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且特別是關于一種可調 整影像景深以增加立體感的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演進與生活的改善,人類對于影像顯示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舉例而言, 顯示裝置的改良,除了要得到高畫質的影像外,近來更有許多研究是朝向能夠提高影 像逼真程度以及使用者臨場感的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圖1為習知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成像方式示意圖。請參照圖1,習知的立體顯示 裝置100具有第一顯示面板110以及第二顯示面板120。第一顯示面板110與第二顯 示面板120平行設置,且彼此有一間距D。同時,第二顯示面板120位于使用者P與 第一顯示面板110之間。
為了使使用者P見到的畫面呈現(xiàn)立體的視覺效果,立體顯示裝置100進行顯示時, 第一顯示面板110顯示第一畫面Fl,而第二顯示面板120顯示第二畫面F2,并且第一 顯示面板IIO與第二顯示面板120在對應的位置上會呈現(xiàn)不同的亮度。舉例而言,第 一畫面Fl在第一位置112、第二位置114及第三位置116處的亮度例如分別是10、 50 以及90,而第二畫面F2在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及第三位置126處的亮度例如 是90、 50以及10。
由于人類的視覺會對不同亮度的影像產生不同距離的感受,因此使用者P觀看顯 示裝置100的顯示畫面時會感受到第一立體影像132、第二立體影像134及第三立體 影像136。特別是,使用者P會感受第一立體影像132與自身的距離最為靠近,而第 三立體影像136與自身的距離最遠。
藉由上述顯示裝置100能夠令使用者P獲得立體的影像視覺感受,但對使用者P 而言,顯示裝置100的立體影像,其成像位置必定是落在第一顯示面板IIO與第二顯 示面板120之間。換言之,受限于第一顯示面板110與第二顯示面板120之間的間距 D,使用者P所看到的立體影像限制在一定的景深范圍中。因此,顯示裝置100所產生 的立體影像會受到間距D的限制,難以進一步提升使用者P在視覺上的立體感受。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可產生的立體影像不受限于顯示裝置的組件設計。 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可依照使用者的喜好調整三維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且特別是關于一種可調 整影像景深以增加立體感的顯示裝置及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演進與生活的改善,人類對于影像顯示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舉例而言, 顯示裝置的改良,除了要得到高畫質的影像外,近來更有許多研究是朝向能夠提高影 像逼真程度以及使用者臨場感的立體影像顯^裝置。
圖1為習知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成像方式示意圖。請參照圖1,習知的立體顯示 裝置100具有第一顯示面板110以及第二顯示面板120。第一顯示面板110與第二顯 示面板120平行設置,且彼此有一間距D。同時,第二顯示面板120位于使用者P與 第一顯示面板110之間。
為了使使用者P見到的畫面呈現(xiàn)立體的視覺效果,立體顯示裝置100進行顯示時, 第一顯示面板IIO顯示第一畫面Fl,而第二顯示面板120顯示第二畫面F2,并且第一 顯示面板110與第二顯示面板120在對應的位置上會呈現(xiàn)不同的亮度。舉例而言,第 一畫面Fl在第一位置112、第二位置114及第三位置116處的亮度例如分別是10、 50 以及90,而第二畫面F2在第一位置122、第二位置124及第三位置126處的亮度例如 是90、 50以及10。
由于人類的視覺會對不同亮度的影像產生不同距離的感受,因此使用者P觀看顯 示裝置100的顯示畫面時會感受到第一立體影像132、第二立體影像134及第三立體 影像136。特別是,使用者P會感受第一立體影像132與自身的距離最為靠近,而第 三立體影像136與自身的距離最遠。
藉由上述顯示裝置100能夠令使用者P獲得立體的影像視覺感受,但對使用者P 而言,顯示裝置100的立體影像,其成像位置必定是落在第一顯示面板IIO與第二顯 示面板120之間。換言之,受限于第一顯示面板110與第二顯示面板120之間的間距 D,使用者P所看到的立體影像限制在一定的景深范圍中。因此,顯示裝置100所產生 的立體影像會受到間距D的限制,難以進一步提升使用者P在視覺上的立體感受。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可產生的立體影像不受限于顯示裝置的組件設計。 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可依照使用者的喜好調整三維立體影像的臨場感。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顯示面板、第二顯示面板以及光學板。第一顯示面 板具有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且第一顯示面板適于提供第一畫面。第二顯示面板具有多個第二 顯示區(qū)域,且第二顯示面板適于提供第二畫面。