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視機機頂盒中的控制電路,更具體地涉及反饋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為獲得高的數(shù)據(jù)包傳輸速度,必須使用吉比特率發(fā)送/接收芯片組(收發(fā)器)。一個此類收發(fā)器是一種由總部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市的Hewlett Packard公司出售的設備,該公司制造并出售命名為HDMP-1022的發(fā)送器和命名為HDMP-1024的接收器。HDMP-1022發(fā)送器和HDMP-1024接收器的芯片組詳述于1996年8月HewlettPackard的40頁的Preliminary Technical Data表中,并且目前已經可在它的互聯(lián)網站上得到。該數(shù)據(jù)表說明HDMP-1022發(fā)送器和HDMP-1024接收器如何能夠作為吉比特或G-LINKTM控制器使用,用以提供傳輸和接收G-LINK串行接口操作。本發(fā)明的G-LINK是升級后的G-LINK II。
G-LINK控制器的應用如圖1所示,它可用于機頂盒。圖中,G-LINK電路10作為串行接口電路把常規(guī)通用異步收發(fā)器(UART)電路12和G-LINK串行端口14連接起來,以實現(xiàn)多重目的,例如為UART 12提供信號通道,以及對到達和起始于G-LINK串行端口14的通信進行從全雙工轉換到半雙工的控制。另外,為了實現(xiàn)G-LINK串行端口14驅動紅外發(fā)生器(未示出),G-LINK電路10可以中繼通過數(shù)據(jù)線21傳輸?shù)膩碜约t外發(fā)生源20的紅外(IR)信號。
圖1中的所有組成部分都可由操作系統(tǒng)(未示出)控制,并且UART12被定義為COM端口。同樣,當UART 12接收到一個信號,它會產生一個將由操作系統(tǒng)處理的中斷信號。在某種操作模式下,例如配置測試模式,在該模式下系統(tǒng)配置被測試,G-LINK電路10向UART 12轉發(fā)來自G-LINK串行端口14的測試信號。在這種操作模式下,UART 12應接收測試信號并相應地產生中斷信號。然而,在另一種操作模式下,例如示范模式,在該模式下訓練用戶掌握系統(tǒng)的用途和性能,G-LINK電路10不必將它從UART 12接收的信號傳送回UART 12。這種不必要的反饋導致UART 12產生將由操作系統(tǒng)處理的不必要的中斷。對這些不必要的中斷進行處理會降低機頂盒的性能。因此,有必要控制G-LINK電路和UART 12之間的通信。
發(fā)明內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數(shù)字控制電路(DCC)允許/禁止信號從第二電路(如G-LINK電路)向輸入/輸出設備(如通用異步收發(fā)器(UART))傳輸。第二電路除了可以向輸入/輸出設備傳輸信號以外,也可以接收從輸入/輸出設備傳送的信號。根據(jù)由輸入/輸出設備向第二電路傳輸?shù)男盘?,DCC可以控制來自第二電路的傳輸信號。例如,當輸入/輸出設備正在向第二電路傳輸信號時,DCC禁止從第二電路向輸入/輸出設備傳輸信號。這樣,輸入/輸出設備收不到任何來自第二設備的信號,因此它就不會向中央處理器(CPU)產生中斷。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是G-LINK電路,它具有與G-LINK端口連接的雙向線,輸入/輸出設備是UART。當在某個特定的操作模式下G-LINK端口短路時,DCC禁止從G-LINK電路向UART的信號傳輸。在另一個操作模式下,DCC對UART的輸出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在UART傳輸期間,DCC將UART的接收線設置為高狀態(tài),表示沒有輸入信號,因此禁止了來自G-LINK電路的信號所產生的不必要和不應有的UART中斷。然而在另外一種操作模式下,DCC允許從G-LINK電路向UART傳輸?shù)男盘柕淖杂闪鲃印R虼水斝枰獣r,DCC允許將G-LINK信號反饋回UART。
