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收納包及收納組件,它尤其便于與背包、帶體或繩體形成可拆卸式連接,不僅能夠擴展其各自的用途,還能為使用者提供便利。
背景技術:
:
日常生活中,背包是人們外出時經(jīng)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當人們背包時,背包的正面通常背對使用者或者位于使用者身體的一側,以雙肩背包為例,當需要從雙肩背包中拿取一些常用物品時,使用者一般要先將背帶從肩部卸下才能打開背包取出物品,之后再將背包重新背到肩上,在背包盛放物品繁多不易翻找或者背包較重的情況下,這種拿取物品的方式對使用者來說十分不便,另外,雙肩背包正面的袋口完全處于使用者的視力范圍之外,為此,人們?yōu)榱四萌∥锲贩奖慊蛘叻婪锻蹈`行為,有時會將雙肩背包倒背在胸前,這樣不僅會讓使用者行動不便,也會因身體負重不當對使用者的身體造成損害。雖然一些背包的背帶上也配有小包體,但一般是與背帶不可拆卸式連接,或者在背帶的某個固定位置上活動連接,這些連接方式的缺點在于,當背帶的長度進行調(diào)整時,無法相應地調(diào)整小包體在背帶上的位置,或者容易使小包體在背帶上搖晃,造成使用不便。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包體與帶體或繩體之間的固連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包體的使用范圍和用途。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為使用者提供一種便于與背包、帶體或繩體形成連接的收納包,而且形成連接后其不易在背包、帶體或繩體上搖晃,還便于使用者在背包、帶體或繩體上調(diào)整其固定的位置,而且能夠讓使用者在其視力范圍所及且相對自己較近的位置上從本發(fā)明中獲取一些常用的物品。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收納組件,可供使用者根據(jù)個人喜好將其與背包、帶體或繩體自由搭配并組合成全新結構的背包、腰包、臂包等使用。由于本發(fā)明與背包、帶體或繩體能夠形成可拆卸式連接,因此,本發(fā)明也可單獨使用。
綜上,本發(fā)明能夠一定程度上擴展包體的使用范圍和用途,而且使用靈活便捷,通過個性時尚的外觀設計,本發(fā)明能夠達到既實用又美觀的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收納包,其包括:包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體設有開口部和容納空間;
所述包體的外表面設有固定夾;
所述包體的外表面或(和)所述固定夾上設有防護裝置或其構件,所述防護裝置能夠阻擋或阻礙所述固定夾打開或者完全打開,所述防護裝置能夠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或者所述防護裝置或其構件能夠與設在所述包體的外表面或(和)所述固定夾上的構件共同作用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收納組件,包括:所述包體;背包,所述背包通過所述固定夾與所述包體形成可拆卸式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包體固定在所述背包的背帶上或(和)所述背包上設置的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的側壁上。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收納組件,包括:所述包體;帶體或繩體(無論其是否具有自由端,無論其上是否形成有結構體),所述帶體或繩體通過所述固定夾與帶體或繩體形成可拆卸式連接。
通過所述固定夾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形成的任何結構體上視同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例如:通過所述固定夾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的呈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的側壁上;
優(yōu)選的,具有一個以上自由端的帶體或繩體,其自由端的端頭之間能夠構成容納空間,
優(yōu)選的,所述帶體或繩體的兩端為可彎曲的自由端且兩自由端能夠連接在一起,當兩自由端連接在一起時所述帶體或繩體呈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容納空間。
