔ)飼料為實驗鼠全價顆粒飼料,自由飲水。實驗溫 度(22±2) °C,濕度60%-80%。自然光照明暗周期。SD大鼠購入后,在本實驗室飼養(yǎng)條 件下適應(yīng)2周,觀察一般行為表現(xiàn)。試驗前測量動物攝食量,選出合格的大鼠。
[0044] (2)、給藥方法 用實施例1-6所制得6種顆粒劑,對其中6組SD大鼠灌胃給藥,每日2次,每次體積為 0.2ml/10g體重,連續(xù)給藥26周。剩余一組為對照組,按同樣方法灌胃生理鹽水。試驗動物 每周稱體重1次,根據(jù)體重變化調(diào)整給藥量。在第13周給藥后24h,每組處死10只,雌雄各 半,觀察并檢測各項指標(biāo);余下的繼續(xù)給藥觀察至26周,最后1次給藥后24h,每組再處死 10只,雌雄各半,觀察并檢測各項指標(biāo);余下的10只進行8周恢復(fù)期觀察。
[0045] (3)、檢測項目及時間 一般檢查:每天觀察動物的一般狀況,如精神狀態(tài)、動態(tài)反應(yīng),行為活動,飲食量的變 化,排便情況,眼睛及孔道分泌物,毛色,清潔度等。體重變化情況及攝食量每周測定1次。
[0046] 血液學(xué)檢查:給藥后第13、26周及停藥恢復(fù)期末(第34周)分別檢測下列指標(biāo):紅 細胞壓積(HCT )、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含量(HGB )、白細胞計數(shù)(WBC)、淋巴細胞相對 計數(shù)(LY)、血小板計數(shù)(PLT)、中性粒細胞相對計數(shù)(NE)、單核細胞相對計數(shù)(Mon)和凝血 時間(CT)。
[0047] 血液生化指標(biāo)檢查:給藥后第13、26周及停藥恢復(fù)期末(第34周)分別檢測下列指 標(biāo):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ST)、門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TB)、白蛋白 (ALB)、總蛋白質(zhì)(TP)、血糖(GLU)、尿素氮(BUN)、總膽固醇(TC)、肌酐(Crea)、尿酸(UA)、 血鈉(Na+)、血鉀(K+)、血鈣(Ca+)以及β 2-微球蛋白。
[0048] 尿生化學(xué)和尿液常規(guī)檢查:給藥后第13、26周及停藥恢復(fù)期末(第34周)各測1 次。動物代謝籠單籠飼養(yǎng)收取24h尿,試驗前禁食過夜,檢測尿膽紅素(BIL)、葡萄糖(GLU)、 酮體(KET)、蛋白質(zhì)、PH值、尿膽原(UR0)、尿隱血(BL0)、亞硝酸鹽(NIT)、比重及白細胞 (WBC);放射免疫法定量測定尿^ 2-MG (腎小管功能障礙敏感指標(biāo))。
[0049] 系統(tǒng)尸檢和病理組織學(xué)檢查:對各臟器進行肉眼檢查,將心臟、肝臟、肺臟、腎臟、 脾臟、腦、腎上腺、胸腺、甲狀腺、胰腺、子宮、卵巢、睪丸、前列腺等器官取出稱重,計算臟器 系數(shù)(臟器重量/體重)。對上述臟器及脊髓、胸腺、膀胱、骨髓(胸骨)、十二指腸、胃、回腸、 胰腺、腦垂體、視神經(jīng)、淋巴結(jié)、結(jié)腸和直腸等用光鏡進行組織學(xué)檢查。
[0050] 4、試驗結(jié)果 一般觀察所有大鼠均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異常情況;血液學(xué)檢查、血液生化指標(biāo)檢查、尿生 化學(xué)、尿液常規(guī)檢查、系統(tǒng)尸檢和病理組織學(xué)檢查,各項指標(biāo)與對照組動物相比,均沒有明 顯的差異。因此,本發(fā)明中藥口服液對SD大鼠是沒有任何毒性作用的,鑒于其為人服用量 的20倍比例,所以可以推測該口服液供患者服用是安全的。
[0051] 實施例8 實施例4-6所生產(chǎn)的顆粒劑的臨床試驗 (1)、試驗基本資料 本次試驗的受試者均由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提供,該院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供 收治腸道寄生蟲患者346名,從中篩選出160名適合并同意做臨床試驗的患者,分別患有蛔 蟲、鉤蟲、蟯蟲、絳蟲、鞭蟲、滴蟲等寄生蟲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男92名,年齡7-39歲,女68 名,年齡8-41歲;將所有受試者依據(jù)性別、所患寄生蟲的種類平均分成4個組,分別編號為 對照組、試驗1、試驗2、試驗3組。
[0052] (2)、受試藥品 對照組:阿苯達唑片,國藥準(zhǔn)字H42020816,湖北中佳藥業(yè)有限公司。
[0053] 試驗組:本發(fā)明實施例4-6生產(chǎn)的顆粒劑。
[0054] (3)、試驗方法 對照組口服阿苯達唑片,每日2次,每次400mg,12歲以下兒童減半;試驗組1-3組分別 口服本發(fā)明實施例4-6生產(chǎn)的顆粒劑,每日2次,每次20g (折合生藥含量為7. 2g/天),12 歲以下的兒童減半服用,1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藥3個療程,記錄受試者的體征變化、病情 恢復(fù)情況以及不良反應(yīng)等等。
[0055] (4)、評價方法 治愈:腸道寄生蟲全部殺死排出,相關(guān)癥狀全部消失,經(jīng)醫(yī)生確診已經(jīng)痊愈。
[0056] 顯效:腸道寄生蟲沒有全部殺死、相關(guān)癥狀部分消失或者好轉(zhuǎn),仍需要進一步治 療。
