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中藥沖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0-15份,蛤殼7-10份,海藻6-8份,海帶10-15份,昆布15-20份,川貝母15-20份,熟地黃6-8份,白礬2-5份,郁金6-8份,豬牙皂2-5份,生姜10-15份,玄參6-8份,知母10-15份,訶子10-15份,大棗6-8份,礞石2-5份,硝石2-5份,黃芪10-15份,枳實15-20份,白術6-8份,紅曲15-20份。本發(fā)明純屬中藥制劑,經(jīng)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本發(fā)明具有燥濕祛痰、清熱解表、利水活血、鎮(zhèn)咳平喘的功效,而且還能活血散結、破血行氣,通經(jīng)止痛、拔毒收斂、祛風驅濕,從而達到祛痰止咳,標本兼治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痰是指聲門排出的喉以下部分各級氣管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為病理性的,可能為粘液、膿液,也可能為兩者的混合物。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時排出,導致呼氣不暢及呼吸困難,可能發(fā)展成肺氣腫;咳嗽,反復咳嗽會使肺泡發(fā)生變化導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還具有抗原性,可引發(fā)過敏性哮喘。西醫(yī)主要采用物理和藥物兩種方式進行祛痰,物理方法是采用吸痰管將痰液吸出,但過程給病人帶來極大不適,有可能造成呼吸系統(tǒng)的物理損傷,且不能達到治本的效果;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氯化銨等藥物進行治療,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效果不佳,僅能暫時控制,不能根治。
[0003]中醫(yī)認為,痰的產(chǎn)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jié)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xiàn)咳喘、臥不平等癥。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yǎng)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jié),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通過補肺益氣、健脾胃能從根本上解決痰多的問題,達到祛痰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4]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補肺益氣、健脾消腫,輔以消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調理的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0-15份,蛤殼7-10份,海藻6-8份,海帶10-15份,昆布15-20份,川貝母15-20份,熟地黃6-8份,白礬2-5份,郁金6-8份,豬牙皂2-5份,生姜10-15份,玄參6_8份,知母10-15份,訶子10-15份,大棗6-8份,礞石2-5份,硝石2-5份,黃芪10-15份,枳實15-20份,白術6-8份,紅曲15-20份。
[0006]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優(yōu)選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2份,蛤殼8份,海藻7份,海帶12份,昆布17份,川貝母18份,熟地黃7份,白礬4份,郁金7份,豬牙皂4份,生姜13份,玄參7份,知母14份,訶子12份,大棗7份,礞石4份,硝石4份,黃芪13份,枳實18份,白術7份,紅曲18份。
[0007]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取出上述原料中的海藻、海帶、川貝母、郁金、生姜和白術,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80-10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15-20克。
[0008]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1-2袋,飯后半小時后溫水送服。5天為一個療程。
[0009]藥理分析:
[0010]海浮石:味咸、性寒。能夠清肺化痰,軟堅散結。用于肺熱咳嗽,痰稠色黃,咯血,支氣管炎,淋巴結結核。
[0011]蛤殼:味苦、咸,性寒。歸肺、腎、胃經(jīng)。能夠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制酸止痛;斂瘡收濕。主痰熱咳嗽;癭瘤;痰核;脅痛;濕熱水腫;淋濁帶下;胃痛泛酸;臁瘡濕瘆。
[0012]海藻:味苦、咸,性寒。歸肝、胃、腎經(jīng)。軟堅;消痰;利水;退腫。能夠散結氣癰腫,腹內積塊、脹痛、腹中空鳴。還可下十二種水腫,療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結熱,利小便。
[0013]海帶:味咸,性寒。能夠軟堅化痰,利水泄熱。治癭瘤結核,疝瘕,水腫,腳氣。
[0014]昆布: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jīng)。能夠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用于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0015]川貝母:味苦,性微寒,歸肺經(jīng),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喘,咯痰黃稠之證;又兼甘味,故善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證,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證;還有散結開郁之功,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證,及瘰疬痰核等病。
[0016]熟地黃:性甘,微溫;歸肝、腎經(jīng);功專養(yǎng)血滋陰,填精益髓,凡真陰不足,精髓虧虛者,皆可用之。
[0017]白礬:味酸、濕,性寒。歸肺、脾、肝、大腸經(jīng)。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止血止瀉,祛除風痰。外治用于濕瘆,疥癬,脖耳流膿;內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fā)狂。
[0018]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膽退黃,用于神志不清,血瘀內阻等。辛、苦,寒。歸肝、心、肺經(jīng)。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含揮發(fā)油,其中有莰烯、樟腦、姜黃烯;亦含姜黃素、脫甲氧基姜黃素、雙脫甲氧基姜黃素、姜黃酮和芳基姜黃酮。尚含有淀粉、脂肪油、橡膠、黃色染料、葛縷酮及水芹烯。
[0019]豬牙皂:味辛、咸,性溫。歸肺、大腸經(jīng)。能夠祛痰開竅,散結消腫。用于中風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關竅不通,喉痹痰阻,頑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結;外治癰腫。
[0020]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
[0021]玄參: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fā)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和癰疽瘡毒等病癥?,F(xiàn)代藥理學證明,其對肝細胞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且能抑制肝細胞凋亡。
[0022]知母:具有活血、利尿、通經(jīng)、滋陽、潤燥、調血脂、通九竅、利關節(jié)、養(yǎng)氣血等功能,主治腹痛、水腫、產(chǎn)后瘀血、跌打損傷等癥。
[0023]訶子:味苦酸澀,性平。歸肺、大腸經(jīng)。能夠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0024]大棗:味甘、辛,性溫;歸脾、胃經(jīng);主治心腹邪氣,少津液、身體虛弱,大驚,四肢重;功能安中,養(yǎng)脾氣平胃氣,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通九竅,助卜二經(jīng),補少氣,和百藥。長期服食能輕身延年。
