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61264閱讀:2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核心網(wǎng)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這里指3G中的WCDMA系統(tǒng))第4版本(R4)以后的版本中,電路域的核心網(wǎng)采用了分離結構,即將傳統(tǒng)的移動交換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re)分離為MSC Server和媒體網(wǎng)關(MGW,Media Gate Way)兩個網(wǎng)元,其中MSC Server通過媒體網(wǎng)關控制(MC,MGWControl)接口完成對MGW的控制。同樣在下一代網(wǎng)絡(NGN,Next GenerationNetwork)系統(tǒng)中,固網(wǎng)應用中的傳統(tǒng)電路交換機也被分離為媒體網(wǎng)關控制器(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和MGW兩個網(wǎng)元,其中MGCF也通過MC接口完成對MGW的控制,如圖1所示為MGCF通過MC接口完成對MGW進行控制的示意圖。
通常MGCF是通過在MC接口上采用H.248協(xié)議或媒體網(wǎng)關控制協(xié)議(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來完成對MGW進行控制的。其中用于承載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的消息包的MC接口承載鏈路的承載方式可以有多種,包括(下面以H.248協(xié)議為例說明)IP/簡單控制傳輸協(xié)議(SCTP,Simple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H.248;或IP/用戶數(shù)據(jù)報協(xié)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H.248;或IP/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H.248;或IP/SCTP/SS7MTP3用戶適配層(M3UA,SS7 MTP3-User Adaptation Layer)/H.248。
無論MC接口承載鏈路采用哪種承載方式,當MGW的承載容量較大時,MGCF和MGW之間就需要設置多條承載鏈路,這里的承載鏈路含義為對于IP/SCTP鏈路,為一個SCTP連接,包括源地址+源SCTP端口+目的地址+目的SCTP端口;對于IP/UDP鏈路,為一個UDP連接,包括源地址+源UDP端口+目的地址+目的UDP端口;對于IP/TCP鏈路,為一個TCP連接,包括源地址+源TCP端口+目的地址+目的TCP端口;對于IP/SCTP/M3UA鏈路,為一個M3UA信令點對,或一個M3UA鏈路。
這樣,當MGCF和MGW之間存在多條MC接口承載鏈路時,MGCF可以將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從在多條承載鏈路中選取的其中任意一條發(fā)送給MGW。如圖2所示為MGCF和MGW之間的MC接口承載鏈路的結構示意圖,其中MGCF與MGW之間的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可以從多條承載鏈路中的任意一條上傳輸,如假設MGCF和MGW之間有3條承載鏈路,MGCF中的呼叫處理單元完成消息包的封裝處理之后,可以選擇L1/L2/L3承載鏈路中的任意一條發(fā)送消息包。其中承載鏈路L1/L2/L3兩端的S1/S2/S3和M1/M2/M3分別為MGCF和MGW上的承載鏈路處理單元,其決定著對應承載鏈路的承載能力。
通常在現(xiàn)有技術中,MGCF在發(fā)送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時,通常會認為承載鏈路處理單元S1/S2/S3和M1/M2/M3的承載處理能力相同,即認為它們之間的MC接口承載鏈路的承載能力是相同的,因此MGCF通常會采用輪回的方式依次在多條承載鏈路上選取相應每條承載鏈路用于發(fā)送消息包,如呼叫處理單元在處理得到第一個消息包時,會優(yōu)先選取承載鏈路L1進行發(fā)送,在處理得到第二個消息包時,會選取承載鏈路L2進行發(fā)送,在處理得到第三個消息包時,會選取承載鏈路L3進行發(fā)送,在處理得到第四個消息包時,再次選取承載鏈路L1進行發(fā)送.....這樣,如此輪回,在承載鏈路L1/L2/L3之間依次選取其中一條承載鏈路用于發(fā)送消息包。
除此之外,MGCF還可以將不同的呼叫和不同的承載鏈路進行綁定,如MGCF將呼叫1和承載鏈路L1綁定,將呼叫2和承載鏈路L2綁定,及將呼叫3和承載鏈路L3綁定,這樣當MGCF中的呼叫處理單元處理得到呼叫1的消息包時,就選取承載鏈路L1進行發(fā)送,當處理得到呼叫2的消息包時,就選取承載鏈路L2進行發(fā)送,及當處理得到呼叫3的消息包時,就選取承載鏈路L3進行發(fā)送。
但是,MC接口承載鏈路兩端的承載鏈路處理單元通常都是由不同的物理單板提供的,這樣當不同的物理單板提供的承載鏈路處理單元數(shù)目不相同時,不同物理單板上提供的承載鏈路處理單元的承載處理能力也是不相同的,由此導致MGCF和MGW之間的多條MC接口承載鏈路的承載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按照上述依據(jù)各條承載鏈路的承載能力相同的原則,采用輪回方式或呼叫和承載鏈路進行綁定的方式在多條承載鏈路間選取相應承載鏈路用于傳輸消息包時,就有可能導致某些承載能力較差的承載鏈路出現(xiàn)頻繁過載的現(xiàn)象,嚴重時還會使傳輸?shù)南鼇G失,因此會影響到MGCF通過MC接口完成對MGW進行控制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及系統(tǒng),以避免MC接口承載鏈路出現(xiàn)頻繁過載現(xiàn)象,甚至導致傳輸消息包的丟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包括步驟A、由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并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B、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并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C、承載鏈路的源端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并D、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
