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左手系濾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15781閱讀:1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左手系濾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例如用于移動電話等的左手系濾波器(left handed filter)。
背景技術
以往這種左手系濾波器如圖35所示構成為在電介質層上形成所謂的左手系傳輸 線路,其中所謂的左手系傳輸線路是交替連接多個與地線連接的電感器4和電容器3并在 其兩端連接輸入輸出耦合元件30a、30b而形成的線路。且有,作為本申請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 文獻信息,例如公知下述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美國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第2006/0066422號說明書在這種現(xiàn)有技術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傳輸特性不好成為問題。即、在上述現(xiàn)有 技術的構成中,由于采用一種根據(jù)傳輸線路長來確定諧振頻率并僅使該諧振頻域的信號通 過的結構,故如圖36所示成為一種帶寬非常窄的單峰特性并且其結果使得傳輸特性變差。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能使帶寬變寬且能改善傳輸特 性的左手系濾波器。并且,為了達成該目的,本發(fā)明的左手系濾波器具備第一電容器;第二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一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二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 和與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二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 的另一端;級間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 接的另一端;第三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級間耦合元件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四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三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 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四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 的另一端;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和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三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二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一電感器和所述第三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感器和所述第四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發(fā)明效果根據(jù)該構成,通過使由第一、第二電容器和第一、第二電感器構成的第一諧振器、 與由第三、第四電容器和第三、第四電感器構成的第二諧振器的諧振模式耦合,能夠實現(xiàn)透 過多個諧振頻域的信號的構成,并使帶寬變寬,故能夠改善左手系濾波器的傳輸特性。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單位元件(imitcell)的 等效電路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CRLH諧振器的等效電 路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Il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單位元件構造的俯視 圖。圖Il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端子元件(cell)構造 的側視圖。圖12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CRLH諧振器的構造的 俯視圖。圖12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CRLH諧振器的構造的 側視圖。圖13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3及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容器 的構造的俯視圖。圖13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3及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容器 的構造的側視圖。圖14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及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容器及 輸出耦合電容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14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及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容器及 輸出耦合電容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15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及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15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及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 圖16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及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輸入耦合電容器及輸 出耦合電容器的其他構造的俯視圖。
圖16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及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輸入耦合電容器及輸 出耦合電容器的其他構造的側視圖。圖17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及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容器的 其他構造的俯視圖。圖17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及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級間耦 合電容器的其 他構造的側視圖。圖18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18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19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19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0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0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1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及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感器的 構造的俯視圖。