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便攜式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755448閱讀:13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便攜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便攜式設備,特別涉及能夠對應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的便攜式設備。
背景技術
以前,能夠對應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的便攜式設備為人們所知。這樣的便攜式設備 例如公開在日本專利第4059605號公報中。上述日本專利第4059605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便攜型通信設備,該便攜型通信 設備具有通信設備主體和通信模塊,上述通信模塊包括進行無線通信的控制的無線通信控 制單元及天線(antenna),并且上述通信模塊相對于通信設備主體可裝卸。在該便攜型通信 設備中,從對應不同通信標準的多個通信模塊中選擇與所希望的通信標準相對應的通信模 塊并將其安裝在通信設備主體上,由此進行所希望的通信標準的無線通信。然而,在上述日本專利第4059605號公報的便攜型通信設備中,因為通信模塊包 括無線通信控制單元及天線兩者,所以安裝在通信設備主體上的模塊體積大。因此,在通信 設備主體上安裝通信模塊時,因為配置的自由度低,所以難以將通信模塊內的天線配置在 通信設備主體的最佳的位置。因此,難以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于是,以前已知這種便攜式設備其提高了天線相對于便攜式設備主體的配 置自由度高,從而能夠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這樣的便攜式設備例如公開在日本特開 2008-92273號公報中。在上述日本特開2008-92273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移動電話機,該移動電話機具 有天線模塊以及包括天線模塊受入部的移動電話機主體,且天線模塊相對于移動電話機主 體可裝卸。在該移動電話機中,從對應不同的通信標準的多個天線模塊中選擇與所希望的 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天線模塊,并將其安裝在移動電話機主體上,由此進行所希望的通信標 準的無線通信。由此,與使匹配(matching)電路(電路模塊)和天線模塊一體化的情況相 比,所安裝的模塊(天線模塊)的體積小,所以天線模塊的相對于移動電話機主體的配置自 由度有所提高。因此,能夠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另外,在日本特開2008-92273號公報公 開的移動電話機主體中,預先裝載多個匹配電路(電路模塊)以便與多個天線模塊相對應。然而,在上述日本特開2008-92273號公報的移動電話機中,因為為了與多個天線 模塊相對應而預先將多個匹配電路(電路模塊)裝載在移動電話機主體,因此,存在移動電 話機主體大型化的問題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如上述的課題而作出的,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 攜式設備,該便攜式設備能夠抑制便攜式設備主體大型化,而且能夠使天線模塊的相對于 便攜式設備主體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從而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本發(fā)明的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具有便攜式設備主體;選擇天線模 塊,其安裝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是從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天線模塊中選擇出來的一個選擇天線模塊;選擇電路模塊,其安裝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 是從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電路模塊中選擇出來的一個選擇電路模塊;便攜式 設備主體,安裝有在無線通信標準中適配的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能夠進 行所對應的無線通信標準的無線通信;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選擇天 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選擇天線 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 主體上。此外,在本說明書中,所謂的“無線通信標準”,不只是GSM、2G、3G、WiMAX及PHS等 的無線方式,是包含無線通信所用的頻率的廣義概念。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中,如上所述,具有安裝設置在便攜 式設備主體上的、從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天線模塊中選擇出來的一個選擇天 線模塊,以及安裝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從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電路 模塊中選擇出來的一個選擇電路模塊,由此,與選擇電路模塊和選擇天線模塊一體時相比, 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包含天線的模塊體積變小,所以能夠使天線模塊的相對于便攜 式設備主體的配置自由度提高。由此,因為易于將天線模塊配置在接收靈敏度好的位置,所 以能夠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另外,通過將與選擇天線模塊適配的選擇電路模塊從多個電 路模塊中選擇性地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從而無需將與多個天線模塊相對應的多個電 路模塊預先裝載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由此,能夠抑制便攜式設備主體大型化。因此,該技 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能夠抑制便攜式設備主體大型化,而且能夠使天線模塊的相對 于便攜式設備主體的配置自由度提高,從而能夠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而且,在選擇天線模 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 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 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由此,使天線模塊和電路模塊分離并各自能 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時,也能夠結構性地防止不適配的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 電路模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由此,能夠防止違反法規(guī),或由于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 電路模塊不適配而產(chǎn)生通信不良(例如,不滿足規(guī)定的通信性能,或由于來自不適配的選 擇天線模塊的反射波而產(chǎn)生選擇電路模塊的損傷)。在上述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中,較為理想的是,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 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 備主體上,并且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另一個模塊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 上。