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藥。
乙型肝炎是一種頑固性消化系統(tǒng)傳染病,全國各地發(fā)病率很高。目前西醫(yī)多采用對癥治療和注射干擾素,且療效慢、費用高,久治難愈,停藥后易復發(fā),病情易惡化。而中醫(yī)的處方用藥為辯證施治、加減較多,無固定藥物,且為湯劑,服用不方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清除肝炎病毒增加機體免疫迅速,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藥物。
本發(fā)明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yī)學對乙型肝炎發(fā)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就,選用清熱解毒、健脾益氣、活血涼血、補益肝腎類中藥,使其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增加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吞噬調(diào)整提高機體免疫和解毒的功能,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肝纖維化,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發(fā)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作而成泥鰍粉30-60份,板蘭根10-30份,白花蛇草15-50份,黃芪15-30份,大棗5-30份,郁金6-15份,丹參4-20份,甘草4-8份。
本發(fā)明最佳重量配比是泥鰍粉50份,板蘭根20份,白花蛇草20份,黃芪20份,大棗12份,郁金9份,丹參12份,甘草6份。
本發(fā)明采用上方案后治療乙型肝炎療效顯著。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高達87%,抑制清除肝炎病毒、解除臨床癥狀迅速,無毒副作用,服用方便。
本發(fā)明泥鰍粉、性、甘、平,補中益氣、補益肝腎、祛濕邪治煩渴、肝炎、陽痿等病均有良好的療效,其中對肝炎效果更為卓著,能使肝炎病人在短期內(nèi)自覺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見廣東科技日報1992年8月5日第4期)。板蘭根、苦、寒、入心肺胃肝經(jīng),清熱解毒。白花蛇草,甘、淡、微寒,清熱解毒利濕、抗腫瘤。黃芪、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補脾益氣,益氣利水,托毒排膿,即制上藥苦寒又能培補脾氣。郁金、辛、苦寒,入心肝肺經(jīng),行氣解瘀,涼血活血,利疸退黃,清心開竅。丹參、苦、微寒、入心肝經(jīng),活血逐於,養(yǎng)血安神。甘草,甘、平、入十二經(jīng),補脾益氣,解毒通淋?,F(xiàn)在藥理研究證明板蘭根,有廣譜抗菌作用,對肝炎流腦有較好的療效。白花蛇草,含豆甾烏蘇酸13-固甾醇對位香豆等,能刺激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增生,增強網(wǎng)狀細胞及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的防御功能,臨床對多種炎癥均有較好的療效。黃芪,可防止肝糖元減少,有保護肝臟作用,可使冠狀血管、腎臟血管擴張,有強心利尿和降壓作用,可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血管改善血行,使壞死細胞恢復活力,對病毒細菌有抑制作用。郁金,含姜黃素,可溶解膽固醇,促進膽汁分泌和膽囊收縮,可治黃疸、膽囊炎、膽石癥。丹參,有降壓作用,對肝脾大可使縮小變軟,促使肝臟生理機能好轉(zhuǎn),含呋喃并菲琨類色素丹參酮,維生素E,對心臟血管有好處,可舒張末稍小血管。甘草,含甘草甜素,有較強的解毒抑菌作用。(以上六種藥物分別見中醫(yī)學河北新中醫(yī)大學主編一九七四年十二月版127頁、184頁、154頁、153頁、159頁)。大棗,甘、平、入脾經(jīng),補脾和胃保肝,現(xiàn)在藥理研究證明大棗含多種蛋白質(zhì)、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C、微量鈣磷鐵,有增加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101頁)。祖國醫(yī)學認為乙型肝炎屬于濕熱疫毒侵襲引起,用板蘭根、白花蛇草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是針對濕熱疫毒的。因上兩藥性寒涼用之過量或不當可致腹瀉,可用健脾益氣藥;按中醫(yī)臟腑學說乙型肝炎病位雖在肝但與脾的關系極為密切,濕熱病毒侵襲人體常以脾氣不足,脾濕內(nèi)蘊為內(nèi)在因素,發(fā)病之后又易損傷脾氣,因此在治療中重視培補脾氣,用黃芪、大棗、甘草五藥合用可謂糾偏補弊相輔相成,適得其中。根據(jù)中醫(yī)理論“久病必瘀”的病理原理,乙性肝炎可造成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纖維化,甚則導致肝硬化及癌變,濕熱疫毒可影響肝臟疏理氣機的功能形成瘀血易于火化,應用郁金、丹參,活血化瘀,活血涼血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肝纖維化。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按陰陽五行相生相克、臟腑病癥能相互影響,肝與腎的關系是“木”與“水”的關系,中醫(yī)有肝腎同源之說肝藏血,腎藏精,精與血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同源關系。在生理上能相互滋生相互轉(zhuǎn)化,在病理上能相互影響,腎精虧損可導致肝血不足,故應用泥鰍粉補中益氣,補肝益腎。以上諸藥合用清熱解毒利濕,健脾益氣,補益肝腎,涼血活血逐瘀,養(yǎng)血安神,增強機體自然免疫,從而達到祛邪扶正,標本兼治之目的。
為總結(jié)本發(fā)明藥物對乙型肝炎治療效果,經(jīng)143例系統(tǒng)臨床觀察,并取病史、病情相當?shù)幕颊?7例作為對照組,用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取86例作為試驗組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每天三次,每次3克,觀察期為六個月。
最后采用相同標準進行統(tǒng)計,療效標準為①服藥后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視為有效;②臨床癥狀減輕仍需繼續(xù)服藥者視為未愈;③停藥一年后不復發(fā)者為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大三陽轉(zhuǎn)為小三陽)
表1對照組療效情況 表2試驗組療效情況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實施例1取泥鰍粉50克,板蘭根20克,白花蛇草20克,黃芪20克,大棗12克,郁金9克,丹參12克,甘草6克,泥鰍粉(是用活泥鰍特治加工而成的)將板蘭根、白花蛇草、黃芪、大棗、郁金、丹參、甘草去凈混合反復晾曬極干,再共同粉碎成細粉合泥鰍粉混均裝散劑,裝膠囊或軋制成片劑,每個0.5克即可制得本發(fā)明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藥??诜刻?次每次5-6丸或片,六個月即可。
實施例2取泥鰍粉60克、板蘭根30克、白花蛇草25克、黃芪15克、大棗15克、郁金6克、丹參4克、甘草4克,方法同施例1主治乙型肝炎、肝炎病毒攜帶者。
實施例3取泥鰍粉30克、板蘭根30克、白花蛇草50克、黃芪30克、大棗30克、郁金15克、丹參20克、甘草8克、方法同施例1主治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權(quán)利要求
1.治療乙型肝炎中成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泥鰍粉30-60份 板蘭根10-30份白花蛇草15-50份 黃芪15-30份大棗5-30份郁金6-15份 丹參4-20份 甘草4-8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乙型肝炎中成藥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泥鰍粉20-50份 板蘭根12-30份白花蛇草18-50份 黃芪20-30份、大棗10-20份郁金10-15份 丹參4-20份 甘草6-8份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乙型肝炎中成藥,其中各原料的配比是泥鰍粉50份 板蘭根20份 白花蛇草20份黃芪20份 大棗12份 郁金9份 丹參12份 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藥物,是以泥鰍粉、板藍根、白花蛇草、黃芪、大棗、郁金、丹參、甘草為原料加工配制而成,配方獨特,治療效果顯著,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6GK1322561SQ0111494
公開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蘇健 申請人: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