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玻璃,特別涉及一種超保溫復合中空玻璃。
背景技術:
中空玻璃是一種良好的隔熱隔音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其包括兩片玻璃,兩片玻璃的邊緣處設置有隔熱條,隔熱條與玻璃之間進行粘接。現(xiàn)有的中空玻璃可參考申請?zhí)枮?01610156430.1的專利,中空玻璃中的隔熱條還可以參考申請?zhí)枮?01180052362.x的專利,通過隔熱條的設置,有一定的隔熱效果,而兩片玻璃之間有一個一體的空腔,空腔內有空氣,在外側的玻璃受熱后,可以通過空腔內空氣進行一定的熱傳導,為此現(xiàn)有的中空玻璃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效果更好的超保溫復合中空玻璃。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超保溫復合中空玻璃,包括隔熱條以及隔熱條兩側的玻璃,玻璃的內側真空壓合有聚碳酸酯材料層,隔熱條的外側與玻璃之間設置有結構密封膠,結構密封膠與玻璃粘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聚碳酸酯材料層起到一定的隔熱效果,使得熱量不容易因空氣而傳導到內側的玻璃上;同時聚碳酸酯材料層對玻璃起到加強的效果,使得玻璃不容易因撞擊而發(fā)生損壞;而在聚碳酸酯材料層壓合在玻璃上的情況下,結構密封膠直接和玻璃粘接,使得玻璃固定較為的牢固。
較佳的,隔熱條與玻璃粘接,聚碳酸酯材料層的邊緣與隔熱條的內側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熱條粘接玻璃后對玻璃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進一步保證玻璃固定的牢固程度。
較佳的,隔熱條內側的邊緣處形成有臺階,聚碳酸酯材料層的邊緣卡接于臺階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臺階卡接住聚碳酸酯材料層后,可以對聚碳酸酯材料層進行一定的限制,使得聚碳酸酯材料層固定更加的穩(wěn)定。
較佳的,臺階的內側向外凸出形成凸點,聚碳酸酯材料層內側的邊緣形成有與凸點配合的凹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點對聚碳酸酯材料層進行進一步的限制,一方面進一步的固定聚碳酸酯材料層,另一方面,使得空氣不容易從邊緣處進入玻璃和聚碳酸酯材料層之間,使得真空壓合較為的穩(wěn)定。
較佳的,兩玻璃之間設置有沿寬度方向分隔兩片玻璃之間空間的隔熱片,隔熱條內側形成有插接槽,隔熱片的邊緣與插接槽插接配合。
在對隔熱片進行安裝時,只要隔熱片的邊緣插入插接槽中即可,安裝較為的方便。
較佳的,插接槽由隔熱條內側向外突出形成的兩條安裝條夾持而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熱片安裝時較為的方便。
較佳的,隔熱條由尼龍-66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尼龍-66疲勞強度和剛性較高,耐熱性較好,摩擦系數低,耐磨性好,起到良好的隔熱效果。
較佳的,隔熱條的外側設有倒角結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填充結構膠時,結構密封膠可以較為方便充分的到達隔熱條側方與玻璃的粘接處,填充較為的充分,連接較為的穩(wěn)定。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隔熱效果較好,加強了玻璃的結構強度,聚碳酸酯材料層固定較為方便穩(wěn)固且隔熱片安裝較為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三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四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四中隔熱條和聚碳酸酯材料層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六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七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玻璃;2、結構密封膠;3、隔熱條;31、插接槽;32、干燥空腔;33、臺階;331、凸點;4、聚碳酸酯材料層;5、隔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超保溫復合中空玻璃,包括中間的隔熱條3以及隔熱條3兩側的兩片玻璃1,隔熱條3由尼龍-66制成。在其中一塊玻璃1的內側真空壓合有聚碳酸酯材料層4,隔熱條3的兩側粘接在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內側,在隔熱條3的外側和玻璃1之間填充有結構密封膠2,結構密封膠2和兩側的玻璃1以及隔熱條3粘接。
為了結構膠更加充分的進行填充,隔熱條3外側靠近玻璃1的邊緣處設置有倒角結構,結構密封膠2進行填充時可以較為方便的到達密封條和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粘接處。隔熱條3內部形成有干燥空腔32,干燥空腔32內可以填充有干燥劑。
玻璃1分為在室外的外玻璃1以及位于室內的內玻璃1,熱量先通過外玻璃1向內進行傳遞,到達隔熱條3以及內部的空間,內部的空氣溫度會有一定的上升,在傳遞時經過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分隔,將熱量進行一定程度的阻隔,同時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玻璃1的結構強度。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兩塊玻璃1的內側均設置有聚碳酸酯材料層4。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隔熱條3也直接和玻璃1粘接,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邊緣與隔熱條3的內側抵接。
實施例四:
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隔熱條3內側的邊緣處形成有臺階33,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邊緣插接入臺階33處,收到臺階33內壁的壓持,將聚碳酸酯材料層4卡住。結合圖5,臺階33的內側向外凸出形成凸點331,聚碳酸酯材料層4內側的邊緣形成有凹陷,聚碳酸酯材料層4的邊緣卡接入臺階33處后,凸點331卡入凹陷內。
實施例五:
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為了進行更加有效的隔熱,在兩片玻璃1之間設置有隔熱片5,隔熱片5由聚碳酸脂或丙烯酸酯制成,隔熱片5可以是與玻璃1平行設置,將兩片玻璃1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兩個小空間,當然,在設置兩片以上的隔熱片5時可以分隔成多個平行的小空間。
為了固定隔熱片5,在隔熱條3的內側設置有插接槽31,插接槽31可以是由隔熱條3內側向外突出形成的兩條安裝條夾持而成,隔熱片5的邊緣插接在插接槽31中。
經過隔熱片5阻隔,分隔空間的空氣和熱量不容易相互傳遞,在靠近外玻璃1一側空間中的熱量現(xiàn)在外側的空間中進行擴散,先一步進行削弱,從而進一步的保證了中空玻璃良好的隔熱效果。而在安裝隔熱片5時,只要將隔熱片5的邊緣插接入插接槽31中即可。
實施例六:
如圖7所示,與實施例五的不同之處在于插接槽31由隔熱條3內壁向內凹陷而成,插接槽31位于隔熱條3的中間位置。
實施例七:
結合圖8所示,與實施例六不同之處在于插接槽31的截面呈梯形,隔熱片5的邊緣處設置相應的斜邊,隔熱片5完成插接后斜邊與插接槽31的內壁相互抵接。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