若這樣構成,則用戶僅確認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是否能夠安裝, 就能夠容易地識別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是否適配。在上述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中,較為理想的是,還包括第一卡合部,在 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不會 與第一卡合部卡合,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 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與第一卡合部卡合;還具有卡合在第一卡合部上的第二卡合部,在第 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不卡合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 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卡合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 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若這樣構成,通過只在適配的組合時卡合的 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不適配的組合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且結構性地防止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的兩者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在上述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中,較為理想的是,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 電路模塊在彼此適配時非接觸地進行高頻信號的傳輸。若這樣構成,能夠在不使用電纜等 的狀態(tài)下,非接觸地容易地在分開設置的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之間進行高頻信號 的傳輸。此時,較為理想的是,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別包括設置在選擇天線模塊上 的天線側卡合部和設置在選擇電路模塊上的電路側卡合部,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 塊不適配時,天線側卡合部和電路側卡合部不卡合,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 適配時,天線側卡合部和電路側卡合部彼此卡合,在天線側卡合部和電路側卡合部不卡合 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 在天線側卡合部和電路側卡合部卡合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 便攜式設備主體。若這樣構成,只要在各天線模塊和各電路模塊上分別設置天線側卡合部 及電路側卡合部,就能夠在不適配的組合時容易地防止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兩者 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在包括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及電路側卡合部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天線側卡合 部和電路側卡合部分別為凹凸形狀,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通過各 自的凹凸形狀彼此嵌合而卡合。若這樣構成,通過具有簡單的結構的凹凸形狀的天線側卡 合部及電路側卡合部,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在不適配的組合時防止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 模塊的兩者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在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及電路側卡合部分別具有凹凸形狀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 是,天線側卡合部和電路側卡合部的凹凸形狀,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 模塊相對于便攜式設備主體的安裝方向上延伸,天線側卡合部及電路側卡合部,在選擇天 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一個模塊的凹凸形狀相對于另一個模塊的凹凸形狀而在安 裝方向上滑動并嵌合。若這樣構成,僅僅使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的 凹凸形狀相對另一模塊的凹凸形滑動,就能夠容易地使凹凸形狀彼此嵌合而卡合。在形成為上述凹凸形狀在安裝方向延伸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選擇天線模塊 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在選擇天線模塊 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另一個模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的狀態(tài)下,以一個模塊的凹凸形狀 相對另一個模塊的凹凸形狀滑動并嵌合的方式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若這樣構成,在 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的凹凸 形狀被已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另一模塊的凹凸形狀引導,所以能夠容易地將一個模 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在設置上述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第二卡合部包括 設置于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主體側卡合部;該便攜式設備還具有控制部,其進行以下控制 判定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是否適配,并且在判定為不適配時,使主體側卡合部移 動到使第一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不卡合的位置,在判定為適配時,使主體側卡合部移動 到使第一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卡合的位置;在第一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不卡合時,選 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第一 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卡合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若這樣構成,通過控制部能夠容易地對第一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的卡合狀態(tài) /非卡合狀態(tài)進行切換。在包括上述第二卡合部被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主體側卡合部的結構中,較 為理想的是,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分別包括存儲部,該存儲部存儲與多個無線通 信標準中的哪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識別信息;控制部基于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 塊的識別信息,判定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是否適配。