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成像裝置,包括:配置成將片材進給到片材傳送路徑的片材進給部分;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的成像部分;配置成排出片材的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將已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再次引導到片材傳送路徑的片材再傳送路徑;配置成進給原稿的原稿進給部分;配置成將原稿引導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原稿進給路徑;配置成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圖像讀取部分;配置成將沿著片材再傳送路徑引導的原稿引導到原稿排出部分的原稿排出路徑;以及配置成朝著原稿排出路徑傳送已沿著原稿進給路徑引導的原稿的原稿傳送部分。
【專利說明】成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成像裝置,其包括配置成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圖像讀取部分、以及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的成像部分。
【背景技術】
[0002]常規(guī)的成像裝置(例如復印機、掃描儀和傳真機)可以包括配置成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圖像讀取裝置。作為圖像讀取裝置,已知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其配置成在由自動原稿進給器(自動文檔進給器(ADF))傳送原稿的同時由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圖像。
[0003]另一方面,成像裝置基于與圖像讀取裝置讀取的圖像相關的信息形成圖像。例如,當在片材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圖像時,成像部分在片材的一個表面(第一表面)上形成圖像,并且然后片材被傳送到片材再傳送路徑使得片材再傳送到成像部分。成像部分然后在片材的相反表面(第二表面)上形成圖像。
[0004]提出這樣一種配置使得成像裝置的片材再傳送路徑與圖像讀取裝置的原稿傳送路徑共享并且圖像讀取部分布置在片材再傳送路徑中(PTL I)。當以該配置讀取原稿的圖像時,原稿傳送到成像裝置的片材再傳送路徑,并且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圖像。
[0005]然而在PTL I所公開的裝置中,成像裝置的寬度在其水平方向上大。具體地,即使在成像裝置的片材再傳送路徑與圖像讀取裝置的原稿傳送路徑共享從而使成像裝置縮小尺寸時,在圖像讀取部分僅僅布置在片材再傳送路徑中的情況下成像裝置的寬度也增加。因此,成像裝置不能有效地縮小尺寸。
[0006]引用列表
[0007]專利文獻
[0008]PTL 1:日本專利申請?zhí)亻_第2006-232467號。
【發(fā)明內(nèi)容】
[0009]考慮到上述情況而做出本發(fā)明,并且因此提供一種成像裝置,其可以通過增強空間利用效率而進一步縮小尺寸。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成像裝置,包括:
[0011]片材進給部分,所述片材進給部分配置成將片材進給到片材傳送路徑;
[0012]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配置成在沿著所述片材傳送路徑引導的片材上形成圖像;
[0013]片材排出部分,所述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
[0014]片材再傳送路徑,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配置成將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再次引導到所述片材傳送路徑;
[0015]原稿進給部分,所述原稿進給部分設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進給原稿;
[0016]原稿進給路徑,所述原稿進給路徑配置成將已由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的原稿引導到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
[0017]圖像讀取部分,所述圖像讀取部分配置成讀取已由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的原稿的圖像;
[0018]原稿排出部分,所述原稿排出部分設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的原稿;
[0019]原稿排出路徑,所述原稿排出路徑配置成將已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引導的原稿引導到所述原稿排出部分;以及
[0020]原稿傳送部分,所述原稿傳送部分配置成朝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傳送已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引導的原稿。
[0021]本發(fā)明的另外特征將從參考附圖進行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變得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機的示意性配置的圖示。
[0023]圖2是激光束打印機的控制方塊圖。
[0024]圖3是解釋圖,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機中在片材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圖像的操作,在所述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已形成圖像。
[0025]圖4A和圖4B是解釋圖,均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機中讀取原稿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操作。