較佳地,所述步驟A中的通知過程具體包括A1、針對每條承載鏈路,承載鏈路的源端將為該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封裝成消息包;并A2、將所述消息包通過該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較佳地,所述步驟A中的通知過程具體包括a1、在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專用承載鏈路;a2、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建立每條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和對應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之間的映射關系;并a3、將建立的各個映射關系封裝成消息包后,通過所述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較佳地,所述步驟B中的上報過程具體包括B1、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并B2、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所述消息包通過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較佳地,所述步驟B中的上報過程具體包括b1、在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專用承載鏈路;b2、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并b3、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所述消息包通過所述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較佳地,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所述消息包周期性的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較佳地,所述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為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或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和當前的負載值。
較佳地,所述步驟C中按照如下公式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j)=R(j)/(L(j)×Σi=1n(R(i)/L(i)))]]>式中n表示所述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上包含的承載鏈路總數(shù);W(j)表示在各條承載鏈路的目的端CPU占用率相同的情況下,第j條承載鏈路應該處理的消息總數(shù)在全部承載鏈路處理能力中的比例值;R(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源端的負載傳輸速率;L(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j=1,2,3......n;∑i=1n(R(i)/L(i))表示從第1條承載鏈路到第n條承載鏈路之間,各條承載鏈路源端的負載傳輸速率與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的商值之和。
較佳地,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對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計算過程中對于所述目的端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目的端上報的該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中包含的負載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對于所述目的端未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該承載鏈路對應的負載上報閾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
較佳地,所述步驟D中負載調整的過程具體為針對每條承載鏈路執(zhí)行將該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與在所有承載鏈路上發(fā)送的總消息數(shù)目相乘得到對應的消息數(shù)目;并在該承載鏈路上發(fā)送相乘所得數(shù)目的消息。
較佳地,所述步驟D之后還包括步驟
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接收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上報的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時,確認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由超載狀態(tài)恢復為負載低于其負載上報閾值狀態(tài);并在后續(xù)繼續(xù)向該承載鏈路上增加負載。
較佳地,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控制器,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或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控制器。
較佳地,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或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所述目的端為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
較佳地,所述負載為遵從于H.248協(xié)議的消息包。
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進行負載調整的系統(tǒng),包括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所述源端包括用于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的設置單元;和用于將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通知給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的通知單元;所述目的端包括用于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的檢測單元;和用于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的上報單元;所述源端還包括用于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的計算單元;和用于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的調整單元。
較佳地,所述目的端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通知單元通知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所述檢測單元根據(jù)該存儲單元中存儲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