若這樣構成,無需使用計測器 等取得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的各自的特性,通過控制部就能夠基于識別信息而容 易的判定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是否適配。在包括上述第二卡合部被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主體側卡合 部的結構中,較 為理想的是,第一卡合部包括凹部,該凹部設置于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 模塊上;主體側卡合部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能夠通過活塞機構而進行移動;控制部進行 以下控制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通過使突出部移動,來將突出部插入到 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的凹部,使突出部和凹部卡合。若這樣構成,在 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通過控制部容易地使突出部移動,從而能夠容易地 使突出部和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的凹部卡合。在上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凹部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便攜式設備主體包括施力 構件,該施力構件對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施加用于使其從便 攜式設備主體排出的方向的作用力;在第一卡合部和主體側卡合部不卡合時,通過由施力 構件施加的作用力,使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向從便攜式設備 主體排出的方向移動。若這樣構成,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施力構件使 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從便攜式設備主體排出,所以能夠可靠地 防止不適配的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包括施力構件的結構中,較為理想的是,施力構件為彈簧 構件。若這樣構成,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使用簡易的結構的彈簧構件 能夠容易地將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從便攜式設備主體排出。在上述一個技術方案提供的便攜式設備中,較為理想的是,還具有檢測部,其檢 測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未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通知部,其 在由檢測部檢測到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未被安裝時,通知選擇天線 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為不適配的組合檢測部。若這樣構成,通過通知部進行的通知,用戶能 夠容易地識別出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此時,較為理想的是,通知部包括揚聲器,該揚聲器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 塊不適配時輸出報錯音。若這樣構成,使用戶通過聽覺能夠可靠地識別出選擇天線模塊和 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整體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整體結構的框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 模塊的安裝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 模塊的卡合狀態(tài)的俯視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 模塊的非卡合狀態(tài)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 電話的整體結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整體結構的框圖。圖8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選擇天線模塊的卡合 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9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的適配判定處理及卡合控 制處理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圖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首先,參照圖1至圖5,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100的結構進行 說明。此外,移動電話100是本發(fā)明的“便攜式設備”的一例。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100,具有便攜式設備主體1、 從與多個無線方式(無線通信標準的一例)(例如,GSM、3G、WiMAX等)相對應的多個天線 模塊2中選擇出的一個選擇天線模塊21和從與多個無線方式(例如,GSM、3G、WiMAX等) 相對應的多個電路模塊3中選擇出的一個選擇電路模塊31。這里,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對每 個無線方式分別單獨設置天線模塊2及電路模塊3。另外,移動電話100,通過安裝在無線 方式中適配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能夠進行所對應的無線方式的無 線通信。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各天線模塊2及各電路模塊3分別與一個無線方式相對 應。如圖1所示,便攜式設備主體1具有由設置在前表面的液晶畫面構成的顯示部 11、由設置在前表面的多個按鈕構成的輸入部12、設置在上表面的選擇天線模塊21的插入 口 13、設置在側面的選擇電路模塊31的插入口 14。另外,如圖2所示,在便攜式設備主體 1的內部設置有R0M15 ;RAM16 ;反射型的檢測部17,其用于檢測選擇天線模塊21未安裝在 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控制部18,其用于控制便攜式設備主體1的各部。此外,檢測部17不 僅是光學傳感器,也可以是機械開關(mechanical switch) 0R0M15中存儲有用于執(zhí)行電話、電子郵件、因特網(wǎng)等各種功能的處理程序。RAM16用于讀出存儲在R0M15中的處理程序。另外,執(zhí)行處理程序時,RAM16用作 控制部18的工作區(qū)域。檢測部17具有這樣的功能在選擇電路模塊31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之 后,檢測出選擇天線模塊21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刂撇?8用于執(zhí)行存儲在R0M15中的處理程序及載入(load)到RAM16中的處理 程序。另外,控制部18能夠通過接口(interface) 19而與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的選 擇電路模塊31進行通信。另外,在檢測部17檢測到選擇天線模塊21未安裝在便攜式設備 主體1上時,控制部18控制各部來從揚聲器la(參照圖1及圖2)輸出報錯音。即,如后所述,在由于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而導致無法將選擇天線模塊21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時,利用報錯音向用戶通知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 適配。此外,揚聲器Ia及控制部18是本發(fā)明的“通知部”的一例。這里,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天線模塊2 (選擇天線模塊21)高度Hl約為10mm、寬度 Wl約為25mm、厚度Tl約為1mm,如后所述,形成為比電路模塊3 (選擇電路模塊31)體積 小。