[0026]圖5是解釋圖,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機中讀取原稿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的操作。
[0027]圖6是示出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機的示意性配置的圖示。
[0028]圖7是示出激光束打印機的另一配置的圖示。
[0029]圖8是示出根據(jù)第一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圖示。
[0030]圖9是示出根據(jù)第二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圖示。
[0031]圖10是不出根據(jù)第三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圖不。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在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機I的示意性配置的圖示。在圖1中,激光束打印機I配置成在片材S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圖像,并且具有作為成像裝置的主體的激光束打印機主體(在下文中稱為“打印機主體”)la。圖像讀取裝置70配置成讀取原稿G的前后兩個表面上的圖像。
[0033]打印機主體Ia包括配置成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成像部分lb、配置成進給片材S的片材進給部分lc、定影部分50、以及配置成將片材S再次傳送到成像部分Ib的片材傳送裝置le,在所述片材的一個表面上已形成圖像。
[0034]成像部分Ib包括可去除的處理盒10,所述處理盒整體地包括用作圖像承載部件的感光鼓9和諸如顯影套筒8的處理單元。進一步地,成像部分Ib包括轉(zhuǎn)印部分ld,所述轉(zhuǎn)印部分配置成將形成于感光鼓9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轉(zhuǎn)印到片材S上。更進一步地,成像部分Ib包括激光曝光裝置2,所述激光曝光裝置配置成使感光鼓9的表面暴露于光從而在感光鼓9上形成靜電潛像。
[0035]片材進給部分Ic包括片材S堆疊在其上的片材進給托盤30、配置成進給片材進給托盤30上的片材S的進給輥31、以及具有分離墊(未顯示)的分離部分32,所述分離墊布置在分離部分的頂表面上從而逐一地分離由進給輥31進給的片材S。轉(zhuǎn)印部分Id由感光鼓9和轉(zhuǎn)印輥15形成,所述轉(zhuǎn)印輥與感光鼓9壓力接觸從而在兩者之間形成轉(zhuǎn)印夾持部,并且配置成當片材S穿過轉(zhuǎn)印夾持部時將形成于感光鼓9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轉(zhuǎn)印到片材S上。需要注意的是,片材進給路徑23設在轉(zhuǎn)印部分Id與片材進給部分Ic之間,并且配置成將由片材進給部分Ic進給的片材S傳送到轉(zhuǎn)印部分Id。傳送輥對40布置在片材進給路徑23中。
[0036]片材傳送裝置Ie包括用作配置成排出片材S的片材排出部分的可正向和反向旋轉(zhuǎn)的排出輥對60、以及配置成在片材S的表面通過排出輥對60的反向旋轉(zhuǎn)而顛倒的狀態(tài)下將片材S再傳送到成像部分Ib的再傳送路徑(片材再傳送路徑)80。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設在定影部分50與排出輥對60之間。片材進給路徑23和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用作片材傳送路徑。此外,片材傳送裝置Ie包括設在再傳送路徑80中并且配置成將片材S傳送到傳送輥對40的傳送輥對41和42。
[0037]在本實施例中,位于下游側(cè)的傳送輥對42可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傳送輥對42用作配置成正向地和反向地傳送原稿G的原稿傳送部分。此外,再傳送路徑80從設在定影部分50與排出輥對60之間的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分叉,并且第一切換部件61布置在再傳送路徑80與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之間的分叉點處。當?shù)谝磺袚Q部件61被切換并且排出輥對60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選擇性地旋轉(zhuǎn)時,片材S可以選擇性地朝著再傳送路徑80傳送。
[0038]圖像讀取裝置70包括配置成讀取原稿G的圖像的圖像讀取部分100、以及配置成朝著圖像讀取部分100傳送原稿G的自動原稿進給器(ADF) 71。圖像讀取部分100能夠在用于讀取沿著再傳送路徑80經(jīng)過的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與用于讀取沿著隨后所述的排出傳送路徑81經(jīng)過的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之間移動。使用如上所述的圖像讀取部分100,圖像讀取裝置70可以讀取原稿G的前后兩個表面上的圖像。需要注意的是,圖像讀取部分100具有也用作配置成防止雜質(zhì)進入的蓋的圖像讀取表面100a。
[0039]此外,圖像讀取裝置70包括原稿進給路徑79,所述原稿進給路徑配置成將從拾取輥91進給的原稿G傳送到再傳送路徑80。再傳送路徑80包括引導片材和原稿的共用的傳送部分。圖像讀取裝置70包括用作原稿排出路徑的排出傳送路徑81,所述排出傳送路徑81在相對于傳送輥對42的上游側(cè)從再傳送路徑80分叉。沿著排出傳送路徑81,原稿G被傳送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所述原稿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已被讀取。此外,第二切換部件82設在再傳送路徑80與排出傳送路徑81之間的分叉點處。當?shù)诙袚Q部件82被切換并且傳送輥對42在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時,原稿G可以傳送到排出傳送路徑81,所述原稿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已被讀取。
