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屬于數(shù)字信息的傳輸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若一致,所述控制服務器則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以有效減小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
【專利說明】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數(shù)字信息的傳輸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宿主機上承載著虛擬主機,云管理平臺控制管理所有虛擬主機的信息,其中,為了故障切換和系統(tǒng)容災,系統(tǒng)需要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修改。
[0003]發(fā)明人在研宄現(xiàn)有技術時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在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時,將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直接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比對,由于虛擬主機的信息數(shù)據(jù)量很大,大批量數(shù)據(jù)比對,導致比對時間過久。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及裝置,以有效減小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
[0005]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0006]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07]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08]所述控制服務器比對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0009]若一致,所述控制服務器則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010]結(jié)合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0011]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12]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0013]所述控制服務器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014]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包括:
[0015]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016]結(jié)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7]所述控制服務器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18]結(jié)合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0019]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20]所述控制服務器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0021]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
[0022]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0023]所述控制服務器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024]所述控制服務器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0025]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0026]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包括:
[0027]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0028]結(jié)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0029]當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030]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根據(jù)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31]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包括:
[0032]第一獲取單元,用于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33]第二獲取單元,用于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34]判斷單元,用于比對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0035]判定單元,用于當所述判斷單元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致時,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036]結(jié)合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獲取單元包括:
[0037]第一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38]所述第二獲取單元包括:
[0039]第一接收子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040]所述判斷單元包括:
[0041]第一比對子單元,用于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042]結(jié)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判斷單元還包括:
[0043]第一修復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比對子單元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44]結(jié)合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獲取單元包括:
[0045]第二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46]第一組合子單元,用于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0047]第三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
[0048]所述第二獲取單元包括:
[0049]第二接收子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目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050]第二組合子單元,用于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0051]第四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0052]所述判斷單元包括:
[0053]第二比對子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0054]結(jié)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判斷單元還包括:
[0055]第三比對子單元,用于所述第二比對子單元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056]第二修復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三比對子單元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根據(jù)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57]本發(fā)明實施例與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否一致時,將大批量的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直接與云管理平臺上的大批量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比對,比對時間過久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將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計算出特征值,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計算出特征值,通過比對所述宿主機和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特征值判斷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否一致,有效降低了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
[0058]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fā)明實施例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其他優(yōu)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jié)構(gòu)來實現(xiàn)和獲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通過附圖所示,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勢將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實際尺寸等比例縮放繪制附圖,重點在于示出本發(fā)明的主旨。
[0060]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的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0061]圖2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的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0062]圖3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的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0063]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框圖;
[0064]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框圖;
[0065]圖6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框圖;