另外,天線模塊2 (選擇天線模塊21)具有形成為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形狀的凸部 2a(21a) 0例如,圖1所示的選擇天線模塊21,在前表面具有在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的兩 條凸部21a。選擇天線模塊21的兩條凸部21a分別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四角柱形狀。此 夕卜,凸部2a(21a)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卡合部”及“天線側卡合部”的一例。另外,在選擇電路模塊31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之后,選擇天線模塊21從 設置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的上表面的插入口 13插入,由此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另 夕卜,如圖3及圖4所示,選擇天線模塊21沿著先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的選擇電路模 塊31的背面而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1中。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在凸部21a嵌合在后 述的選擇電路模塊31的凹部31a中時(形狀對應時),選擇天線模塊21沿著選擇電路模塊 31的背面插入,如圖5所示,在凸部22a未嵌合在后述的選擇電路模塊31的凹部31a中時 (形狀不對應時),選擇天線模塊21未被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1中。即,在凸部22a和凹 部31a未嵌合時(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無法將選擇天線模塊22插入 到便攜式設備主體1。另外,如圖2所示,在天線模塊2 (選擇天線模塊21)的內部,設置有無線電波用的 天線單元(element) 2b和能夠傳送高頻信號的靜電結合用的結合端子2c。結合端子2c與 天線單元2b相連接。另外,在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兩者被安裝在便攜式 設備主體1上時,結合端子2c與選擇電路模塊31的后述的結合端子3d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而 配置在相對置的位置。另外,結合端子2c能夠與選擇電路模塊31的結合端子3d靜電結合。 由此,在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兩者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時,在選 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之間能夠非接觸地傳輸高頻信號。電路模塊3 (選擇電路模塊31)具有約30mm的高度H2、約30mm的寬度W2、約3mm 的厚度T2,比天線模塊2 (選擇天線模塊21)體積大。這是由于,天線模塊2 (選擇天線模塊 21)中只包括天線單元2b及結合端子2c等易小型化的零件,與此相對,在電路模塊3 (選擇 電路模塊31)中,如后所述,包括控制部3b、無線電路3c等不易小型化的零件。另外,電路 模塊3(選擇電路模塊31)具有形成為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形狀的凹部3a(31a)。例 如,圖1所示的選擇電路模塊31在背面具有在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的溝狀的兩條凹部 31a。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兩條凹部31a凹陷成各自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四角柱形狀。另外, 在選擇天線模塊21被插入便攜式設備主體1之前,選擇電路模塊31從便攜式設備主體1 的設置在側面的插入口 14被插入,由此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此外,凹部3a(31a) 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卡合部”及“電路側卡合部”的一例。如上述,通過對天線模塊2及電路模塊3分別設置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的凸 部2a及凹部3a,從而在對應的無線方式通用時(凹凸形狀對應時),天線模塊2的凸部2a 和電路模塊3的凹部3a通過嵌合而實現(xiàn)卡合。另一方面,在對應的無線方式不同時(凹 凸形狀不對應時),天線模塊2的凸部2a和電路模塊3的凹部3a不嵌合不卡合。即,如圖3及如圖4所示,只要是在無線方式中適配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在 將選擇電路模塊31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之后,就能夠通過將選擇天線模塊21從插 入口 13插入便攜式設備主體1,使選擇天線模塊21的凸部21a和選擇電路模塊31的凹部 31a嵌合從而卡合。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如果是在無線方式中不適 配組合的選擇天線模 塊22和選擇電路模塊31,則半圓柱形狀的凸部22a與角柱形狀的凹部31a不嵌合不卡合, 所以無法將選擇天線模塊22插入便攜式設備主體1。另外,在電路模塊3 (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內部,如圖2所示,設置有控制部3b、無 線電路3c、能夠傳送高頻信號的靜電結合用的結合端子3d。選擇電路模塊3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時,控制部3b能夠通過接口 3e與 便攜式設備主體1相連接并且能夠相互通信。另外,控制部3b與無線電路3c相連接,與無 線電路3c之間能夠通信。由此,控制部3b能夠將來自便攜式設備主體1的指示傳輸?shù)綗o 線電路3c,并且能夠將來自無線電路3c的信號傳輸?shù)奖銛y式設備主體1。無線電路3c能夠通過選擇天線模塊21的天線單元2b來收發(fā)各種信號(例如,聲 音信號、視頻信號等)。結合端子3d與無線電路3c相連接。另外,在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 的兩者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的情況下,結合端子3d能夠與選擇天線模塊21的結 合端子2c靜電結合。由此,在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10中,將在無線方式中適配的 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兩者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從而能夠進行對 應的無線方式的無線通信。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如上述,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可安裝地設置有從與多個無 線方式相對應的多個天線模塊2中選擇出的一個選擇天線模塊21,并且在便攜式設備主體 1上可安裝地設置有從與多個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多個電路模塊3中選擇的一個選擇電路模 塊31,由此,與選擇電路模塊31和選擇天線模塊21 —體的情況相比,因為安裝在便攜式設 備主體1上的包括天線的模塊體積小,所以能夠使天線模塊2的相對便攜式設備主體1的 配置自由度提高。由此,因為易于將天線模塊2配置在接收靈敏度好的位置,所以能夠得到 良好的通信特性。另外,通過從多個電路模塊3中選擇性地將適配選擇天線模塊2的選擇 電路模塊31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由此無需將與多個天線模塊2相對應的多個電路 模塊3預先裝載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中。由此,能夠抑制便攜式設備主體1大型化。