光學板具有可改變焦距的多個光學單元。光 學板平行于第一顯示面板與第二顯示面板設置,且第一顯示面板與光學板相隔第一間距,第 二顯示面板與光學板相隔第二間距。第二顯示面板位于第一顯示面板以及光學板之間,且多 個第一顯示區(qū)域、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與多個光學單元對應設置。第一畫面透過多個光學單元 形成第一實像,而第二畫面透過多個光學單元形成第二實像。第一實像與光學板相隔第一景 深,第二實像與光學板相隔第二景深,且第一景深與第二景深不同。 '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多個光學單元包括多個可變焦透鏡。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多個光學單元為多個液晶透鏡(liquid crystal lens)單 元或多個電濕潤透鏡(electrowetting lens)單元。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畫素,位于 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中且各第一顯示區(qū)域中的顯示畫素的數(shù)量為多個。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第二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畫素,位于 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中且各第二顯示區(qū)域中的顯示畫素的數(shù)量為多個。
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顯示裝置、透過第一顯示 面板顯示第一畫面、透過第二顯示面板顯示第二畫面、以及調整多個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 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透過多個光學單元分別形成大小相同的第一實像與第二實像。其中,第 一景深與第二景深隨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的影像大小而改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中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的影 像大小相同時,調整多個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第一景深等于第一間距而第二景深等于第二間 距。舉例而言,調整多個光學單元的焦距的方法包括第一顯示面板顯示第一畫面時,使多 個光學單元具有第一焦距,而第二顯示面板顯示第二畫面時,使多個光學單元具有第二焦距, 且第一焦距為第一間距的二分之一,而第二焦距為第二間距的二分之一。此外,產生三維立 體影像的方法更包括使第一顯示面板與第二顯示面板交替地進行顯示。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中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的 影像大小不同時,調整多個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第一實像與第二實像的影像大小相同。在一 實施例中,第一顯示面板與第二顯示面板同時進行顯示,且第一顯示面板與第二顯示面板同時進行顯示的圖框時間內,多個光學單元的焦距固定不變。另外,第一景深與第二景深的差 值隨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的影像大小差異而改變。
基于上述,由于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可調整光學板的焦距,因此可調整立體影像的成 像位置。此外,本發(fā)明的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可顯示景深不同的三維立體影像,因此使 用者可依照個人喜好調整三維立體影像的臨場感。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 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習知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成像方式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示意圖。 圖3為圖2的顯示裝置的影像成像方法示意圖。
圖4 (a廣(c)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示意圖。 圖5(a廣(b)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另一種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示意圖。 圖6(a廣(b)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液晶透鏡單元示意圖。
圖7(a) (b)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濕潤透鏡單元示意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0、200:顯示裝置
