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的電輻射體元件,具有為制造極高能效的生態(tài)設計使用的多個加熱區(qū)、輻射體加熱法蘭和具有一體化輻射體(3)的超低電壓和低電壓范圍內的輻射體加熱管,這些輻射體在無附加能耗的情況下使加熱電阻(1)的加熱功率變大和倍增。
【專利說明】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的電輻射體元件,具有制造極高能效的生態(tài)設計使用的多個加熱區(qū)和輻射體加熱法蘭以及具有一體化輻射體的超低電壓和低電壓范圍內高能效太陽能加熱系統(tǒng)的輻射體加熱管,這些輻射體在無附加能耗的情況下使加熱電阻的加熱功率變大和倍增。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公開的電加熱導體、加熱絲、加熱元件、加熱法蘭和加熱棒,還有加熱電池導體的缺點是,由于加熱電阻的特性,沒有損失減少能量消耗的新型生態(tài)設計產(chǎn)品不能實現(xiàn),因為將確定尺寸的確定電阻加熱到確定的溫度上,無論如何需要確定的功率。
[0003]電加熱元件及其應用,如加熱系統(tǒng)的加熱法蘭或加熱棒值得重視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和減少初級能源需求,按照現(xiàn)有技術在不損失數(shù)量和功率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輻射體元件,其尺寸和加熱功率在沒有附加能耗或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數(shù)倍變大。輻射體元件快速反應和加熱、免維護,并以盡可能小的連接載荷具有盡可能高的節(jié)能潛力和最小可能的初級能源消耗。
[0005]依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目的利用權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實現(xiàn)。具有優(yōu)點的構成在從屬權利要求中予以說明。
[0006]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由至少一個加熱電阻和/或加熱電阻段組成,該加熱電阻段與至少一個管狀的擴散輻射體導電連接,該輻射體由導電良好和導熱良好的材料,最好盡可能低電阻的金屬組成。最好加熱電阻的各自一個段設置在管狀輻射體之間。
[0007]管狀的擴散輻射體電導和輻射加熱到加熱電阻的溫度上,而為此不附加消耗電能。充電輻射體的加熱功率與溫度、截面和結構長度成正比。
[0008]縮短到理想最小長度上的加熱電阻和/或電阻段的加熱功率由輻射體以相同的溫度輻射支持,由此輻射體元件的總加熱功率倍增。
[0009]在用于制造輻射體加熱棒或輻射體加熱法蘭的進一步構成中,具有至少一個輻射體的至少一個電阻段設置在最佳直徑的金屬管內,從而管的圓周表面由輻射體和設置在其間的電阻段通過各向同性的熱輻射進行加熱。
[0010]在進一步構成中,輻射體加熱棒或輻射體加熱法蘭以公知的方式嵌進鎂氧化物內,其中,福射體相應確定尺寸并堅固構成,在進一步構成中,福射體以確定尺寸黃銅管的形式構成。
[0011]依據(jù)本發(fā)明,任何形狀、尺寸和材料特性的擴散輻射體最好由最大溫度500°C、導熱良好的鋁管構成,其中,至少一個管狀輻射體最好通過壓接部位與任何材料、任何形狀、功率和尺寸的至少一個電阻段導電和導熱連接。
[0012]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可以任何形狀、任何材料、任何尺寸和加熱功率最好用于新型的生態(tài)設計,制造極高能效和環(huán)保的加熱系統(tǒng)、極高能效的加熱棒、加熱法蘭或陶瓷加熱元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具有多個加熱區(qū)依據(jù)本發(fā)明的輻射體元件的其他目標、特征、優(yōu)點和應用可能性來自后面借助附圖對實施例的說明。在此方面,所介紹的和/或圖示的所有特征本身或以任意組合構成本發(fā)明的主題,與單項權利要求中的摘要或其反向關系無關。其中:
[0014]圖1示出輻射體元件100 ;
[0015]圖2示出安裝在加熱系統(tǒng)內的輻射體元件;
[0016]圖3示出加熱管形式的輻射體元件;
[0017]圖4示出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加熱法蘭;
[0018]圖5示出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陶瓷輻射體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1示出具有電阻段1的輻射體元件100的示意圖。任何形狀、材料特性、功率和尺寸的電阻1在連接極上各自與任何形狀和尺寸、最好鋁的管狀擴散輻射體3直接借助壓接部位2導電連接。最好確定截面的絕緣銅束線電纜的連接導線7,為通過通入擴散輻射體3鋁管內的芯線端套5導電連接借助壓接部位2.1連接,從而鋁管3與銅線電纜7之間不會出現(xiàn)反應。