[0066]圖7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7]下面將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68]本發(fā)明實施例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69]發(fā)明人在研宄現(xiàn)有技術時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在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時,將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直接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比對,由于虛擬主機的信息數(shù)據(jù)量很大,直接比對大批量數(shù)據(jù),必會導致比對時間過久。
[0070]因此,為有效減小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
[0071]Sll:控制服務器獲得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72]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包括虛擬主機的處理器、內(nèi)存和硬盤等數(shù)據(jù),在數(shù)據(jù)庫中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可以是以二進制數(shù)值的形式存放的,通過例如哈希算法的方法能夠計算出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特征值是可以用以代表配置信息的數(shù)據(jù)特征的數(shù)值,也可以認為是配置信息所包括數(shù)據(jù)的身份信息,具體采用哪種算法獲得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做限定。
[007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虛擬主機可以具有身份標識,因此每一個虛擬主機的身份表示對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074]所述控制服務器可以通過哈希算法計算出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75]S12: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076]所述宿主機承載著多個虛擬主機,所述宿主機可以通過哈希算法計算其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其中,所述宿主機算法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的計算方法與所述控制服務器計算出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的計算方法是一致的。
[0077]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中,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方法有多種,例如:可以是宿主機直接計算獲得后,發(fā)送給所述控制服務器;也可以是所述控制服務器從第三方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系想你的特征值;也可以是直接獲得所述宿主機上的配置信息后,由所述控制服務器自己進行計算獲得。本發(fā)明實施例并不對所述控制服務器如何獲得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的具體方法做限定。
[0078]S13:所述控制服務器比對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和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0079]所述控制服務器接收到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再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存儲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比對,當然,只有虛擬主機相同的情況下,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比對才有意義。
[0080]S14:當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和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081]在實際實踐中,為保證相同的虛擬主機之間進行比對,可以分別賦予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和控制服務器上所管理的虛擬主機以身份信息ID,相同的虛擬主機,ID號相同。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其配置信息是一一對應的,因此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每個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對應一個特征值,所述宿主機上的每個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對應一個特征值,比對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和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若一致,則說明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對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所管理的所述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對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一致的,即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同步的。
[0082]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與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否一致時,將大批量的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直接與云管理平臺上的大批量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比對,比對時間過久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將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計算出特征值,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計算出特征值,通過比對所述宿主機和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特征值判斷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是否一致,有效降低了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
[0083]在進行具體特征值比較時,根據(jù)比較的具體方法不同,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實施例,如圖2所示,所述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包括:
[0084]S21:控制服務器獲得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85]所述控制服務器上存儲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086]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上所管理的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所述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1、ID2、ID3、ID4和ID5,通過第一算法逐個計算這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第一特征值的對應關系可以是: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l,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3,身份信息為ID4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4,身份信息為ID5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5。因此,所述控制服務器的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該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一對應。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設定第一存儲空間,將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其特征值對應存儲,例如,IDl對應Al,ID2對應A2,ID3對應A3,ID4對應A4,ID5對應A5。
[0087]S22:宿主機獲得所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
[0088]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需要說明的是,宿主機在計算配置信息特征值時的算法,可以和控制服務器計算配置信息是的算法相同。
[0089]例如,所述宿主機承載3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其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U ID2 和 ID3。
[0090]所述宿主機通過第一算法逐個計算獲得所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例如,所述宿主機上的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第三特征值的對應關系可以是: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I,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3。
[0091]S23:宿主機將第三特征值發(fā)送至控制服務器;
[0092]所述宿主機將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和其虛擬主機的特征值發(fā)送至所述服務器,例如,所述宿主機將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I,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3發(fā)送至所述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設定第二存儲空間,存儲所述第三特征值,存儲的方式可以是將所述宿主機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其特征值對應存儲,例如IDl對應BI,ID2對應B2,ID3對應B3。
