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喇叭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
背景技術:
在傳統(tǒng)的重低音喇叭的設計過程中,由于重低音喇叭會產(chǎn)生較大的音壓,此音壓使得喇叭本身產(chǎn)生振動,當振動傳遞至承載該重低音喇叭的地面或桌面時,則會產(chǎn)生噪聲,從而降低重低音喇叭輸出低音的品質。傳統(tǒng)上解決此振動的方式可列舉如下一為增加重低音喇叭音箱的重量,即使用重量較重的材料(例如厚木板等)制作音箱可吸收或壓制振動,進而防止振動量傳遞到地面或桌面,以避免產(chǎn)生噪聲。但此種作法的缺點為由于木板材料屬平面材料,因此無法對喇叭本身的外觀進行曲面等較有造型的設計,且采用木板材料設計的音箱需在木板接合處點膠,組裝時又需等膠體硬化,因此將降低音箱的生產(chǎn)速度;二是降低重低音喇叭所輸出的音壓以減小該振動量,但這種作法對喇叭本身的輸出功率進行限制;三是利用擴大機本身的電子電路避開音箱的共振頻率,但由于不同擴大機的電子電路調(diào)配方式不同,所以同一喇叭搭配使用不同的擴大機仍會有振動的問題。綜上所述,如何找到一個有效解決重低音喇叭所產(chǎn)生的噪聲問題又能兼顧造型設計并且可有效地適用于各不同擴大機的方案,便是現(xiàn)今重低音喇叭設計所需努力解決的課題。
發(fā)明內(nèi)容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本發(fā)明揭示一種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其包括有一音箱;一底座,安裝在音箱下方,用來支撐音箱;以及一吸振元件,安裝在音箱與底座之間,用來吸收一喇叭單體所產(chǎn)生的振動。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于理解,下面特別舉出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喇叭裝置的外觀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喇叭裝置的元件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閱圖1,圖1為本發(fā)明一喇叭裝置10的外觀示意圖。喇叭裝置10可以是一重低音喇叭,喇叭裝置10包括一音箱14,其是一具有曲面造型的塑料材質音箱;一底座16,安裝在音箱14的下方,用來支撐音箱14;以及一支撐架17,設置在底座16的下方,用于將音箱14支撐在一承載面(圖1中未顯示)上,支撐架17可以是一鐵架。
參閱圖2,圖2為本發(fā)明喇叭裝置10的元件分解圖。喇叭裝置10的支撐架17可用來將音箱14支撐在一承載面12上,而承載面12可以是桌面或地面等。喇叭裝置10還包括一喇叭單體18,安裝在音箱14內(nèi),用來將聲音信號轉換成聲波;以及多個吸振元件20,安裝在音箱14與底座16之間,吸振元件20可固定在底座16之上,其可以是一吸振硅膠或一彈簧等可提供阻尼值或彈性系數(shù)的隔振結構物。喇叭裝置10還包括多個鎖定元件22,設置在相對于多個吸振元件20的位置,用來鎖定音箱14和底座16,以將多個吸振元件20夾箝在音箱14與底座16之間,鎖定元件22可以是一螺絲。此外,音箱14的下方設有一第一開口24,設置在相對于喇叭單體18的出音口的位置,且底座16上設有一第二開口26,設置在相對于第一開口24的位置,因此喇叭裝置10的喇叭單體18所發(fā)出的聲波可通過第一開口24和第二開口26出音。
由于利用多個吸振元件20將容納喇叭單體18的音箱14與底座16分隔開來,所以喇叭單體18所產(chǎn)生的音壓造成音箱14振動時,固定在底座16上的吸振元件20可吸收此振動量、或將音壓所產(chǎn)生的振動量由音箱14本身自行吸收(即把音箱14箱體本身當做吸振器),以防止振動通過音箱14、底座16及支撐架17傳遞至承載面12,進而產(chǎn)生噪聲。此外,可通過調(diào)整吸振元件20的材料、個數(shù),或置放位置等來改變吸振元件20的阻尼值或彈性系數(shù),進而達到調(diào)整喇叭裝置10整體的等效阻尼值或彈性系數(shù)的目的,這樣便可調(diào)整喇叭裝置10的共振頻率,以避開輸出聲音信號的頻率。因此當喇叭裝置10搭配不同的擴大機時,可不用一一調(diào)整各擴大機本身的電子電路以避開喇叭裝置10的共振頻率,可僅只通過調(diào)整吸振元件20來達到調(diào)整喇叭裝置10的共振頻率,以避開輸出聲音信號的頻率。
與公知的喇叭裝置比較,本發(fā)明喇叭裝置的特點在于,在音箱與底座之間安裝吸振元件,這樣便可吸收喇叭單體所產(chǎn)生的振動量或使得該振動量由音箱本身自行吸收,以防止振動傳遞至地面或桌面,進而產(chǎn)生噪聲;此外,由于整體的振動量降低,因而本發(fā)明的大功率重低音喇叭仍可采用塑料等重量較輕的材質進行音箱的設計,這樣一則可減輕喇叭整體的重量,二則可對喇叭本身的外觀進行曲面等較有造型的設計。本發(fā)明的喇叭裝置由于可通過調(diào)整吸振元件來達到調(diào)整其共振頻率以避開輸出聲音信號的頻率,因此不用一一調(diào)整各擴大機本身的電子電路以避開喇叭裝置的共振頻率。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了一有效解決重低音喇叭所產(chǎn)生的噪聲問題,并兼顧喇叭的外觀造型設計,而且本發(fā)明的喇叭裝置可有效地適用于各不同擴大機的方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凡依照本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所做出的等同變化與修飾,都應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其包括有一音箱;一底座,安裝在所述音箱下方,用來支撐所述音箱;以及一吸振元件,安裝在所述音箱與所述底座之間,用來吸收一喇叭單體所產(chǎn)生的振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底座的下方設有一支撐架,用來將音箱支撐在一承載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支撐架為一鐵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音箱的下方設有一第一開口,設置在相對于喇叭單體的出音口的位置,底座上設有一第二開口,設置在相對于第一開口的位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吸振元件為一吸振硅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吸振元件為一彈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還包括一鎖定元件,用來鎖定音箱和底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鎖定元件包括一螺絲。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音箱為一具有曲面造型的塑料材料的音箱。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裝置,其中所述喇叭裝置為一重低音喇叭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防振設計的喇叭裝置,其包括有一音箱;一底座,安裝在音箱下方,用來支撐音箱;以及一吸振元件,安裝在音箱與底座之間,用來吸收一喇叭單體所產(chǎn)生的振動。
文檔編號H04R1/02GK1949936SQ20051011336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陳鐿仁 申請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