因此, 能夠抑制便攜式設備主體1大型化,而且能夠使天線模塊2相對便攜式設備主體1的配置 自由度提高,從而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時,選擇 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中的至少一個模塊無法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并且, 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適配時,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的兩 者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由此,在能夠將天線模塊2和電路模塊3分離并分別安 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時,也能夠結構性地防止不適配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 路模塊31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由此,能夠防止違反法規(guī)或因選擇天線模塊21 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而產(chǎn)生的通信不良(例如,不滿足規(guī)定的通信性能,或起因于來 自不適配的選擇天線模塊21的反射波而產(chǎn)生選擇電路模塊31的損傷)。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天線模塊2(21)中設置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的形狀的凸部2a(21a),在電路模塊3(31)中設置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的形狀的凹部 3a(31a),并且這樣構成凸部2a(21a)和凹部3a(31a)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 31不適配時不卡合,且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適配時彼此卡合,由此,天線 模塊2(21)及電路模塊3(31)具有只在適配的組合時卡合的簡單結構的凸部2a(21a)和凹 部3a(31a),能夠用簡單的結構防止在不適配的組合時將選擇天線模塊21和擇電路模塊31 的兩者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設置反射型的檢測部17,其用于檢測選擇天線模塊21 未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還設置控制部18,在由檢測部17檢測到選擇天線模塊21 未被安裝時,控制部18利用報錯音來通知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為不適配組 合,即,通知選擇天線模塊21無法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由此,用戶通 過報錯音就能 夠容易識別出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時,選擇 天線模塊21無法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并且選擇電路模塊31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 備主體1上,由此,用戶僅僅確認選擇天線模塊21是否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就 能夠容易識別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是否適配。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使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彼此適配時, 能夠非接觸地進行高頻信號的傳輸,由此能夠通過不使用電纜(cable)等非接觸方式,容 易地在分開設置選擇天線模塊21及選擇電路模塊31之間進行高頻信號的傳輸。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使天線模塊2(21)的凸部2a(21a)及電路模塊3(31)的 凹部3a(31a),在對便攜式設備主體1安裝選擇天線模塊21時的安裝方向(Z方向)上延 伸,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適配時,凸部2a(21a)相對于凹部3a(31a) 在安裝方向上滑動(slide)嵌合,由此,僅僅使凸部2a(21a)相對于凹部3a(31a)滑動,就 能夠容易地使凹凸形狀彼此嵌合從而卡合。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這樣構成選擇天線模塊21 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 電路模塊31適配時,在選擇電路模塊31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的狀態(tài)下,凸部21a以 相對于凹部31a滑動地嵌合的方式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1上,由此,在選擇天線模塊21 和選擇電路模塊31適配時,因為選擇天線模塊21的凸部21a被引導至在便攜式設備主體 1上安裝完畢的選擇電路模塊31的凹部31a,所以能夠容易地將選擇天線模塊21安裝在便 攜式設備主體1上。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電路模塊31不適配時,通過 設置輸出報錯音的揚聲器la,能夠使用戶通過聽覺可靠地識別處選擇天線模塊21和選擇 電路模塊31不適配。(第二實施方式)接著,參照圖6至圖9,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200進行說明。 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對這樣的移動電話200進行說明,其在天 線模塊202設置凹部202a來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卡合部,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設置柱塞 (plunger) 20來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卡合部。此外,移動電話200是本發(fā)明的“便攜式設備,, 的一例。如圖6所示,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200,具有便攜式設備主體201、從與多個無線方式(例如,GSM、3G、WiMAX等)相對應的多個天線模塊202中選擇出的一個選擇天 線模塊221、從與多個無線方式(例如,GSM、3G、WiMAX等)相對應的多個電路模塊203選擇 出的一個選擇電路模塊231。另外,通過對無線方式安裝適配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 擇電路模塊231,移動電話200能夠進行對應無線方式的無線通信。如圖7所示,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內部,除了設有R0M15、RAM16、檢測部17、控 制部18及接口 19,還設有柱塞(plunger) 20。此外,柱塞20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卡合部”及 “主體側卡合部”的一例。如后所述,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模塊231的兩者被插入到便攜式設備 主體201時,控制部18執(zhí)行適配判定處理及卡合控制處理。如圖8所示,柱塞20利用活塞(piston)機構使突出部20a在Y方向上直線移動。