圖21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及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感器的 構造的側視圖。圖22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及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感器及 輸出耦合電感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2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及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感器及 輸出耦合電感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3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3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4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及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感器的 構造的俯視圖。圖24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及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級間耦合電感器的 構造的側視圖。圖25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及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感器及 輸出耦合電感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5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及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輸入耦合電感器及 輸出耦合電感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6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6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7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7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8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28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圖29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等效電路圖。圖30A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俯視圖。圖30B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造的側視圖。
圖3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右手系傳輸線路的等效電路 圖。圖32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左手系傳輸線路的等效電路 圖。圖33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中的CRLH諧振器的電壓駐波 的特性圖。圖34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左手系濾波器特性圖。圖35是現(xiàn)有技術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立體圖。圖36是現(xiàn)有技術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頻率特性圖。符號說明1、4、11、14_ 電感器,2、3、12、13-電容器,7a、7b、7c、7d、76_ 輸入耦合電容器,8a、 8b、8c、8d、79-輸出耦合電容器,9a、9b、9c、9d、77、78-級間耦合電容器,10a、10b-單位元 件(unit cell),17a、17b、17c、17d-輸入耦合電感器,18a、18b、18c、18d-輸出耦合電感器, 19&、1%、19(;、19(1-級間耦合電感器,2(^-單位元件的構造例,21、223、2213、23、24、25、26&、 26b、31、32a、32b、33、34、35、36a、36b-導體,27、28_ 接地導體,29-電介質,30a_ 輸入耦合 元件,30b-輸出耦合元件,41a、41b、42a、42b、43、44、45、51a、51b、52a、52b、53、54、55、61、 62、63、64a、64b、65a、65b、66、71、72、73、74-導體,70a、70b、70c、70d、86-輸入耦合電容器 的構造例,80a、80b、80c、80d、89-輸出耦合電容器的構造例,90a、90b、90c、90d、87、88-級 間耦合電容器的構造例,IOOa-CRLH諧振器,101、102-端子,170a、170b、170c、170d_輸入耦 合電感器的構造例,180a、180b、180c、180d-輸出耦合電感器的構造例,190a、190b、190c、 190d-級間耦合電感器的構造例,200a-CRLH諧振器的構造例,201、202_端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首先,在圖1中示出用于本發(fā)明中的被稱為單位元件IOa的電路。該單位元件IOa由電感器1、4及電容器2、3構成。若詳細地說明,則電感器1與電容器3并聯(lián)連接,其一端 側接地。并且,在另一端側連接了電感器4的一端,在該電感器4的另一端側串聯(lián)連接電容 器2。且有,電感器4和電容器2的連接順序可以是任意的。接著,在圖IlA及IlB中示出單位元件IOa的具體的單位元件構造20a。如圖IlB 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之間的構造中,由圖11所示的導 體21及連接該導體21和接地導體28的導體25構成圖1所示的電感器1,通過用圖IlA及 圖IlB所示的導體22a、22b夾持導體24的構造構成圖1所示的電容器2,由電連接圖IlB 所示的導體22a、22b及導體24的導體26a、26b及導體24構成圖1所示的電感器4,由與導 體21、23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構成圖1所示的電容器3。圖1所示的單位元件IOa及圖11所示的單位元件構造20a是被稱為左手系超材 料(left handed metamaterial)的左右手系復合線路。在此,對左手系超材料進行說明。通常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是右手系介質。他 們具有正的介電常數(shù)和正的導磁率。另外,折射率是正值,我們將此認為是物質固有的性 質。在至今為止所知道的特殊介質中公知以下的內容在等離子體中表觀介電常數(shù)為負,電磁波無法在等離子體中傳播;在鐵素體中表觀導磁率為負,電磁波無法在鐵素體中傳播。雖 然介電常數(shù)和導磁率雙方同時都為負的介質至今為止在自然界中未被發(fā)現(xiàn),但是若返回到 麥克斯韋方程式中考慮,則電磁波能夠在這種介質中傳播且能導出折射率為負。這種介質是通過人工作成微小構造來控制表觀材料物性值的人工介質(超材 料)。作為超材料的實現(xiàn)方法可以考慮各種方法,至今為止提議一種人工結晶或傳輸線路型 等。在此,所謂右手系、左手系是表示電磁波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和波行進方向(相位傳 播方向)是成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及中指的位置關系,還是成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及中指的 位置關系。即、在右手系和左手系中電磁波的相位傳播方向互逆。雖然在右手系中相位也 在波的能量傳播方向上傳播,但是在左手系中相位在與波的能量傳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傳 播。因此,在左手系介質中,電磁波的傳播為返波型行波(backward traveling wave),能量 的傳播方向和相位的傳播方向成相反的方向。