附圖說明:以下是對本發(fā)明的舉例說明,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推演出其他圖樣。
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包體背面示意圖
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包體背面示意圖
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實施效果圖
圖4:從圖3解構出來的背帶與包體連接后的反面放大示意圖
圖5: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實施效果圖
附圖標記:包體1、夾層10、固定夾2、夾持部20、與夾持部20相對的夾持部21、開口部22、翻折部201、防護裝置3、卡頭310、卡口320、雙肩背包5、背帶51、帶體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橫向”、“縱向”、“水平”、“上”、“下”“左”、“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所示,固定夾2在包體1背面的中間部橫向設置,固定夾2具有兩個相對的夾持部20和21,固定夾2能夠從其右側打開并形成開口部22,包體1背面的中間部形成有夾層10,其具有兩個縱向相對的開口,夾持部20的中間部位于夾層10的所述兩開口之間,并且通過縫紉和粘接的方式將夾持部20的部分表面固定在夾層10中,從而將固定夾2固定在包體1上,在本實施例中,夾持部20和21具體為兩個金屬夾片,夾持部20的水平方向上的兩相對邊緣具有翻折部201且對稱設置,兩翻折部201朝向夾持部21并且鄰近開口部22,并且位于夾持部21的水平方向上的兩相對邊緣的外側,防護裝置3由兩個卡頭310和一個卡口320共同構成,兩卡頭310和卡口320分別設置在夾持部20和夾持部21上,兩卡頭310位于兩翻折部201之間且與兩相翻折部201一體連接,卡口320一體成型在夾持部21的表面上,當卡口320與兩卡頭310相互卡住時,夾持部21被固定在兩卡頭310上,同時開口部22閉合,從而阻擋或阻礙固定夾2打開。當需要將固定夾2打開時,需同時從兩翻折部201的外側向其內(nèi)側方向上按壓從而帶動與其一體連接的兩卡頭310從卡口320中移出,使防護裝置3解除對夾持部21的阻擋或阻礙,同時使固定夾2打開。固定夾2打開后,將需要固定的物體放置到夾持部20和21之間并按上述方法將固定夾2閉合,同時使包體1與被固定的物體形成連接,需要將包體1與被固定的物體分離時,可按上述方法將固定夾2打開,將被固定的物體從固定夾2中移出。
在某些實施例中,夾層10也可替換成封套或袋套或軟管。
在某些實施例中,固定夾2通過鉚合的方式與包體1背面連接。
在實施例1中,固定夾2的開口部22朝向包體1的右側,在某些實施例中,固定夾2的開口部22的朝向能夠通過設置在固定夾2上的裝置由右側轉向左側或其他方向。
在某些實施例中,卡口310設在夾持部21上,而卡頭320直接固定在包體1背面,卡口310和卡頭320能夠相互卡住,從而起到所述阻擋和阻礙的作用。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包體1背面還可以增設一個防護裝置3,從而進一步防止固定夾2意外打開或者被惡意打開,如圖2所示,增設的一個防護裝置3在本實施例中具體為一個彈力繩圈,主要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彈力繩圈套在實施例1中的固定夾2的外側,并且所述彈力繩圈位于夾持部20外側表面的部分與包體1背面固定在一起,此時,所述彈力繩圈位于夾持部21外側表面的部分鄰近兩翻折部201的左側邊緣,當需要打開固定夾2時,可利用所述彈力繩圈的彈性先將其從夾持部21的外表面上提起來并向固定夾2的右端方向上拖動,直至將其從夾持部21的右端卸下或移開,之后再按實施例1中所述方法將固定夾2打開從而形成開口部22,繼而通過固定夾2將包體1固定在其他物體上,之后,按實施例1中所述方法將固定夾2閉合,將之前卸下的所述彈力繩圈再次提起來向固定夾2的左端方向上拖動直至將兩夾持部20和21套住,優(yōu)選的,將所述彈力繩圈套在實施例1中兩翻折部201的左側邊緣附近,此時,所述彈力繩圈(即防護裝置3)能夠阻擋或阻礙固定夾2打開或完全打開。作為防護裝置3的所述彈力繩圈能夠在固定夾2意外打開時控制住其開口部22的張開程度,防止因開口部22打開過大而導致的包體1與被固定物體分離的情況。