110、210:第一顯示面板
112、122:第一影像
114、124:第二影像
116、126:第三影像
120、220:第二顯示面板
132:第一立體影像
134:第二立體影像
136:第三立體影像
212:第一顯示區(qū)域
214、224:顯示畫素
222:第二顯示區(qū)域
230:光學板
232:光學單元
300:液晶透鏡單元310:偏光板
320、 410:第一玻璃基版
330:液晶層
332:液晶分子
340、 420:第二玻璃基板
351:焦點
400:電濕潤透鏡單元
432:第一電極
434:第二電極
440:絕緣層
451:焦點
D:間距
Fl:第一畫面
F2:第二畫面
dl:第一間距
d2:第二間距
P:使用者
L:光線
V:電壓
W:水層
0:油層
T:表面張力
S:界面
Rl:第一實像
R2:第二實像
DF1:第一景深
DF2:第二景深
fl:第一焦距
f2:第二焦距
f3:第三焦距
f4:第四焦距Adl:第一景深差 Ad2:第二景深差 tl、 t2:圖框時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2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示意圖。請參照圖2,顯示裝置200包括第一顯示
面板210、第二顯示面板220以及光學板230。
第一顯示面板210具有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212,且第一顯示面板210適于提供第一畫面
Fl。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顯示面板210為液晶顯示面板,舉例而言,第一顯示面板210例
如可為半穿透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反射型顯示面板、彩色濾光片于主動層上(color
filter on array)的顯示面板、主動層于彩色濾光片上(array on color filter)
的顯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A)顯示面板、水平切換型(IPS)顯示面板、多域垂直配
向型(MVA)顯示面板、扭曲向列型(TN)顯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TN) 顯示面板、
圖案垂直配向型(PVA)顯示面板、超級圖案垂直配向型(S-PVA)顯示面板、先進大
視角型(ASV)顯示面板、邊緣電場切換型(FFS)顯示面板、連續(xù)焰火狀排列型(CPA)
顯示面板、軸對稱排列微胞型(ASM)顯示面板、光學補償彎曲排列型(OCB)顯示
面板、超級水平切換型(S-IPS)顯示面板、先進超級水平切換型(AS-IPS)顯示面板、
極端邊緣電場切換型(UFFS)顯示面板、藍相顯示面板(Blue phase display panel)、
高分子穩(wěn)定配向型顯示面板、雙視角型(dual-view)顯示面板、電泳型顯示面板、藍
相顯示面板(Blue Phase )或其它型面板。然而,上述僅為舉例說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
第一顯示面板210的種類,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顯示面板210也可以是其它類型的
顯示面板。
進一步來看,在顯示裝置200中,第一顯示面板210例如包括多個顯示畫素214,位于 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212中,且各第一顯示區(qū)域212中的顯示畫素214的數(shù)量為多個。在此, 圖2所示的第一顯示區(qū)域212及顯示畫素214僅為舉例,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第一顯示區(qū)域212 的大小、或第一顯示區(qū)域212所包含顯示畫素214的數(shù)量。
請繼續(xù)參照圖2,在顯示裝置200中,第二顯示面板220具有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222, 且第二顯示面板220適于提供第二畫面F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顯示面板220為一液晶顯示 面板。類似于上述第一顯示面板210的說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第二顯示面板220的種類,本 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視需要選擇第二顯示面板220的種類。此外,第二顯示面板220 亦包括多個顯示畫素224,其位于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222中,且各第二顯示區(qū)域222中的顯 示畫素224的數(shù)量為多個。同樣地,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第二顯示區(qū)域222的大小、或第二顯示區(qū)域222所包含顯示畫 素224的數(shù)量。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第一顯示區(qū)域212所包含顯示畫素214的數(shù)量以及第二 顯示區(qū)域222所包含顯示畫素224的數(shù)量被改變時可使顯示裝置200所顯示的影像質量不同。