以下,對傳輸線路型超材料的動作原理進行詳細地敘述。如圖31所示,為了表示 電氣特性而在無限連接多個由串聯(lián)的電感器4和并聯(lián)的電容器3構成的無限微小區(qū)間形 成的等效電路中考慮通常的右手系的傳輸線路。該構造是純粹的右手系傳輸線路(Pure righ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PRH TL)。與此相對,如圖32所示,在無限連接多個由 串聯(lián)的電容器2和并聯(lián)的電感器1構成的無限微小區(qū)間形成的等效電路中考慮左手系的 傳輸線路。該構造雖然是純粹的左手系傳輸線路(Pure left-handedtransmission line ; PLH TL),很遺憾卻不能實現(xiàn)。其原因在于,由于在想要制作串聯(lián)的電容器時具有大小,故必 然生出寄生的右手系的串聯(lián)電感器。另外,由于在想要制作并聯(lián)的電感器時具有大小,故必 然生出寄生的右手系的并聯(lián)電容器。因此,可實現(xiàn)的是由串聯(lián)的左手系電容器和右手系電 感器以及并聯(lián)的左手系電感器和右手系電容器構成的復合左右手系傳輸線路(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CRLH TL)。其相當于圖 1 所示的所述單位元件 10a。CRLH傳輸線路兼具有左手系和右手系兩方的性質。在頻率高的區(qū)域中具有右手系 的性質,在頻率低的區(qū)域中具有左手系的性質。串聯(lián)的左手系電容器Q和右手系電感器Lk 形成串聯(lián)諧振電路,并以角頻率 e = 1/(CLXLe)諧振。并聯(lián)的左手系電感器U和右手系電容!Ck形成并聯(lián)諧振電路,并以(Osh= 1/ (LlXCe)反諧振。將cosh的情況稱為平衡狀況,右手系的頻域和左手系的頻域連續(xù) 相連。將興(Osh的情況稱為不平衡狀況,在右手系的頻域與左手系的頻域之間生出間 隙,并成為在該區(qū)域中無法傳播電磁波的衰減頻帶。所述現(xiàn)有技術應用了在右手系的頻域 和左手系的頻域的交界頻率下生出O次模式諧振。在CRLH傳輸線路的輸入輸出端形成構成微小間隙等的輸入輸出耦合電容時, CRLH以與右手系的有限長線路相同的方式作為諧振器而動作。在右手系的有限長線路諧振 器中可知成為二分之一波長的最低次的諧振和其整數(shù)倍的高次諧波的諧振。與此相對,在 CRLH諧振器中,根據(jù)元件數(shù)而預先規(guī)定了固有的諧振頻率的數(shù)目。例如在連接了 7個單位 元件IOa的元件數(shù)η = 7時,如圖36所示,從附有二分之一波長的駐波的+1次的諧振到+6 次的諧振作為右手系的諧振而存在。另外,作為返波型行波的諧振,從附有二分之一波長的 駐波的-1次的諧振到_6次的諧振作為左手系的諧振而存在。進而,存在所有元件為相同 電位且同步振動的O次模式。如圖33所示,雖然在O次模式下駐波不成立,但是該模式可以認為是波長無限大的特殊的諧振模式。在CRLH諧振器中,+1次和-次的諧振模式如圖33所示在觀看駐波分布時相同,由于右手系的前向波和左手系的返波型行波的相位速度的絕對值在左手系低的頻率下為 相同,故左手系的諧振頻率必然變低。在比-6次低的頻率下發(fā)揮CRLH傳輸線路的高通特性,成為在比其低的頻率下無 法傳播的左手系間隙。另外,比+6次高的頻率下發(fā)揮CRLH傳輸線路的低通特性,成為在 比其高的頻率下無法傳播的右手系間隙。因此,CRLH諧振器包括從頻率低的左手系區(qū)域到 頻率高的右手系區(qū)域,呈寬頻帶的帶通特性。但是,在本發(fā)明中所利用的并不是包括這種左 手系和右手系雙方在內的寬頻帶的帶通特性。本發(fā)明是利用了左手系的返波型行波的慢波 (slow wave)特性的超小型帶通左手系濾波器。為了利用左手系的諧振來構成具有期望帶寬的帶通左手系濾波器,而需要集中多 個某一特定左手系諧振模式來形成帶通特性。因此,在本發(fā)明的構成中,利用級間耦合元件 來構成具有多個諧振器的多級左手系濾波器。在此,應特別注意的是即使在一級諧振器中例如利用相鄰的_次和_2次的諧振 模式,各諧振模式也只能得到與離散的駐波的數(shù)目對應的具有特定頻率間隔的分離的諧振頻率。與此相對,例如在利用級間耦合元件來構成2級左手系濾波器的情況下,如圖34 所示,能夠利用第一諧振器的-1次的諧振模式和第二諧振器的-1次的諧振模式形成通帶。 此時,通過帶寬控制級間耦合元件及輸入輸出耦合元件的大小,從而能形成期望的帶寬和 通帶特性。這點是本發(fā)明的特征。以下,對該構成進行詳細地說明。如圖2所示,級聯(lián)連接單位元件IOa和單位元件IOb的電路是CRLH諧振器100a, 其中所述單位元件IOb與單位元件IOa同樣地由電感器11、14及電容器12、13構成。由于該CRLH諧振器IOOa具有單位元件10a、10b,故諧振存在_1次、0次、1次共3 個。在CRLH諧振器IOOa中,將電感器1及電容器3并聯(lián)連接的側作為端子101,將級 聯(lián)連接電感器14和電容器12的側作為端子102。例如,CRLH諧振器IOOa如圖12A及12B所示表現(xiàn)的結構如下在單位元件構造 20a和與該單位元件構造20a同樣地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之間 的構造中,由導體31及連接導體31和接地導體28的導體35構成圖2所示的電感器11,通 過用導體32a、32b夾持導體34的構造來構成圖2所示的電容器12,由電連接導體32a、32b 與導體34的導體36a、36b、以及導體34構成圖2所示的電感器14,由級聯(lián)連接在導體31、 33與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之間所表現(xiàn)的單位元件構造20b的構造來表現(xiàn)電容器 13。將此作為CRLH諧振器構造200a。圖2所示的端子101與圖12B的端子201對應,圖2 所示的端子102與圖12B的端子202對應。因此,在此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3所 示,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1與接地面之間連接了輸入耦合電容器7a,在該CRLH 諧振器IOOa的端子102上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9a,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 9a與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102,在該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IOlb與接地面之間連接輸出耦合電容器8a。即、所述左手系濾波器被構成為具備第一電容器12b廣端與第一電容器12b的一端連接的第二電容器2b ;—端與第一電容器12b和第二電容器2b 的連接點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一電感器Ib ;和一端與第二電容器2b的另一端 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二電感器11b,所述左手系濾波器設置有一端與第一電 容器12b的另一端連接的作為級間耦合元件的級間耦合電容器9a ;—端與級間耦合電容器 9a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三電容器12 ;—端與第三電容器1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四電容器2 ; — 端與第三電容器12和第四電容器2的連接點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三電感器11 ; 一端與第四電容器2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四電感器1 ; 一端與第二電 容器2b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8a ;和一端與第四 電容器2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7a,其中所述第一 電容器12b和第三電容器12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a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容器2b和第 四電容器2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a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一電感器Ib和第三電感器11關于 級間耦合電容器9a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感器lib和第四電感器1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 9a配置在對稱位置。