[0020]圖2示出用于裝入加熱型材內的輻射體元件100的示意圖。為電絕緣將確定尺寸的玻璃編織軟管4套在連接導線7和輻射體3的壓接部位2.1,確定形狀和尺寸的鋁管6設置在該玻璃編織軟管上,在輻射體加熱元件裝入使用的情況下,該鋁管負責保持必要的距離。鋁管6通過與輻射體的鋁管3擠壓或壓接(未示出)進行固定并防止移動。在進一步構成中,輻射體3堅固構成。
[0021]圖3示出如圖2中所介紹的任何功率的輻射體加熱管形式的輻射體加熱元件100設置在任何尺寸的金屬管8內。
[0022]圖4以示意圖示出一種用于加熱液體的簡單輻射體加熱法蘭,具有輻射體元件100、確定功率的多個加熱區(qū)。多個加熱區(qū)由確定數(shù)量的確定功率的電阻段1和輻射體3構成,它們通過壓接部位2導電連接,并在確定尺寸的鋼管8內以公知的方式埋嵌設置在鎂氧化物10內。輻射體3由確定尺寸的堅固鋁棒構成。在進一步的實施方式中,輻射體3由確定尺寸的黃銅管構成。法蘭的彎曲部位處于利用更長尺寸構成的電阻段1的區(qū)域內。連接電纜7與電阻段1通過壓接部位2導電連接并以公知的方式從法蘭導出(法蘭固定裝置和螺絲部分未示出)。
[0023]圖5以進一步構成示出確定數(shù)量的福射體元件100,具有確定尺寸和功率的多個加熱區(qū),設置在陶瓷加熱元件形式的陶瓷床9內。單個輻射體元件以確定的導電順序單個并聯(lián)(未示出)或串聯(lián)通過連接導線7導電連接,其中,借助壓接部位2導電連接設置在確定尺寸的擴散輻射體3之間的電阻段1的數(shù)量和尺寸取決于加熱電路的功率和數(shù)量。
[0024]附圖標記的說明
[0025]1電阻/電阻段
[0026]2,2.1壓接部位
[0027]3輻射體
[0028]4玻璃編織軟管
[0029]5芯線端套
[0030]6間隔管
[0031]7連接導線
[0032]8套管
[0033]9陶瓷床
[0034]10鎂氧化物
[0035]100輻射體加熱元
【權利要求】
1.一種輻射體元件,包括至少一個電阻段(I)和至少一個輻射體(3),具有至少一個加熱區(qū)和/或多個加熱區(qū), 其特征在于, a)為制造至少一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100),將任何結構類型、任何材料、任何尺寸的至少一個加熱電阻和/或加熱電阻段(I)與任何形狀、任何尺寸和任何材料的至少一個輻射體(3)通過連接件導電和導熱串聯(lián),并通過連接導線(7)導電連接, b)為制造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100),將確定數(shù)量的加熱電阻段(I)與確定數(shù)量的輻射體(3)利用連接件導電和導熱串聯(lián)并通過連接導線(7)導電連接,其中,由確定功率和尺寸的至少兩個絞合的加熱電阻絲構成的加熱電阻(I)的各自一個段導電和導熱設置在兩個輻射體(3)之間, c)至少一個加熱區(qū)的至少一個加熱元件與至少一個輻射體(3)導電和導熱連接,其中,以確定順序導電和導熱連接的任何結構類型、形狀或功率的加熱元件的確定數(shù)量相當于確定的加熱區(qū)的數(shù)量, d)具有至少一個和/或多個加熱區(qū)的輻射體元件以任何形狀、任何材料特性、任何尺寸和加熱功率構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體元件, 其特征在于, a)至少一個輻射體元件(100)為形成加熱管和/或加熱法蘭設置在任何材料、任何尺寸和任何形狀的管(8)內,其中,從管(8)的末端伸出的連接導線(7)可與其他輻射體元件(100)或法蘭導電連接和確定的導電順序連接, b)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至少一個輻射體元件(100)設置在陶瓷床(9)內。
3.按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輻射體元件, 其特征在于, a)輻射體(3)由確定尺寸的鋁管構成, b)輻射體(3)由確定尺寸的堅固鋁棒構成, c)輻射體(3)末端上通過壓接部位(2)與加熱電阻和/或加熱電阻段(I)導電連接, d)確定尺寸和功率的加熱電阻(I)穿過確定尺寸的管狀輻射體(3),并在管末端的出口上通過壓接部位(2)導電和導熱與輻射體(3)連接, e)鋁的管狀輻射體(3)通過鍍鋅/鍍銀的芯線端套(5)利用確定截面的連接導線(7)通過壓接部位(2.1)導電連接, f)連接導線(7)和壓接部位(2.1)以及輻射體(3)與連接導線(7)壓接的末端利用確定尺寸的玻璃編織軟管(4)電絕緣, g)通過玻璃編織軟管絕緣(4)設置確定形狀和尺寸的鋁管¢),該鋁管通過與管狀的輻射體(3)擠壓/壓接進行固定并防止移動, h)連接導線(7)由確定截面和確定長度的絕緣銅線電纜構成, 連接導線(7)利用玻璃編織軟管絕緣。
4.按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福射體元件, 其特征在于, a)具有多個加熱區(qū)的至少一個輻射體元件(100)為構成加熱管和/或加熱法蘭設置在鎂氧化物(10)內任何材料、任何尺寸和任何形狀的管(8)內,其中,連接導線(7)從管末端伸出并可與其他的輻射體加熱元件和/或輻射體法蘭導電連接和確定的導電順序連接。
【文檔編號】H05B3/54GK104488351SQ201280074842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fā)明者】Al·伯恩斯坦 申請人:Al·伯恩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