[0040]自動原稿進給器71包括原稿G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托盤90、以及用作配置成進給原稿G的原稿進給部分的拾取輥91,所述原稿逐一順序地堆疊在原稿托盤90上,它們的圖像表面面向上。拾取輥91布置在成像部分Ib和再傳送路徑80上方。此外,自動原稿進給器71包括:具有分離墊(未顯示)的分離部分92,所述分離墊布置在分離部分的頂表面上從而逐一地分離由拾取輥91進給的原稿G ;以及位于原稿托盤90上方的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
[0041]需要注意的是,在圖1中,控制部分120控制打印機主體Ia的成像操作和圖像讀取裝置70的圖像讀取操作。如圖2中所示,配置成驅(qū)動第一切換部件61的第一螺線管SLl、配置成驅(qū)動第二切換部件82的第二螺線管SL2和隨后所述的表面反轉(zhuǎn)傳感器53連接到控制部分120。此外,設在圖像讀取裝置70中的圖像讀取部分100、自動原稿進給器71和配置成存儲由圖像讀取部分100讀取的原稿G的圖像上的信息的存儲器M連接到控制部分120。
[0042]接著,將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激光束打印機I (打印機主體Ia)中的成像操作。當成像操作開始時,進給輥31首先響應來自控制部分120的片材進給開始信號而旋轉(zhuǎn)。因此,進給輥31進給片材S,并且因此被進給的片材S由分離部分32逐一地分離。在那以后,因此被分離的片材S的每一個由傳送輥對40傳送。當片材前緣傳感器(未顯示)檢測到片材S時,激光曝光裝置2的發(fā)光部分21基于圖像信息用激光照射感光鼓9。
[0043]需要注意的是,當成像操作開始時,感光鼓9旋轉(zhuǎn)并且充電輥(未顯示)以預定極性和電位為感光鼓9的表面均勻地充電。當用激光照射如上進行了表面充電之后的感光鼓9時,靜電潛像形成于感光鼓9上。然后,靜電潛像用從顯影套筒8供應的調(diào)色劑顯影并且作為調(diào)色劑圖像被可視化。
[0044]當片材S隨后到達轉(zhuǎn)印部分Id時,調(diào)色劑圖像由于施加到轉(zhuǎn)印輥15的偏壓和壓力而轉(zhuǎn)印到片材S上。在如上所述地轉(zhuǎn)印調(diào)色劑圖像之后,片材S傳送到定影部分50,在定影部分中片材S受到來自加熱輥51的熱和與加熱輥51對置的可旋轉(zhuǎn)壓力輥52的壓力。因此,調(diào)色劑圖像定影到片材S,并且具有如上所述地定影的調(diào)色劑圖像的片材S然后沿著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經(jīng)過并且由排出輥對60排出到打印機主體Ia之外。因此,片材S堆疊在排出托盤68 (排出片材堆疊部分)上。
[0045]當在片材S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圖像時,另一方面,基于來自設在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中的圖2的表面反轉(zhuǎn)傳感器53的檢測信號,在片材S的后緣穿越再傳送路徑80與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之間的分叉點之后控制部分120使排出輥對60在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此外,順時針切換設在分叉點處的第一切換部件61。通過由用作切回傳送部分的排出輥對60執(zhí)行的切回傳送,具有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片材S大致水平地在反向方向上被引導,相對于引導方向的前述后緣側(cè)作為前緣,并且進入再傳送路徑80,如圖3中所示。
[0046]在那之后,片材S由設在再傳送路徑80中的傳送輥對41和42傳送,并且從再傳送路徑80進入片材進給路徑23。因此,在前后表面反轉(zhuǎn)的狀態(tài)下片材S再次被引導到傳送輥對40,并且通過與在第一表面上形成圖像的操作類似的操作在第二表面上形成圖像。在那之后,片材S由排出棍對60堆疊在排出托盤68上。
[0047]接著,將描述激光束打印機I (圖像讀取裝置70)中的圖像讀取操作。當讀取原稿G的圖像時,拾取輥91旋轉(zhuǎn)以逐一地進給原稿G,并且然后原稿G由分離部分92逐一地分離。然后,因此被分離的原稿G的每一個通過原稿進給路徑79傳送到再傳送路徑80。然后,如圖4A中所示,傳送到再傳送路徑80的原稿G由傳送輥對41傳送到圖像讀取部分100。在這時,圖像讀取部分100移動到用于讀取沿著再傳送路徑80經(jīng)過的原稿G的圖像的位置。因此,當原稿G穿越圖像讀取部分100時,圖像讀取部分100讀取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并且因此被讀取的圖像上的信息作為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信息記錄在圖2中所示的存儲器M中。
[0048]當讀取第一表面上的圖像之后的原稿G的后緣然后穿越第二切換部件82時,第二切換部件82移動到圖4B中所示的位置,并且傳送輥對42在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因此,原稿G進入排出傳送路徑81,并且然后由傳送輥對41傳送。由傳送輥對41傳送的原稿G由用作原稿排出部分的原稿排出輥對43排出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上。原稿排出輥對43布置在成像部分Ib和再傳送路徑80上方。
[0049]此外,在讀取第一表面上的圖像信息之后,當讀取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時,圖像讀取部分100從用于讀取沿著再傳送路徑80經(jīng)過的原稿G的圖像的位置移動到用于讀取沿著排出傳送路徑81經(jīng)過的原稿G的圖像的圖5的位置。當讀取第一表面上的圖像之后的原稿G的后緣然后穿越第二切換部件82時,第二切換部件82移動到圖5中所示的位置,并且傳送輥對42在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
[0050]因此,原稿G進入排出傳送路徑81,并且傳送到圖像讀取部分100。當原稿G穿越圖像讀取部分100時,圖像讀取部分100讀取第二表面上的圖像,并且因此被讀取的圖像上的信息作為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信息記錄在圖2中所示的存儲器M中。在那之后,如上所述地讀取第二表面上的圖像之后的原稿G由傳送輥對41和原稿排出輥對43排出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上。
