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的含噪聲微弱信號檢出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子信號處理領域,涉及根據(jù)一種新的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設計實現(xiàn)的噪聲濾除與微弱信號檢出電路。
背景技術:
利用隨機共振原理提取淹沒在噪聲中的有用信號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方法。這種非線性濾波方法,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將噪聲能量向有用信號轉(zhuǎn)化,使信號得到增強,提高信噪比,將淹沒在噪聲背景中的微弱信號提取出來,所以,在故障檢測、生物信號提取、圖像與語音信息識別、方位估計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隨機共振原理的信號處理主要以連續(xù)雙穩(wěn)態(tài)數(shù)學模型為核心。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連續(xù)雙穩(wěn)態(tài)數(shù)學模型存在飽和,參見圖I (a)和圖I (b)。飽和特性影響輸出信噪比的提 高,使在強噪聲背景下提取信號的效果變差,參見圖2 (a)、圖2 (b)和圖2 (C)。針對這一缺點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該模型為
2I[_
I — —^ (.................-) + Ks(I) 當 X < — ^Jafh
4辦 4afb
x(i) == <; ax-bx3 + Ks(i) 當-^ja/h < x < ^faJb (I)
—^) + Ks(t), 當x > MJi
I 4h\ja/b-c、
其中,t代表時間,爾表示x(£)求導數(shù),_)為處理后的輸出信號,a、&、e為實參數(shù),
且!3 >0 ^ b>0f代表放大系數(shù),蛾是待檢測含噪聲信號,sit) = H(i) jTiJii),
表不待檢測微弱信號,表不噪聲信號。
f當x<-擇JJt = < -ax+ bx3,當-^ja/b <x< ^aJh(2)
該模型不僅無飽和,在相同的特征參數(shù)和相同的輸入信號作用下,該模型與連續(xù)雙穩(wěn)態(tài)數(shù)學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信號提取效果。圖I (a)和圖I (b)是噪聲為0時,取正弦信號作為輸入信號,幅值從為=0. 4依
次變化為為=0. 8,I. 2,I. 6,2,兩個模型輸出對比。圖I (a)是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系統(tǒng)時域輸出,圖I (b)是連續(xù)雙穩(wěn)態(tài)數(shù)學模型系統(tǒng)時域輸出。對比圖I (a)和圖I (b)可以明顯看出,無飽和系統(tǒng)的輸出隨著輸入信號的增大而明顯增大;變化幅度達到30 ;連續(xù)雙穩(wěn)態(tài)系統(tǒng)的輸出不隨著輸入信號的增大而增大,變化幅度僅為1,當大于I之后,就基本不變,達到飽和。圖2 (b)和圖2 (c)是兩個系統(tǒng)有噪聲時檢測輸出信號效果對比,圖2(a)是輸入的含噪聲信號波形,圖2 (b)是無飽和系統(tǒng)輸出波形,圖2 (C)雙穩(wěn)態(tài)系統(tǒng)的輸出波形,對比圖2 (b)和2 (C)可以明顯看出,無飽和系統(tǒng)濾除噪聲的效果更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噪聲濾除與微弱信號檢出電路,該電路根據(jù)上述(I)式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設計,它可以將強噪聲中的微弱信號顯著增強,噪聲成分明顯減弱,能夠在強噪聲背景下提取出有用微弱電信號。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基于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的含噪聲微弱信號檢出電路包括前置求和放大電路、求和積分電路和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前置求和放大電路包括前置求和放大器U1、第一反向器F1、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一可變電阻Rvl、第一接地電阻R201、第二接地電阻R202。第一電阻Rl的一端與一個輸入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另一輸入端連接,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以及第一可變電阻Rvl的固定端連接,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同相輸入端與第一接地電阻R201的一端連接,第一接地電阻R201的另一端接地;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輸出端與第一可變電阻Rvl的可調(diào)端以及第三電阻R3的一端連接;第一反向器Fl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以及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一反向器Fl的同向輸入端與第二接地電阻R202的一端連接,第二接地電阻R20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反向器Fl的輸出端與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求和積分電路包括求和運算放大器U2、積分運算放大器U3、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三接地電阻R203、第四接地電阻R204、積分器電容0_11'0^。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以及第七電阻R7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與第一反向器Fl的輸出端連接,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同向輸入端與第三接地電阻R203的一端連接,第三接地電阻R203的另一端接地,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輸出端與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以及第八電阻R8的一端連接;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反向輸入端與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積分器電容C_INTE的一端及第九電阻R9的一端連接,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同向輸入端與第四接地電阻R204的一端連接,第四接地電阻R204的另一端接地,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與積分器電容(_INTE的另一端及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該端作為信號輸出端。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包括比較電路和反饋電路。比較電路包括第一比較器BI、第二比較器B2、第三比較器B3、第四比較器B4,第二可變電阻Rv2、第三可變電阻Rv3,第十電阻R10、第i^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反饋電路包括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1、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第一乘法器Ml、第二乘法器M2、第三乘法器M3,求和運算放大器U4、求和運算放大器U5,第二反向器F2、第三反向器F3,第四可變電阻Rv4、第五可變電阻Rv5、第六可變電阻Rv6、第七可變電阻Rv7、第八可變電阻Rv8、第九可變電阻Rv9,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二十六電阻R26、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三十電阻R30、第三i^一電阻R31、第三十二電阻R32、第三十三電阻R33、第三十四電阻R34、第三十五電阻R35、第三十六電阻R36,第五接地電阻R205、第六接地電阻R206、第七接地電阻R207、第八接地電阻R208、第九接地電阻R209、第十接地電阻R210、第i^一接地電阻R211、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在比較電路中,第二可變電阻Rv2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接地,第三可變電阻Rv3的一個固定端與負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接地。第十電阻RlO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ll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與第四比較器B4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與第四比較器B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ll的另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均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十電阻RlO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與第二可變電阻Rv2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以及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與第三可變電阻Rv3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與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與正電源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另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與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與正電源連接,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與正電源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第四比較器B4的輸出端連接。