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起重機吊臂和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起重機的吊臂,具體地,涉及一種起重機吊臂和包括該起重機吊臂的起重機。
背景技術:
如圖I所示,起重機吊臂通常包括吊臂主體I和吊臂頭部2,吊臂頭部2中安裝有導向鋼絲繩s的滑輪3a。現有技術中,吊臂頭部2通常固定在吊臂主體I的端部,例如通常直接將吊臂頭部2焊接到吊臂主體I上。一方面,這種整體式吊臂尺寸較大,不利于安裝、維護操作。另一方面,當起吊的重物不在吊臂頭部2的正下方時,相當于吊臂通過鋼絲繩S斜向提拉重物,如圖2所示,在這種情況下,鋼絲繩S容易脫離滑輪3a的導向,即出現脫繩,導致安全問題并影響起重機繼續(xù)工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起重機吊臂,該起重機吊臂能夠方便安裝、維護,并且能夠根據鋼絲繩的方向自適應地調節(jié)位置,以將滑輪調節(jié)到適于導向鋼絲繩的位置,避免脫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起重機吊臂,該起重機吊臂包括吊臂主體和吊臂頭部,所述吊臂頭部中安裝有滑輪機構,其中,所述吊臂頭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吊臂主體的端部,其中,所述吊臂頭部的旋轉軸線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吊臂主體的延伸方向。優(yōu)選地,所述起重機吊臂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從所述吊臂主體的內部延伸到所述吊臂頭部的內部,在所述吊臂主體的內部,所述旋轉軸通過第一軸承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從而使所述旋轉軸能夠相對于所述吊臂主體旋轉,在所述吊臂頭部的內部,所述旋轉軸與所述吊臂頭部固定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軸的外側套設有軸套,所述第一軸承位于所述軸套和所述旋轉軸之間并通過所述軸套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優(yōu)選地,所述軸套通過第一支撐板固定到所述吊臂主體內。優(yōu)選地,所述吊臂主體包括第一端面,所述吊臂頭部包括與所述第一端面對應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間設置有允許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對旋轉的第二軸承。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軸承為平面軸承。優(yōu)選地,所述吊臂主體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和所述吊臂主體的第二支撐板,所述吊臂頭部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和所述吊臂頭部的第三支撐板,所述第二軸承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板和所述第三支撐板之間。優(yōu)選地,所述滑輪機構包括滑輪和銷軸,所述滑輪通過所述銷軸安裝在所述吊臂頭部內并位于所述旋轉軸下方。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其中,該起重機包括本發(fā)明的起重機吊臂。、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吊臂頭部能夠相對于吊臂主體旋轉,從而可以帶動安裝在吊臂頭部中的滑輪一起移動。因而,當起吊物品不在吊臂頭部正下方時,吊臂頭部和滑輪能夠自適應地旋轉到適于導向鋼絲繩的位置,避免鋼絲繩脫離滑輪。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說明現有技術的起重機吊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說明現有技術的起重機吊臂進行斜向提拉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起重機吊臂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吊臂主體和吊臂頭部的連接關系的剖視圖;圖4是說明圖3的起重機吊臂進行斜向提拉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吊臂主體 2:吊臂頭部3 :滑輪機構 3a :滑輪 3b :銷軸 4 :旋轉軸5 :軸套 6 :第一軸承 7 :第一支撐板 8 :第二軸承9 :第二支撐板 10 :第三支撐板 S :鋼絲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在本發(fā)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起重機吊臂,該起重機吊臂包括吊臂主體I和吊臂頭部2,所述吊臂頭部2中安裝有滑輪機構3,其中,所述吊臂頭部2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吊臂主體I的端部。使用本發(fā)明的起重機吊臂,根據需要,吊臂頭部2能夠相對于吊臂主體I旋轉,從而可以帶動安裝在吊臂頭部2中的滑輪結構3 —起移動,從而在起吊物品不在吊臂頭部2的正下方時,使吊臂頭部2和滑輪機構3自適應地旋轉到使得滑輪機構3能夠良好地引導鋼絲繩的位置,避免鋼絲繩發(fā)生脫繩。其中,所述吊臂頭部2的旋轉軸線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吊臂主體I的延伸方向,即,當進行自適應旋轉時,吊臂頭部2和滑輪機構3可以如圖4所示那樣繞旋轉軸線擺動。圖4中,實線所示為初始位置,虛線所示為自適應旋轉調整后的位置。本發(fā)明中,吊臂頭部2可以通過各種適當的方式和結構安裝到吊臂主體I。優(yōu)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起重機吊臂可以包括旋轉軸4,所述旋轉軸4從所述吊臂主體I的內部延伸到所述吊臂頭部2的內部,在所述吊臂主體I的內部,所述旋轉軸4通過第一軸承6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1,從而使所述旋轉軸4能夠相對于所述吊臂主體I旋轉,在所述吊臂頭部2的內部,所述旋轉軸4與所述吊臂頭部2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旋轉軸4的外側可以套設有軸套5,所述第一軸承6位于所述軸套5和所述旋轉軸4之間并通過所述軸套5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I。具體地,可以分別在軸套5和旋轉軸4的對應位置設置安裝槽,以限定安裝位置,從而一方面能夠將第一軸承6安裝在安裝槽內,另一方面能夠通過所述安裝槽和第一軸承6限定軸套5和旋轉軸4的相對位置,防止旋轉軸4和軸套5的沿旋轉軸4的軸向的相對移動。另外,優(yōu)選地,所述軸套5可以通過第一支撐板7固定到所述吊臂主體I內。由此,可以通過第一支撐板7加強軸套5和吊臂主體I的連接。另外,還可以通過不同尺寸和設計的第一支撐板7將軸套5和旋轉軸4設置在吊臂主體I內適當的位置。具體地,第一支撐板7可以是各種適當的結構和形式,只要能夠固定連接軸套5和吊臂主體I即可。例如,第一支撐板7可以包括兩個相對的卡板,每個卡板的上端固定于吊臂主體1,卡板中部具有卡接軸套I的安裝孔。通過設計具有不同高度的安裝孔或不同尺寸的卡板,可以調節(jié)軸套5和旋轉軸4的位置。