通過下述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上述發(fā)明的教導可以容易地被理解,其中圖1示出了一個現(xiàn)有技術電路布置,該布置在機頂盒中用到G-LINK電路,G-LINK串行端口,UART和紅外發(fā)生源;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原理的一個電路布置,該布置用來控制G-LINK電路發(fā)送線和UART接收線之間的通信;圖3A和3B示出了用在圖2所示的電路布置中的一種典型的數(shù)字控制電路,以及對不同操作模式進行的設置安排;圖4示出了一個流程圖,該流程圖給出在CPU和操作系統(tǒng)的控制下進入示范模式的步驟;以及圖5示出了一個根據(jù)操作模式用于控制從串行接口電路到收發(fā)器電路的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圖中共用的相同部分都被指定使用了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2示出了依據(jù)本發(fā)明原理的示范電路布置。G-LINK電路10作為串行接口電路把常規(guī)通用異步收發(fā)器(UART)電路12和G-LINK串行端口14連接起來,其中通用異步收發(fā)器(UART)電路12例如是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市(Mountain ViewCalifornia,USA)的TeraLogic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TL811集成電路的一部分,所述連接用以實現(xiàn)多重目的,例如為UART 12提供信號通道,以及將到達和起始于G-LINK串行端口14的通信進行從全雙工轉換到半雙工的控制,或者為了進一步改進設計或故障診斷的目的,為全雙工通信提供直接從UART 12到G-LINK串行端口14的信號通道。數(shù)字控制電路(DCC)22被設置在G-LINK電路10的輸出線(GLNK_Rx18)和UART 12的接收(輸入)線(UART_Rx 23)之間,用于根據(jù)GLNK_Tx16(UART 12的輸出線或G-LINK電路10的輸入線)處的動作以及下述討論的其他因素控制從G-LINK電路10傳輸?shù)経ART 12的信號。
另外,上述布置用于G-LINK串行端口14驅動紅外(IR)發(fā)生器(未示出),來響應通過紅外數(shù)據(jù)線21與G-LINK電路10相連的IR發(fā)生源20,如圖2所示。該IR發(fā)生器是一個紅外線發(fā)光二極管(LED),被布置在機頂盒的外部,用于控制外部設備(未示出),該設備可通過IR信號進行遙控,例如VCR、電視接收機、DVD播放機等等。以此為目的的IR發(fā)生器的這些用途,對于熟悉該技術領域的人員都是公知的。IR發(fā)生源20通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來驅動,下面將更充分地對其討論。
圖2中的電路布置也可用于這樣的方式尋呼控制指令可通過G-LINK電路14從UART 12傳輸?shù)紾-LINK串行端口,用于控制外部的尋呼器模塊與尋呼服務提供器建立聯(lián)系。這種電路布置已經被用于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市Thomson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ATC 311高清晰電視。
本發(fā)明尤其適用于用在電視接收器(未示出)的機頂盒(未示出)。為了理解上述發(fā)明,下面僅僅進一步討論機頂盒的這些部分和/或必要的電視接收器。例如,機頂盒具有一個操作系統(tǒng)和一個中央處理器(CPU)(未示出),它們兩個都控制UART 12,G-LINK電路10和下面將要討論的DCC 22,該操作系統(tǒng)在上述情況下為Windows CETM,它是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雷德蒙的微軟公司的產品。當UART 12收到一個信號,它產生一個中斷信號,該信號通常要求操作系統(tǒng)跳轉到一個中斷處理程序來處理此中斷。其他的輸入/輸出或收發(fā)設備,例如通用同步/異步接收發(fā)送器(USART),也可用于該電路布置。
圖2中的電路布置在若干操作模式下起作用。在配置測試操作模式中,DCC 22允許所有從G-LINK電路10發(fā)送的信號被傳送到UART12。在示范模式中,DCC 22禁止任何信號從G-LINK電路10傳送到UART12。操作系統(tǒng)不應把機頂盒置于示范模式中,除非操作系統(tǒng)探測到G-LINK串行端口14是短路的,該情況是用戶希望機頂盒進入示范模式的用戶指示。當G-LINK串行端口14短路時,G-LINK電路10通常返回任何其從UART 12接收到的信號。因此,為了探測G-LINK串行端口是否是短路的,操作系統(tǒng)可以把機頂盒置于配置測試模式中,通過UART12向G-LINK電路10發(fā)送一個測試信號,并且等待觀察是否該測試信號從UART 12返回。如果測試信號返回,操作系統(tǒng)則確定G-LINK串行端口已經被短路,并繼續(xù)把機頂盒置于示范模式。對G-LINK串行端口14短路可通過對插頭短路來實現(xiàn),因此把數(shù)據(jù)信號線短路接地。