由此,使CRLH諧振器100a、IOOb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a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由 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b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諧 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系濾 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作為具體的構成,如圖13A及圖13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 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3所示的級間耦合電容器9a是通過用導體41a、41b夾持圖13A 及圖13B所示的導體42a、42b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a,另 夕卜,如圖14A及圖14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 圖3所示的輸入耦合電容器7a是通過將導體44與導體43連接且導體45與導體44連接 使得縮短到接地導體28的距離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a, 圖3所示的輸出耦合電容器8a也以與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a同樣的構造構成的,并將其 作為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a,此時,作為本實施方式所示的左手系濾波器的具體構成,如 圖15A及圖15B所示,通過如下的方式來表現(xiàn)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入耦 合電容器構造70a的導體43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 合電容器構造90a的導體42b,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a的導體42a和新準 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并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出 耦合電容器構造80a的導體43。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利用輸入耦合電容器7a、輸出耦合電容器8a、級間耦合電 容器9a構成的,但是利用電容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感器構成其余的結構也 能得到同樣的效果。在此,由于一般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使用電容器。實施方式2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實施方式1所示的CRLH諧振器構造IOOa 的端子101和輸入耦合電容器7b級聯(lián)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的端子102與接地 面之間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和級間耦合電容器9b的連接點連接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IOOc的端子102c,并級聯(lián)連接該CRLH諧振器IOOc的端 子IOlc和輸出耦合電容器8b。S卩、具備第一電容器12c ;—端與第一電容器12c的一端連 接的第二電容器2c ;—端與第一電容器12c和第二電容器2c的連接點連接并且另一端與 地線連接的第一電感器Ilc ;和一端與第二電容器2c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 的第二電感器lc,并且還設置有一端與第一電容器12c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 連接的作為級間耦合元件的級間耦合電容器% ;—端與級間耦合電容器9b的一端連接的 第三電容器12 ;—端與第三電容器1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四電容器2 ;—端與第三電容器12 和第四電容器2的連接點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三電感器11 ;一端與第四電容器 2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四電感器1 ;與第二電容器2c的另一端連接的 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8b ;和與第四電容器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7b, 其中第一電容器12c和第三電容器12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b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容 器2c和第四電容器2關于級間耦合電容 器9b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一電感器Ilc和第三電 感器11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b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感器Ic和第四電感器1關于級間 耦合電容器9b配置在對稱位置。由此,使CRLH諧振器100a、IOOc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b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由 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c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諧 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系 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6A及圖16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 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4所示的輸入耦合電容器7b是通過用導體51a、 51b夾持圖16A及圖16B所示的導體52a、52b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輸入耦合電容 器構造70b,圖4所示的輸出耦合電容器8b也以與圖16A及圖16B所示的輸入耦合電容器 構造70b同樣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b,另外,如圖17A及 圖17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4所示的 級間耦合電容器%是通過將導體54與導體53連接且導體55與導體54連接使得縮短到 接地導體28的距離的構造構成的,并將該構造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b,此時,本實施 方式中的左手系濾波器如圖18A及圖18B所示,構成為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 和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b的導體52b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級聯(lián) 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b的導體53,進而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b的導體53 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 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b的導體52a。