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音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音響設備,準確地說是一種在特定范圍內使用的便攜式音響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或者商業(yè)應用中,音響設備通常用來播放音樂,播放事先錄制的聲音資料,或者收聽廣播等。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音響設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小型的,適合于個人或者小范圍使用的,將音源播放裝置(如盒式磁帶播放機、CD播放機、MP3播放機等)和喇叭集成于一體的音響設備;第二類是較大型的,將音源播放裝置和喇叭分開設置,并使用功率放大等設備的音響系統(tǒng),比如娛樂場所使用的音響系統(tǒng)等。
將音源播放裝置和喇叭分開設置的音響裝置的好處在于,喇叭可以放置在多個不同的地點,從而實現(xiàn)了一個音源播放,多個不同空間接收的效果,比如學校校園中的廣播系統(tǒng)等;或者,利用聲音共振回響原理,將多個喇叭布置在一個房間中的不同位置,實現(xiàn)環(huán)繞立體聲效果,比如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的家庭影院音響系統(tǒng)等。這兩種將音源播放裝置和喇叭分開設置的音響裝置的共同特點是采用有線連接方式,需要使用電纜將喇叭和音源播放裝置連接;在不同空間放置喇叭時,必須事先將電纜布置妥當,將每個喇叭分別連接到音源播放裝置上。這種音響裝置在家庭中使用時,比如前面提到的“家庭影院系統(tǒng)”,一旦將連接喇叭和音源播放裝置的電纜布置完成,便很難再改變喇叭的布局;應用于商業(yè)活動,比如在展覽會上使用時,需要事先布置好電纜,不具有便攜性,使用和攜帶均不太方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音響裝置,該裝置解決了當喇叭和音源播放裝置分開設置時,隨意改變喇叭放置位置不方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音響裝置,該裝置攜帶方便,可組合使用,也可獨立設置,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廣播和聯(lián)絡非常便利。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便攜式音響裝置,由移動分機和主機構成;移動分機設置有接收裝置、喇叭和電源;所述喇叭連接于所述接收裝置上,所述電源連接所述喇叭和接收裝置;主機上設置有音頻控制電路、發(fā)射裝置和電源;所述音頻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發(fā)射裝置,控制所發(fā)送的音頻信號,并將音頻信號通過所述發(fā)射裝置發(fā)射給所述移動分機;所述主機還設置有音頻接口,音頻接口連接于所述音頻控制電路中,音頻信號是通過所述音頻接口輸入,然后經所述音頻控制電路處理,再由所述發(fā)射裝置發(fā)送出去。
所述主機設有交流直流轉換電路。
所述主機上至少設置有一個基座。
所述音響裝置至少設置有一個移動分機,移動分機可以分別插置于所述基座中。
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充電電路的插接口,當所述移動分機插置在所述基座上時,所述移動分機的電源與所述充電電路并聯(lián)。
所述移動分機的電源可以是普通電池,也可以是可充電電池。
所述移動分機還設置有收音機接收電路。所述移動分機設置有控制按鈕,在所述控制按鈕的控制下,可設置接收所述主機發(fā)射的音頻信號、接收電臺廣播信號或者進行音量控制。
所述移動分機可以配合不同環(huán)境的需要做成各種外形,在所述移動分機的上部、下部與喇叭之間設置有防水密封層。
所述音頻接口設置有模擬及數(shù)字信號轉換的音頻接口電路,連接CD播放器、MP3播放器、收音機、錄音機、電唱機、VCD、DVD、錄像機、電視機、無線電話、有線電話以及對講機等音源設備。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的裝置,可利用一個輕巧而簡便的系統(tǒng)(主機和移動分機),在一個有效的空間范圍內,實現(xiàn)一個音頻信號發(fā)射,多個不同空間接收的效果;或者,每個單個的移動分機可以獨立使用來接收電臺廣播。移動使用和攜帶非常方便,具有良好的便攜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主機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音響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音響裝置由主機1和移動分機2兩個部分構成,主機1連接有MP3播放器3,實際上,主機1可通過音頻接口(如圖4所示)連接收音機、錄音機、麥克風、電唱機、CD機、VCD、DVD、錄像機、電視機、無線電話、有線電話及對講機等設備中的任意一個。
如圖4所示,主機1的主要結構包括電源、交流直流轉換、音頻控制電路、發(fā)射裝置、音頻接口、數(shù)字模擬信號轉換電路、充電電路和充電接口,它們的連接關系為電源提供動力,通過交流直流轉換連接于音頻控制電路;發(fā)射裝置連接于音頻控制電路,在其控制下發(fā)射音頻信號;音頻接口是單獨設置的,其通過數(shù)字模擬信號轉換電路連接于音頻控制電路中,能夠使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兼容各種音源輸入設備。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音響裝置的主機的發(fā)射裝置和移動分機的接收裝置分別是由發(fā)射電路及天線、接收電路及天線構成,使用民用的無線電通訊頻率,這是現(xiàn)有技術,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中不再做詳細描述。