[0057] 無效:腸道寄生蟲病相關(guān)癥狀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更加嚴(yán)重。
[0058] 不良反應(yīng):患者在按劑量正常用藥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與所制病癥無關(guān)的有害反應(yīng)。
[0059] (5)、試驗結(jié)果統(tǒng)計分析: 患者體征統(tǒng)計對比:對照組有例患者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口干、乏力、頭暈、頭痛、惡心等 不良反應(yīng),試驗組沒有出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yīng);對照組患者在治愈后,身體原有的消化系統(tǒng)損害 (腹瀉、腹痛、嘔吐等)、面黃肌瘦、體弱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改善不明顯,試驗組患者在治 愈后上述癥狀基本消失,面色紅潤、氣色好轉(zhuǎn)、食欲好、消化功能恢復(fù)正常。
[0060] 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分析: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的: 烏梅15-25份 川楝子6-14份 鶴虱10-20份 檳榔15-29份 雷丸14-26份 枳殼8-18份 黃柏7-15份 蒼術(shù)9_19份 白術(shù)9-17份 使君子9-19份 木香7-13份 榧子仁12-24份 干姜6-14份 川椒7-15份 桂枝7-17份 山楂8-20份 皂角刺5-10份 甘草8-16份。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是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烏梅20份 川楝子10份 鶴虱15份 檳榔22份 雷丸20份 枳殼13份 黃柏11份 蒼術(shù)14份 白術(shù)13份 使君子14份 木香10份 榧子仁18份 干姜10份 川椒11份 桂枝12份 山楂14份 皂角刺7份 甘草12份。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是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烏梅22份 川楝子9份 鶴虱17份 檳榔24份 雷丸19份 枳殼12份 黃柏10份 蒼術(shù)15份 白術(shù)14份 使君子12份 木香9份 榧子仁19份 干姜11份 川椒13份 桂枝11份 山楂12份 皂角刺9份甘 草13份。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是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烏梅19份 川楝子11份 鶴虱16份 檳榔23份 雷丸22份 枳殼14份 黃柏12份 蒼術(shù)12份 白術(shù)11份 使君子15份 木香11份 榧子仁17份 干姜9份 川椒10份 桂枝11份 山楂13份 皂角刺8份 甘草11份。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 制劑的制備工藝為以下步驟: 步驟1、按組方比例準(zhǔn)確稱取各味原料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步驟2、將各味藥材混合,加入6-11倍的純化水,浸泡12-24小時,回流煎煮2-4小時, 過濾,再加4-7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3小時,過濾(保留濾渣),將兩次濾液混合,蒸 餾濃縮至相對密度1. 10-1. 15 (65-75°C測),即為水提濃縮液,備用; 步驟3、將步驟(2)的濾渣加入6-9倍重量的60-75%的食用乙醇溶液,回流煎煮2-4小 時,過濾,重復(fù)操作一次,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蒸餾出去乙醇,即為醇提濃縮液,備用; 步驟4、將水提濃縮液與醇提濃縮液混合,減壓蒸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5-1. 35 (55-65°C測),即為中藥浸膏; 步驟5、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shù)將中藥浸膏制成臨床需要的成品制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寄生蟲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藥制劑可以制成膠囊劑、片劑、丸劑、顆粒劑、散劑或糖漿劑。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4491798SQ20141077409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2月16日
【發(fā)明者】鄧鳳桂 申請人:廣東聚智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