由實施例1和2可知,防護裝置3可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防護裝置3可由單個構件構成,或者由一個以上的構件構成;防護裝置3的構件之間可以形成連接;防護裝置3與固定夾2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同一個包體1上可設有一個以上的防護裝置3。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彈力繩圈上可以再穿一個塑料制的繩扣并使其位于夾持部21的外側表面上,所述繩扣的作用在于方便使用者將所述彈力繩圈從夾持部21的外表面上提起來,而且同樣可以起到所述阻擋和阻礙的作用。
在某些實施例中,防護裝置3能夠通過轉動擋在夾持部21的外側表面上,從而阻擋或阻礙固定夾2打開或者完全打開。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防護裝置3是彈力帶,所述彈力帶具有兩個可以相對彎曲的自由端,所述兩自由端之間的中間部位于夾持部20的外側并與包體1背面固定連接,所述兩自由端的端頭分別位于固定夾2的左右兩端之外,所述自由端可通過設置其上的公母魔術貼形成連接并構成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能夠?qū)⒐潭▕A2的左右兩端封堵其中,從而阻擋或阻礙固定夾2打開或者完全打開。
綜上,由于所述防護裝置的構成不同、連接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所述防護裝置對所述固定夾的所述阻擋或阻礙的方式也不同,所述防護裝置阻擋或阻礙所述固定夾打開或者完全打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套住、卡住、扣住、按(壓)住、圍住、擋住、閉合、合攏、黏合、插接、搭接、插入、移入、轉動、鎖住、吸住,或其任意組合。
所述阻擋或阻礙的方式實施后,所述防護裝置或其構件所處的位置也會不同,所述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固定夾的兩端之間,所述固定夾的外側、所述開口部的外側、兩相對的夾持部之間;所述阻擋或阻礙的方式實施后,所述防護裝置或其構件可存在于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所述位置上,如圖2所示。
在某些實施例中,夾持部20和21的表面形成有一層被覆層,優(yōu)選的,所述被覆層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膠、軟塑料、軟橡膠、皮革、紡織物,或其任意組合物,所述被覆層可以減少金屬等硬制材料制成的夾持部20和21對于被固定物體表面造成的夾痕損傷,在實施例1中,如果使用者將包體1通過固定夾2固定在背包的背帶上,金屬制成的夾持部21的外側表面會與使用者的衣服表面直接接觸,所述被覆層的設置會適當減少夾持部21的外側表面對使用者衣服的磨損,進而減輕對使用者皮膚造成的摩擦。所述被覆層還可替換成封套或袋套或軟管。
由于所述包體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設置其上的所述固定夾與其他物體形成連接,因此,所述防護裝置的設置不能影響所述固定夾的這一功能,因此,防護裝置既能夠起到所述阻擋或阻礙作用,也能夠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由于所述防護裝置的構成不同(如上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的任務可由所述防護裝置單獨完成,或者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的任務由所述防護裝置與設置在所述固定夾上用于打開所述固定夾的構件共同作用來完成,例如,實施例1中的兩卡頭320和卡口310以及兩翻折部201。
綜上,所述防護裝置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的方式或者防護裝置或其構件與設置在固定夾上的構件共同作用解除所述阻擋或阻礙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卸下、移開、移出、移動、轉動、按、彈出、打開、撕(揭)開、解鎖,或其任意組合。
本發(fā)明作為一種收納用品具有盛放物品的開口部和容納空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包體的開口部設在其上端,其容納空間為袋狀或筒狀。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包體設有夾層,所述夾層設有開口部和容納空間,所述包體或(和)所述夾層的開口部能夠通過設置其上的連接件打開和閉合。