具體而言,通過在Y方向上移動,突出部20a與被插入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選擇天線模塊 221的后述的凹部221a達到卡合狀態(tài)或者非卡合狀態(tài)。這里,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天線模塊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 不同,不具有與無線方式相對應的固有形狀的凸部2a,而具有凹部202a(221a),上述凹部 202a (221a)在前表面形成為通用的形狀。凹部202a (221a)為矩形形狀。而且,在天線模塊 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被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狀態(tài)下,凹部202a (221a)配置在 與柱塞20的突出部20a相對置的位置。此外,凹部202a(221a)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卡合部” 的一例。另外,如圖8所示,在天線模塊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被從插入口 13插入到便 攜式設備主體201時,由設置于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內部的彈簧構成的推出部201a向該 天線模塊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施加與插入方向(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向)的作 用力。另外,在天線模塊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內部,除了設有天線單元2b及結合端 子2c之外,還設置有R0M2d。在R0M2d中存儲有表示天線模塊202 (選擇天線模塊221)與 哪種無線方式相對應的ID信息。電路模塊203 (選擇電路模塊231)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不具與無線方式相 對應的固有形狀的凹部3a。另外,在電路模塊203(選擇電路模塊231)的內部,除了設有控 制部3b、無線電路3c、結合端子3d及接口 3e之外,還設置有R0M3f。在R0M3f中存儲表示 電路模塊203 (選擇電路模塊231)與哪種無線方式相對應的ID信息。安裝于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模塊231,通過設置于 便攜式設備主體201的內部的電纜201b從而彼此靜電結合。這樣,通過使用電纜201b,即 使在安裝后的選擇天線模塊221與選擇電路模塊231之間的間隔距離大的情況下,也能夠 使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模塊231彼此靜電結合。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選擇天線 模塊221的配置自由度。 接著,參照圖9,對移動電話200的控制部18進行的適配判定處理及卡合控制處理 進行說明。 如果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模塊231的兩者被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201, 則通過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移動電話200的控制部18執(zhí)行適配判定處理及卡合控制處理。 控制部18在步驟Sl中從選擇天線模塊221的R0M2d中取得ID信息,并且也從選擇電路模 塊231的R0M3f中取得ID信息。然后,在步驟S2中,控制部18判斷是否已從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模塊231兩者取得ID信息,并重復執(zhí)行步驟Sl和步驟S2的動作,直到取 得兩者的ID信息為止。如果從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兩者取得ID信息, 則在步驟S3中,控制部18基于所取得的兩個ID信息,判定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 模塊231是否在無線方式下為適配的組合。此外,控制部18為本發(fā)明的“控制部”的一例。如果適配,則在步驟S4中,控制部18將柱塞20的突出部20a移動到與凹部221a 卡合的位置,以使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與柱塞20的突出部20a達到卡合狀態(tài)。具 體而言,控制部18使柱塞20的突出部20a向選擇天線模塊221移動,從而使得選擇天線模 塊221的凹部221a和柱塞20的突出部20a卡合。由此,選擇天線模塊221變?yōu)榭朔赏?出部201a施加的向上方向的作用力的狀態(tài),并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上。另一方面,如果不適配,則在步驟S5中控制部18將柱塞20的突出部20a移動到 不與凹部221a卡合的位置,以使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和柱塞20的突出部20a成 為非卡合狀態(tài)。具體而言,控制部18使柱塞20的突出部20a向遠離選擇天線模塊221的 方向移動,從而使得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不與柱塞20的突出部20a卡合。由此, 選擇天線模塊221不克服由推出部201a施加的向上方向的作用力,而是被從便攜式設備主 體201中推出。即,如果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適配,則選擇天線模塊221 被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上,另一方面,如果不適配,則選擇天線模塊221不被安裝在 便攜式設備主體201上。此外,如果選擇電路模塊231是與任一種無線方式都對應的模塊, 則也能 夠通過從插入口 14插入而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上。此外,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此之外的結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如上述,設置控制部18進行控制執(zhí)行以下動作基于ID信息 來判定選擇天線模塊221與選擇電路模塊231是否適配,并且在判定為不適配時,使突出部 20a移動到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和柱塞20的突出部20a不卡合的位置,在判定為 適配時,使突出部20a移動到回部221a與突出部20a相卡合的位置,由此通過控制部18能 夠容易地對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和柱塞20的突出部20a的卡合狀態(tài)/非卡合狀 態(tài)進行切換。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切換,以便使選擇天線模塊221安裝或不安裝在便攜式 設備主體201上。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中,分別設置 有存儲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中的哪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ID信息的R0M2d及R0M3f,控 制部18基于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同路模塊231的ID信息,判定選擇天線模塊221與 選擇電路模塊231是否適配,由此無需利用計測器等來取得選擇天線模塊221及選擇電路 模塊231的各種特性,通過控制部18就能夠基于ID容易地判定信息選擇天線模塊221和 選擇電路模塊231是否適配。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設置借助活塞機構而能夠移動的突出部20a,控制部18 進行以下控制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適配時,使突出部20a移動,從而 將突出部20a插入到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并使突出部20a和凹部221a卡合,由 此,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適配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控制部18容易地使 突出部20a移動,并使突出部20a和選擇天線模塊221的凹部221a卡合。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中設置推出部201a,該推出部 201a用于對選擇天線模塊221施加使其從便攜式設備主體201排出的方向上的作用力,在凹部221a和突出部20a不卡合時,推出部201a所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選擇天線模塊221向 被從便攜式設備主體201排出的方向移動,由此,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 不適配時,利用推出部201a將選擇天線模塊221從便攜式設備主體201排出,所以能夠可 靠防止不適配的組合的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擇電路模塊231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201 上。
