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卻水排裝置及其水冷模塊,尤指一種由復數(shù)薄片體堆棧組成具有流道及散熱效率較佳的冷卻水排裝置及其水冷模塊。
背景技術:
現(xiàn)行電子裝置速度及效能日新月異,隨著效能之提升則其內部電子組件工作時則會相對提升溫度,一般散熱模塊僅針對透過散熱器或均溫板或熱管組合后對電子組件進行解熱,亦有透過增設散熱風扇對該散熱模塊進行強制散熱之使用,但因該散熱模塊設置于電子裝置內部僅能盡量將熱量帶離電子組件而無法直接排出該電子裝置內部,故亦有業(yè)者將水冷模塊應用于該電子裝置中進行解熱,水冷模塊具有一水冷頭及一水冷排,并該水冷頭及該水冷排間具有循環(huán)水道并兩者間透過管體進行連接使得以進行冷卻流體循環(huán),該冷水頭具有一熱交換接口系直接與電子組件進行貼設并將熱量導出,其后再透過該冷水頭內部之冷卻流體將熱量帶離該熱交換接口,最后將吸附有熱量之冷卻流體引導至設置于該電子裝置外部的水冷排進行冷卻,該水冷頭與該水冷排內部冷卻流體主要透過設置于該水冷頭內的一泵浦,或透過外部直接設置的獨立外接的泵浦對冷卻流體進行驅動該冷卻流體冷卻循環(huán),但當內部空間狹窄的電子設備中,該水冷頭之整體大小需嚴格要求符合狹窄空間設置,又因水冷頭內必須設置該泵浦,故如何解決狹窄空間之解熱問題則為首要之目標。
再者,隨著不同需求必須設置多重或復雜之水道結構藉此提升冷卻水降溫之效率,而習知水冷排結構系由透過復數(shù)中空扁管兩端串接水箱或水槽,再透過復數(shù)散熱鰭片設于該等中空扁管彼此之間,且該等散熱鰭片系呈彎繞狀并以彎折點外側與對應相鄰該等扁管的外側透過焊接而成,二者僅有點接觸,前述二側水箱與相焊接后的該等散熱鰭片與該等扁管的兩側也是透過焊錫焊接而成,令該二側水箱與該等散熱鰭片及該等扁管連接構成所述水冷排結構,故習知水冷排結構并無法制程復雜水道或水冷排之結構,且散熱效率不彰,且鰭片易受外力損壞而造成水冷排結構失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創(chuàng)作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種具有提升冷卻流體降溫效率的水排裝置。
本創(chuàng)作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種可縮減水冷頭之體積的水冷模塊。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chuàng)作系提供一種水排裝置,系包含:一立體結構體、一頂側片體、一底側片體、一泵浦;
所述立體結構體具有復數(shù)薄片體,該等薄片體具有復數(shù)直列放射狀凸體及至少一漩渦狀凸體,直列放射狀凸體部分徑向連接該漩渦狀凸體,該等薄片體彼此相互堆棧組合該立體結構體,并令該等直列放射狀凸體堆棧形成復數(shù)鰭片,該漩渦狀凸體堆棧形成一渦旋流道,所述渦旋流道一端具有一進水空間,另一端具有一出水口;所述頂側片體設于該立體結構體上側,并封閉該渦旋流道頂側并對應該進水空間處具有一進水口;所述底側片體設于該立體結構體下側,并封閉該渦旋流道底側;所述泵浦設置于前述進水空間,并具有復數(shù)扇葉。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chuàng)作系提供一種水冷模塊,系包含:一冷卻水排裝置、一水冷頭、一第一管體、一第二管體;
所述冷卻水排裝置,系包含:一立體結構體、一頂側片體、一底側片體、一泵浦;
所述立體結構體具有復數(shù)薄片體,該等薄片體具有復數(shù)直列放射狀凸體及至少一漩渦狀凸體,直列放射狀凸體部分徑向連接該漩渦狀凸體,該等薄片體彼此相互堆棧組合該立體結構體,并令該等直列放射狀凸體堆棧形成復數(shù)鰭片,該等漩渦狀凸體堆棧形成一渦旋流道,所述渦旋流道一端具有一進水空間,另一端具有一出水口;所述頂側片體設于該立體結構體上側,并封閉該渦旋流道頂側,對應該進水空間具有一進水口;所述底側片體設于該立體結構體下側,并封閉該渦旋流道底側;所述泵浦設置于前述進水空間,并具有復數(shù)扇葉。
所述水冷頭具有一殼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容水空間及一熱交換接口及一入水口及一排水口,所述入、排水口連接該容水空間,該熱交換接口設于該殼體之一側并連接該容水空間;所述第一管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別連接該水冷頭之入水口及該立體結構體之出水口;所述第二管體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別連接該冷水頭之排水口及該立體結構體之進水口。
透過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不僅可改善習知水排結構無法提供較佳之冷卻效率外更可透過堆棧之方式組成具有復雜流道結構的水排裝置,進而可以提升冷卻冷卻流體之冷卻效率者。
并透過冷卻水排結合泵浦后可大幅縮減傳統(tǒng)水冷頭之體積,進一步增加冷水頭之設計及使用之彈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A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圖;
圖2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剖視圖;
圖3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4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5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作動示意圖;
圖6為本創(chuàng)作水冷模塊之立體組合圖;
圖7為本創(chuàng)作水冷模塊之組合剖視圖。
符號說明
冷卻水排裝置1
立體結構體11
鰭片11a
渦旋流道11b
進水空間11c
出水口11d
進水口11e
薄片體111
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
漩渦狀凸體1112
頂側片體12
第一渦旋封閉部121