本發(fā)明能夠達到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fā)明通過由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可以為MGCF、MSC Server或MGW,通常為MGCF或MSC server)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過載閾值,然后將設置的過載閾值通知給MC接口承載鏈路的目的端(相應可以為MGW或MSCServer,通常為MGW),由目的端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過載狀態(tài)的承載鏈路,并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源端,由源端根據(jù)過載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對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進行計算,然后再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從而可以實現(xiàn)多條MC接口承載鏈路之間負載的動態(tài)調整,避免了某些承載能力較差的承載鏈路容易出現(xiàn)頻繁過載的現(xiàn)象,以致嚴重時還會使傳輸?shù)南鼇G失,因此提高了MGCF或MSC Server通過MC接口完成對MGW進行控制的效果。


圖1為MGCF通過MC接口完成對MGW進行控制的示意圖;圖2為MGCF和MGW之間的MC接口承載鏈路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的主要實現(xiàn)原理流程圖;圖4為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結構框圖;圖5為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增加存儲單元后的主要組成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提供了一種可以使MGCF(或MSC Server)與MGW之間有效了解對方承載鏈路處理能力的機制,從而可以靈活的調整每條承載鏈路上承載的負載,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每個承載鏈路處理單元的承載處理能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基本思路是1)在MGCF(或MSC Server)與MGW之間相互通知各自的鏈路負載情況,即“雙向通知”機制;當然也可以只由MGW向MGCF(或MSC Server)反饋自身的鏈路負載情況,或只由MGCF(或MSC Server)向MGW反饋自身的鏈路負載情況,即為“單向通知”機制。
2)MGCF(或MSC Server)與MGW獲取對方的鏈路負載情況后,動態(tài)調整各承載鏈路的消息發(fā)送權值,從而均衡調整各個承載鏈路的負荷。
下面將結合各個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主要實現(xiàn)原理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的闡述。
請參照圖3,該圖是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的主要實現(xiàn)原理流程圖,其主要實現(xiàn)過程如下步驟S10,由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其中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可以為MGCF或MSC Server(也可以為MGW);并且承載鏈路的源端為每條承載鏈路分別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可以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通常情況下設置為相同;步驟S20,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將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其中若承載鏈路的源端為MGCF或MSCServer,則這里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即為MGW;若承載鏈路的源端為MGW,則這里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即為MGCF或MSC Server;其中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將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第一種方式針對MC接口上的每條承載鏈路,承載鏈路的源端將為該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封裝成消息包;并將該封裝的消息包通過該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即針對MC接口上的第一條承載鏈路,源端將為該第一條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封裝成H.248協(xié)議消息包或MGCP協(xié)議消息包,然后將封裝處理后的消息包通過該第一條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對于第二條、第三條.....第n條承載鏈路而言,其過程相同。
第二種方式預先在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一條專用承載鏈路;然后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建立每條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ID)和對應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之間的映射關系;并將建立的各個映射關系封裝成消息包后,通過該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步驟S30,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來在各條承載鏈路中檢測出承載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即過載鏈路),其檢測過程是分別監(jiān)測每條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在比較得到某條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超過該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時,就認為需要上報該條承載鏈路的當前負載值,如某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若為50%CPU的占用率,如果該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在某個時刻檢測到該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為55%的CPU占用率,則確認該條承載鏈路處于過載狀態(tài)。
