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業(yè)經濟作物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沙塵暴影響著我國北方地區(qū),并有南侵的趨勢。因此防止沙漠化已成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蒙古巖黃芪在沙地生長良好,可以有效固定流動沙丘,改善沙丘土壤狀況,因此對其它地區(qū)沙漠化防治和治理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蒙古巖黃芪是一種生長快、耐貧瘠、寒冷、干旱及沙埋等具有很強根蘗能力的多年生豆科灌木。具體來說,蒙古巖黃芪的根狀莖具有極強的營養(yǎng)繁殖能力,使它能在半固定、流動沙地上生存,并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此外,它是良好的蜜源,可以改良土壤,又有較高的飼用價值,被喻為沙漠里的“紅花苜蓿”。內蒙古中西部地區(qū)、陜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地區(qū)是蒙古巖黃芪的主要種植區(qū),人工種植蒙古巖黃芪已具有一定的歷史及規(guī)模,多采取飛播和育苗移栽法種植蒙古巖黃芪。種子外皮堅硬不易透水,常通過沸水浸泡、碾壓或酸處理等方式促使其發(fā)芽。每年春季五月上旬將土地深翻整平后進行撒種育苗,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進行澆溉,于第二年四月份挖苗移栽。
蒙古巖黃芪育苗過程中需要注意下述問題:種子發(fā)芽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否則不易出苗或因干旱而死亡;生長過程中怕熱,怕積水澇洼,如水分過多易發(fā)生爛根;蒙古巖黃芪屬于深根性植物,涂層薄,根多橫生,分支多,呈雞爪形,質量差;由于北方地區(qū)雨水少、氣候干燥,水分蒸發(fā)快,傳統(tǒng)的溝渠灌溉或大水漫灌方式容易造成灌溉不均勻和土壤表層板結,致使蒙古巖黃芪種子出苗率低,幼苗成活率低,所產秧苗長度短,直徑細,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改變蒙古巖黃芪的傳統(tǒng)育苗方法,采用新方法進行育苗,可以提高蒙古巖黃芪的質量與產量,降低育苗成本,降低種植收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發(fā)芽率和成活率高的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的:
1)育苗上的選擇:苗床地選擇土質富含腐殖質、土壤肥沃的為酸性土壤,上年或當年開春建造的大棚,每畝施用腐熟的廄肥1000kg、復合微生物肥10kg、硫酸鉀2kg、硝酸銨10kg和生石灰2kg,土壤深翻30-40cm;
2)制作育苗床:采用長度100cm,寬度80cm,高度50cm的塑料育苗槽,底部開若干個直徑為2mm的氣孔,裝入步驟1)制備的育苗土;
3)種子預處理:將復合殺菌劑加入5L水煎煮20min,得殺菌劑;將殺菌劑按照10∶2的重量比加入生石灰,得復合液;將復合液和水按照1∶6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復合殺菌液;將蒙古巖黃芪種子置于復合殺菌液中浸泡10h,取出后置于自然光下晾干,得預處理種子;
4)種子再處理:將預處理的種子置于聚谷氨酸溶液中浸泡24h,撈出瀝干,得再處理種子;
5)播種育苗:播種時間為每年五月上旬,將再處理種子均勻播撒在苗床上,每平米用種量為20g,上覆蓋1-2cm的6-12目的蛭石,每日噴灌0.5-1.5h,溫度為18-24℃,至種子萌芽出土;
6)苗間管理:種子發(fā)芽后,溫度控制在18-30℃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70-90%之間;待種苗根部生長至20cm時或7月初將苗床移至潮濕土壤上,底部四周用土覆蓋;
7)移苗后管理:苗床移至潮濕土壤后,每月澆施一次生長液,每畝澆20L,視苗床介質墑情適當噴灑水,保持苗床介質潮濕;
8)挖苗移栽:第二年開春前約4月底至5月初挖出種苗供移栽大田用。
所述復合微生物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黑曲霉培養(yǎng)物40份、木糖醇渣50份、巨大芽孢桿菌菌劑20份、腐殖酸鉀10份、八硼酸鈉5份。
所述復合殺菌劑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的:洋蔥葉50份、辣椒葉50份、灰灰菜20份、槐葉30份、馬齒莧20份、蒲公英60份、旱蓮草20份和丹參10份。
所述聚谷氨酸溶液的濃度為4g/L。
所述生長液是由以下方法配制的:將磷酸一銨5g、氯化鉀5g、硫酸鉀3g、硼酸1g、硫酸鎂3g、微量元素2g和竹醋液4g,加水10L,溶解后制得。