[0051]需要注意的是,當用戶選擇復印模式時,發(fā)光部分21基于記錄在存儲器M中的信息用激光照射感光鼓9,但是當用戶不選擇復印模式時,信息作為電子數(shù)據(jù)傳輸?shù)接嬎銠C。
[0052]順便提一句,在再傳送路徑80的位于片材傳送方向上的下游側(cè)的一部分處,設有用作配置成將具有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片材S引導到片材進給路徑23的彎曲部分的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需要注意的是,當讀取圖像時,原稿G的前緣部分也進入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例如如圖4A中所示。所以,在本實施例中,考慮到具有高剛性(高硬度)的片材和原稿、例如厚紙的傳送性能將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曲率半徑設置成預定值。
[0053]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排出傳送路徑81相對于穿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向外凸出的最外部分80d的豎直線(最突出部分的線)布置在裝置的內(nèi)側(cè)。排出傳送路徑81沿著再傳送路徑80的在片材傳送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位于上游側(cè)的一部分(再傳送路徑80的上游部分)延伸。更進一步地,圖像讀取部分100沿著再傳送路徑80的在片材傳送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位于上游側(cè)的部分(再傳送路徑80的上游部分)布置。通過排出傳送路徑81和圖像讀取部分100布置在如上所述的相應位置處,圖像讀取部分1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對于所述最突出部分的線設在打印機主體Ia的內(nèi)側(cè)。因此,圖像讀取部分100對激光束打印機I的尺寸的影響可以減小,并且因此包括圖像讀取裝置70的激光束打印機I可以縮小尺寸。排出傳送路徑81沿著再傳送路徑80的在片材傳送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位于上游側(cè)的部分(再傳送路徑80的上游部分)延伸。因此,通過拾取輥91和原稿排出輥對43布置在打印機的上側(cè),能夠防止打印機的尺寸的增加,同時保持用戶對原稿的高可見性。需要注意的是,打印機主體Ia的內(nèi)側(cè)在本文中指的是設有片材進給路徑23、也就是成像部分Ib的那一側(cè)。
[0054]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成形為在打印機主體Ia的向外方向上、也就是遠離片材傳送路徑(片材進給路徑23和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的方向上凸出。此夕卜,圖像讀取部分100布置在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上方并且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在打印機主體Ia的內(nèi)側(cè)的位置處。因此,激光束打印機I可以縮小尺寸。
[0055]順便提一句,在本實施例中,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需要引導片材S從而使片材傳送方向改變180度,并且因此考慮到片材S和原稿G的傳送性能,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在遠離片材傳送路徑(片材進給路徑23和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的方向上凸出。另一方面,范圍從排出輥對60到圖像讀取部分100的路徑僅僅需要布置成使片材傳送方向改變90度。因此,再傳送路徑80的在片材傳送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位于上游側(cè)的部分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遠離定影部分50朝著裝置的外側(cè)凸出很大。因此,再傳送路徑80的在片材傳送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位于上游側(cè)的部分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所述最突出部分的線設在打印機主體Ia的內(nèi)側(cè)。
[0056]在下面,將描述第一實施例的修改例子。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三個修改例子的任何一個中,在本文中省略類似于第一實施例中的部件的詳細描述。
[0057]圖8示出第一實施例的第一修改例子。在第一修改例子中,原稿托盤90布置在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上方。由用作原稿進給部分的拾取輥91從原稿托盤90進給的原稿G沿著原稿進給路徑79a被引導并且向下傳送,由此進入再傳送路徑93。原稿G的傳送方向由傳送輥對42切換到向上方向(在前后表面反轉(zhuǎn)的狀態(tài)下),并且原稿G由原稿排出輥對43從再傳送路徑93經(jīng)由用作原稿排出路徑的排出傳送路徑81a排出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 上。
[0058]圖9示出第一實施例的第二修改例子。在第二修改例子中,配置成從原稿托盤90進給原稿G的原稿進給部分配置成分離并且進給原稿托盤90上的最下部原稿。具體地,原稿進給部分包括配置成與最下部原稿相接觸地進給最下部原稿的拾取輥91a、原稿進給輥91e、以及配置成與原稿進給輥91e協(xié)作地分離最下部原稿的分離輥91b。
[0059]圖10示出第一實施例的第三修改例子。在第三修改例子中,配置成引導原稿G的傳送路徑在切換原稿G的傳送方向之前從再傳送路徑80分叉。具體地,第三修改例子與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提供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
