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蒜薹收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蒜薹的裝置,屬于農(nóng)用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收割蒜薹通常是先用刀尖從蒜薹根部向上劃破薹皮,用手將 蒜薹和薹皮撥離,然后用刀刃在根部切斷蒜薹。每收割一根蒜薹,反 復彎腰多次,勞動強度很大,尤其對腰部的勞損極大,同時蒜薹汁對 手和眼睛的刺激也較大。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 一種收割蒜薹的裝置,它 能減輕勞動強度,尤其減輕對腰部的勞損,同時也將降低蒜薹汁對手 和眼睛的傷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是該裝置的刀片固定在手柄一端,刀片側面有圓弧形開口,開口處均布有2-5根破薹 針,破薹針一側為切薹刀,切薹刀頂部有刀刃。刀片圓弧形開口的半 徑為9-10亳米。刀片與手柄的夾角為90° -100° 。破薹針長度為5 -7亳米,破薹針均布在開口的圓弧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收割蒜薹時就不用彎腰,減輕了勞 動強度和對腰部的損傷,且減少了蒜薹汁對手和眼睛的刺激,保護了 農(nóng)民的健康,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l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蒜薹收割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蒜薹收割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蒜薹收割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該蒜薹收割裝置由刀片1和手柄3組成,刀片1固定在手柄3 — 端,刀片1側面圓弧形開口 2的半徑為9亳米,3根破薹針4均布在 開口 2的圓弧上,破薹針4長度為6亳米;破薹針4一側為切薹刀5, 切薹刀5頂部有刀刃6。刀片1與手柄3的夾角為95° 。收割蒜薹時,先用左手拉直蒜薹及薹皮,右手持該裝置手柄3, 用刀片1的開口 2處卡住蒜薹及薹皮的根部,同時中間的破薹針4刺 破薹皮,然后右手持該裝置手柄3向上拉以劃破薹皮,隨著該裝置的 上拉,蒜薹及薹皮的直徑漸漸變小,最后由兩邊的兩個破薹針4卡住 蒜薹及薹皮,保證了上拉時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用手將蒜薹和薹 皮撥離,再用該裝置的切薹刀5的刀刃6從根部切斷蒜薹。這樣,在 收割蒜薹時就不用彎腰,減輕了勞動強度和對腰部的損傷,且減少了 蒜薹汁對手和眼睛的刺激,保護了農(nóng)民的健康,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蒜薹收割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的刀片(1)固定在手柄(3)一端,刀片(1)側面有圓弧形開口(2),開口(2)處均布有2-5根破薹針(4),破薹針(4)一側為切薹刀(5),切薹刀(5)頂部有刀刃(6)。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蒜薹收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刀片 (1)的圓弧形開口 (2)的半徑為9-10亳米。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蒜薹收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刀片 (1)與手柄(3)的夾角為90。
-100° 。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蒜薹收割裝置,其特征在于破薹 針(4)長度為5-7亳米,均布在開口 (2)的圓弧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蒜薹收割裝置,該裝置的刀片(1)固定在手柄(3)一端,刀片(1)側面有圓弧形開口(2),開口(2)處均布有2-5根破薹針(4),破薹針(4)一側為切薹刀(5),切薹刀(5)頂部有刀刃(6)。使用時,左手拉直蒜薹及薹皮,右手持手柄(3),用刀片(1)的開口(2)處卡住蒜薹及薹皮的根部,同時中間的破薹針(4)刺破薹皮,然后右手持手柄(3)向上拉以劃破薹皮。劃破薹皮后用手將蒜薹和薹皮撥離,再用切薹刀(5)的刀刃(6)從根部切斷蒜薹。這樣,在收割蒜薹時就不用彎腰,減輕了勞動強度和對腰部的損傷,保護了農(nóng)民的健康,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D1/00GK201213372SQ200820063730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6月6日
發(fā)明者陳全新 申請人:陳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