當G-LINK串行端口14未被短路時,機頂盒通常在默認模式下運行,在這種模式下,測試者通過測試設備可以從UART 12向G-LINK串行端口14發(fā)送調試消息。在默認的操作模式下,G-LINK電路10返回從UART 12接收到的信號,這是不必要的。為了消除或屏蔽掉由這些返回信號產生的中斷,DCC 22監(jiān)控UART輸出線GLNK_Tx 16的狀態(tài),并且在UART 12傳輸中,UART的接收線UART_Rx 23被設置為高狀態(tài),向UART 12指示尚未收到信號并且阻塞來自G-LINK電路10的信號。
當G-LINK串行端口14不被短路時,操作系統(tǒng)也可將機頂盒置于IR發(fā)生器模式。在這種模式下,G-LINK電路10通常向UART 12發(fā)送信號。這些信號是不必要的。同樣,DCC 22禁止任何信號通過GLNK_Rx18從G-LINK電路10向UART 12傳輸,再次消除不必要的中斷。
DCC的硬件邏輯和控制寄存器示于圖3A。圖3B的表格示出了DCC22中每個控制寄存器的設置和相應數(shù)據(jù)輸入的邏輯狀態(tài)。在圖3A和3B中,GLNK_Rx,GLNK_Tx和UART_Rx分別代表GLNK_Rx 18,GLNK_Tx16和UART_Rx 23的邏輯(信號)狀態(tài)。圖3A示出了DCC 22包含五個裝置U1到U5。U1 24是時序定時觸發(fā)器,起鎖存器的作用,U2 26和U3 28包含普通的低電平邏輯門,U4 30和U5 32是普通的信號多路復用器。DCC 22接收下列輸入來生成UART_RxGLNK_Rx,GLNK_Tx,寄存器4的位3,寄存器6的位2和寄存器6的位4。寄存器4和6包含在一個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未示出)中并且由操作系統(tǒng)進行設置。在下面的討論中,邏輯值1(高)通常意味著沒有信號傳輸。例如,當GLNK_Tx有邏輯值1,它通常意味著GLNK_Tx 16線是空閑狀態(tài),也就是沒有發(fā)送或接收。
U4 30和U5 32多路復用器提供給G-LINK電路10三個系統(tǒng)級操作模式。最簡單的模式是示范模式(在圖3B中是設置號5或模式3),此時U5 32的輸出是邏輯高電平——UART_Rx具有邏輯值1,也就是UART_Rx 23線是空閑的,因此UART 12不接收任何信號。當U5 32具有來自CPLD的控制信號同時寄存器6的位4被設置為邏輯電平1時,這種模式被啟動,如圖3B中的表所示。
當寄存器6的位4被設置為邏輯低電平時,DCC 22運行其他兩種模式中的一種,或設置號1-4中的一個。根據(jù)圖3B,U5 32的輸出直接依賴于U4 30的輸出。U4多路復用器由CPLD寄存器6的位2的邏輯電平控制。當CPLD寄存器6的位2的邏輯電平為高時,DCC 22在配置測試模式或模式2下運行。在這種情況下,U4 30的輸出恰恰是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見圖3A。同樣,在UART_Rx 23的輸出信號與那些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相同。因此,DCC 22允許從G-LINK電路10向UART 12的傳輸信號的自由流動。這是必要的,因為測試信號通常通過G-LINK串行端口14向UART 12傳輸,再由操作系統(tǒng)進行處理。
當CPLD寄存器6的位2被設置為邏輯低電平時,DCC 22在模式1下運行。U4 30的輸出直接依賴于U3 28的輸出,U3 28是一個具有三個輸入的與非門CPLD寄存器14的位3,來自GLNK_Tx的信號以及從U2 26來的輸出信號。U2 26是反相器,用以反相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當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從邏輯值1轉換為邏輯值0時,來自GLNK_Tx 16的信號被鎖存在U1 24。這種GLNK_Tx 16被鎖存的狀態(tài)消除了在GLNK_Rx 18和GLNK_Tx 16信號中由于相位或計時不同而導致的在U3 28的輸出中產生的錯誤邏輯轉換。
在模式1下,當CPLD寄存器14的位3被設置成邏輯值1時,DCC22處于默認運行狀態(tài)。在這種默認運行狀態(tài)下,DCC檢測UART 12是否在向G-LINK電路10傳輸信號。如果UART 12不在傳輸,DCC 22允許信號從G-LINK電路10向UART 12傳輸。否則,如果UART 12正在傳輸,DCC 22禁止從G-LINK電路10傳送信號。在圖3A和3B中,當來自GLNK_Tx 16的信號具有1邏輯值(無信號)時,U3 28的輸出是U2 26的輸出或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實際上,UART_Rx 23的信號與來自GLNK_Rx 18的信號相同。另一方面,如果來自GLNK_Tx 16的信號具有邏輯值0(UART 12正在傳輸),U3 28的輸出具有邏輯值1。實際上,UART_Rx 23的信號被保持為邏輯值1,即禁止從G-LINK電路10向UART 12傳輸。
