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機起升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起重領域,尤其是一種塔機起升機構。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的塔機起升機構,包括卷筒、電機、減速器和電磁制動器,卷筒的一端與減速器傳動連接,電機與減速器相連,電磁制動器安裝在電機上,還包括液壓泵站和鉗式制動器,卷筒的相對于減速器的另一端設置有制動側板,鉗式制動器與制動側板配合安裝,鉗式制動器與液壓泵站通過液壓管路相連。由于設置了液壓泵站和鉗式制動器,因此可以與電磁制動器一起組成雙保險,從而在電磁制動器故障時仍然能夠保證制動效果,使得塔機起升機構的安全性得以提高。鉗式制動器可以采用專用結構,僅在通電時才能打開,這樣,在電力故障時,鉗式制動器能夠制動卷筒,避免危險發(fā)生。
【專利說明】塔機起升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起重領域,尤其是一種塔機起升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建筑越來越多,建筑需要用到各型塔式起重機,塔機的安全性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塔機各零部件質量安全可靠,機構是塔機的重要部件,所以機構的安全性必須確切可靠,這就要求機構的制動性能必須要保證,要求機構液壓泵站的性能必須安全可靠,這是一個系統(tǒng)的性能問題,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嚴
重的質量事故。
[0003]機構是大型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塔式起重機的機構由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回轉機構和頂升機構等組成,各機構都是塔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工作頻率最高的機構之一就是起升機構。塔機起升機構的性能決定著塔機的起吊性能,所以其制動性能尤為重要。塔機起升機構的制動通常是通過電控制的,由于當今科技的發(fā)展,電制動是通過變頻電機自帶電磁制動器來實現制動的。電磁制動器雖然能夠快速的進行制動,但是一旦發(fā)生故障,就會使制動失效,而傳統(tǒng)的機構并沒有防護措施,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塔機起升機構。
[0005]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塔機起升機構,包括卷筒、電機、減速器和電磁制動器,所述卷筒的一端與減速器傳動連接,所述電機與減速器相連,所述電磁制動器安裝在電機上,還包括液壓泵站和鉗式制動器,所述卷筒的相對于減速器的另一端設置有制動側板,所述鉗式制動器與制動側板配合安裝,所述鉗式制動器與液壓泵站通過液壓管路相連。
[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鉗式制動器包括制動鉗和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活塞桿、活塞、蝶形彈簧、彈簧腔和液壓油腔,所述蝶形彈簧和活塞分別設置在活塞桿的兩端,所述活塞位于液壓油腔內,所述蝶形彈簧位于彈簧腔內;所述制動鉗的一側與所述活塞桿相配合,另一側與殼體相連;所述蝶形彈簧為預緊狀態(tài)且預緊力方向與制動鉗關閉方向相同;所述活塞的驅動方向與制動鉗打開的方向相同。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調節(jié)螺桿和推桿,所述活塞桿為管狀,所述推桿同軸設置在活塞桿內并可軸向運動,所述推桿通過螺紋設置在活塞桿內;所述推桿一端與制動鉗的一側配合以驅動制動鉗,另一端與調節(jié)螺桿接觸配合。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彈簧腔位于靠近制動鉗的一端,所述液壓油腔位于彈簧腔之后。
[0009]進一步的是,還包括調節(jié)螺母,所述調節(jié)螺母通過螺紋安裝在活塞桿安裝活塞的一端,所述螺母通過旋轉調節(jié)活塞的位置。
[0010]進一步的是,所述液壓泵站的表面設置有散熱結構。