上述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可為相同種類的顯示面板,也可以是不同種 類的顯示面板。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顯示區(qū)域212所具有顯示畫素214的數(shù)量,與第 二顯示區(qū)域222所具有顯示畫素224的數(shù)量為相同,但在其它實施例中,亦可^J不相同。
圖3為圖2的顯示裝置的影像成像方法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顯示裝置200 中設置有光學板230,特別是,光學板230具有可改變焦距的多個光學單元232。
上述的光學板230是平行于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設置,且第一顯示面 板210與光學板230相隔第一間距dl,第二顯示面板220與光學板230相隔第二間距d2。
第二顯示面板220位于第一顯示面板210以及光學板230之間,且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212、 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222與多個光學單元232對應設置(如圖2虛線所示)。舉例來說,可透過 顯示裝置200的第一顯示面板210顯示第一畫面Fl,并調整多個光學單元232的焦距,以使 第一畫面Fl形成第一實像Rl。另一方面,可透過顯示裝置200的第二顯示面板220顯示第 二畫面F2,并調整多個光學單元232的焦距,以使第二畫面Fl形成第二實像R2。特別是, 第一實像Rl與第二實像的大小相同,且第一景深DF1與第二景深DF2隨第一畫面Fl與第二 畫面F2的影像大小而改變。
由于第一景深DF1與第二景深DF2不同,因此顯示裝置200可令使用者在視覺上產生三 維立體影像的感受。特別是,當?shù)谝痪吧頓F1與第二景深DF2的差距加大時,即表示視覺上 的立體感會加深,而顯示裝置200所產生的影像將給人不同的臨場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顯示裝置200中,可使用較多個光學單元232顯示影像,此即表示每 一光學單元232所對應的顯示畫素214、 224越少。換句話說,可使用面積更小、數(shù)目更多的 光學單元232來形成立體影像,藉此,可進一步提升顯示裝置200所顯示的三維立體影像的
顯示質量o '
實際在使用上述顯示裝置200時,可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顯示三維立體影像,以下將對 此不同的操作方式加以說明。
圖4(a廣(c)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示意圖,其中是以單個光學單 元232為例以便于說明。請參照圖2、圖3及圖4(a廣(c),當?shù)谝划嬅鍲l與第二畫面F2的 影像大小相同時,多個光學單元232的焦距可適度地調整以使第一景深DF1等于第一間距dl, 而第二景深DF2等于第二間距d2。
上述調整多個光學單元232的焦距的方法包括當?shù)谝伙@示面板210顯示第一畫面Fl時,如圖4 (a)所示,使多個光學單元232具有第一焦距fl;而當?shù)诙@示面板220顯示第 二畫面F2時,如圖4(b)所示,使多個光學單元232具有第二焦距f2。特別是,第一焦距f 1 為第一間距dl的二分之一,而第二焦距f2為第二間距d2的二分之一。換句話說,第一畫面 Fl與光學單元232間的第一間距dl為第一焦距fl的兩倍,而第二畫面F2與光學單元232 間的第二間距d2為第二焦距f2的兩倍。
如圖4(a)所示,當?shù)谝伙@示面板210顯示第一畫面F1時,第一畫面F1的影像位于光學 單元232的兩倍焦距處。因此,第一畫面F1的影像會在光學單元232另一側的兩倍焦距處被 轉換成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一實像Rl。而類似地,如圖4(b)所示,當?shù)诙@示面板 220顯示第二畫面F2時,第二畫面F2的影像位于光學單元232的兩倍焦距處。因此,第二 畫面F2的影像會在光學單元232另一側的兩倍焦距處被轉換成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二 實像R2。
此外,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在本實施例是交替地進行顯示。也就是說, 當?shù)谝伙@示面板210顯示第一畫面F1時,第二顯示面板220為關閉,而當?shù)诙@示面板220 顯示第二畫面F2時,第一顯示面板210為關閉。
如圖4(c)所示,當?shù)谝伙@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的切換頻提高至人眼無法察覺 時,第一實像R1與第二實像R2會在人眼視覺上產生同時出現(xiàn)的感受。此時,由于第一景深 DF1與第二景深DF2的差異,人眼便會感受到顯示裝置200所顯示的三維立體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中光學單元232為可變焦距的設計,所以第一畫面F1與第二 畫面F2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因此,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的顯示影像不需 另外經過調整而可減輕驅動芯片的負擔。