另外,在使用狀態(tài)下,由于第一支撐板7通常只承受向上的壓力,因此第一支撐板7的下端無需連接到吊臂主體I。換言之,如圖3所示,第一支撐板7可以僅連接于吊臂主體I內側的上部,由此可以節(jié)省材料且便于安裝。此外,所述吊臂主體I包括第一端面,所述吊臂頭部2包括與第一端面對應的第二端面,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間可以設置有允許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對旋轉的第二軸承8。由此,可以通過第二軸承8可旋轉地接合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避免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因相對轉動造成的磨損。其中,所述第二軸承8可以為各種類型的平面軸承,只要能夠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可旋轉地接合即可。優(yōu)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吊臂主體I的端部可以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4和所述吊臂主體I的第二支撐板9,所述吊臂頭部2的端部可以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4和所述吊臂頭部2的第三支撐板10,所述第二軸承8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板9和所述第三支撐板10之間。其中,第二支撐板9可以加強旋轉軸4和吊臂主體I的連接,第三支撐板10可以加強旋轉軸4和吊臂頭部2的連接。另外,第二支撐板9和第三支撐板10可以作為第二軸承8的安裝基礎,并通過第二軸承8加強了吊臂主體I和吊臂頭部2的連接。另外,滑輪機構3可以通過各種適當的方式安裝到吊臂頭部2內的任意適當位置。例如,如圖4所示,所述滑輪機構3可以包括滑輪3a和銷軸3b,所述滑輪3a可以通過所述銷軸3b安裝在所述吊臂頭部2內并位于所述旋轉軸4下方。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起重機,其中,該起重機包括本發(fā)明的起重機吊臂。使用本發(fā)明的起重機,根據需要,吊臂頭部2能夠相對于吊臂主體I旋轉,從而可以帶動安裝在吊臂頭部2中的滑輪結構3 —起移動,從而在起吊物品不在吊臂頭部2的正下方時,使吊臂頭部2和滑輪機構3自適應地旋轉到使得滑輪機構3能夠良好地引導鋼絲繩的位置,避免鋼絲繩發(fā)生脫繩。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fā)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fā)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內容。權利要求
1.一種起重機吊臂,該起重機吊臂包括吊臂主體(I)和吊臂頭部(2),所述吊臂頭部(2)中安裝有滑輪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頭部(2)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吊臂主體(I)的端部,其中,所述吊臂頭部(2)的旋轉軸線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吊臂主體(I)的延伸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起重機吊臂包括旋轉軸(4),所述旋轉軸(4)從所述吊臂主體(I)的內部延伸到所述吊臂頭部(2)的內部,在所述吊臂主體(I)的內部,所述旋轉軸(4)通過第一軸承(6)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1),從而使所述旋轉軸(4)能夠相對于所述吊臂主體(I)旋轉,在所述吊臂頭部(2)的內部,所述旋轉軸(4)與所述吊臂頭部(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旋轉軸(4)的外側套設有軸套(5),所述第一軸承(6)位于所述軸套(5)和所述旋轉軸(4)之間并通過所述軸套(5)連接到所述吊臂主體(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軸套(5)通過第一支撐板(7)固定到所述吊臂主體(I)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吊臂主體(I)包括第一端面,所述吊臂頭部(2)包括與所述第一端面對應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間設置有允許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對旋轉的第二軸承(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第二軸承(8)為平面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吊臂主體(I)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4)和所述吊臂主體(I)的第二支撐板(9),所述吊臂頭部(2)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所述旋轉軸(4)和所述吊臂頭部(2)的第三支撐板(10),所述第二軸承(8)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板(9)和所述第三支撐板(1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吊臂,其中,所述滑輪機構(3)包括滑輪(3a)和銷軸(3b),所述滑輪(3a)通過所述銷軸(3b)安裝在所述吊臂頭部(2)內并位于所述旋轉軸(4)下方。
9.一種起重機,其特征在于,該起重機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吊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吊臂和包括該起重機吊臂的起重機,其中,該起重機吊臂包括吊臂主體(1)和吊臂頭部(2),所述吊臂頭部(2)中安裝有滑輪機構(3),所述吊臂頭部(2)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吊臂主體(1)的端部。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吊臂頭部能夠相對于吊臂主體旋轉,從而可以帶動安裝在吊臂頭部中的滑輪一起移動。因而,當起吊物品不在吊臂頭部正下方時,吊臂頭部和滑輪能夠自適應地旋轉到適于導向鋼絲繩的位置,避免鋼絲繩脫離滑輪。
文檔編號B66C23/66GK102659033SQ20121014439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向弘罡, 吳雙, 梁更生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