[0011]進一步的是,所述散熱結構為均勻布置在液壓泵站表面的散熱片組成。
[0012]進一步的是,所述鉗式制動器設置有四把。[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了液壓泵站和鉗式制動器,因此可以與電磁制動器一起組成雙保險,從而在電磁制動器故障時仍然能夠保證制動效果,使得塔機起升機構的安全性得以提高。鉗式制動器可以采用專用結構,僅在通電時才能打開,這樣,在電力故障時,甜式制動器能夠制動卷筒,避免危險發(fā)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0016]圖3是鉗式制動器的示意圖;
[0017]圖4是鉗式制動器制動時的液壓原理圖;
[0018]圖5是鉗式制動器打開時的液壓原理圖;
[0019]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卷筒1、電機2、減速器3、電磁制動器4、液壓泵站5、鉗式制動器6、制動側板7、底架8、制動鉗9、殼體10、活塞桿11、活塞12、蝶形彈簧13、液壓油腔14、調節(jié)螺桿15、推桿16、調節(jié)螺母17。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包括卷筒1、電機2、減速器3和電磁制動器4,所述卷筒I的一端與減速器3傳動連接,所述電機2與減速器3相連,所述電磁制動器4安裝在電機2上,還包括液壓泵站5和鉗式制動器6,所述卷筒I的相對于減速器3的另一端設置有制動側板7,所述鉗式制動器6與制動側板7配合安裝,所述鉗式制動器6與液壓泵站5通過液壓管路相連。鉗式制動器6可以采用主動制動或者被動制動,推薦采用被動制動方式,這樣可以與電磁制動器4相互配合,形成主-被動組合式制動,從而在通電或不通電的情況下均可以進行緊急制動,提高機構的安全性。制動側板7最好采用可拆卸連接,這樣在長期使用磨損后可以進行更換。鉗式制動器6上也安裝有摩擦片,摩擦片采用可更換的安裝方式。鉗式制動器6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般設置2-4個即可,通過同一液壓泵站5驅動即可。
[0022]被動制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圖3所示,所述鉗式制動器6包括制動鉗9和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殼體10、設置在殼體10內的活塞桿11、活塞12、蝶形彈簧13、彈簧腔和液壓油腔14,所述蝶形彈簧13和活塞12分別設置在活塞桿11的兩端,所述活塞12位于液壓油腔14內,所述蝶形彈簧13位于彈簧腔內;所述制動鉗9的一側與所述活塞桿11相配合,另一側與殼體10相連;所述蝶形彈簧13為預緊狀態(tài)且預緊力方向與制動鉗9關閉方向相同;所述活塞12的驅動方向與制動鉗9打開的方向相同。上述鉗式制動器6按如下方式工作,機構正常運行時,液壓泵站5提供的液壓油進入到液壓油腔14內,使得活塞12運動,活塞桿11能夠抵抗蝶形彈簧13的預緊力運動,從而使制動鉗9處于打開狀態(tài);一但處于斷電或者人工關閉液壓泵站5時,液壓泵站5不再提供液壓,活塞桿11在蝶形彈簧13的預緊力下運動,使得制動鉗9處于關閉狀態(tài),由此實現制動。這種結構能夠適應各種應急狀態(tài),在電磁制動器4失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制動機構,從而形成雙保險,增加機構的安全可靠性。[0023]為了便于調節(jié)制動鉗9的靈敏度,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調節(jié)螺桿15和推桿16,所述活塞桿11為管狀,所述推桿16同軸設置在活塞桿11內并可軸向運動,所述推桿16通過螺紋設置在活塞桿11內;所述推桿16—端與制動鉗9的一側配合以驅動制動鉗9,另一端與調節(jié)螺桿15接觸配合。此時,轉動調節(jié)螺桿15即可控制推桿16與制動鉗9的距離,從而可以使推桿16能夠更快或者更慢的驅動制動鉗9。當制動鉗9上的摩擦片變薄后,即可調近推桿16距離,使得推桿16能補償摩擦片變薄的影響。保證制動的靈敏性。
[0024]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彈簧腔位于靠近制動鉗9的一端,所述液壓油腔14位于彈簧腔之后。當然,兩者的位置可以互換,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0025]為了便于調節(jié)活塞12位置,如圖3所示,還包括調節(jié)螺母17,所述調節(jié)螺母17通過螺紋安裝在活塞桿11安裝活塞12的一端,所述螺母通過旋轉調節(jié)活塞12的位置。