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由彈簧構成推出部201a,由此在選擇天線模塊221和選 擇電路模塊231不適配時,使用簡易結構的彈簧就能夠容易地將選擇天線模塊221從便攜 式設備主體201排出。此外,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此之外的效果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此外,本次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全部觀點皆為例示而并非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不是 通過上述的實施方式的說明示出,而是通過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示出,并且包含與權利要求 書范圍等價的意義及范圍內的所有變更。例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作為便攜式設備的一個例子,示出了移 動電話,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是例如PDA(Pers0nal Digital Assistant 掌上電腦)、小型的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電話以外的便攜式設備。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多個天線模塊與GSM、3G、WiMAX等的 多個無線方式(無線通信標準的一例)相對應,并且多個電路模塊與GSM、3G、WiMAX等的多 個無線方式相對應的結構的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多個天線模塊也可 以與不同的頻率(無線通信標準的其他的例)相對應,并且多個電路模塊也可以與不同的 頻率相對應。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各天線模塊及各電路模塊分別與一 種無線方式相對應的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各天線模塊及各電路模 塊,可以分別與多個無線方式相對應,也可以是與一種無線方式相對應的模塊和與多個無 線方式相對應的模塊混合的結構。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 配時,選擇天線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結構的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 在本發(fā)明中,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也可以是選擇電路模塊不能安裝 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結構,也可以是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的兩者不能安裝在便 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結構。另外,在上述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凸部和凹部分別作為天線側卡合部及電 路側卡合部的一個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例如,天線側卡合部及電路 側卡合部分別可以是形成為梳子形狀的卡合部。另外,也可以是一個卡合部形成為穴狀,另 一個卡合部形成為棒狀,由此使棒狀卡合部插入穴狀卡合部從而卡合。另外,也可以在天線 模塊上設置凹部作為天線側卡合部,在電路模塊設置柱塞作為電路側卡合部,由此在選擇 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時,可以使柱塞移動并卡合在凹部。另外,在上述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選擇電路模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 上之后,將選擇天線模塊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內的結構的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 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在將選擇天線模塊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之后,再將選擇電路模塊 插入到便攜式設備主體內。此時,作為第一卡合部的凸部和作為第二卡合部的凹部分別在X方向(插入選擇電路模塊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通過報錯音來通知用戶選擇天線模 塊和選擇電路模塊為不適配的組合的結構的例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例 如,可以在顯示部上顯示含有表示不適配組合的意思的信息的錯誤畫面,來通知選擇天線 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為不適配組合,也可以通過振動(vibrator)功能通知錯誤。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適配 時,通過能夠傳送高頻信號的靜電結合來連接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的結構的例 子,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在選擇天線模塊和選 擇電路模塊適配時,也可以 通過能夠傳送高頻信號的磁性結合來連接選擇天線模塊和選擇電路模塊。
權利要求
一種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具有便攜式設備主體,一個選擇天線模塊,其選自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天線模塊,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一個選擇電路模塊,其選自與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多個電路模塊,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安裝有在無線通信標準上相適配的組合的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從而能夠進行所對應的無線通信標準的無線通信;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 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 擇電路模塊中的另一個模塊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卡合部,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上述選擇天 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不能與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并且在上述選擇天 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 塊能與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還具有與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在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不能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 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上述第一卡合部能與上 述第二卡合部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 式設備主體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在彼此相適配時非接觸地進行高頻信號的傳輸。