圖5(a廠(b)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另一種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示意圖,其中是以單個 光學單元232為例以便于說明。,請參照圖2、圖3及圖5(a廣(b),除了上述產生三維立體影 像的方式外,當?shù)谝划嬅鍲1與第二畫面F2的影像大小不同時,可調整多個光學單元232的 焦距以使第一實像Rl與第二實像R2的影像大小相同。
如圖5 (a)所示,顯示裝置200的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為同時進行顯示。 為了獲得大小相同的第一實像Rl與第二實像R2,光學單元232的焦距被調整為第三焦距f3。 在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同時進行顯示的圖框時間tl內,第三焦距f3例如 為固定不變。此外,第一實像Rl的第一景深DF1與第二實像R2的第二景深DF2之間的差異 例如為第一景深差Adl。
接著,如圖5(b)所示,在第一顯示面板210與第二顯示面板220同時進行顯示的圖框時 間t2內,第一畫面Fl與第二畫面F2的影像大小不同于圖框時間tl。因此,多個光學單元232的焦距被調整為第四焦距f4以獲得大小相同的第一實像Rl與第二實像R2。在圖框時間 t2內,第四焦距f4固定不變,且第一實像Rl的第一景深DF1與第二實像R2的第二景深DF2 之間的差異為第二景深差Ad2。
由圖5(a廣(b)可知,第一景深差Adl與第二景深差Ad2會隨著第一畫面Fl與第二畫 面F2的影像大小差異而改變。因此,在不同的圖框時間tl、 t2內,使用者可以感受到不同 立體感的影像。也就是說,本實施例可以根據(jù)第一畫面F1與第二畫面F2的影像大小差異, 調整光學單元232的焦距,以產生大小相同、景深差異不同的三維立體影像。
透過上述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可使圖2所示的顯示裝置200顯示三維立體影像。 特別是,在上述實施例中,透過可變焦的光學單元232的焦距變化以及第一畫面Fl與第 二畫面F2的顯示影像大小,可進一步加大三維立體影像的景深差異。因此,使用者利 用顯示裝置200可獲得更4圭的立體影像顯示效果。
更詳細地說,為使上述光學單元232具有改變焦距的功能,多個光學單元232例如由多 個可變焦透鏡單元所組成。具體而言,光學單元232可以是液晶透鏡(liquid crystal lens) 單元300,如圖6(a) (b)所示,或電濕潤透鏡(electrowetting lens)單元400,如圖7(a) (b) 所示。
就圖6(a廣(b)所示的液晶透鏡單元300而言,液晶透鏡單元300例如包括偏光板 (polarizer) 310、第一玻璃基板320、第二玻璃基板340以及介于第一玻璃基板320與第二 玻璃基板340間的液晶層330。液晶層330是由多個液晶分子332所構成。另外,在液晶層 330的上下兩側形成有透明電極334。
當光線L進入液晶透鏡單元300時,首先會經過偏光片310而使光線L具有特定的偏振 方向。然后,光線L繼續(xù)前進并通過第一玻璃基板320、液晶層330及第二玻璃基板340。最 后,由于液晶分子332的光學作用,光線L會在第二玻璃基板340的外側聚焦于焦點351。
為了使液晶透鏡單元300的焦距改變,可對液晶層330施加一電壓差V,如圖6(b)所示。 一般而言,液晶層330的上下兩側的透明電極334被提供電壓差V時,液晶分子332會受到 電壓差V的影響而偏轉。此時,光線L在通過液晶層330時,行進方向會有所改變。因此, 光線L在第二玻璃基板340外聚焦的位置會是焦點352,其與圖6(a)的焦點351不同。簡言 之,透過對液晶透鏡單元300的液晶層330施加電壓差V,即可造成液晶透鏡單元300的焦 距改變。
另外,就圖7 (a) ~(b)所示的電濕潤透鏡單元400而言,電濕潤透鏡單元400例如包括第 一玻璃基板410、第二玻璃基板420、第一電極432、第二電極434、絕緣層440以及介于第 一玻璃基板410與第二玻璃基板420間的水層W與油層0。由于水層W與油層0間的界面S為如圖7(a)所示的曲面,光線L通過第一玻璃基板410,經過水層W與油層O時,光線L將 會發(fā)散而不相交。
為使電濕潤透鏡單元400的焦距改變,可對第一電極432與第二電極434施加電壓V, 如圖7(b)所示。此時,絕緣層440兩側的正、負電荷積聚會改變水層W與油層0間的表面張 力T。因此,光線L在通過此水層W與油層O間的界面S后,會在第二玻璃基板420的下方 聚焦于焦點451。
由此可知,對第一電極432與第二電極434施加電壓V可以造成電濕潤透鏡單元400的 光學性質改變。更具體地說,控制電壓V的大小即可改變電濕潤透鏡單元400的焦距。
透過使用上述圖6(a廣(b)所示的液晶透鏡單元300,或是圖7(a) (b)所示的電濕潤透鏡 單元400,即可令光學單元232具有改變焦距的功能。
綜上所述,由于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具有可變焦的光學單元,因此顯示裝置可利用不 同的顯示畫面呈現(xiàn)出三維立體影像。本發(fā)明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可使使用者觀看上述 顯示裝置所顯示的影像時感受到景深不同的三維立體影像。此外,立體影像的成像位置較不 會受到限制,因此使用者可依其喜好調整三維立體影像的立體感與臨場感,以獲得不 同的三維立體影像顯示效果。