直列放射狀凸條122
底側片體13
第二渦旋封閉部131
直列放射狀凸條132
泵浦14
扇葉141
冷卻流體2
水冷模塊3
水冷頭31
殼體311
容水空間312
熱交換接口313
入水口314
排水口315
第一管體32
第一端321
第二端322
第二管體33
第三端331
第四端332
散熱風扇4
具體實施方式
本創(chuàng)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圖1、1a、2,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及立體剖視圖及局部放大圖,如圖所示,所述冷卻水排裝置1,系包含:一立體結構體11、一頂側片體12、一底側片體13、一泵浦14;
所述立體結構體11具有復數(shù)薄片體111,該等薄片體111具有復數(shù)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及漩渦狀凸體1112,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部分徑向連接該漩渦狀凸體1112,該等薄片體111彼此相互重迭堆置組合該立體結構體11,并令該等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彼此堆棧形成復數(shù)鰭片11a,該等漩渦狀凸體 1112堆棧形成一渦旋流道11b,所述渦旋流道11b一端具有一進水空間11c,另一端具有一出水口11d。
所述頂側片體12設于該立體結構體11上側,用以封閉該渦旋流道11b 頂側并對應該進水空間11c處具有一進水口11e,所述底側片體13設于該立體結構體11下側,并封閉該渦旋流道11b底側,所述泵浦14設置于前述進水空間11c,并具有復數(shù)扇葉141。
所述頂側片體12具有一第一渦旋封閉部121,對應封閉該渦旋流道11b 頂側,該第一渦旋封閉部121連接復數(shù)直列放射狀凸條122,該等直列放射狀凸條122與前述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對應迭合。
所述底側片體13具有一第二渦旋封閉部131,對應封閉該渦旋流道11b 底側,該第二渦旋封閉部131連接復數(shù)直列放射狀凸條132,該等直列放射狀凸條132與前述直列放射狀凸體1111對應迭合。
請參閱圖3,系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系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于該等鰭片11a向外延伸之長度選擇等長或不等長其中任一。
請參閱圖4,系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俯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系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于該等鰭片11a厚度系選擇等寬或不等寬其中任一,本實施例系以不等寬作為說明實施例但并不引以為限。
請參閱圖5,系為本創(chuàng)作冷卻水排裝置之作動示意圖,如圖所示,當冷卻流體2由該進水口11e進入該進水空間11c時,因該進水空間11c采偏心設置,并該泵浦14設置于該進水空間11c內,當冷卻流體2進入該進水空間11c 時第一時間即受該泵浦14驅動由該渦旋流道11b中心處向外導流,并最后該冷卻流體2由該渦旋流道11b最外側的出水口11d離開該冷卻水排裝置1之立體結構體11。
請參閱圖6、7,系為本創(chuàng)作水冷模塊之立體組合及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創(chuàng)作之水冷模塊3系包含:一冷卻水排裝置1、一水冷頭31、一第一管體32、一第二管體33;
本實施例內之所述冷卻水排裝置1系與前述冷卻水排裝置1之各說明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并一并參閱冷卻水排裝置1第一至三實施例及圖1~5,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所述立體結構體11系透過該第一、二管體32、33與該水冷頭31連接,所述水冷頭31具有一殼體311,該殼體311具有至少一容水空間312及一熱交換接口313及一入水口314及一排水口315,所述入、排水口314、315連接該容水空間312,該熱交換接口313設于該殼體311之一側并連接該容水空間312。
所述第一管體32具有一第一端321及一第二端322分別連接該水冷頭31 之入水口314及該立體結構體11之出水口11d。
所述第二管體33具有一第三端331及一第四端332分別連接該冷水頭31 之排水口315及該立體結構體11之進水口11e。
所述冷卻水排裝置1一側系設置有一散熱風扇4,所述散熱風扇4系對應對該冷卻水排裝置1進行強制散熱,進而提升冷卻流體2之冷卻效能。
所述水冷模塊3運作時,該冷水頭31系與至少一發(fā)熱源(圖中未示)接觸,并吸收該發(fā)熱源所發(fā)出之熱量,該水冷頭31之熱交換接口313將熱量轉移透過冷卻流體2將熱量由該冷水頭31中帶走,則熱量隨著冷卻流體2由該冷水頭31之排水口315離開該冷水頭31,并由該第二管體33進入該冷卻水排裝置1,帶有熱量的冷卻流體2透過第二管體33由該進水口11e進入該冷卻水排裝置1的進水空間11c中,并在透過設置于該進水空間11c中的泵浦 14將冷卻流體2引導由該進水空間11c向該渦旋流道11b流動,并從該渦旋流道11b中央處逐漸向外圍流動,并該冷卻流體2流經該渦旋流道11b時該冷卻流體2之熱量轉移至該冷卻水排裝置1,并透過散熱風扇4強制對該冷卻水排裝置1散熱后則令該冷卻流體2冷卻,最后再由該渦旋流道11b末端的出水口11d離開該冷卻水排裝置1,其后再透過第一管體32引導至該冷水頭 31之入水口314進入該水冷頭再次循環(huán)。
本創(chuàng)作主要系透過以單片薄片體之結構體以迭層之方式進而組成具有復雜結構之立體結構體,除了可針對復雜之水道進行多元靈活設計外,更可改善傳統(tǒng)者散熱效率不彰,且鰭片易受外力損壞而造成水冷排結構失能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