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組、第二開關組、阻抗切換單元、第三開關、第四開關和第五開關,第一開關組的一端與電路的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第二開關組的一端與電路的另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第三開關的一端與供電電源連接,另一端與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第四開關的一端與供電電源連接,另一端與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第五開關的一端與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連接,另一端與供電電源連接;通過第一開關組、第二開關組、第三開關、第四開關及第五開關的開啟或關斷,控制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
【專利說明】
_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
【背景技術】
[0002] 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簡稱BLE)片上系統(tǒng)(System On Chip,S0C) 芯片,對系統(tǒng)功耗要求非常高,B L E S 0 C芯片中的射頻發(fā)射鏈路功率放大器(P o w e r Amp I i f i er,簡稱PA)通常是耗電最多的模塊,因此,藍牙BLE SOC芯片設計中,射頻發(fā)射鏈路 中的功率放大器的功耗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0003] 現(xiàn)有功率放大器的電路如圖1所示,上一級的射頻電壓輸入信號采用差分形式分 別通過RFP端和RFN端輸入到功率放大器,經(jīng)過放大處理后,仍采用差分形式,分別通過C4和 C5輸出。通常,功率放大器在飽和輸出時,能夠獲得最大效率,效率是指功率放大器輸出到 負載上的功率與功率放大器消耗的總功率的比值。在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向下調節(jié)時, 由于負載阻抗不變,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會隨之下降。
[0004] 綜上所述,在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向下調節(jié)時,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會隨之下降, 影響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功率放大器 的輸出功率向下調節(jié)時,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會隨之下降的問題。
[0006]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所述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組、第二開 關組、阻抗切換單元、第三開關、第四開關和第五開關,其中:
[0007] 所述第一開關組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 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0008] 所述第二開關組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另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 抗切換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0009] 所述第三開關的一端與供電電源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 差分端口連接;
[0010] 所述第四開關的一端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 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0011]所述第五開關的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 供電電源連接;
[0012] 通過所述第一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以及所述第 五開關的開啟或關斷,控制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
[0013]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電路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開關組、所述 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
[0014] 若所述電路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 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 輸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率。
[0015]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電路的輸出功率為第一功率,所述第一開關組、所 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
[0016] 若所述電路的輸出功率為第二功率,所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三開關為開啟狀 態(tài),所述第一開關組、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 所述第二功率。
[0017]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組均為匪OS管;所述第 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PMOS管。
[0018]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組均為PMOS管;所述第 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NMOS管。
[0019]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為所述電路的 輸出端,所述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與外接天線連接。
[0020]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非平衡差分端口接地。
[0021]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電路還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與所述 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
[0022] -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電路還包括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的一端與所述 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
[0023]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射頻功率放大電路中設置了阻抗切換單元,通過與該阻抗切 換單元連接的第一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以及所述第五開 關的開啟或關斷,控制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從而改變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負載 阻抗,以使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輸出功率改變時,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效率不變。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現(xiàn)有功率放大器的電路示意圖;
[0025]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種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種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0027]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種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 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 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9]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 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30] 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如圖2所示,所述電路包括:第 一開關組(M2)、第二開關組(M3)、阻抗切換單元、第三開關(M4)、第四開關(M5)和第五開關 (M6),其中:
[0031 ]所述第一開關組(M2)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 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PO)連接;
[0032]所述第二開關組(M3)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另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 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Pl)連接;
