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外用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金銀花、地丁、蒲公英、連翹、紫草、白及、梔子、天花粉、炒白芥子合理配比而成,其配比簡單易得,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采用外敷給藥,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外用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
【背景技術(shù)】
[0002]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簡稱PICC,為腫瘤患者提供了無痛性靜脈化療的安全輸液通道,置管肢體可以隨意活動,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但置管處的靜脈血管內(nèi)膜及靜脈瓣經(jīng)穿刺鞘和導管的反復摩擦刺激以后,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變態(tài)反應,血管內(nèi)膜會產(chǎn)生應激性增生,表現(xiàn)為機械性靜脈炎。這種靜脈炎是在輸液過程中穿刺傷及局部脈絡血行不暢導致血瘀滯阻,“不通則痛”,氣血運行不暢、津液輸布受阻導致脹痛,瘀血內(nèi)蘊,蘊久化熱,則局部發(fā)熱,脈絡損傷,血溢肌膚或血熱血蘊則局部發(fā)紅。其發(fā)生機理是氣血瘀滯,熱毒凝滯于血脈,使局部脈絡氣血運行不暢。屬中醫(yī)“脈痹、惡脈”等范圍。靜脈炎分級采用INS靜脈炎分級標準。O級:無癥狀;1級:注射部位局部紅斑,伴或不伴有疼痛;2級: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膚紅斑和(或)水腫;3級: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膚紅斑和(或)水腫,可觸及條索狀靜脈;4級: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膚紅斑和(或)水腫,條索狀靜脈長度>2.54 CM,伴有膿性滲出。
[0003]因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中國專利2010102724391公開了“一種預防和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用中藥”,采用地榆炭、連翹、大黃、兒茶、冰片 等中藥材調(diào)配而成,主要針對藥物引起的靜脈炎,其療效受制于病人化療所用藥物,對于機械性靜脈炎作用不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提供一種價格低廉、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
[0005]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15、地丁10-15、蒲公英10-15、連翹10-15、紫草20-25、白及20-25、桅子10-15、天花粉20-25、炒白芥子20-25。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地丁 10、蒲公英10、連翹10、紫草20、白及20、桅子10、天花粉20、炒白芥子20。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5、地丁 15、蒲公英15、連翹15、紫草25、白及25、桅子15、天花粉25、炒白芥子25。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2、地丁 12、蒲公英12、連翹12、紫草22、白及22、桅子12、天花粉22、炒白芥子22。
[0009]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
[0010]地丁,別名:苦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雞菜。為罌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主治:清熱解毒;消癰腫。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傳染性肝炎;腸炎;痢疾;腎炎;腮腺炎;結(jié)膜炎;急性闌尾炎;疔瘡癰腫;瘰疬。
[0011]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含蒲公英留醇、膽堿、菊糖和果膠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之功效。
[0012]連翹,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落翹、黃奇丹等,果實入藥。連翹是清熱解毒的中藥,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fā)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等。
[0013]紫草,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0014]白及,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夏秋兩季采挖,除去殘莖及須根,洗凈,置沸水煮至無白心,除去外皮,曬干,切片生用。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用于內(nèi)外出血諸證及癰腫、燙傷、手足皸裂、肛裂等。
[0015]桅子,別名黃桅子、山桅、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桅子的果實。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zhèn)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yī)臨床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高血壓、糖尿病等癥。
[0016]天花粉,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
[0017]白芥子別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種子。炒白芥子:取凈芥子,照清炒法炒至深黃色有香辣氣。功能:溫肺豁痰利氣,乳腺散結(jié)通絡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jīng)絡,關(guān)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0018]中醫(yī)理論認為,輸注化療藥一方面對血管壁本身造成“氣滯血瘀”;另一方面化療藥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產(chǎn)生直接有害的影響,可以激活炎癥介質(zhì),使靜脈收縮變硬,造成脈絡不通,聚結(jié)成塊;Picc過程中損傷了局部脈絡,使血行不暢,瘀血阻滯,不通則痛;氣血不暢,凝聚肌膚,津液輸布受阻,引起腫脹;瘀血內(nèi)蘊,蘊久化熱,則局部發(fā)熱;脈絡損傷,血溢肌膚或血熱內(nèi)蘊,則局部發(fā)紅。故要采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散結(jié)消腫、散結(jié)通絡止痛,修復脈絡的治療方案。本發(fā)明將諸多中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行氣散瘀、消腫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解除局部血管痙攣、疏通氣血、修復脈絡等的治療功效。
[0019]本發(fā)明的中藥性溫和,易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huán),能提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作用,改善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增強血管舒張能力,在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解除局部血管痙攣、疏通氣血、修復脈絡等方面起到協(xié)同功效。其配比簡單易得,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采用外敷給藥,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15、地丁 10-15、蒲公英10-15、連翹10-15、紫草20-25、白及20-25、桅子10-15、天花粉20-25、炒白芥子20-25。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shù)可以上述范圍內(nèi)
適當調(diào)整。
[0021]制備時,將上述各原料藥分別研磨成為100-200目粉末,然后以蒸餾水作為溶劑均勻調(diào)濕藥粉呈膏狀,將此藥膏均勻地涂于紗布上。
[0022]使用時,將涂抹有藥膏的紗布綁扎在病人患處,可適當輔助熱敷,3-5天為一治療周期。
[0023]某大型醫(yī)療機構(gòu)近5年間共施行外周中心靜脈置管476例,其中10例患者置管2~3天后,置管周圍體表出現(xiàn)暗紅色,用指腹觸摸靜脈變粗、有條索狀、有觸痛等2級以上機械性靜脈炎表現(xiàn)。10例患者中乳腺癌5例,卵巢癌3例,子宮內(nèi)膜癌2例,最大年齡57歲,最小年齡32歲,中位年齡47.5歲。置管為肘外側(cè)的頭靜脈4例、肘正中靜脈2例、貴要靜脈4例,2例為術(shù)前置管化療,8例為術(shù)后置管化療。
[0024]對上述10例機械性靜脈炎患者采用本實施例的藥物治療,每天早、中、晚各輔助熱敷I小時,4~5天后,10例患者均為局部紅、腫、痛消失、索狀靜脈變軟、置管手臂活動自如、無不適,靜脈炎的癥狀完全消失。
[0025]實施例2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地丁 10、蒲公英10、連翹10、紫草20、白及20、桅子10、天花粉20、炒白芥子20。
[0026]實施例3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5、地丁 15、蒲公英15、連翹15、紫草25、白及25、桅子15、天花粉
25、炒白芥子25。
[0027]實施例4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2、地丁 12、蒲公英12、連翹12、紫草22、白及22、桅子12、天花粉22、炒白芥子22。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15、地丁 10-15、蒲公英10-15、連翹10-15、紫草20-25、白及20-25、桅子10-15、天花粉20-25、炒白芥子20-2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0、地丁 10、蒲公英10、連翹10、紫草20、白及20、桅子10、天花粉20、炒白芥子2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5、地丁 15、蒲公英15、連翹15、紫草25、白及25、桅子15、天花粉25、炒白芥子25。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12、地丁 12、蒲公英12、連翹12、紫草.22、白及22、 桅子12、天花粉22、炒白芥子22。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3768397SQ20141006724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2月27日
【發(fā)明者】韓玉芳 申請人:韓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