所述包體或(和)所述夾層設置的容納空間包括但不限于袋狀容納空間、筒狀容納空間、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容納空間、由凹槽或卡槽或卡口和(或)卡頭或拉片構成的容納空間、通孔之間構成的容納空間,或其任意組合。
所述容納空間與所述包體或(和)所述夾層的連接方式包括:直接連接、間接連接、不可拆卸式連接、可拆卸式連接、活動連接,或其任意組合。
所述連接件包括:拉鏈、公母魔術貼、公母按扣、搭扣、鉤和環(huán)、磁吸扣、卡口和卡頭,或其任意組合。
形成或構成所述包體或(和)所述夾層的材料包括:紡織物、皮革、人造革、塑料、彈性體、彈性材料、功能性材料、金屬材料、或其任意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包體的外表面或(和)所述夾層的表面設有孔位,從而便于將手機、音樂播放器等連接有耳機線、數(shù)據(jù)線、電源線的電子裝置或設備放到所述包體中使用。所述孔位可單獨設置,或者與其相互配合使用的孔位遮擋裝置組合設置,所述遮擋裝置包括但不限于孔塞、擋板、遮蓋;所述遮擋裝置與孔位的連接方式包括:不可拆卸式連接、可拆卸式連接、活動連接;所述孔位的形狀包括但不限于圓形、矩形、圓角矩形、十字形、或異形;所述遮擋裝置的形狀包括但不限于圓形、矩形、圓角矩形,或異形。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包體還安裝有具備一種或多種功能的電子裝置或設備,從而擴展所述包體的使用范圍和用途。
實施例3,如圖3所示,除了包體1以外,還提供了一個雙肩背包5,按實施例1中所述的打開和閉合固定夾2的方法,使包體1通過固定夾2與雙肩背包5上的背帶51形成可拆卸式連接,從而使包體1與雙肩背包5形成可拆卸式連接。
實施例4,如圖4所示,結合實施例2和3,并按實施例2和3中所述方法,使包體1通過固定夾2與雙肩背包5上的背帶51形成可拆卸式連接,從而使包體1與雙肩背包5形成可拆卸式連接。
實施例3和4中的雙肩背包5也可替換為單肩背包。
在某些實施例中,雙肩背包的背帶上還設有其他結構,例如:帶體或繩體,或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所述包體可通過所述固定夾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或者固定在所述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的側壁上。
由實施例3和4可知,所述包體和背包可形成一種全新結構的收納組件,從而擴展其各自的用途,也可將所述包體從所述背包上卸下,各自單獨使用,或?qū)⑺霭w放置在所述背包中,使用靈活便捷。
實施例5,如圖5所示,結合實施例3和4,將背帶51替換成獨立于包體1的帶體6,帶體6具有兩個可相對彎曲的自由端,所述兩自由端可通過設置在帶體6上的搭扣形成連接并構成一個封閉的環(huán),包體1可通過實施例1至4中所述方法與帶體6形成可拆卸式連接。
本實施例中,包體1和帶體6可形成一種全新結構的收納組件,從而擴展其各自的用途。
在某些實施例中,帶體6為繩體;在某些實施例中,帶體或繩體具有自由端,或者不存在自由端,例如:一體成型的封閉的環(huán)狀件;在某些實施例中,帶體6或繩體上設有其他結構,例如: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因此,通過所述固定夾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形成的任何結構體上應視同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例如:通過所述固定夾固定在所述帶體或繩體上設置的環(huán)狀或扁環(huán)狀夾層的側壁上。
由于不同背包的背帶、帶體或繩體的厚度各不相同,因此,提供一種能夠與不同厚度的背帶、其他帶體或繩體形成連接的本發(fā)明是有益的,為此,所述包體的外表面或(和)所述固定夾上可設有能夠調(diào)節(jié)所述固定夾夾持松緊程度的裝置,為減少對所述包體外表面的占用,將一些具備某種功能的構件盡量優(yōu)化、集中布局在某個區(qū)域是有益的,因此,優(yōu)選的,可調(diào)節(jié)其夾持松緊程度的裝置設置在所述固定夾上,所述裝置包括但不限于彈簧片、所述防護裝置或其構件,或其任意組合。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做的進一步說明,不能因此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做出的其他等效變化和推演,都應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