5.根據(jù)權利要求3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述第二卡合部分別包括設置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上的天線側卡 合部和設置在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上的電路側卡合部,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和上述電路側 卡合部不能卡合,并且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上述天線側卡 合部和上述電路側卡合部能彼此卡合,在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和上述電路側卡合部不能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 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上述天線側卡合部 和上述電路側卡合部能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和上述電路側卡合部的形狀分別為凹凸形狀,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 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通過各自的上述凹凸形狀彼此嵌合來實現(xiàn)卡合。
7.根據(jù)權利要求6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和上述電路側卡合部的凹凸形狀,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 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對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的安裝方向上延伸,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在上述天線側卡合部和上述電路 側卡合部中的一個模塊的上述凹凸形狀相對于另一個模塊的上述凹凸形狀向上述安裝方 向滑動并嵌合。
8.根據(jù)權利要求7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 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及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另一個模塊安裝在上 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狀態(tài)下,以上述一個模塊的凹凸形狀相對于上述另一個模塊的凹凸 形狀滑動并嵌合的方式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3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卡合部包括設置于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主體側卡合部,該便攜式設備還具有控制部,該控制部進行以下控制判定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 選擇電路模塊是否相適配,并且在判定為不適配時,使上述主體側卡合部移動到上述第一 卡合部和上述主體側卡合部不能卡合的位置,在判定為相適配時,使上述主體側卡合部移 動到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述主體側卡合部能卡合的位置,在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述主體側卡合部不能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 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上,并且在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 述主體側卡合部能卡合時,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兩者都能夠安裝在上述 便攜式設備主體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分別包括存儲部,該存儲部存儲用于識別與多 個無線通信標準中的哪個無線通信標準相對應的識別信息,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的上述識別信息,判定上述選 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是否相適配。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凹部,該凹部設置于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 一個模塊上,上述主體側卡合部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能夠通過活塞機構來移動,上述控制部進行以下控制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相適配時,通過 使上述突出部移動,來將上述突出部插入到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 個模塊的凹部,使上述突出部和上述凹部卡合。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包括施力構件,該施力構件對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施加用于使該一個模塊從上述便攜式設備主體排出的方向的作用 力,在上述第一卡合部和上述主體側卡合部不能卡合時,通過由上述施力構件施加的作用 力,使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至少一個模塊,向從上述便攜式設備主 體排出的方向移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施力構件為彈簧構件。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檢測部,其檢測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未被安裝在上述 便攜式設備主體上,通知部,其在上述檢測部檢測到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中的一個模塊 未被安裝時,通知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為不適配的組合。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記載的便攜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通知部包括揚聲器,該揚聲器在上述選擇天線模塊和上述選擇電路模塊不適配時 輸出報錯音。
全文摘要
提供便攜式設備,該便攜式設備具有便攜式設備主體和在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彼此不適配時至少一個模塊不能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結構,并且在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彼此適配時,具有選擇天線模塊及選擇電路模塊的兩者能夠安裝在便攜式設備主體上的結構。
文檔編號H04M1/02GK101969482SQ20101023931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若林尚之 申請人:船井電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绍兴县| 南乐县| 噶尔县| 濮阳市| 射洪县| 稻城县| 湖州市| 沅陵县| 德保县| 正阳县| 冕宁县| 大丰市| 永吉县| 黄山市| 云梦县| 冷水江市| 明星| 夏邑县| 兴城市| 无棣县| 巫山县| 伊宁县| 紫金县| 白水县| 临汾市| 兴国县| 华池县| 哈密市| 图们市| 即墨市| 昆山市| 库车县| 中方县| 东宁县| 北流市| 彝良县| 娱乐| 崇州市| 嘉善县| 怀来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