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抽氣飯盒。
背景技術:
餐具是用于分發(fā)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包括成套的金屬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盤碟和托盤以及五花八門、用途各異的各種容器和手持用具,最常見的有筷子和勺子,用餐后,需要用到牙簽、餐巾紙等用具,而現(xiàn)有技術中,往往將牙簽、餐巾紙分開存放,使用起來十分的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氣飯盒,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同時存放餐具、牙簽和餐巾紙,充分保證餐具的衛(wèi)生,便于攜帶,使用方便。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抽氣飯盒,包括有盒體,所述盒體內(nèi)設置有放置飯菜的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一側并列設置有放置餐具的第二腔體和放置紙巾的第三腔體,所述盒體的側壁上端設置有盒蓋,所述盒體的側壁與所述盒蓋的邊緣鉸接,所述盒蓋上對于所述第三腔體處設置有拿取紙巾的開口;所述盒蓋對應所述第一腔體處的側壁上設置有抽氣筒。
進一步,所述盒體遠離所述盒蓋的一端側壁上設置有可粘合所述盒蓋的魔術貼。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一腔體、第二腔體和第三腔體能同時存放飯菜、餐具和餐巾紙,提手使得飯盒便于攜帶,便于使用;抽氣筒能將第一腔體內(nèi)抽出空氣,降低含氧量,保障第一腔體內(nèi)的食物長時間保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抽氣飯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盒體,2、第一腔體,3、第二腔體,4、第三腔體,5、盒蓋,6、開口,7、魔術貼,8、半導體制冷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抽氣飯盒,包括有盒體1,所述盒體1內(nèi)設置有放置飯菜的第一腔體2,所述第一腔體2的一側并列設置有放置餐具的第二腔體3和放置紙巾的第三腔體4,所述盒體1的側壁上端設置有盒蓋5,所述盒體1的側壁與所述盒蓋5的邊緣鉸接,所述盒蓋5上對于所述第三腔體4處設置有拿取紙巾的開口6;所述盒蓋5對應所述第一腔體2處的側壁上設置有抽氣筒8。
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盒體1遠離所述盒蓋5的一端側壁上設置有可粘合所述盒蓋5的魔術貼7。
通過第一腔體2、第二腔體3和第三腔體4能同時存放餐具、牙簽和餐巾紙,提手使得盒體1便于攜帶,便于使用;抽氣筒8能將第一腔體2內(nèi)抽出空氣,降低含氧量,保障第一腔體2內(nèi)的食物長時間保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