所述微量元素為氨基酸螯合鋅∶氨基酸螯合銅∶氨基酸螯合鐵∶氨基酸螯合錳按照1∶1∶0.5∶0.8的重量比組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蒙古巖黃芪通過種子預處理和后處理,顯著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同時促進種子同步發(fā)芽,一般12天就可以完成發(fā)芽周期,提高種苗整齊度,提高大田移栽蒙古巖黃芪的質量和產量,便于溫室管理操作,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蒙古巖黃芪種苗的成本,為蒙古巖黃芪產業(yè)的規(guī)模化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本發(fā)明的蒙古巖黃芪發(fā)病率低于0.5%,無須使用農藥,降低病蟲害侵襲,且種苗質量完全達到國家綠色農業(yè)種植標準,獲得根部健康無分叉的蒙古巖黃芪種苗可達99%以上,幼苗成活率95%以上,種苗長度在35-40cm之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所用的蒙古巖黃芪種子采自陜西省靖邊縣,經檢驗凈度92%以上,水分14%,符合育苗要求。
實施例1
一種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的:
1)育苗土的選擇:苗床地選擇土質富含腐殖質、土壤肥沃的為酸性土壤,上年或當年開春建造的大棚,每畝施用腐熟的廄肥1000kg、復合微生物肥10kg、硫酸鉀2kg、硝酸銨10kg和生石灰2kg,土壤深翻30-40cm;
2)制作育苗床:采用長度100cm,寬度80cm,高度50cm的塑料育苗槽,底部開若干個直徑為2mm的氣孔,裝入步驟1)制備的育苗土;
3)種子預處理:將復合殺菌劑加入5L水煎煮20min,得殺菌劑;將殺菌劑按照10∶2的重量比加入生石灰,得復合液;將復合液和水按照1∶6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復合殺菌液;將蒙古巖黃芪種子置于復合殺菌液中浸泡10h,取出后置于自然光下晾干,得預處理種子;
4)種子再處理:將預處理的種子置于聚谷氨酸溶液中浸泡24h,撈出瀝干,得再處理種子;
5)播種育苗:播種時間為每年五月上旬,將再處理種子均勻播撒在苗床上,每平米用種量為20g,上覆蓋1-2cm的6-12目的蛭石,每日噴灌0.5-1.5h,溫度為18-24℃,至種子萌芽出土;
6)苗間管理:種子發(fā)芽后,溫度控制在18-30℃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70-90%之間;待種苗根部生長至20cm時或7月初將苗床移至潮濕土壤上,底部四周用土覆蓋;
7)移苗后管理:苗床移至潮濕土壤后,每月澆施一次生長液,每畝澆20L,視苗床介質墑情適當噴灑水,保持苗床介質潮濕;
8)挖苗移栽:第二年開春前約4月底至5月初挖出種苗供移栽大田用。
所述復合微生物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黑曲霉培養(yǎng)物40份、木糖醇渣50份、巨大芽孢桿菌菌劑20份、腐殖酸鉀10份、八硼酸鈉5份。
所述復合殺菌劑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的:洋蔥葉50份、辣椒葉50份、灰灰菜20份、槐葉30份、馬齒莧20份、蒲公英60份、旱蓮草20份和丹參10份。
所述聚谷氨酸溶液的濃度為4g/L。
所述生長液是由以下方法配制的:將磷酸一銨5g、氯化鉀5g、硫酸鉀3g、硼酸1g、硫酸鎂3g、微量元素2g和竹醋液4g,加水10L,溶解后制得。
所述微量元素為氨基酸螯合鋅∶氨基酸螯合銅∶氨基酸螯合鐵∶氨基酸螯合錳按照1∶1∶0.5∶0.8的重量比組成。
實施例2
一種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的:
1)選擇土質富含腐殖質、土壤肥沃的為酸性土壤,上年或當年開春建造的大棚,每畝施用陜西咸陽市某肥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普通復合肥50kg,土壤深翻30-40cm,不做苗床;
2)將蒙古巖黃芪種子置于55℃的溫水中浸泡24h,撈出瀝干,按種子細沙比為1∶3摻和細沙混勻;
3)采用散播的方式,將處理好的蒙古巖黃芪種子均勻的撒播,每平米用種量為20g,撒完后人工覆上1-2cm的細土,用木板將土撥散均勻;
4)播種后每日噴灌0.5-1.5h,溫度為18-24℃,第二年開春前約4月底至5月初挖出種苗供移栽大田用。
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育苗技術進行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育苗技術對比結果
由表1可知,實施例1的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在種子發(fā)芽率和幼苗成活率、種苗質量、種苗發(fā)病率等方面均優(yōu)于實施例2的傳統(tǒng)育苗方法,提高大田移栽蒙古巖黃芪的質量和產量,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蒙古巖黃芪種苗的成本,為蒙古巖黃芪產業(yè)的規(guī)模化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一種蒙古巖黃芪的育苗方法進行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下所做出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部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