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食品加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無人工色素的楊梅果丹皮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楊梅為楊梅科楊梅屬植物,為我國特產,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以浙江、江蘇、福建等省為主要產區(qū),其中浙江楊梅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品質最佳。楊梅是我國特有的水果,其果實由許多柔軟多汁、表皮極薄、頂端突起的肉柱組成,而且采后呼吸旺盛、衰老過程很快,又成熟于梅雨季節(jié),極易受到微生物侵害,故極不耐貯藏和運輸,是世界上最難保鮮的水果之一。由于楊梅果實成熟期正值盛夏多雨季節(jié),上市集中,又極不耐貯藏運輸,隨著楊梅產量的增加楊梅“賣果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傳統(tǒng)上,楊梅通過糖漬、酒浸等方法來保存。目前市場上現(xiàn)有的楊梅制品有楊梅果脯、楊梅罐頭、楊梅汁、楊梅酒等。在楊梅果實的加工和儲藏過程中,存在因色素的褪失和果實的褐變作用使其果實逐漸變白并失去光澤,商品性降低,嚴重的影響了楊梅深加工產品的開發(fā)和利用。究其原因,是因為楊梅中含有豐富的花色甙,花色甙是一種屬于類黃酮的天然色素,由于其花色苷c環(huán)上氧離子的高度反應活性,使其在水中的高度反應活性,造成其色澤很不穩(wěn)定,特別果實破碎以后更加嚴重。而目前食品工業(yè)上所用的合成色度,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長期使用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因此,天然色素的保持,開發(fā)一種健康天然色澤穩(wěn)定、亮麗的楊梅果丹皮產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人工色素的無人工色素的楊梅果丹皮的制備方法,通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β-環(huán)糊精的共同作用保護楊梅中的天然色素花色甙,使得楊梅果丹皮制品色澤穩(wěn)定、亮麗,同時在濃縮工序中加入改性淀粉,使得楊梅果丹皮具有良好的q彈口感。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人工色素的楊梅果丹皮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料、預煮:將楊梅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中,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大火煮沸20-30min后,再加入β-環(huán)糊精,繼續(xù)保溫攪拌10min,使楊梅果肉充分軟化,然后將煮好的楊梅撈出,搗爛,倒入煮過楊梅果的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果肉混合液;花色苷c環(huán)上氧離子的高度反應活性,易發(fā)生氧化反應,使得楊梅制品色澤不穩(wěn)定,本發(fā)明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分子式為[c16h33-n+(ch3)3]·cl-,陽離子c16h33-n+(ch3)3與花色苷c環(huán)上氧離子相結合,避免因陽離子被氧化而導致花色苷不穩(wěn)定,同時在花色苷上接枝了長鏈烷基結構。β-環(huán)糊精具有外親水、內疏水的特殊結構,使其可以將接枝長鏈烷基的花色苷包埋,進一步減少了花色苷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避免其變色,使得楊梅果丹皮色澤穩(wěn)定、亮麗。(2)打漿:將步驟(1)所得果肉混合液采用打漿機打漿,用紗布過濾楊梅醬,除殘余的果核等雜物,并攪拌果醬,制得楊梅果肉原漿;(3)濃縮:分3-5次向楊梅果肉原漿中加入砂糖,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避免粘鍋,當砂糖全部溶化,果醬濃縮成稠泥狀后,?;鸾禍兀蛊涑蔀楣てづ髁稀7执渭尤肷疤强梢杂行П苊馍疤鞘軣岵痪鴮е缕浜?。(4).刮片、烘干:將果丹皮坯料置于平整的板面上,抹平至0.3-0.5cm,再放入干燥箱內,在60℃的溫度下烘干10-12h得皮狀物;(5)起片、包裝:將步驟(4)所得皮狀物從平板上緩緩揭下,切制成一定規(guī)格和形狀的果丹皮,卷成卷或層層疊放,最后采用玻璃紙包裝即得成品。