在模式1下,如果CPLD寄存器14的位3被設置為邏輯值0,IR發(fā)生器激活,也就是,G-LINK電路10正在接收來自IR發(fā)生源20的IR信號以及正在通過G-LINK串行端口14向外部IR發(fā)生器傳輸IR信號。在這種狀況下,U3 28的輸出具有邏輯值1,這使得UART_Rx 23的信號也具有邏輯值1,即禁止從G-LINK電路10向UART 12傳輸。
應當理解,來自CPLD的具體電平信號和圖3B中所述的信號電平對于操作系統(tǒng)所使用和相關的電路是特定的,但它們對于熟悉該技術領域的人員是作為例證的,以理解其操作。CPLD及其各自的寄存器不屬于本發(fā)明的部分。
當短路插頭插入G-LINK串行端口14時,輸出的短路被檢測到,并且系統(tǒng)被置于示范模式,在該模式下用戶被訓練掌握系統(tǒng)的用途和性能。當然可以理解,可以利用與短路插頭相當?shù)脑O備,如面板開關。該模式可典型地用于零售店來驅動示范模式,并且符合圖3B中的設置5。示范模式的操作不屬于本發(fā)明的部分。
圖4示出了在CPU和操作系統(tǒng)的控制下進入示范操作模式的流程圖。當用戶把G-LINK串行端口14短路時,用戶是在通知機頂盒進入示范模式。在402,UART被配置為COM端口,這是由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選項。在示例實施例中,CPLD寄存器(未示出)在404被設置,這里CPLD寄存器6的位2和位4都被設置為0,也就是機頂盒處于默認模式或IR發(fā)生器模式。該過程繼續(xù)通過鏈路406到達節(jié)點408,用以確定IR發(fā)生器是否激活。在該實施例中并如圖3B所示,如果寄存器14的位3為0,則IR發(fā)生器模式是被激活的。如果IR發(fā)生器模式被激活,則返回到鏈路406。如果是“否”,則在410確定操作系統(tǒng)是否希望檢測G-LINK串行端口14是否被短路(示為“測試DEMO PIN”),用以提供示范,如前所述。如果是“否”,則返回鏈路406。如果是“是”,CPLD寄存器在412被重新設置,設置CPLD寄存器6的位2為邏輯1,位4為邏輯0。這種設置把圖3A中的電路布置置于配置測試模式。在414,操作系統(tǒng)確定UART 12輸入線UART_Rx 23是否處于邏輯0,表明存在進入UART 12的信號。如前所述,當串行端口14短路時,G-LINK電路10返回其從UART 12接收到的任何信號。因此,當操作系統(tǒng)接收到它先前發(fā)送的信號時,操作系統(tǒng)便確定G-LINK串行端口14是短路的。如果判定塊414返回了“是”,則CPLD在416被重新設置以便把圖3A中的電路布置置于示范模式。如圖3B所示,為了把該電路布置設置為示范模式,寄存器2的位2要被設置為邏輯0并且位4被設置為邏輯1。然后該過程返回到鏈路406。如果是“否”,該過程返回到404,把電路布置設置回默認模式或IR發(fā)生器有效模式。
圖5示出了一種在系統(tǒng)中根據(jù)操作模式控制從串行接口電路到收發(fā)器電路的傳輸?shù)姆椒?,串行接口電路例如圖2中所示的G-LINK電路10,收發(fā)器電路例如圖2中所示的UART 12。在510檢測系統(tǒng)的操作模式。模式在520被確定。如果模式為第一模式,例如圖3B中所示的配置測試模式,則在530允許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電路傳輸信號。如果模式為第二模式,例如圖3B中所示的默認模式,則在540確定收發(fā)器電路是否在向串行接口電路傳輸信號。如果收發(fā)器電路正在傳輸,則在550禁止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電路傳輸信號。否則,如果收發(fā)器電路沒有在傳輸,則允許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電路傳輸信號。如圖3A所示,串行接口電路也可包括與串行端口(如G-LINK串行端口14)連接的雙向線。
這里給出的例子能夠使那些熟悉該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加清楚地理解和應用本發(fā)明。這些例子不應被認為限制了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說明和代表了本發(fā)明的用途??紤]到前面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眾多的修正以及可供選擇的實施例對那些熟悉該技術領域的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些描述將被解釋為僅僅是說明性的,是為了達到使那些熟悉該技術領域的人員以最好的方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而并不是打算說明此發(fā)明的所有可能形式。