[0093]S24:控制服務器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
[0094]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095]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在所述第一存儲空間內(nèi)取出所述身份信息為IDl的第一特征值Al,再由所述第二存儲空間取出所述身份信息為IDl的第三特征值BI,比對Al和BI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則執(zhí)行S25。
[0096]S25:控制服務器判定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不一致;
[0097]在執(zhí)行S24時,若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不相同,例如進行比對的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的相同,則執(zhí)行S27。
[0098]S27:控制服務器判定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099]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執(zhí)行S25之后,還可以包括執(zhí)行S26。
[0100]S26:控制服務器修改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101]所述控制器在執(zhí)行S25時,判定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不一致,由于每個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都對應一個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因此,所述控制服務器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102]例如,判定所述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不一致,則所述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所對應的身份信息均為ID1,所述控制服務器以所述宿主機上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為修改依據(jù),修改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保證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03]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僅能夠有效減小現(xiàn)有技術的檢測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信息與云管理平臺上的虛擬主機信息是否一致所耗費的時間,有效減小了現(xiàn)有技術的大批量數(shù)據(jù)比對所消耗的時間,并且,能夠檢測出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中,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不一致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便于快速而有效的修改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不一致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
[0104]在進行具體特征值比較時,根據(jù)比較的具體方法不同,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實施例,如圖3所示,所述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包括:
[0105]S31:控制服務器獲得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106]所述控制服務器上存儲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107]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上存儲有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所述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1、ID2、ID3、ID4和ID5,通過第一算法逐個計算這5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所述控制服務器上的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第一特征值的對應關系可以是: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l,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3,身份信息為ID4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4,身份信息為ID5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為A5。因此,所述控制服務器的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該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一對應。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設定第一存儲空間,將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其特征值對應存儲,例如,IDl對應Al,ID2對應A2,ID3對應A3,ID4對應A4,ID5對應A5。
[0108]S32: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
[0109]所述控制服務器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0110]例如,所述宿主機承載3臺不同的虛擬主機的,其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1、ID2和ID3,所述宿主機請求所述控制服務器將身份信息分別為ID1、ID2和ID3的配置信息發(fā)送至所述宿主機。相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記錄為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設定第三存儲空間,存儲所管理的所述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及其第一特征值,例如是IDl對應Al,ID2對應A2,ID3對應A3,
[0111]按照第一排列順序排列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例如順序為ID1、ID2、DI3,根據(jù)第一排列順序排列所述第一特征值組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組,例如是A1A2A3。
[0112]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例如,通過第二算法計算A1A2A3的第二特征值,假設是A。
[0113]S33:宿主機獲得所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
[0114]所述宿主機通過第一算法逐個計算獲得所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例如,所述宿主機上的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第三特征值的對應關系可以是: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I,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3。
[0115]S34:宿主機將第三特征值發(fā)送至控制服務器;
[0116]所述宿主機將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和其虛擬主機的特征值發(fā)送至所述服務器,例如,所述宿主機將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I,身份信息為ID2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2,身份信息為ID3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為B3發(fā)送至所述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設定第二存儲空間,存儲所述第三特征值,存儲的方式可以是將所述宿主機承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與其特征值對應存儲,例如IDl對應BI,ID2對應B2,ID3對應B3。
[0117]S35: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0118]所述控制服務器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0119]所述控制服務器由所述第二存儲空間取出所述第三特征值B1、B2和B3,按照所述第一排列順序組合成B1B2B3。
[0120]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例如,計算得出B1B2B3的第四特征值,例如是B。
[0121]S36:控制服務器比對第二特征值與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0122]當控制服務器判斷第二特征值與第四特征值一致時,則執(zhí)行S37。
[0123]S37:控制服務器判定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24]由于數(shù)據(jù)的特征值與數(shù)據(jù)是一一對應的,即使兩個數(shù)組內(nèi)各元素的數(shù)值相同但是排列順序不同,那么特征是也是不一致的,例如12345和12543的特征值肯定不一致。因此,第二特征值與第四特征值是不一致,則第一特征值數(shù)組與第三特征值數(shù)組肯定不一致。
[0125]當控制服務器判斷第二特征值與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則執(zhí)行S38 ;
[0126]S38: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
[0127]當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128]例如,選出所述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為IDl所對應的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比較Al和BI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執(zhí)行S39 ;