其中上述所提及的、及后續(xù)會提及到的承載鏈路上承載的負載可以但不限于為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遵從于MGCP協(xié)議的消息包。
步驟S40,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其中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的方式可以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承載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后,通過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為了減輕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負載負擔,可以周期性的將封裝有承載鏈路狀態(tài)信息的消息包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第二種方式預先在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一條專用承載鏈路;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承載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或MGCP協(xié)議)后,通過該建立的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為了減輕專用承載鏈路的負載負擔,可以選擇以周期性的規(guī)律將封裝處理后的消息包通過該建立的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其中承載鏈路的目的端上報的有關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或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ID和當前的負載值。
步驟S50,承載鏈路的源端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其中承載鏈路的源端可以按照如下公式來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j)=R(j)/(L(j)×Σi=1n(R(i)/L(i)))]]>式中n表示所述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上包含的承載鏈路總數(shù);W(j)表示在目的端負載值(CPU占用率)相同的情況下,第j條承載鏈路應該處理的消息總數(shù)在全部鏈路處理能力中的比例值(即當所有鏈路目的端負載值相同時,該鏈路的負載消息數(shù)在所有鏈路的總負載消息數(shù)中占據(jù)的比例值);R(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源端的的負載傳輸速率;L(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j=1,2,3......n;
∑i=1n(R(i)/L(i))表示從第1條承載鏈路到第n條承載鏈路之間,各條承載鏈路源端的負載傳輸速率與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的商值之和。
其中承載鏈路的源端在按照上述公式分別對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進行計算時,對于目的端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目的端上報的該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中包含的的負載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而對于目的端未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該承載鏈路對應的負載上報閾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
所述計算得到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即為每條承載鏈路所承載的負載值在所有承載鏈路所承載的負載值總和之中所占用的比例值。
步驟S60,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均衡調整處理;其中對各條承載鏈路進行均衡調整處理的過程具體如下比較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的大小關系;并按照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在比例值較高的承載鏈路上發(fā)送較多的負載消息,并在比例值較低的承載鏈路上,發(fā)送較少的負載消息,以使各條承載鏈路之間承載的負載能夠均衡分擔在各條承載鏈路上進行承載。其具體的調整算法過程為針對其中的每一條承載鏈路分別進行如下處理將該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與在所有承載鏈路上發(fā)送的總消息數(shù)目相乘得到對應的消息數(shù)目;并在該承載鏈路上發(fā)送所得到數(shù)目的消息。
例如只有兩條鏈路時,開始鏈路1處理100個消息時,該鏈路目的端的CPU占用率為60%,鏈路2處理100個消息時,該鏈路目的端的CPU占用率為30%,則此時鏈路1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1)=100/300=1/3,W(2)=200/300=2/3,按照W(1)和W(2)來調整鏈路1和鏈路2的消息發(fā)送后,鏈路1上就會發(fā)送200×1/3=67個消息,鏈路2上就會發(fā)送200×2/3=133個消息,此時這兩條鏈路的目的端的CPU占用率大約都分別為40%,基本達到了相同。
在步驟S60之后,若承載鏈路的源端在規(guī)定時間內(如1s)未接收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上報的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時,確認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已經(jīng)由超載狀態(tài)恢復為負載值低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狀態(tài);這樣在后續(xù)承載鏈路的源端就可以繼續(xù)向該承載鏈路上增加負載了。
其中上述方法過程可以應用在由MGCF或MSC Server來進行各條MC接口承載鏈路的負載均衡調整處理,以達到MGCF或MSC Server對MGW的控制作用;還可以應用在由MGW來進行各條MC接口承載鏈路的負載均衡調整處理;還可以應用在MGCF(或MSC Server)和MGW兩端分別進行各條MC接口承載鏈路的負載均衡調整處理。