[0060]如圖10中所示,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大致平行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向下延伸,并且然后在下游端部處彎曲以在片材進給托盤30下方延伸。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向下引導沿著再傳送路徑80移動的原稿G而不使原稿G進入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
[0061]三聯(lián)輥83在原稿進給方向上設在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的上游側(cè)。三聯(lián)輥83包括驅(qū)動輥83a、以及設在驅(qū)動輥83a兩側(cè)的滾動元件83b和滾動元件83c。三聯(lián)輥83驅(qū)動驅(qū)動輥83a在正向方向上旋轉(zhuǎn)使得驅(qū)動輥83a和滾動元件83b在片材傳送方向上(在圖10的向下方向上)朝著下游側(cè)傳送片材S。此外,三聯(lián)輥83驅(qū)動驅(qū)動輥83a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從而傳送原稿G并且通過樞軸引導件84使引導到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的原稿G的表面反轉(zhuǎn)。
[0062]當片材S沿著再傳送路徑80移動時,樞軸引導件84將片材S引導到驅(qū)動輥83a與滾動元件83b之間的夾持部。片材S通過驅(qū)動輥83a與滾動元件83b之間的夾持部傳送到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
[0063]當原稿G沿著再傳送路徑80移動時,樞軸引導件84將原稿G引導到驅(qū)動輥83a與滾動元件83c之間的夾持部。原稿G通過驅(qū)動輥83a與滾動元件83c之間的夾持部傳送到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并且然后切回。當原稿G由驅(qū)動輥83a和滾動元件83c切回時,樞軸引導件84將原稿G引導到排出傳送路徑81。
[0064]具體地,經(jīng)過圖像讀取部分100使得第一表面上的圖像被讀取的原稿G由樞軸引導件84以及驅(qū)動輥83a和滾動元件83c傳送到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當傳送到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的原稿G的后緣經(jīng)過樞軸引導件84時,控制部分120在相反方向上旋轉(zhuǎn)驅(qū)動輥83a從而將原稿傳送方向切換到向上方向。此外,控制部分120逆時針樞轉(zhuǎn)樞軸引導件84從而將經(jīng)反向并經(jīng)傳送的原稿G引導到排出傳送路徑81。原稿G被切回,并且朝著排出傳送路徑81被傳送使得原稿G由原稿排出輥對43排出。由原稿排出輥對43排出的原稿G堆疊在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上。類似于第一實施例,圖像讀取部分100在原稿G沿著排出傳送路徑81經(jīng)過的時期期間讀取原稿G的圖像。
[0065]第一至第三修改例子的特征可以組合在一起。具體地,例如,原稿G可以與第二修改例子中一樣從最下部原稿按順序進給,并且從再傳送路徑80分叉的反轉(zhuǎn)傳送路徑85可以與第三修改例子中一樣地設置從而在前后表面被反轉(zhuǎn)之前引導原稿G。
[0066]接著,將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在圖像讀取部分100固定的狀態(tài)下讀取原稿G的兩個表面上的圖像。圖6是解釋圖,示出作為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機201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圖6中,與上述的圖1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應的部分。
[0067]在圖6中,也用作配置成防止雜質(zhì)進入的蓋的圖像讀取部分102具有圖像讀取表面102a和與圖像讀取表面102a相對布置的白色基準部件101。聯(lián)結路徑80b從再傳送路徑80的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分叉,并且聯(lián)結再傳送路徑80。配置成傳送原稿G的傳送輥對40設在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中。第三切換部件65設在聯(lián)結路徑80b與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之間的分叉點處。需要注意的是,當讀取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時,控制部分120控制第三切換部件65在這樣的方向上移動使得原稿G進入聯(lián)結路徑80b,所述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已被讀取。
[0068]此外,第四切換部件62和第五切換部件63相應地由彈簧62a和63a偏壓,從而將原稿G引導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所述原稿的圖像已被讀取。第六切換部件64由彈簧64a偏壓從而將原稿G引導到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所述原稿的圖像已被讀取。
[0069]當片材S進入再傳送路徑80與排出傳送路徑81之間的聯(lián)結部分時,第四切換部件62由片材S擠壓,并且在這樣的方向上抵抗彈簧62a的偏壓力樞轉(zhuǎn)使得片材S進入再傳送路徑80。當沿著原稿進給路徑79經(jīng)過的原稿G進入原稿進給路徑79與排出傳送路徑81之間的聯(lián)結部分時,第五切換部件63由原稿G擠壓,并且在這樣的方向上抵抗彈簧63a的偏壓力樞轉(zhuǎn)使得允許原稿G經(jīng)過。當沿著聯(lián)結路徑80b經(jīng)過的原稿G進入再傳送路徑80時,第六切換部件64由原稿G擠壓,并且在這樣的方向上抵抗彈簧64a的偏壓力樞轉(zhuǎn)使得原稿G進入再傳送路徑80。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與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聯(lián)結路徑80b和傳送輥對44協(xié)作、用作配置成使得來自原稿進給路徑79的原稿G的傳送方向反向以朝著排出傳送路徑81傳送原稿G的原稿傳送部分的傳送棍對41和42可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