[0033]所述第三開關(M4)的一端與供電電源(VDD)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 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0034]所述第四開關(M5)的一端與所述供電電源(VDD)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 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Pl)連接;
[0035]所述第五開關(M6)的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連接,且另一端與 所述供電電源連接;
[0036]通過所述第一開關組(M2)、所述第二開關組(M3)、所述第三開關(M4)、所述第四開 關(M5)以及所述第五開關(M6)的開啟或關斷,控制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
[0037]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射頻功率放大電路中設置了阻抗切換單元,通過與該阻抗切 換單元連接的第一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以及所述第五開 關的開啟或關斷,控制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從而改變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負載 阻抗,以使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輸出功率改變時,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效率不變。
[0038] 另外,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用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寄生電感替換了圖1所示的現(xiàn)有射 頻功率放大電路中的LO和Ll,從而不會增加射頻功率放大電路所占空間。
[0039]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至少一個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組中 包含至少一個第二開關。
[0040] 具體的,若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多個第一開關,則所述多個第一開關采用并聯(lián) 連接;若所述第二開關組中包含多個第二開關,則所述多個第二開關采用并聯(lián)連接。本發(fā)明 實施例中所指的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41] 可選的,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以阻抗切換單元為傳輸線平衡器(簡稱巴倫)為例進行說 明的,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不限定阻抗切換單元的具體實現(xiàn),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只要能變化 阻抗的結構均適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其中,如圖2所示,所述阻抗切換單元包括:
[0042] 兩個平衡差分端口,即第一平衡差分端口和第二平衡差分端口 Pl,用于接收差分 信號;
[0043]兩個非平衡差分端口,即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P3和第二非平衡差分端口P4,其中, 所述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作為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輸出端,與外接天線連接,用于將經(jīng)射 頻功率放大電路進行放大后的差分信號轉換成單端信號,并輸出到外接天線上;所述第二 非平衡差分端口接地;
[0044] 中心抽頭端口 P2,位于第一平衡差分端口和第二平衡差分端口所在的線圈的中 心。
[0045]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包括至少兩種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和 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 率。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是以兩種工作模式進行說明的,兩種以上模式的處理過程類似,此處不 再 舉例說明。
[0046]在實施中,若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開關組、所述第二 開關組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由于第五 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
[0047] 此時,如圖2所示,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差分負載阻抗為n2X50歐姆,其中,η為所 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線圈匝數(shù)比,可以根據(jù)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額定最大輸出功率確定,外 接天線的阻抗為50歐姆??梢姡珹點(或B點)處的單端負載阻抗戈
歐姆。假設射頻功 率放大電路的供電電壓為VDD,則在差分工作模式(即第一工作模式)下,射頻功率放大電路 能輸出的最大功率Pmaxd滿足以下公式一:
[0048]
會式一;
[0049] 其中,VDD表示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供電電壓。
[0050] 在實施中,若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 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五開 關為關斷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 率。
[0051]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三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 一開關組、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
[0052] 具體的,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即單端工作模式)時,由于第五 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懸空,即呈現(xiàn)高阻狀態(tài),此時,如圖2所 示,所述阻抗切換單元轉變成變壓器模式,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由第一工作模式(即差分工作 模式)轉變成單端工作模式,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負載阻抗為η 2Χ50歐姆,即A點處的單端 負載阻抗為η2 X 50歐姆,可見,單端工作模式相對于差分工作模式,單端負載阻抗增加了 1 倍。假設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供電電壓為VDD,則在單端工作模式(即第二工作模式)下,射 頻功率放大電路能輸出的最大功率?_^滿足以下公式二:
[0053]
公式二;
[0054]其中,VDD表示射頻功率放大電路的供電電源。
[0055] 兩種工作模式下,射頻功率放大電路能輸出的最大功率相差6dB,由于兩種工作模 式下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均工作在最大輸出功率狀態(tài),因此,可以獲得相同的效率。
[0056]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的第一開關和所述第二開關組包含的第 二開關為同類型開關,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同類型開關。
[0057] 一種可選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組均為匪OS管;所述第 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PMOS管。
[0058]另一種可選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組均為PMOS管;所述 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NMOS管。
[0059]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分別通過片內(nèi)寄存器輸出的數(shù)字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一開關組 中包含的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組包含的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 第五開關的開啟或關斷。具體的,當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的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 關組包含的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的柵極連接的數(shù)字控 制信號為高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的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組包含的第二開關、 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當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 含的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組包含的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 開關的柵極連接的數(shù)字控制信號為低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組中包含的第一開關、所述第 二開關組包含的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