作為優(yōu)選,步驟(1)中所述的楊梅、清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β-環(huán)糊精的質量比為1:15-30:0.05-0.08:0.1-0.15。作為優(yōu)選,步驟(3)中所述的砂糖加入完畢后再向楊梅果醬中加入改性淀粉,所述改性淀粉的質量為楊梅果醬質量的0.1-0.2倍。改性淀粉的加入可以增加果丹皮坯料的粘度,便于其成型干燥,改性淀粉的加入量過低,則坯料粘度過低,流動性過高,難以形成一定厚度的皮狀物,所得楊梅果丹皮易撕裂;改性淀粉的加入量過低,果丹皮坯料粘度過大,形成皮狀物的時間過長,生產效率下降,同時會影響楊梅果丹皮的口味。作為優(yōu)選,步驟(3)中所述的砂糖的質量為楊梅果肉原漿質量的0.2-0.3倍。更優(yōu)選,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備方法為:(a)將淀粉加入水中,加熱至60-70℃糊化30min得糊化淀粉;(b)向糊化淀粉中加入復合酶,調節(jié)ph為4-6,于30-50℃下酶解2-4小時后,加熱至90℃滅酶10min,過濾,濾餅即為酶解淀粉;(c)將酶解淀粉、焦磷酸鈉和水加入反應容器中,于40-60℃攪拌30-50min后,趁熱過濾,濾餅迅速降溫至5-10℃即得改性淀粉。將淀粉經(jīng)過適當?shù)暮欣诟纳破渑c楊梅果醬的相容性,增加淀粉的粘度,使其僅需較少用量就可達到所需的粘度。淀粉糊化的溫度不宜過高,過高則導致改性淀粉易結團,使得果丹皮制品中顆粒物較多,口感不夠細膩。通過復合酶使得糊化淀粉適當降解支化,更有利于果丹皮制品的細膩度。焦磷酸鈉的加入有助于支化淀粉形成凝膠物,增加楊梅果丹皮的q彈口感。更優(yōu)選,步驟(a)中所述的淀粉與水的質量比為1:8-10。更優(yōu)選,步驟(b)中所述的復合酶由α-淀粉酶、果膠酶和水組成,所述α-淀粉酶、果膠酶和水的質量比為3-5:1:20,所述復合酶的質量為糊化淀粉質量的3-5倍。更優(yōu)選,步驟(c)中所述的酶解淀粉、焦磷酸鈉和水的質量比為1:0.05-0.08:15-2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1、本發(fā)明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β-環(huán)糊精的共同作用保護楊梅中的天然色素花色甙,使得楊梅果丹皮制品色澤穩(wěn)定、亮麗,可保存一年時間不變色。2、本發(fā)明通過改性淀粉來改善楊梅果醬坯料的粘度,便于其在短時間內獲得厚度適宜的皮狀物,且所制楊梅果丹皮口感細膩、無顆粒感、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q彈口感,更受消費者青睞。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1)將10g淀粉加入100g水中,加熱至65℃糊化30min得110g糊化淀粉;(2)向100g糊化淀粉中加入300g復合酶,調節(jié)ph為5,于40℃下酶解3小時后,加熱至90℃滅酶10min,過濾,濾餅即為82g酶解淀粉,所述復合酶由質量比為3:1:20的α-淀粉酶、果膠酶和水組成。(3)將50g酶解淀粉、3g焦磷酸鈉和750g水加入反應容器中,于50℃攪拌40min后,趁熱過濾,濾餅迅速降溫至5℃即得42g改性淀粉。(4)選料、預煮:將100g楊梅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入2000g清水中,再加入6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大火煮沸30min后,再加入10gβ-環(huán)糊精,繼續(xù)保溫攪拌10min,使楊梅果肉充分軟化,然后將煮好的楊梅撈出,搗爛,倒入500g煮過楊梅果的水中,攪拌均勻得到562g果肉混合液;(5)打漿:將步驟(1)所得562g果肉混合液采用打漿機打漿,用紗布過濾楊梅醬,除殘余的果核等雜物,并攪拌果醬,制得45g楊梅果肉原漿;(6)濃縮:分3次向楊梅果肉原漿中加入9g砂糖,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避免粘鍋,當砂糖全部溶化,再加入0.5g改性淀粉,繼續(xù)攪拌,果醬濃縮成稠泥狀后,?;鸾禍?,使其成為果丹皮坯料;(7).刮片、烘干:將果丹皮坯料置于平整的板面上,抹平至0.3cm,再放入干燥箱內,在60℃的溫度下烘干10h得皮狀物;(8)起片、包裝:將步驟(4)所得皮狀物從平板上緩緩揭下,切制成一定規(guī)格和形狀的果丹皮,卷成卷或層層疊放,最后采用玻璃紙包裝即得成品。實施例2(1)將10g淀粉加入80g水中,加熱至70℃糊化30min得90g糊化淀粉;(2)向100g糊化淀粉中加入400g復合酶,調節(jié)ph為6,于30℃下酶解4小時后,加熱至90℃滅酶10min,過濾,濾餅即為80g酶解淀粉,所述復合酶由質量比為3:1:20的α-淀粉酶、果膠酶和水組成。