[0129]S39:當?shù)谝惶卣髦岛偷谌卣髦挡灰恢聲r,所述控制服務器修改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130]判定所述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不一致,則所述第一特征值Al和第三特征值BI所對應的身份信息均為ID1,所述控制服務器以所述宿主機上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為修改依據(jù),修改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保證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31]例如所述控制服務器的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為A1A2A3,對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1、ID2、ID3 ;所述宿主機的第二特征值數(shù)據(jù)為B1B2B3,對應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依次為IDl、ID2、ID3,按照順序比對Al和BI,A2和B2,A3和B3,如果Al和BI不同,則以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為基準,修改控制服務器上的虛擬主機的身份信息為IDl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保證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32]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服務器均可以是云管理平臺,例如可以是CONTROL SERVER ;所述虛擬主機可以是云主機。
[0133]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框圖,所述裝置的實現(xiàn)原理和有益效果與前述方法實施例相同,本發(fā)明實施例未述及之處,可以參見前述方法實施例相應部分。所述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包括:
[0134]第一獲取單元401,用于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35]第二獲取單元402,用于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36]判斷單元403,用于比對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0137]判定單元404,用于當所述判斷單元403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致時,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38]在進行具體特征值比較時,根據(jù)比較的具體方法不同,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框圖,如圖5所示,所述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包括:
[0139]第一獲取單元501,用于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40]第二獲取單元502,用于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41]判斷單元503,用于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
[0142]判定單元504,用于當所述判斷單元503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不一致時,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43]其中,所述第一獲取單元501包括:
[0144]第一計算子單元505,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145]所述第二獲取單元502包括:
[0146]第一接收子單元506,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147]所述判斷單元503包括:
[0148]第一比對子單元507,用于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149]所述判斷單元503還包括:
[0150]第一修復子單元508,用于當所述第一比對子單元507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151]在進行具體特征值比較時,根據(jù)比較的具體方法不同,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另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框圖,如圖6所述,所述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包括:
[0152]第一獲取單元601,用于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53]第二獲取單元602,用于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0154]判斷單元603,用于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
[0155]判定單元604,用于當所述判斷單元603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不一致時,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0156]其中,所述第一獲取單元601包括:
[0157]第二計算子單元605,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0158]第一組合子單元606,用于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0159]第三計算子單元607,用于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
[0160]所述第二獲取單元602包括:
[0161]第二接收子單元608,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0162]第二組合子單元609,用于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0163]第四計算子單元610,用于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0164]所述判斷單元603包括:
[0165]第二比對子單元611,用于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0166]所述判斷單元603還包括:
[0167]第三比對子單元612,用于所述第二比對子單元611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0168]第二修復子單元613,用于當所述第三比對子單元612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根據(jù)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0169]圖4、圖5和圖6所述的裝置的實施例,其實現(xiàn)原理及產(chǎn)生的技術效果和前述方法實施例相同,為簡要描述,裝置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相應內(nèi)容。
[0170]參見圖7,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700,包括:處理器701,存儲器702,總線703和通信接口 704,所述處理器701、通信接口 704和存儲器702通過總線703連接;處理器701用于執(zhí)行存儲器702中存儲的可執(zhí)行模塊,例如計算機程序。
[0171]其中,存儲器702可能包含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還包括非不穩(wěn)定的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個磁盤存儲器。通過至少一個通信接口 704(可以是有線或者無線)實現(xiàn)該系統(tǒng)網(wǎng)元與至少一個其他網(wǎng)元之間的通信連接,可以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廣域網(wǎng),本地網(wǎng),城域網(wǎng)等。
[0172]總線703可以是ISA總線、PCI總線或EISA總線等。所述總線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shù)據(jù)總線、控制總線等。為便于表示,圖5中僅用一個雙向箭頭表示,但并不表示僅有一根總線或一種類型的總線。
[0173]其中,存儲器702用于存儲程序,所述處理器701在接收到執(zhí)行指令后,執(zhí)行所述程序,前述本發(fā)明實施例任一實施例揭示的流程定義的裝置所執(zhí)行的方法可以應用于處理器701中,或者由處理器701實現(xiàn)。
[0174]處理器701可能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xiàn)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701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網(wǎng)絡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簡稱NP)等;還可以是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xiàn)成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件組件??梢詫崿F(xiàn)或者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guī)的處理器等。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xiàn)為硬件譯碼處理器執(zhí)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zhí)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于隨機存儲器,閃存、只讀存儲器,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者電可擦寫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zhì)中。
[0175]另外,附圖中的流程圖和框圖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多個實施例的系統(tǒng)、方法和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的可能實現(xiàn)的體系架構(gòu)、功能和操作。在這點上,流程圖或框圖中的每個方框可以代表一個模塊、程序段或代碼的一部分,所述模塊、程序段或代碼的一部分包含一個或多個用于實現(xiàn)規(guī)定的邏輯功能的可執(zhí)行指令。也應當注意,在有些作為替換的實現(xiàn)中,方框中所標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圖中所標注的順序發(fā)生。例如,兩個連續(xù)的方框?qū)嶋H上可以基本并行地執(zhí)行,它們有時也可以按相反的順序執(zhí)行,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圖和/或流程圖中的每個方框、以及框圖和/或流程圖中的方框的組合,可以用執(zhí)行規(guī)定的功能或動作的專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或者可以用專用硬件與計算機指令的組合來實現(xiàn)。