下面列舉一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上述方法的具體實現(xiàn)過程進行詳細的闡述其中以MGCF控制MGW為例進行說明,即由MGCF對MC接口承載鏈路進行負載均衡調整處理,并以擴展H.248協(xié)議消息包為例來介紹這個過程的具體實現(xiàn)。
首先介紹H.248協(xié)議消息包的擴展實現(xiàn)包ID(PackageID)Mcoverload(0x???,表示包ID待定);Mcoverload包用在ROOT端點(指根端點),表示由MGCF下發(fā)給MGW;版本(Version)1;屬性(Properties)無(None);信號(signal)無(None);事件(event)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過載(MC link overload);事件ID(Event ID)Mcoverload,0x0001;描述(Description)本事件在MGW要求MGCF降低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時,發(fā)送給MGCF,需要MGCF先下發(fā)此事件給MGW,使用在MGW的ROOT端點上。即這個描述要求MGCF先把這個事件下發(fā)到MGW的ROOT端點上,以通知MGW需要上報承載鏈路過載事件,當MGW檢測到承載鏈路過載時,MGW上報Mcoverload事件;EventsDescriptor Parameters(事件描述參數(shù))Parameter Namelink ID(鏈路標識);Parameter IDlink ID,(0x0001);TypeInteger;Possible Values0-65535;上述參數(shù)用來指示MGCF希望MGW上報H.248鏈路負載的鏈路號(ID)。
Parameter Namestart report link load threshold(表示初始的負載上報閾值);Parameter IDsrlltd,(0x0002);TypeInteger;Possible Values0-100;上述參數(shù)用來指示MGCF希望MGW上報H.248鏈路負載的初始負載上報閾值,在低于這個門限值時,MGW可以不上報MC接口承載鏈路的負載情況,以避免在承載負載狀態(tài)很低時,依舊上報負載情況;其缺省值為0,MGW在缺省情況下要上報H.248鏈路的負載情況。
Observed Events Descriptor Parameters(上報的參數(shù))Parameter Namelink ID(鏈路標識);Parameter IDlink ID,(0x0003);TypeInteger;Possible Values0-65535;上述參數(shù)用來指示MGW上報過載鏈路的鏈路號(ID)。
Parameter Namelink capability(承載鏈路負載值);ParameterIDlinkcap,(0x0004);TypeInteger;Possible Values0-100;
上述參數(shù)用來指示MGW上報過載鏈路的負載值,為0表明沒有負載,為100說明負載為100%,通常MGW上報的linkcap值大于srlltd值(其中l(wèi)inkcap表示承載鏈路的負載值,srlltd就是前面定義的表示承載鏈路初始的負載上報閾值)。
擴展后的H.248協(xié)議消息包的使用過程(Procedures)(a)MGCF先在每條H.248鏈路(即承載H.248協(xié)議消息包的MC接口承載鏈路)上下發(fā)上述H.248協(xié)議消息包定義的事件,其鏈路號link ID不同,其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srllt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建議相同。
(b)MGW接收到包含有事件消息的H.248協(xié)議消息包后,記錄包中的鏈路號link ID,做為本承載鏈路的link ID。
(c)當MGW的該條承載鏈路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srlltd時,MGW在該承載鏈路上發(fā)送負載上報事件消息,并在發(fā)送消息中填寫該承載鏈路的鏈路號link ID、及當前該承載鏈路的承載負載值linkcap,同時MGW減少從該承載鏈路主動上報的消息個數(shù),如在該承載鏈路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srlltd期間,一直周期性上報過載事件消息。
(d)當MGCF收到MGW上報的事件消息后,根據(jù)MGW上報消息中包含的承載鏈路負載值linkcap,以及其他承載鏈路當前承載負載的情況,修改該承載鏈路上承載消息的下發(fā)權值。
(e)當MGW認為該承載鏈路負載已經(jīng)低于過載閾值srlltd時,MGW在該承載鏈路上停止發(fā)送負載上報事件消息,以向MGCF指示該承載鏈路負載減輕,因為上述過程(d)處理使該承載鏈路減輕了一些負載,其承載處理能力被釋放了一些空間。
(f)MGCF在規(guī)定時間內接收不到MGW上報的過載事件消息后,認為該承載鏈路承載負載低于其負載上報閾值,以后可增加該承載鏈路上的承載負載強度。
其中上述MGCF在接收到MGW上報的過載事件消息后,就要進行各條承載鏈路間的負載均衡調整處理。負載均衡調整的方法很多,目的是將承載負載較重的承載鏈路上承載的部分負載搬移到負載較輕的承載鏈路上進行承載,使得各條承載鏈路之間分別承載的負載值趨于均衡。其中對各條承載鏈路上承載的負載值進行均衡處理的過程可以如下假設MC接口間有n條承載鏈路,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為M,第j條承載鏈路當前承載的負載值為L(j),其承載鏈路的負載傳輸速率為R(j),其中j=1,2,3......n,則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當前負載值,就可以按照下述公式分別計算出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j)=R(j)/(L(j)×Σi=1n(R(i)/L(i)));]]>即針對每一條承載鏈路,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鏈路上的負載傳輸速率R(j)/{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L(j)×[對所有承載鏈路的(負載傳輸速率/當前的負載值)求和]};若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未上報某條承載鏈路的當前負載值,但該條承載鏈路有呼叫存在,則該條承載鏈路的當前負載值按照該承載鏈路的上報負載閾值計算;如果該條承載鏈路上不存在呼叫,則不計算該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根據(jù)計算得到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j),可知每條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在所有承載鏈路負載總和中所占有的比例情況,然后根據(jù)計算得到的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上當前承載的負載進行均衡調整處理,以使各條承載鏈路之間承載的負載能夠達到均衡狀態(tài)。