(3)將50g酶解淀粉、2.5g焦磷酸鈉和1000g水加入反應容器中,于40℃攪拌50min后,趁熱過濾,濾餅迅速降溫至8℃即得45g改性淀粉。(4)選料、預煮:將100g楊梅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入1500g清水中,再加入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大火煮沸20min后,再加入12gβ-環(huán)糊精,繼續(xù)保溫攪拌10min,使楊梅果肉充分軟化,然后將煮好的楊梅撈出,搗爛,倒入500g煮過楊梅果的水中,攪拌均勻得到565g果肉混合液;(5)打漿:將步驟(1)所得565g果肉混合液采用打漿機打漿,用紗布過濾楊梅醬,除殘余的果核等雜物,并攪拌果醬,制得45g楊梅果肉原漿;(6)濃縮:分3次向楊梅果肉原漿中加入11g砂糖,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避免粘鍋,當砂糖全部溶化,再加入5g改性淀粉,繼續(xù)攪拌,果醬濃縮成稠泥狀后,停火降溫,使其成為果丹皮坯料;(7).刮片、烘干:將果丹皮坯料置于平整的板面上,抹平至0.5cm,再放入干燥箱內,在60℃的溫度下烘干12h得皮狀物;(8)起片、包裝:將步驟(4)所得皮狀物從平板上緩緩揭下,切制成一定規(guī)格和形狀的果丹皮,卷成卷或層層疊放,最后采用玻璃紙包裝即得成品。實施例3(1)將10g淀粉加入90g水中,加熱至60℃糊化30min得100g糊化淀粉;(2)向100g糊化淀粉中加入500g復合酶,調節(jié)ph為4,于50℃下酶解2小時后,加熱至90℃滅酶10min,過濾,濾餅即為85g酶解淀粉,,所述復合酶由質量比為4:1:20的α-淀粉酶、果膠酶和水組成。(3)將50g酶解淀粉、4g焦磷酸鈉和900g水加入反應容器中,于60℃攪拌30min后,趁熱過濾,濾餅迅速降溫至10℃即得40g改性淀粉。(4)選料、預煮:將100g楊梅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入3000g清水中,再加入8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大火煮沸25min后,再加入15gβ-環(huán)糊精,繼續(xù)保溫攪拌10min,使楊梅果肉充分軟化,然后將煮好的楊梅撈出,搗爛,倒入500g煮過楊梅果的水中,攪拌均勻得到558g果肉混合液;(5)打漿:將步驟(1)所得558g果肉混合液采用打漿機打漿,用紗布過濾楊梅醬,除殘余的果核等雜物,并攪拌果醬,制得45g楊梅果肉原漿;(6)濃縮:分3次向楊梅果肉原漿中加入14g砂糖,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避免粘鍋,當砂糖全部溶化,再加入9g改性淀粉,繼續(xù)攪拌,果醬濃縮成稠泥狀后,停火降溫,使其成為果丹皮坯料;(7).刮片、烘干:將果丹皮坯料置于平整的板面上,抹平至0.4cm,再放入干燥箱內,在60℃的溫度下烘干11h得皮狀物;(8)起片、包裝:將步驟(4)所得皮狀物從平板上緩緩揭下,切制成一定規(guī)格和形狀的果丹皮,卷成卷或層層疊放,最后采用玻璃紙包裝即得成品。比較例1與實施例1操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步驟(4)中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β-環(huán)糊精。比較例2與實施例1操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去掉步驟(2)。比較例3與實施例1操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步驟(3)中不加焦磷酸鈉。將實施例1-3和比較例1-3所制楊梅果丹皮的味道、保存12個月后的色澤,細膩度,q彈性作對比實驗,比較結果見表1:表1:編號味道細膩度q彈性保存12個月后變色度實施例1酸甜適度細膩、無顆粒感良好不變色實施例2酸甜適度細膩、無顆粒感良好不變色實施例3酸甜適度細膩、無顆粒感良好不變色比較例1酸甜適度細膩、無顆粒感良好顏色變暗比較例2酸甜適度有顆粒感良好不變色比較例3酸甜適度細膩、無顆粒感無略變暗通過表1可以看出,通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β-環(huán)糊精共同處理的楊梅果,天然色素花色甙穩(wěn)定性較好,所制楊梅果丹皮儲存一年不變色,色澤穩(wěn)定,亮麗。通過復合酶降解處理的淀粉有助于改善果丹皮的顆粒感,使其口感更細膩。焦磷酸鈉有助于增加果丹皮的q彈性,更受消費者喜愛。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