[0176]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進行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包括存儲了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zhì),所述程序代碼包括的指令可用于執(zhí)行前面方法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體實現(xiàn)可參見方法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0177]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tǒng)、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0178]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tǒng)、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xiàn)。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xiàn)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又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jié)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tǒng),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zhí)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通信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0179]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wǎng)絡單元上??梢愿鶕?jù)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xiàn)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0180]另外,在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0181]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xiàn)并作為獨立的產(chǎn)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zhì)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質(zhì)上或者說對現(xiàn)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chǎn)品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chǎn)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zhì)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wǎng)絡設備等)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zhì)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zhì)。
[018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8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所述控制服務器比對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若一致,所述控制服務器則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所述控制服務器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所述控制服務器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所述控制服務器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包括:所述控制服務器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所述控制服務器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所述控制服務器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包括: 所述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控制服務器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根據(jù)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6.一種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所述分布式存儲系統(tǒng)中包括承載有虛擬主機的宿主機、對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主機進行管理的控制服務器,所述控制服務器中包括有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所述控制服務器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用于獲得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第二獲取單元,用于獲得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 判斷單元,用于比對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特征值所對應的配置信息所屬的虛擬主機相同; 判定單元,用于當所述判斷單元判斷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與所述獲得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特征值一致時,判定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與所述宿主機所承載的所述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一致。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獲取單元包括: 第一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所述第二獲取單元包括: 第一接收子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所述判斷單元包括: 第一比對子單元,用于逐個比對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每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所述兩者中的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單元還包括: 第一修復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比對子單元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按照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獲取單元包括: 第二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一算法逐個獲得所述管理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 第一組合子單元,用于將所述獲得的所有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一特征值組合成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一特征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一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一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第一排列順序進行排列; 第三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二特征值; 所述第二獲取單元包括: 第二接收子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的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三特征值為所述宿主機逐個對所承載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算法獲得; 第二組合子單元,用于將獲得的所述宿主機發(fā)送的每個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對應的第三特征值組合成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其中,組合成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時每個第三特征值排列順序按照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進行排列,所述第三特征值對應的虛擬主機的排列順序采用與所述控制服務器管理的虛擬主機排列順序相同的所述第一排列順序排列; 第四計算子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二算法獲得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的第四特征值; 所述判斷單元包括: 第二比對子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是否一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數(shù)據(jù)同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單元還包括: 第三比對子單元,用于所述第二比對子單元判斷所述第二特征值與所述第四特征值不一致時,所述控制服務器逐個比對所述第一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第一特征值與所述第三特征值數(shù)據(jù)中的每一個第三特征值是否一致,其中,進行相互比對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兩者中,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控制服務器所管理的虛擬主機和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承載的虛擬主機相同; 第二修復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三比對子單元發(fā)現(xiàn)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中,出現(xiàn)目標第一特征值和目標第三特征值不一致時,根據(jù)所述目標第三特征值對應的所述宿主機上的虛擬機的配置信息修改所述目標第一特征值對應的所述管理的虛擬主機的配置信息。
【文檔編號】H04L29/08GK104506636SQ201410836813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29日
【發(fā)明者】黃睿 申請人:成都致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