若在上述計算過程中,某條承載鏈路處于中斷狀態(tài),就不用計算該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當該承載鏈路由中斷狀態(tài)恢復為連接正常狀態(tài)后,納入計算依據(jù)。
相應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請參照圖4,該圖是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結構框圖,其主要由MC接口承載鏈路的源端10和目的端20組成,其中源端10中具體包括設置單元101、通知單元102、計算單元103和調整單元104四個部分,目的端20中具體包括檢測單元201和上報單元202兩個部分,其中各部分的作用如下設置單元101,用于分別為每條MC接口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通知單元102,與設置單元101存在邏輯連接,用于將設置單元101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檢測單元201,與源端10中的通知單元102存在邏輯連接,用于根據(jù)通知單元102發(fā)來的對應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當前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上報單元202,與檢測單元201存在邏輯連接,用于將檢測單元201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為該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或為該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ID和當前的負載值)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10中的計算單元103;計算單元103,與目的端20中的上報單元202存在邏輯連接,用于根據(jù)上報單元202上報的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其計算過程請參照本發(fā)明方法中的相應闡述;調整單元104,與計算單元103存在邏輯連接,用于根據(jù)計算單元103計算得到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當前承載的負載進行均衡調整處理即將負載權重比例值較高的承載鏈路上當前所承載的部分負載搬移到負載權重比例值較低的承載鏈路上進行承載。
請參照圖5,該圖是本發(fā)明對MC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增加存儲單元后的主要組成結構框圖,其中在MC接口承載鏈路的目的端20中還包括有存儲單元203,分別與源端10中的通知單元102和檢測單元201存在邏輯連接,用于存儲通知單元102通知的對應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后續(xù)檢測單元201根據(jù)該存儲單元203中存儲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來檢測出當前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即檢測出每條過載鏈路)。
其中上述各個組成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與上述方法中闡述的相應具體實現(xiàn)過程原理相同或相似,請具體參照之,這里不再過多贅述。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A、由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并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B、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并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C、承載鏈路的源端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并D、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通知過程具體包括A1、針對每條承載鏈路,承載鏈路的源端將為該承載鏈路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封裝成消息包;并A2、將所述消息包通過該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通知過程具體包括a1、在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專用承載鏈路;a2、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建立每條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和對應設置的負載上報閾值之間的映射關系;并a3、將建立的各個映射關系封裝成消息包后,通過所述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上報過程具體包括B1、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并B2、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所述消息包通過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上報過程具體包括b1、在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專用承載鏈路;b2、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封裝成消息包;并b3、在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期間,將所述消息包通過所述專用承載鏈路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6.如權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包遵從于H.248協(xié)議。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將所述消息包周期性的傳輸給承載鏈路的源端。