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 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 故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顯示面板,具有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且該第一顯示面板提供一第一畫面;一第二顯示面板,具有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且該第二顯示面板提供一第二畫面;以及一光學板,具有可改變焦距的多個光學單元,該光學板平行于該第一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設置,且該第一顯示面板與該光學板相隔一第一間距,該第二顯示面板與該光學板相隔一第二間距;其中,該第二顯示面板位于該第一顯示面板以及該光學板之間,且該些第一顯示區(qū)域、該些第二顯示區(qū)域與該些光學單元對應設置,以使該第一畫面透過該些光學單元形成一第一實像,而該第二畫面透過該些光學單元形成一第二實像,該第一實像與該光學板相隔一第一景深,該第二實像與該光學板相隔一第二景深,且該第一景深與該第二景深不同。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單元包括多個可變焦透鏡。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單元為多個液晶透鏡單 元或多個電濕潤透鏡單元。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顯示面板為一液晶顯示面板。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顯示面板為一液晶顯示面板。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 畫素,位于該些第一顯示區(qū)域中且各該第一顯示區(qū)域中的該些顯示畫素的數(shù)量為多個。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 畫素,位于該些第二顯示區(qū)域中且各該第二顯示區(qū)域中的該些顯示畫素的數(shù)量為多個。
8. —種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如申請專利范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 透過該第一異示面板顯示該第一畫面; 透過該第二顯示面板顯示該第二畫面;以及調整該些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該第一畫面與該第二畫面透過該些光學單元分別形成 大小相同的該第一實像與該第二實像,其中該第一景深與該第二景深隨該第一畫面與該第二 畫面的影像大小而改變。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畫面與 該第二畫面的影像大小相同時,調整該些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該第一景深等于該第一間距而該第二景深等于該第二間距。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調整該些光學單元的焦距的方法包括該第一顯示面板顯示該第一畫面時,使該些光學單元具有一第一焦距, 而該第二顯示面板顯示該第二畫面時,使該些光學單元具有一第二焦距,且該第一焦距為該 第一間距的二分之一,而該第二焦距為該第二間距的二分之一。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IO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使該第一 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交替地進行顯示。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畫面與 該第二畫面的影像大小不同時,調整該些光學單元的焦距以使該第一實像與該第二實像的影 像大小相同。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同時進行顯示,且該第一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同時進行顯示的一圖框時間內,該些光學單元的焦距固定不變。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三維立體影像的方法,其中該第一景深與該第二景深的差值隨該第一畫面與該第二畫面的影像大小差異而改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顯示面板、第二顯示面板以及光學板。第一顯示面板具有多個第一顯示區(qū)域,適于提供第一畫面。第二顯示面板具有多個第二顯示區(qū)域,適于提供第二畫面。光學板具有可改變焦距的多個光學單元。第一顯示區(qū)域、第二顯示區(qū)域與光學單元對應設置,以分別使第一畫面透過光學單元形成第一實像,而第二畫面透過光學單元形成第二實像。第一實像與光學板相隔第一景深,第二實像與光學板相隔第二景深,且第一景深與第二景深不同。本發(fā)明可利用不同的顯示畫面呈現(xiàn)出三維立體影像,而且使用者可依照個人喜好調整三維立體影像的臨場感。
文檔編號H04N13/00GK101576662SQ2009101120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林修宏 申請人:福州華映視訊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