[0026]為了便于散熱,所述液壓泵站5的表面設置有散熱結構。機構裝配于塔機平衡臂上,其安裝的空間受限制,所以機構液壓泵站的結構設計非常緊湊,外形尺寸盡可能小,同時又要考慮散熱,所以在油箱的外壁采用均勻布置散熱片的結構形式。這樣,在長時間工作過程中,液壓泵站5也不會過熱。
[0027]實施例
[0028]某一型號的鉗式制動器,其按以下方式工作:
[0029]a)制動
[0030]當液壓系統(tǒng)的電磁鐵(DT)失電時,油流方向如圖4,此時系統(tǒng)壓力近似為零,碟形彈簧13不再被壓縮,彈簧力通過活塞桿11、調節(jié)螺桿15和推桿16作用在制動鉗9上,以制動制動側板7上。同時,活塞12也被調壓螺母17帶動前移,調壓螺母17固定在活塞桿11上。制動力矩取決于蝶形彈簧13的彈簧力。
[0031]b)解除制動
[0032]當液壓系統(tǒng)的電磁鐵(DT)得電時,油流方向如圖5,此時液壓系統(tǒng)的壓力為140巴,140巴壓力油充入液壓油腔14,推動活塞12后移,同時帶動調壓螺母17后移,通過活塞桿11壓縮碟形彈簧13。調節(jié)螺桿15也被推向后移,推桿16被放松,制動側板7上沒有力作用,制動力矩為零。
【權利要求】
1.塔機起升機構,包括卷筒(I)、電機(2)、減速器(3)和電磁制動器(4),所述卷筒(I)的一端與減速器(3)傳動連接,所述電機(2)與減速器(3)相連,所述電磁制動器(4)安裝在電機(2)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液壓泵站(5)和鉗式制動器(6),所述卷筒(I)的相對于減速器(3)的另一端設置有制動側板(7),所述鉗式制動器(6)與制動側板(7)配合安裝,所述鉗式制動器(6)與液壓泵站(5)通過液壓管路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鉗式制動器(6)包括制動鉗(9)和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殼體(10)、設置在殼體(10)內的活塞桿(11)、活塞(12)、蝶形彈簧(13)、彈簧腔和液壓油腔(14),所述蝶形彈簧(13)和活塞(12)分別設置在活塞桿(11)的兩端,所述活塞(12)位于液壓油腔(14)內,所述蝶形彈簧(13)位于彈簧腔內;所述制動鉗(9)的一側與所述活塞桿(11)相配合,另一側與殼體(10)相連;所述蝶形彈簧(13)為預緊狀態(tài)且預緊力方向與制動鉗(9)關閉方向相同;所述活塞(12)的驅動方向與制動鉗(9)打開的方向相同。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調節(jié)螺桿(15)和推桿(16),所述活塞桿(11)為管狀,所述推桿(16)同軸設置在活塞桿(11)內并可軸向運動,所述推桿(16)通過螺紋設置在活塞桿(11)內;所述推桿(16)—端與制動鉗(9)的一側配合以驅動制動鉗(9),另一端與調節(jié)螺桿(15)接觸配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腔位于靠近制動鉗(9)的一端,所述液壓油腔(14)位于彈簧腔之后。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節(jié)螺母(17),所述調節(jié)螺母(17)通過螺紋安裝在活塞桿(11)安裝活塞(12)的一端,所述螺母通過旋轉調節(jié)活塞(12)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泵站(5)的表面設置有散熱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結構為均勻布置在液壓泵站(5)表面的散熱片組成。
8.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塔機起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鉗式制動器(6)設置有四把。
【文檔編號】B66D5/12GK103693578SQ20141000501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fā)明者】朱大慶, 楊能亮 申請人:四川建設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