8.如權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為承載鏈路當前的負載值;或承載鏈路的鏈路標識和當前的負載值。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按照如下公式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W(j)=R(j)/(L(j)×Σi=1n(R(i)/L(i)))]]>式中n表示所述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上包含的承載鏈路總數(shù);W(j)表示在各條承載鏈路的目的端CPU占用率相同的情況下,第j條承載鏈路應該處理的消息總數(shù)在全部承載鏈路處理能力中的比例值;R(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源端的負載傳輸速率;L(j)表示第j條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j=1,2,3......n;∑i=1n(R(i)/L(i))表示從第1條承載鏈路到第n條承載鏈路之間,各條承載鏈路源端的負載傳輸速率與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的商值之和。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對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計算過程中對于所述目的端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目的端上報的該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中包含的負載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對于所述目的端未檢測出的承載鏈路,使用該承載鏈路對應的負載上報閾值作為該承載鏈路目的端當前的負載值。
11.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負載調整的過程具體為針對每條承載鏈路執(zhí)行將該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與在所有承載鏈路上發(fā)送的總消息數(shù)目相乘得到對應的消息數(shù)目;并在該承載鏈路上發(fā)送相乘所得數(shù)目的消息。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之后還包括步驟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接收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上報的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時,確認該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由超載狀態(tài)恢復為負載低于其負載上報閾值狀態(tài);并在后續(xù)繼續(xù)向該承載鏈路上增加負載。
13.如權利要求1、2、3、4、5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控制器,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或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控制器。
14.如權利要求1、2、3、4、5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所述目的端為媒體網(wǎng)關;或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為媒體網(wǎng)關,所述目的端為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
15.如權利要求1、2、3、4、5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為遵從于H.248協(xié)議的消息包。
16.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進行負載調整的系統(tǒng),包括承載鏈路的源端和目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包括用于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的設置單元;和用于將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通知給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的通知單元;所述目的端包括用于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的檢測單元;和用于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的上報單元;所述源端還包括用于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的計算單元;和用于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的調整單元。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端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通知單元通知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所述檢測單元根據(jù)該存儲單元中存儲的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方法,包括由所述承載鏈路的源端分別為每條承載鏈路設置負載上報閾值,并通知給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所述承載鏈路的目的端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上報閾值,檢測出負載超過其負載上報閾值的承載鏈路,并將檢測出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上報給承載鏈路的源端;承載鏈路的源端根據(jù)目的端上報的承載鏈路的狀態(tài)信息,分別計算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并根據(jù)每條承載鏈路的負載權重比例值,對各條承載鏈路的負載進行調整。相應的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對媒體網(wǎng)關控制接口承載鏈路負載進行調整的系統(tǒng)。本發(fā)明可以避免MC接口承載鏈路出現(xiàn)頻繁過載現(xiàn)象,甚至導致傳輸消息包丟失的問題。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1060475SQ20061008107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劉振華, 馬云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彰武县| 法库县| 洛浦县| 界首市| 扶风县| 宣汉县| 乌兰县| 洮南市| 丰顺县| 佛山市| 嘉善县| 上高县| 杂多县| 德昌县| 岱山县| 金门县| 尚义县| 双江| 米泉市| 信宜市| 鲜城| 罗定市| 浙江省| 都安| 神池县| 南雄市| 思茅市| 定边县| 天津市| 阳原县| 克山县| 霍林郭勒市| 禹州市| 通海县| 沙坪坝区| 信阳市| 盐边县| 南丹县| 宁津县| 增城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