[0070]當具有上述配置的激光束打印機201 (打印機主體201a)在片材S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圖像時,在具有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片材S的后緣經(jīng)過再傳送路徑80與片材排出傳送路徑22之間的分叉點之后排出輥對60在反向方向上旋轉(zhuǎn)。此外,順時針切換第一切換部件61。因此,具有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圖像的片材S在反向方向上被傳送(在傳送方向上之前的后緣作為前緣)以進入再傳送路徑80,同時樞轉(zhuǎn)第四切換部件62。在那之后,片材S由傳送輥對41和42傳送,并且在穿越第六切換部件64與第三切換部件65之后進入片材進給路徑23。因此,在片材S的前后表面被反轉(zhuǎn)的狀態(tài)下片材S再次被引導到傳送輥對40,并且通過與在第一表面上形成圖像的操作類似的操作在第二表面上形成圖像。在那之后,片材S由排出棍對60堆疊在排出托盤68上。
[0071]另一方面,當激光束打印機201 (圖像讀取裝置70)讀取原稿G的圖像時,拾取輥91首先旋轉(zhuǎn)以進給原稿G,并且然后原稿G由分離部分92逐一地分離。然后,傳送到再傳送路徑80的原稿G由傳送輥對41傳送到圖像讀取部分102。當原稿G經(jīng)過圖像讀取部分102時,圖像讀取部分102讀取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在那之后,原稿G經(jīng)過第六切換部件64,并且進入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
[0072]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時,控制部分120控制第三切換部件65在這樣的方向上移動使得原稿G進入用作配置成將原稿G引導到再傳送路徑80的原稿引導路徑的聯(lián)結路徑80b。因此,沿著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經(jīng)過的原稿G進入聯(lián)結路徑80b,并且然后再次被弓丨導到再傳送路徑80,同時樞轉(zhuǎn)第六切換部件64。傳送輥對42然后反向地旋轉(zhuǎn)以將原稿G傳送到圖像讀取部分102。當在原稿G經(jīng)過圖像讀取部分102的時期期間讀取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時,圖像讀取部分102選擇性地讀取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圖像。隨后,傳送輥對41反向地旋轉(zhuǎn)以至少導致第一表面上的圖像已被讀取的原稿G經(jīng)過第四切換部件62和第五切換部件63,并且進入排出傳送路徑81。因此,原稿G由原稿排出輥對43排出到排出原稿堆疊部分110上。片材排出棍對60排出片材的方向與原稿排出棍對43排出原稿的方向相同。并且拾取棍91進給原稿的方向與原稿排出棍對43排出原稿的方向相反。
[0073]如上所述,使用該實施例的配置,即使在圖像讀取部分102被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讀取原稿G的兩個表面上的圖像,因此簡化圖像讀取裝置70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同樣在該實施例中,圖像讀取部分102布置在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上方并且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在內(nèi)側(cè)的位置處,并且因此激光束打印機201可以縮小尺寸。
[0074]順便提一句,在本實施例中,轉(zhuǎn)印部分Id和定影部分50在豎直方向上布置在打印機主體201a中,并且片材進給路徑23和再傳送路徑80也設置成在豎直方向上延伸。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該配置。例如,如圖7中所示,轉(zhuǎn)印部分Id和定影部分5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布置在激光束打印機301的打印機主體301a中。在該情況下,片材進給路徑23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再傳送路徑80的一部分形成為在轉(zhuǎn)印部分Id和定影部分50下方沿著片材進給路徑23在打印機主體301a中延伸。
[0075]同樣在該情況下,圖像讀取部分102布置在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80c上方并且相對于U形轉(zhuǎn)向部分80a的凸出部分80c在內(nèi)側(cè)的位置處。具體地,圖像讀取部分102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穿過凸出部分80c的在豎直方向上最遠離成像部分Ib (或片材進給路徑23)的一部分的水平線(最突出部分的線)上方。使用該配置,激光束打印機301可以縮小尺寸。
[0076]盡管已參考示例性實施例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以下權利要求的范圍應當與最廣義解釋一致從而涵蓋所有這樣的修改以及等效結構和功能。
[0077]本申請要求2012年5月7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2-106151號的權益,上述申請通過引用完整地合并于本文中。
[0078]附圖標記列表
[0079]I…激光束打印機,
[0080]Ia…激光束打印機主體,
[0081]Ib…成像部分,
[0082]Ic…片材進給部分,
[0083]Id…轉(zhuǎn)印部分,
[0084]Ie…片材傳送裝置,
[0085]23…片材進給路徑,
[0086]41、42…傳送輥對,
[0087]50…定影部分,
[0088]70…圖像讀取裝置,
[0089]71…自動原稿進給器(ADF),
[0090]80…再傳送路徑,
[0091]80a…U形轉(zhuǎn)向部分,
[0092]80b…排出傳送路徑,
[0093]100、102…圖像讀取部分,
[0094]120…控制部分,
[0095]G…原稿,
