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糖尿病的病因引起發(fā)病因素繁多。病理機制復雜。治療甚為棘手。而被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人類最疑難病中第一。所以研究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很多。如各種降糖片胰島素等等。但是這樣的藥物,患者需要越來越藥物增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最終導致抗藥。還有一些中成藥如消渴丸。療效緩慢,又對并發(fā)癥的治療差。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本發(fā)明中藥是一種以天然植物為本的中草藥,用于治療糖尿病,具有療效快、又能適合用于治療并發(fā)癥的藥物。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所述中藥重量百分比組成如下:
苦瓜15%,山藥15%,山茱萸12.5%,葛根10%,麥冬5%,天花粉5%,黃柏5%,知母5%,地骨皮5%,生地5%,茯苓5%,牧丹皮5%,澤瀉5%,五味子2.5%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直接裝入膠囊。
[0005]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所述中藥重量百分比組成如下: 苦瓜15%,山藥15%,山茱萸10%,意米10%,麥冬5%,天花粉5%,黃柏5%,知母5%,地骨皮5%,生地5%,茯苓5%,牧丹皮5%,澤瀉5%,黃芩2.5%,五味子2.5%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直接裝入膠囊。
[0006]一種可維持體內(nèi)血糖針對糖尿病治療的中藥,所述中藥重量百分比組成如下: 苦瓜15%,山藥15%,山茱萸12.5%,葛根10%,意米10%,麥冬5%,知母5%,地骨皮5%,白茅根5%,赤芍5%,茯苓5%,黃芩2.5%,五味子2.5%,人參2.5%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
直接裝入膠囊。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效果是:1.本發(fā)明選用的天然食用植物藥為原料,加苦瓜療效增強;天然食用植物藥為原料,無,毒副作用。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guī)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糖尿病,對于各種并發(fā)癥,心血管病癥,高血壓,下肢病變,又改善三多一少癥狀,口渴,饑餓,尿頻,體減乏力,瘡瘍等。
2.本發(fā)明中藥可靈活兼用成方糖尿病的治療和對并發(fā)癥的治療(如: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知柏地黃丸加減、生脈散加減,等)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09]本發(fā)明結合如下中藥:苦瓜、山藥、葛根、山茱萸、意米、麥冬、天花粉、黃柏、知母、地骨皮、地黃、赤芍、茯苓、黃芩、五味子、牧丹皮、澤瀉、人參、白茅根;結合基礎理論加實踐與以配制調(diào)和而成中藥組方。
[0010]一.實施例實施例1:
選取中藥,按如下重量份稱重:苦瓜300g,山藥300g,山茱萸250g,葛根200g,麥冬100g,天花粉100g,黃柏100g,知母100g,地骨皮100g,生地100g,茯苓100g,牧丹皮100g,澤瀉100g,五味子50g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直接裝入膠囊。
[0011]實施例2:
選取中藥,按如下重量份稱重:苦瓜300g,山藥300g,山茱萸200g,意米200g,麥冬100g,天花粉100g,黃柏100g,知母100g,地骨皮100g,生地100g,茯苓100g,牧丹皮100g,澤瀉100g,黃芩50g,五味子50g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直接裝入膠囊。
[0012]實施例3:
選取中藥,按如下重量份稱重:苦瓜300g,山藥300g,山茱萸250g,葛根200g,意米200g,麥冬10g,知母10g,地骨皮10g,白茅根10g,赤芍10g,茯苓10g,黃芩50g,五味子50g,人參50g ;將以上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該散劑用水泛丸,陰干;或分裝后,直接裝入膠囊。
[0013]二.中藥的理論藥性
1.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肺、胃,具有清暑解渴、降血壓、血脂、養(yǎng)顏美容、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喙虾S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C及礦物質(zhì),長期食用,能保持精力旺盛,對治療青春痘有很大益處。
[0014]2.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功效: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主治: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0015]3.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肺、胃經(jīng)。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用于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0016]4.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補益肝腎;收斂固脫。主治頭暈目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小便頻數(shù);虛汗不止;婦女崩漏;內(nèi)熱消渴;溫肝補腎,除一切風,止月經(jīng)過多,治老人尿頻。
[0017]5.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經(jīng)脾;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薏苡仁意米:又稱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其中以蘄春四流山村為原產(chǎn)地的最為出名,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
[0018]6.麥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經(jīng)。具有清心潤肺、養(yǎng)胃生津之功效。用于熱病傷津,虛勞煩熱,咽干口燥,肺燥干咳,肺癆咯血,肺癰,肺痿,消渴,腸燥便結等癥。還用于治療冠心病、萎縮性胃炎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0019]7.天花粉:歸肺、胃經(jīng)。功效。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治熱病□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對于治療糖尿病,常用它與滋陰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8.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蹙,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濕瘡。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9.知母:味苦,性寒。功效:清熱降火,滋陰潤燥。傳統(tǒng)應用主治熱病溫病高熱、煩躁、口渴等癥;肺熱咳嗽、痰黃、發(fā)熱等癥。也用于虛勞發(fā)熱、陰虛內(nèi)熱和消渴等病證。
10.地骨皮:性味:甘,寒歸經(jīng):入肺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清熱退蒸,清泄肺熱,清熱滋陰,清熱解毒。主治: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癰腫,惡瘡。
[0020]11.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jīng)。功效清熱,涼血,生津。治溫病傷陰,大熱煩渴,舌絳,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虛勞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
[0021]12.赤芍:味酸性微寒。歸肝經(jīng)。功效主治.柔肝止痛用治肝胃不和胸肋疼痛,經(jīng)血調(diào)經(jīng)治血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養(yǎng)陰平肝用治肝陰不足和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
[0022]13.茯苓:性味:甘、淡,平。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功效:利水藥;滲濕利尿。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池。
[0023]14.五味子:性酸溫無毒。功能主治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對常見老年病肺腎虛損之咳喘,消渴尿多,氣虛自汗,陰虛盜汗,均有治療作用。
[0024]15.牧丹皮:性寒,味苦;涼;微寒。歸心;肝;腎;肺經(jīng)。功效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fā)斑;吐衄;熱病后期熱伏陰分發(fā)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0025]16.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胎動不安;腎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濕;益腎氣。主風痹;腎虧體虛;消渴。
[0026]17.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jīng)。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0027]18.澤瀉:性味:甘,寒。歸經(jīng):入腎、膀胱經(jīng)。功效: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0028]19.白茅根:味甘苦,性寒,無毒。歸經(jīng)入肺、胃、小腸經(jīng)。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三.臨床實踐部分病例介紹
1.催X勝。男。60歲.。沈陽市鐵西區(qū)2015年4月16日來院。主訴:糖尿病八個月。主證:三多一少證狀不明顯。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理化檢查:空腹血糖14.0餐后2小時血糖19.0糖化血紅蛋白6.4。診斷:2型糖尿病。證型:氣陰虧虛。治法:清肺養(yǎng)胃,生津止渴。方藥:實施例1。加減散劑服法:口服,日三次,一次6g。療效:4個月服用主證消失。理化檢查:空腹血糖6.2餐后2小時血糖10.2糖化血紅蛋白6.4。結果:痊愈。
[0029]2.李X范。女。58歲。沈陽市鐵西區(qū)2015年4月8日來院。主訴:糖尿病3年四肢乏力加重。主證:口干口渴,心煩失眠,四肢無力,舌淡紅苔黃,脈數(shù)。兼證: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