也可以理解為,用到的文字只是描述性文字,而不是限制性文字,這些結構細節(jié)可以充分地變化,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本質,并且對屬于附加權利要求書范圍的所有改變保留獨占使用的權利。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路配置,包括第一電路,具有輸出線和輸入線;第二電路,具有輸入線和輸出線,輸入線用來接收來自第一電路的輸出線的信號,輸出線用來向第一電路的輸入線傳輸信號;以及控制電路,用來控制由第二電路輸出線向第一電路輸入線傳輸?shù)男盘枴?br>
2.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控制電路依照在第一電路輸出線所傳輸?shù)男盘枺刂朴傻诙娐份敵鼍€向第一電路輸入線傳輸?shù)男盘枴?br>
3.權利要求2的電路配置,其中當?shù)谝浑娐氛诘谝浑娐返妮敵鼍€上傳輸信號時,控制電路禁止由第二電路輸出線向第一電路輸入線傳輸?shù)男盘枴?br>
4.權利要求2的電路配置,其中當?shù)谝浑娐氛谳敵鼍€上傳輸信號時,控制電路保持第一電路的輸入線為高狀態(tài)。
5.權利要求2的電路配置,其中選擇通用異步接收/發(fā)送器(UART)和通用同步/異步接收/發(fā)送器(USART)中的一個作為第一電路。
6.權利要求5的電路配置,其中第二電路是G-Link電路。
7.權利要求2的電路配置,其中第二電路還包含一條雙向線。
8.權利要求7的電路配置,其中雙向線的短路啟動示范模式。
9.權利要求8的電路配置,其中形成短路的是接地短路電路。
10.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如果第一電路收到自第二電路傳輸?shù)男盘?,第一電路產生一個中斷信號。
11.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自第一電路輸出線傳輸?shù)男盘柾ㄟ^第二電路來控制外部尋呼器模塊,以連接尋呼器業(yè)務。
12.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第二電路還包括了第二輸入線,用來接收從IR發(fā)生源傳輸?shù)腎R信號,第二電路在輸出線傳輸IR信號來遙控外部設備。
13.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第二電路提供第一電路輸出線和第一電路輸入線之間的反饋。
14.權利要求1的電路配置,其中根據(jù)操作模式,控制電路控制由第二電路輸出線向第一電路輸入線傳輸?shù)男盘枴?br>
15.在CPU和操作系統(tǒng)控制的系統(tǒng)中,一種控制從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電路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系統(tǒng)的操作模式;如果此模式為第一模式,允許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電路傳輸信號;以及如果此模式為第二模式,檢測收發(fā)器電路是否正在向串行電路傳輸信號,如果收發(fā)器電路正在傳輸信號,則禁止串行接口電路向收發(fā)器傳輸信號。
16.權利要求15的電路配置中,其中選擇通用異步接收/發(fā)送器(UART)和通用同步/異步接收/發(fā)送器(USART)中的一個作為收發(fā)器電路。
17.權利要求15的電路配置,其中串行接口電路是G-Link電路。
18.權利要求15的電路配置,其中串行接口電路還包括一條雙向線。
19.權利要求18的電路配置,其中雙向線的短路啟動示范模式。
20.權利要求19的電路配置,其中形成短路的是接地短路電路。
全文摘要
一種數(shù)字控制電路,當在特定的操作模式下G-LINK輸出端口短路時,其允許/禁止UART接收信號的串行傳輸?shù)姆答仭T诔R?guī)操作模式下,數(shù)字控制電路監(jiān)測UART的Tx輸出的狀態(tài),在UART傳輸期間,Rx線通常設置為高狀態(tài),用于數(shù)據(jù)反饋,并消除由G-LINK電路產生的不必要和不希望的UART中斷。因此,當需要時數(shù)字控制電路允許G-LINK信號反饋回UART,由此保留了確定設備操作模式的功能,以及在常規(guī)操作模式下允許G-LINK的串行端口被配置和利用。
文檔編號H04N5/00GK1647056SQ03808214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K·L·珀杜 申請人:湯姆森許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