[0096]S…片材。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像裝置,包括: 片材進給部分,所述片材進給部分配置成將片材進給到片材傳送路徑; 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配置成在沿著所述片材傳送路徑引導的片材上形成圖像; 片材排出部分,所述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 片材再傳送路徑,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配置成將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再次引導到所述片材傳送路徑; 原稿進給部分,所述原稿進給部分設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進給原稿;原稿進給路徑,所述原稿進給路徑配置成將已由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的原稿引導到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 圖像讀取部分,所述圖像讀取部分配置成讀取已由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的原稿的圖像; 原稿排出部分,所述原稿排出部分設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的原稿; 原稿排出路徑,所述原稿排出路徑配置成將已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引導的原稿引導到所述原稿排出部分;以及 原稿傳送部分,所述原稿傳送部分配置成朝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傳送已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引導的原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包括上游部分和聯(lián)結所述片材傳送路徑的U形轉(zhuǎn)向部分,所述U形轉(zhuǎn)向部分在片材傳送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游部分的下游,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U形轉(zhuǎn)向部分包括相對于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上游部分遠離所述片材傳送路徑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上游部分布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進給路徑和所述原稿排出路徑中的一個相對于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引導片材和原稿的共用傳送部分與所述片材傳送路徑相對地布置,并且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布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排出路徑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經(jīng)過的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從而朝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傳送原稿。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設在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與所述原稿排出路徑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當原稿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經(jīng)過時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一個表面上的圖像,并且當原稿沿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經(jīng)過時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另一表面上的圖像。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能夠在用于讀取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經(jīng)過的原稿的所述一個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與用于讀取沿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經(jīng)過的原稿的所述另一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之間移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進給路徑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配置成引導原稿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經(jīng)過的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從而朝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傳送原稿。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設在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與所述原稿進給路徑之間。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當原稿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經(jīng)過時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一個表面上的圖像,并且當原稿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經(jīng)過時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原稿的另一表面上的圖像。