[0025]礞石:味甘咸,性平,入肝、肺、胃經(jīng)。主治墜痰,消食,下氣,平肝。治頑痰癖積,宿食癥瘕,癲狂驚癇,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0026]硝石:味苦咸,性溫。能夠破堅散積,利尿瀉下,解毒消腫。治痧脹,心腹疼痛,吐瀉。黃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癰腫。
[0027]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jīng)。能夠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瘺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0028]枳實:味苦,辛,性寒;歸脾,胃,肝,心經(jīng)。功效主治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瀉痢后重,結胸,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以治血分,療臍腹間實滿,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結胸,通便閉,非此不能也。若皮膚作癢,因積血滯于中,不能營養(yǎng)肌表,若飲食不思,因脾郁結不能運化,皆取其辛散苦瀉之力也。為血分中之氣藥,惟此稱最。
[0029]白術:本品甘苦性溫,主歸脾胃經(jīng),以健脾、燥濕為主要作用,被前人譽之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脾主運化因脾氣不足,運化失健,往往水濕內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瀉、痰飲、水腫、帶下諸證。
[0030]紅曲:味甘,性溫,入肝、脾、大腸經(jīng)。能夠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用于飲食停滯,胸膈滿悶,消化不良。
[0031]本發(fā)明純屬中藥制劑,經(jīng)多年的研宄和臨床實踐證明:本發(fā)明具有燥濕祛痰、清熱解表、利水活血、鎮(zhèn)咳平喘的功效,而且還能活血散結、破血行氣,通經(jīng)止痛、拔毒收斂、祛風驅濕,從而達到祛痰止咳,標本兼治的效果。
[0032]療效判斷:
[0033]治愈:癥狀消失、無咳喘現(xiàn)象、痰量正常、食欲大增、精神狀態(tài)良好;
[0034]好轉:癥狀基本消失、痰量減少、精神好轉;
[0035]無效:諸癥無改善。
[0036]治療結果:治療122名患肺間質纖維化患者,服用3個療程本發(fā)明的中藥配方,痊愈108例,占88.52 %,好轉11例,占9.01 %,總體有效率為97.54 %。
[0037]附幾例病例作進一步說明:
[0038]病例1:
[0039]譚某,男,58歲,常感到咽部痰多,痰黏稠不易咳出,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配方I個療程后好轉,2個療程后疫愈。
[0040]病例2:
[0041]劉某某,女,55歲,痰為白色稀水樣,量多易出,伴有身重、倦乏感。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配方2個療程后好轉,3個療程后痊愈。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闡述,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具體實施例。
[0043]實施例1:
[0044]—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0份,蛤殼10份,海藻6份,海帶15份,昆布15份,川貝母20份,熟地黃6份,白礬5份,郁金6份,豬牙皂5份,生姜10份,玄參8份,知母10份,訶子15份,大棗6份,礞石5份,硝石2份,黃芪15份,枳實15份,白術8份,紅曲15份。
[0045]實施例2:
[0046]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5份,蛤殼7份,海藻8份,海帶10份,昆布20份,川貝母15份,熟地黃8份,白礬2份,郁金8份,豬牙皂2份,生姜15份,玄參6份,知母15份,訶子10份,大棗8份,礞石2份,硝石5份,黃芪10份,枳實20份,白術6份,紅曲20份。
[0047]實施例3:
[0048]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2份,蛤殼8份,海藻7份,海帶12份,昆布17份,川貝母18份,熟地黃7份,白礬4份,郁金7份,豬牙皂4份,生姜13份,玄參7份,知母14份,訶子12份,大棗7份,礞石4份,硝石4份,黃芪13份,枳實18份,白術7份,紅曲18份。
[0049]實施例4:
[0050]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取出實施例1原料中的海藻、海帶、川貝母、郁金、生姜和白術,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8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15克。
[0051]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I袋,飯后半小時后溫水送服。5天為一個療程。
[0052]實施例5:
[0053]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取出實施例2的原料中的海藻、海帶、川貝母、郁金、生姜和白術,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10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20克。
[0054]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2袋,飯后半小時后溫水送服。5天為一個療程。
[0055]實施例6:
[0056]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取出實施例3的原料中的海藻、海帶、川貝母、郁金、生姜和白術,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9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18克。
[0057]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I袋,飯后半小時后溫水送服。5天為一個療程。
[0058]以上已將本發(fā)明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fā)明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fā)明涵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0-15份,蛤殼7-10份,海藻6-8份,海帶10-15份,昆布15-20份,川貝母15-20份,熟地黃6-8份,白礬2-5份,郁金6-8份,豬牙皂2-5份,生姜10-15份,玄參6_8份,知母10-15份,訶子10-15份,大棗6-8份,礞石2-5份,硝石2-5份,黃芪10-15份,枳實15-20份,白術6-8份,紅曲15-20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祛痰藥的中藥沖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配比而成:海浮石12份,蛤殼8份,海藻7份,海帶12份,昆布17份,川貝母18份,熟地黃7份,白礬4份,郁金7份,豬牙皂4份,生姜13份,玄參7份,知母14份,訶子12份,大棗7份,礞石4份,硝石4份,黃芪13份,枳實18份,白術7份,紅曲18份。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祛痰藥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出上述原料中的海藻、海帶、川貝母、郁金、生姜和白術,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80-10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15-20克。
【文檔編號】A61K9/16GK104491796SQ20141077277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孫榮麗, 劉加洪, 王立生 申請人:青島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