在反饋電路中,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與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四電阻R24的另一端與第四可變電阻Rv4的一個固定端、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四可變電阻Rv4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輸出端、第三i 電阻R31的一端連接,第五接地電阻R205的一端與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五接地電阻R20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與第二十電阻R20、第二i^一電阻R21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五電阻R25的另一端與第五可變電阻Rv5的一個固定端、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五可變電阻Rv5的可調(diào)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輸出端連接,第六接地電阻R206的一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六接地電阻R20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輸出端、第五可變電阻Rv5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反向輸入端、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輸出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連接,第九接地電阻R209的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九接地電阻R209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與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與第六可變電阻Rv6的一個固定端、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六可變電阻Rv6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輸出端、第三乘法器M3的一個輸入端X2連接,第七接地電阻R207的一端與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七接地電阻R207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乘法器Ml的兩個輸入端XI、Yl均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一乘法器Ml另兩個輸入端X2、Y2接地,第二乘法器M2的一個輸入端Χ2與第一乘法器Ml的輸出端W連接,第二乘法器M2的另一個輸入端Yl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二乘法器M2的剩余兩個輸入端Χ1、Υ2接地。第二乘法器M2的輸出端W與第七可變電阻Rv7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八可變電阻RvS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一乘法器Ml的輸入端X1、Y1連接,第七可變電阻Rv7的一個固定端與第八可變電阻RvS的一個固定端、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連接,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連接,第八接地電阻R208的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八接地電阻R208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乘法器M3的另一個輸入端Yl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輸出端連接,第三乘法器M3的剩余兩個輸入端XI、Y2接地,第三乘法器M3的輸出端W與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連接。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九可變電阻Rv9的一個固定端連接,第九可變電阻Rv9的可調(diào)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輸出端以及第三十三電阻R33的一端連接,第十接地電阻R210的一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接地電阻R210的另一端接地。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電阻R33的另一端以及第三十四電阻R34的一端連接,第三十四電阻R34的另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輸出端以及第三十五電阻R35的一端連接,第十一接地電阻R211的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接地電阻R21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五電阻R35的另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三十六電阻R36的一端連接,第三十六電阻R36的另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輸出端以及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的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的另一端接地。由此構(gòu)成其反饋電路。所述的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中,四個比較器BI、B2、B3、B4均為正負雙電源供電,當同向輸入端信號大于反向輸入端信號時,輸出為正高電平,反之為負高電平。本發(fā)明的電路工作原理是
將待檢測微弱信號輸入前置求和放大器Ul,輸出為。Ts 與比較反饋電路的反饋信號-P經(jīng)求和器U2求和,該求和器的輸出地再送入積分器U3積分得輸出信號
#),片 )即為處理后的信號。反饋信號由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產(chǎn)生,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的輸入信號是 可變電阻Rv2的可調(diào)端提供比較基準電壓+#,可變電阻Rv3的可調(diào)端提供比較基準電壓
權利要求
1.基于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的含噪聲微弱信號檢出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求和放大電路、求和積分電路和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 前置求和放大電路包括前置求和放大器Ul、第一反向器Fl、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一可變電阻Rvl、第一接地電阻R201、第二接地電阻R202 ;第一電阻Rl的一端與一個輸入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另一輸入端連接,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以及第一可變電阻Rvl的固定端連接,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同相輸入端與第一接地電阻R201的一端連接,第一接地電阻R201的另一端接地;前置求和放大器Ul的輸出端與第一可變電阻Rvl的可調(diào)端以及第三電阻R3的一端連接;第一反向器Fl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以及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一反向器Fl的同向輸入端與第二接地電阻R202的一端連接,第二接地電阻R20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反向器Fl的輸出端與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 求和積分電路包括求和運算放大器U2、積分運算放大器U3、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三接地電阻R203、第四接地電阻R204、積分器電容(3_11'0^ ;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以及第七電阻R7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與第一反向器Fl的輸出端連接,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同向輸入端與第三接地電阻R203的一端連接,第三接地電阻R203的另一端接地,求和運算放大器U2的輸出端與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以及第八電阻R8的一端連接;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反向輸入端與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積分器電容C_INTE的一端及第九電阻R9的一端連接,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同向輸入端與第四接地電阻R204的一端連接,第四接地電阻R204的另一端接地,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與積分器電容(_1見^的另一端及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該端作為信號輸出端; 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包括比較電路和反饋電路;比較電路包括第一比較器BI、第二比較器B2、第三比較器B3、第四比較器B4,第二可變電阻Rv2、第三可變電阻Rv3,第十電阻R10、第i^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 i^一電阻R2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 ;反饋電路包括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1、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第一乘法器Ml、第二乘法器M2、第三乘法器M3,求和運算放大器U4、求和運算放大器U5,第二反向器F2、第三反向器F3,第四可變電阻Rv4、第五可變電阻Rv5、第六可變電阻Rv6、第七可變電阻Rv7、第八可變電阻Rv8、第九可變電阻Rv9,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二十六電阻R26、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三十電阻R30、第三i^一電阻R31、第三十二電阻R32、第三十三電阻R33、第三十四電阻R34、第三十五電阻R35、第三十六電阻R36,第五接地電阻R205、第六接地電阻R206、第七接地電阻R207、第八接地電阻R208、第九接地電阻R209、第十接地電阻R210、第i^一接地電阻R211、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 ; 在比較電路中,第二可變電阻Rv2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接地,第三可變電阻Rv3的一個固定端與負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接地;第十電阻RlO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ll的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與第四比較器B4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與第四比較器B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ll的另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均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十電阻RlO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與第二可變電阻Rv2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以及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與第三可變電阻Rv3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與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與正電源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另一端與第一比較器BI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與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與正電源連接,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與第二比較器B2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與 正電源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第三比較器B3、第四比較器B4的輸出端連接; 在反饋電路中,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與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四電阻R24的另一端與第四可變電阻Rv4的一個固定端、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四可變電阻Rv4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輸出端、第三i 電阻R31的一端連接,第五接地電阻R205的一端與第一反向運算放大器FUl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五接地電阻R205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與第二十電阻R20、第二i^一電阻R21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五電阻R25的另一端與第五可變電阻Rv5的一個固定端、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五可變電阻Rv5的可調(diào)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輸出端連接,第六接地電阻R206的一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六接地電阻R20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與第二反向運算放大器FU2的輸出端、第五可變電阻Rv5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反向輸入端、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輸出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連接,第九接地電阻R209的一端與第二反向器F2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九接地電阻R209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與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互連端連接,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與第六可變電阻Rv6的一個固定端、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六可變電阻Rv6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輸出端、第三乘法器M3的一個輸入端X2連接,第七接地電阻R207的一端與第三反向運算放大器FU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七接地電阻R207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乘法器Ml的兩個輸入端XI、Yl均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一乘法器Ml另兩個輸入端X2、Y2接地,第二乘法器M2的一個輸入端X2與第一乘法器Ml的輸出端W連接,第二乘法器M2的另一個輸入端H與積分運算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二乘法器M2的剩余兩個輸入端XI、Y2接地;第二乘法器M2的輸出端W與第七可變電阻Rv7的可調(diào)端連接,第八可變電阻RvS的可調(diào)端與第一乘法器Ml的輸入端X1、Y1連接,第七可變電阻Rv7的一個固定端與第八可變電阻RvS的一個固定端、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連接,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連接,第八接地電阻R208的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八接地電阻R208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乘法器M3的另一個輸入端Yl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4的輸出端連接,第三乘法器M3的剩 余兩個輸入端XI、Y2接地,第三乘法器M3的輸出端W與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連接;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九可變電阻Rv9的一個固定端連接,第九可變電阻Rv9的可調(diào)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輸出端以及第三十三電阻R33的一端連接,第十接地電阻R210的一端與第四反向運算放大器FU4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接地電阻R210的另一端接地; 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反向輸入端與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電阻R33的另一端以及第三十四電阻R34的一端連接,第三十四電阻R34的另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輸出端以及第三十五電阻R35的一端連接,第十一接地電阻R211的一端與求和運算放大器U5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一接地電阻R21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五電阻R35的另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反向輸入端以及第三十六電阻R36的一端連接,第三十六電阻R36的另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輸出端以及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的一端與第三反向器F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十二接地電阻R212的另一端接地;由此構(gòu)成其反饋電路; 所述的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中,四個比較器BI、B2、B3、B4均為正負雙電源供電,當同向輸入端信號大于反向輸入端信號時,輸出為正高電平,反之為負高電平。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無飽和隨機共振數(shù)學模型的含噪聲微弱信號檢出電路。本發(fā)明中的前置求和放大電路包括前置求和放大器U1、第一反向器F1、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一可變電阻Rv1、第一接地電阻R201、第二接地電阻R202。求和積分電路包括求和運算放大器U2、積分運算放大器U3、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三接地電阻R203、第四接地電阻R204、積分器電容C_INTE。三通道選擇反饋電路包括比較電路和反饋電路。本發(fā)明可以將淹沒在強噪聲中的有用信號增強,使噪聲顯著減弱,實現(xiàn)從強噪聲背景中提取出微弱信號的目的。
文檔編號H03H9/46GK102778622SQ2012102615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張亮, 王林澤, 王橋醫(yī), 趙文禮 申請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