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按摩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按摩機。
背景技術(shù):
已有按摩機絕大多數(shù)不能夠用手靈活操作按摩人體部位。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用手靈活操作按摩人體部位的新型按摩機。一種新型按摩機,其特征在于:由外殼(I)、電動機(2)、夾板(3)、第一皮帶輪(4)、皮帶(5)、第二皮帶輪¢)、撥桿軸(7)、連桿(8)、按摩板滑動軸(9)、按摩板(10)和槽夾板(11)組成;電動機(2)固定在外殼(I)底部,夾板(3)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中部,第一皮帶輪
(4)安在電動機(2)轉(zhuǎn)軸上,皮帶(5)安在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6)上,第二皮帶輪(6)安有撥桿軸(7),連桿(8)前端安在撥桿軸(7)上,連桿(8)后端安在按摩板滑動軸(9)上,按摩板(10)下中部安有按摩板滑動軸(9),槽夾板(11)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上部。
以下結(jié)合附圖來說明實施例:
圖1為本按摩機主視 簡圖(外殼局部剖開)。圖2為本按摩機俯視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 2,本按摩機由外殼1、電動機2、夾板3、第一皮帶輪4、皮帶5、第二皮帶輪6、撥桿軸7、連桿8、按摩板滑動軸9、按摩板10和槽夾板11組成。電動機2固定在外殼I底部,夾板3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中部,第一皮帶輪4安在電動機2轉(zhuǎn)軸上,皮帶5安在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6上、第二皮帶輪6安有撥桿軸7、連桿8前端安在撥桿軸7上,連桿8后端安在按摩板滑動軸9上,按摩板10下中部安有按摩板滑動軸9,槽夾板11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上部。工作原理:由電動機2帶動第一皮帶輪4、皮帶5、第二皮帶輪6。當?shù)诙?轉(zhuǎn)動時撥桿軸7即推動連桿8,連桿8接著推動按摩板滑動軸9,同時使按摩板10在槽夾板11滑動。當?shù)诙л?運轉(zhuǎn)一周,按摩板10往復按摩人體一次。電動機繼續(xù)運轉(zhuǎn)而重復上述動作。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由于能夠用手靈活操作按摩人體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筋活絡(luò)、消除疲勞、減緩疼痛,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爽快。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新型按摩機,其特征在于:由外殼(I)、電動機(2)、夾板(3)、第一皮帶輪(4)、皮帶(5)、第二皮帶輪¢)、撥桿軸(7)、連桿(8)、按摩板滑動軸(9)、按摩板(10)和槽夾板(11)組成; 電動機(2)固定在外殼(I)底部,夾板(3)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中部,第一皮帶輪(4)安在電動機(2)轉(zhuǎn)軸上,皮帶(5)安在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6)上,第二皮帶輪(6)安有撥桿軸(7),連桿(8)前端安在撥桿軸(7)上,連桿(8)后端安在按摩板滑動軸(9)上,按摩板(10)下中部 安有按摩板滑動軸(9),槽夾板(11)安在外殼(I)內(nèi)壁上部。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按摩機,由外殼(1)、電動機(2)、夾板(3)、第一皮帶輪(4)、皮帶(5)、第二皮帶輪(6)、撥桿軸(7)、連桿(8)、按摩板滑動軸(9)、按摩板(10)和槽夾板(11)組成。其特點是由于能夠用手靈活操作按摩人體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筋活絡(luò)、消除疲勞、減緩疼痛,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爽快。
文檔編號A61H7/00GK203154237SQ20122070267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劉少文 申請人:劉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