主機1只設置一個發(fā)射裝置,并在其側部設置天線4,以進行無線電發(fā)射。
如圖2所示,移動分機2,可設置多個,以滿足多個移動點的傳送需求,如圖1所示,并結合圖3,主機1具有多個基座,以放置移動分機2,基座其是向外突伸并形成臺狀的結構,此時,音頻控制電路連接有充電電路(如圖4所示),其充電接口設置于基座中,即其基座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電源接觸頭,電源接觸頭可與移動分機2下部的電源插座相連接,以能夠對移動分機2進行充電;可保證移動分機2隨時能進行使用。
移動分機2,側部具有接收天線5,該接收天線就是接收裝置,其上部表面是喇叭,下部是基座,電源設置于基座中,基座便于該移動分機插置于主機1中;且其基座下部還設置有電源插座,以能夠對其電源進行充電。
上述的電源,可以采用充電電池,也可以采用普通電池。
結合圖4,在主機1的音頻控制電路中還設置有充電電路,充電電路通過充電接口向移動分機進行充電,從結構上看移動分機的底部具有電源插座。
所述的移動分機2,其下部的基座與喇叭之間設置防水密封層,且基座的電源插座處也設置有防水密封層,以形成嚴密的密封。
圖3所示,上述的移動分機2,其表面還可設置控制按鈕6,在控制電路的控制下,可設置可調頻接收電路(可調頻接收電路連接于天線和控制電路之間),以接收主機發(fā)射的音頻信號或者電臺的廣播信號或者進行音量控制等。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移動分機2,可以有多個,可以放置于不同室內房間或者室外,并且可以配合不同環(huán)境的需要做成各種外形。適用于家庭或者商業(yè)場所的音源播放、廣播等。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要由移動分機和主機構成;所述移動分機設置有接收裝置、喇叭和電源;所述喇叭連接于所述接收裝置上,所述電源連接所述喇叭和接收裝置;所述主機上設置有音頻控制電路、發(fā)射裝置和交流電源;所述音頻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發(fā)射裝置,控制所發(fā)送的音頻信號,并將音頻信號通過所述發(fā)射裝置發(fā)射給所述移動分機;所述主機還設置有音頻接口,音頻接口連接于所述音頻控制電路中,音頻信號是通過所述音頻接口輸入,然后經所述音頻控制電路處理,再由所述發(fā)射裝置發(fā)送出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設有交流直流轉換電路。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上至少設置有一個基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至少設置有一個所述移動分機,所述移動分機可以分別插置于所述基座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所述交流直流轉換電路的插接口,當所述移動分機插置在所述基座上時,所述移動分機的電源與所述交流直流轉換電路并聯(lián)。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分機的電源可以是普通電池,也可以是可充電電池。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分機還設置有收音機接收電路。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分機設置有控制按鈕,在所述控制按鈕的控制下,可設置接收所述主機發(fā)射的音頻信號、接收電臺廣播信號或者進行音量控制。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動分機的上部、下部與喇叭之間設置有防水密封層。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音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頻接口設置有模擬及數(shù)字信號轉換的音頻接口電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在特定范圍內使用的便攜式音響裝置。該音響裝置主要由移動分機和主機構成;移動分機設置有接收裝置、喇叭和電源;喇叭連接于所述接收裝置上,電源連接所述喇叭和接收裝置;主機上設置有音頻控制電路、發(fā)射裝置和交流電源;音頻控制電路連接發(fā)射裝置,控制所發(fā)送的音頻信號,并將音頻信號通過發(fā)射裝置發(fā)射給移動分機;主機還設置有音頻接口,音頻接口連接于音頻控制電路中,音頻信號是通過音頻接口輸入,然后經音頻控制電路處理,再由發(fā)射裝置發(fā)送出去。本實用新型的移動分機,可以有多個,可以分別放置于不同室內房間或者室外,并且可以配合不同環(huán)境的需要做成各種外形。適用于家庭或者商業(yè)場所的音源播放、廣播等。
文檔編號H04R3/00GK2755891SQ20042008856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葉智榮 申請人:葉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