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能夠在用于讀取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經(jīng)過的原稿的所述另一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與用于讀取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經(jīng)過的原稿的所述一個表面上的圖像的位置之間移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進給路徑的下游端部連接到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并且 其中所述原稿排出路徑的上游端部連接到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還包括: 片材堆疊部分,由所述片材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堆疊在所述片材堆疊部分上;以及 原稿托盤,所述原稿托盤設在所述片材堆疊部分上方,并且將由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的原稿放置在所述原稿托盤上。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傳送部分包括配置成正向地以及反向地傳送原稿的可正向和反向旋轉(zhuǎn)的輥。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傳送部分包括環(huán)形傳送路徑,所述環(huán)形傳送路徑配置成使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從而朝著所述原稿排出部分傳送原稿。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還包括切回傳送部分,所述切回傳送部分配置成將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材切回并且傳送, 其中所述片材傳送路徑向上引導片材,并且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向下引導已由所述切回傳送部分切回并且傳送的片材,并且然后導致片材進行U形轉(zhuǎn)向使得片材進入所述片材傳送路徑。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包括上游部分和聯(lián)結所述片材傳送路徑的U形轉(zhuǎn)向部分,所述U形轉(zhuǎn)向部分位于所述上游部分的下游,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U形轉(zhuǎn)向部分包括相對于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上游部分遠離所述片材傳送路徑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圖像讀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對于穿過所述U形轉(zhuǎn)向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分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外部分的豎直線設在所述片材傳送路徑一側(cè)。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引導原稿和片材的共用傳送部分在豎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原稿進給路徑和所述原稿排出路徑中的一個在豎直方向上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的所述共用傳送部分延伸。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在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之前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傳送的原稿的一個表面上的圖像,并且 其中在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之后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沿著所述原稿排出路徑傳送的原稿的另一表面上的圖像。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在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之前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沿著所述原稿進給路徑傳送的原稿的一個表面上的圖像,并且 在所述原稿傳送部分使原稿的傳送方向反向之后所述圖像讀取部分讀取沿著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傳送的原稿的另一表面上的圖像。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原稿進給部分和所述原稿排出部分設在所述片材再傳送路徑上方。
2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裝置, 其中所述片材排出部分排出片材的方向與所述原稿排出部分排出原稿的方向相同,并且 所述原稿進給部分進給原稿的方向與所述原稿排出部分排出原稿的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H04N1/04GK104272714SQ20138002345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fā)明者】加藤宏, 緒方敦史, 金子大輔, 稻生一志, 巖越智之, 安丸一郎, 青木大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