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新型提供了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包括手套本體,所述手套本體上設置有血氧測量傳感器和主機,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所述主機連接,所述手套本體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和手腕部分,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手指部分上,所述主機設置于所述手背部分上或所述手腕部分上。本新型通過將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內,能夠穩(wěn)定、舒適的將血氧測量裝置固定于被測手指進行測量,使得測量準確,舒適度高。同時通過對手背部分形狀的改進,使得血氧測量裝置能夠應用于被測者的任意手指,并能夠適合手指尺寸不同的測量對象,增加了裝置的適用范圍,通用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指夾血氧儀一般都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和測量電路板,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樞軸連接在一起,上殼體和下殼體在卷簧作用下可繞一共同樞軸相互靠攏地轉動,以夾緊被測量的手指,從而進行血氧飽和度的測量。
[0003]作為改進,市場上出現(xiàn)了指套式血氧儀,其改善了夾持力不均勻的問題,然而現(xiàn)有的指夾血氧儀和指套血氧儀僅適合靜止測量,而對于某些用戶,可能需要測量睡眠或運動中的血氧含量等生理參數(shù),而現(xiàn)有的血氧儀存在容易脫落的缺點。同時,現(xiàn)有的一次性血氧測量探頭可以牢固的粘貼與用戶手指進行測量,但是其透氣性差,長時間測量會給用戶帶來不適的感覺。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包括手套本體,所述手套本體上設置有血氧測量傳感器和主機,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所述主機連接,所述手套本體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和手腕部分,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手指部分上,所述主機設置于所述手背部分上或所述手腕部分上。
[0005]進一步地,所述手指部分用于容納被測手指的數(shù)量為一個。
[0006]進一步地,所述手背部分的形狀為均勻的條形或下寬上窄的條形。
[0007]進一步地,所述條形的最小寬度為大于所述導線的寬度之和。
[0008]進一步地,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包括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
[0009]進一步地,所述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相對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兩側,或者所述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并列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同一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手套本體的材料為單層織物,所述導線編織于所述單層織物中。
[0011]進一步地,所述手套本體的材料為雙層織物,所述導線設置于所述雙層織物的兩個層中間。
[0012]進一步地,所述手背部分的材料為彈性織物。
[0013]進一步地,所述主機還包括無線傳輸電路,用于將測量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外部終端。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通過將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內,能夠穩(wěn)定、舒適的將血氧測量裝置固定于被測手指進行測量,使得測量準確,舒適度高。同時通過對手背部分形狀的改進,使得血氧測量裝置能夠應用于被測者的任意手指,并能夠適合手指尺寸不同的測量對象,增加了裝置的適用范圍,通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6]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的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0019]請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包括手套本體I,手套本體I上設置有血氧測量傳感器2和主機3,血氧測量傳感器2通過導線4與主機3連接,手套本體I包括手指部分U、手背部分12和手腕部分13,其中,血氧測量傳感器2設置于手指部分11上,主機3設置于手背部分12上。
[0020]可選的,主機3還可以設置于手腕部分13上。
[0021]在實際中,主機3優(yōu)選設置于手背部分12上,因為相對于被測者的手腕,被測者的手背活動較少,主機3設置于手背部分12上能夠減小活動對裝置和測量造成的影響,并且能夠減小裝置對手腕部分帶來的不適。
[0022]本實用新型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通過將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手套本體內,能夠穩(wěn)定、舒適的將血氧測量裝置固定于被測手指進行測量,使得測量準確,舒適度高。通過將主機設置于手背部分上,避免將主機設置于手腕部分處造成的手腕活動受限以及手腕部分長度調節(jié)受限,使佩戴更加方便舒適。
[0023]其中,手腕部分為腕帶,其兩端設置搭扣、掛鉤、魔術貼等裝置用于連接腕帶兩端從而將腕帶固定于被測手腕。
[0024]具體的,手指部分11用于容納被測手指的數(shù)量為一個,優(yōu)選被測手指為無名指。在實際中,也可以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手指部分,用于容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手指同時進行測量,從而提高測量的準確度。
[0025]本實用新型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手指部分設置為容納一個手指,使得手指部分可以靈活的變換位置,當被測者的某一個手指例如無名指因為受傷等原因無法進行測量時,可以將手指部分佩戴于被測者的其他手指,為測量帶來方便。
[0026]其中,手背部分12的形狀為均勻的條形或下寬上窄的條形。如圖1,手背部分12的形狀可以根據(jù)主機3的形狀進行適當調整形成弧部,以便于使主機3全部位于手背部分12之上,從而更好的固定主機3。
[0027]具體的,該條形的手背部分12的最小寬度為大于導線4的寬度之和。優(yōu)選的寬度為大于主機3的最大寬度。
[0028]本實用新型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通過將手背部分設置為條形的形狀,從而能夠使手指部分靈活的變換位置,能夠佩戴于任意手指進行測量,方便舒適。
[0029]如圖2,血氧測量傳感器2包括發(fā)光管(圖未示出)和光接收管102,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102相對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兩側?;蛘?,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102并列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同一側,優(yōu)選指甲一側。
[0030]將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并列設置在指甲一側,用戶在佩戴過程中抓握物體時手指不會受到發(fā)光管或接收管的影響,佩戴舒適度高。
[0031]具體的,發(fā)光管和接收管102都設置于硅膠墊103上,再將硅膠墊103固定于手指部分11上,從而增加測量的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手指部分11上設置有與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102相對應的透光孔,用于使發(fā)光管發(fā)出的光線能夠到達光接收管102。
[0032]在本實施例中,手套本體的材料為單層織物,導線4穿插編織于該單層織物中。這樣能夠避免導線移動,能夠延長導線使用壽命。
[0033]可選的,手套本體的材料還可以為雙層織物,導線4設置于該雙層織物的兩個層中間,為了避免導線移動,可以通過例如粘膠、縫線等方式將導線固定在該雙層織物上,從而避免導線移動,延長導線和整個裝置的使用壽命。
[0034]具體的,手指部分為指套或綁帶。通過指套或綁帶將血氧測量傳感器固定于被測手指,提高了測量的準確度和舒適度。
[0035]具體的,手背部分的材料為彈性織物,這樣能夠有效增加手背部分的長度,從而能夠適用于較長手指的被測者或者適用于被測者的較長的手指。
[0036]在實際中,主機3包括充電接口301,其通過磁吸方式與充電器連接,從而實現(xiàn)對主機3的充電。同時,主機3還包括無線傳輸電路,用于將測量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外部終端。
[0037]通過將測量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外部終端進行存儲和查看,可以減小主機體積,方便攜帶。
[0038]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包括手套本體,所述手套本體上設置有血氧測量傳感器和主機,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所述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體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和手腕部分,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手指部分上,所述主機設置于所述手背部分上或所述手腕部分上,所述手背部分的形狀為均勻的條形或下寬上窄的條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分用于容納被測手指的數(shù)量為一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的最小寬度為大于所述導線的寬度之和。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測量傳感器包括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相對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兩側,或者所述發(fā)光管和光接收管并列設置于手指部分,測量時位于被測手指的同一側。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體的材料為單層織物,所述導線編織于所述單層織物中。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體的材料為雙層織物,所述導線設置于所述雙層織物的兩個層中間。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部分的材料為彈性織物。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式血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還包括無線傳輸電路,用于將測量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外部終端。
【文檔編號】A61B5/1455GK205729373SQ201620258510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fā)明人】劉樹海, 鄧朝明, 孫江川
【申請人】北京超思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