[0060] 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供了另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在實施例一所示的射頻功 率放大電路的基礎上,增加了用于濾波的第一電容C2和第二電容C3,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 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 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
[0061] 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射頻功率放大電路進行詳細說 明。
[0062]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提供的射頻功率放大器(PA)電路,應用于BLE SOC芯片中,電 路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用于隔離輸入射頻信號的直流部分的第三電容CO和第四電容Cl; 第一電容C2和第二電容C3;第六開關MO、第七開關Ml、第一開關組M2和第二開關組M3,且MO、 Ml、M2和M3均為匪OS管;第三開關M4、第四開關M5和第五開關M6,且M4、M5和M6均為PMOS管; 以及巴侖T0。第一電容C2與巴倫TO次級線圈的寄生電感組成第一諧振電路,第一諧振電路 的諧振頻率Π 為PA電路的工作頻率,即
sqrt()表示平方根函數(shù); 第二電容C3與巴倫TO次級線圈的寄生電感組成第二諧振電路,第二諧振電路的諧振頻率f2 為PA電路的工作頻率,SP
,其中:
[0063] CO的一端連接射頻正向輸入(Radio Frequency Positive input,簡稱RFP)端口, 且CO的另一端與MO的柵極相連;其中,RFP端口用于接收上一級設備發(fā)送的射頻正向電壓輸 入信號;
[0064] Cl的一端連接射頻反向輸入(Radio Frequency Negative input,RFN)端口,且Cl 的另一端與Ml的柵極相連;其中,RFN端口用于接收上一級設備發(fā)送的射頻反向電壓輸入信 號;
[0065] MO的源極接地,且MO的漏極與M2的源極相連;
[0066] Ml的源極接地,且Ml的漏極與M3的源極相連;
[0067] M2的柵極連接數(shù)字控制信號SWlP,且M2的漏極分別與M4的漏極和巴侖TO的第一平 衡差分端口 PO端口連接;本實施例中以第一開關組中包含一個第一開關為例進行說明的。
[0068] M3的柵極連接數(shù)字控制信號SW1N,且M3的漏極分別與M5的漏極和巴侖TO的第二平 衡差分端口 Pl端口相連;
[0069] M4的柵極連接數(shù)字控制信號SW2P,且M4的源極連接供電電源VDD;
[0070] M5的柵極連接數(shù)字控制信號SW2N,且M5的源極連接供電電源VDD;
[0071] M6的柵極連接數(shù)字控制信號SW3,M6的源極連接電源VDD,且M6的漏極與巴侖TO的 中心抽頭端口 P2相連;
[0072]巴侖TO的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 P3端口連接片外天線,作為PA的輸出端;巴侖TO的 第二非平衡差分端口 P4端口接地。
[0073]本實施例中,CO和Cl的取值與后級負載M0,M1的柵源寄生電容有關,可選的,CO取 值為MO柵源寄生電容的10倍,Cl取值為Ml柵源寄生電容的10倍。
[0074] 本實施例中,PA在高功率輸出(即第一工作模式)時,SWlP,SWlN,SW2P,SW2N為高電 平信號,SW3為低電平信號,此時M2,M3,M6處于開啟狀態(tài),M4,M5處于關斷狀態(tài),巴倫TO的P2 連接供電電源;PA的差分負載阻抗為n 2X50歐姆(巴侖的線圈匝數(shù)比為l:n,天線阻抗為50 歐姆),單端負載阻抗爻
[0075] PA在低功率輸出(即第二工作模式)時,SWlN,SW2N為低電平信號,SWlP,SW2P,SW3 為高電平信號,此時M2,M5處于開啟狀態(tài),M3,M4,M6處于關斷狀態(tài),巴倫TO的P2懸空,巴侖TO 轉變成變壓器模式,PA由差分工作模式轉變成單端工作模式;或者SWlP,SW2P為低電平信 號,SW1N,SW2N,SW3為高電平信號,此時M3,M4處于開啟狀態(tài),M2,M5,M6處于關斷狀態(tài),巴倫 TO的P2懸空,巴侖TO轉變成變壓器模式,PA由差分工作模式轉變成單端工作模式。PA的負載 阻抗為η2 X 50,相對于差分工作模式時單端負載阻抗增加了 1倍。
[0076]假設電路的供電電壓為V 0,P A在差分工作模式時最大輸出功率為
,PA在單端工作模式時最大輸出功率為
,Pmaxd和Pmxs 相差6dB,由于兩種工作模式下PA均工作在最大功率輸出狀態(tài),因此可以獲得相同的漏端效 率。
[0077]盡管已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nèi)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chuàng)造 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yōu) 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fā)明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78]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 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 之內(nèi),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
【主權項】
1. 一種射頻功率放大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組、第二開關組、阻抗 切換單元、第三開關、第四開關和第五開關,其中: 所述第一開關組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 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所述第二開關組的一端與所述電路的另一個差分輸入端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 換單元的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 所述第三開關的一端與供電電源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平衡差分 端口連接; 所述第四開關的一端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平衡 差分端口連接; 所述第五開關的一端與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中心抽頭端口連接,且另一端與所述供電 電源連接; 通過所述第一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以及所述第五開 關的開啟或關斷,控制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阻抗變換。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電路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 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關 斷狀態(tài); 若所述電路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四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 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輸出 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輸出功率。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電路的輸出功率為第一功率,所述第 一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為 關斷狀態(tài); 若所述電路的輸出功率為第二功率,所述第二開關組和所述第三開關為開啟狀態(tài),所 述第一開關組、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為關斷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所述第 二功率。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 組均為NMOS管;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PMOS管。5.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組和所述第二開關 組均為PMOS管;所述第三開關、所述第四開關和所述第五開關均為NMOS管。6.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一非平衡 差分端口為所述電路的輸出端,所述第一非平衡差分端口與外接天線連接。7.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切換單元的第二非平衡 差分端口接地。8.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 一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9.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第二電容,所述第 二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平衡差分端口連接,且另一端接地。
【文檔編號】H03F1/02GK105915189SQ20161022339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發(fā)明人】孫響
【申請人】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