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容器7b、輸出耦合電容器8b、級間耦合電 容器%,但是利用電容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感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到同 樣的效果。在此,由于一般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使用電容器。實施方式3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的端子102與 接地面之間連接輸入耦合電容器7c,級間耦合電容器9c與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的端 子101級聯(lián)連接,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9c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IOld,并在該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102d與接地面之間連接輸出耦合電容器8c。S卩、具 備第一電容器2 ;—端與第一電容器2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一電感器 1 ;一端與第一電容器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電容器12 ;和一端與第二電容器12的一端連 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二電感器11,還設置有一端與第一電容器2的一端連接的 作為級間耦合元件的級間耦合電容器9c ;一端與級間耦合電容器9c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三 電容器2d ;—端與第三電容器2d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三電感器Id ; — 端與第三電容器2d的另一端連接的第四電容器12d ;—端與第四電容器12d的一端連接并 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四電感器Ild ;—端與第二電容器12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 地線連接的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7c ;和一端與第四電容器12d的另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 與地線連接的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8c,其中第一電容器2和第三電容器2d關于級間耦合 電容器9c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容器12和第四電容器12d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c配置 在對稱位置,第一電感器1和第三電感器Id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c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 電感器11和第四電感器Ild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c配置在對稱位置。由此,使CRLH諧振器100a、IOOd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c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由 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d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諧 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系 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3A及圖13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 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5所示的級間耦合電容器9c是通過用導體41a、 41b夾持導體42a、42b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c,另外,如圖 14A及圖14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輸入耦 合電容器7c是通過將導體44與導體43連接且導體45與導體44連接使得縮短到接地導 體28的距離的構造構成的,并將該構造作為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c,輸出耦合電容器8c 也以與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c同樣構造構成的,并將其作為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c,此 時,本實施方式中的左手系濾波器如圖19A及圖19B所示,構成為CRLH諧振器構造200a 的端子201和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c的導體43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 子2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c的導體42a,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 造90c的導體42b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 200a的端子201和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c的導體43。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容器7c、輸出耦合電容器Sc、級間耦合電 容器9c,但是利用電容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感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到同 樣的效果。在此,由于一般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使用電容器。實施方式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4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實施方式1所示的CRLH諧振器構造IOOa 的端子102和輸入耦合電容器7d級聯(lián)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的端子101與接地 面之間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9d,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IOOa和級間耦合電容器9d的連接點 連接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IOOe的端子101e,并級聯(lián)連接該CRLH諧振器IOOe的端子 102e和輸出耦合電容器8d。S卩、具備第一電容器12 ;—端與第一電容器12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一電感器1 ;一端與第一電容器1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電容器2 ;和一端與第二電容器2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二電感器11,還設置有一 端與第一電容器12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作為級間耦合元件的級間耦合電 容器9d ;—端與所述級間耦合電容器9d的一端連接的第三電容器2e ;—端與第三電容器 2e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三電感器Ie ;—端與第三電容器2e的另一端連 接的第四電容器12e ;—端與第四電容器12e的一端連接并且另一端與地線連接的第四電 感器lie ;—端與所述第二電容器2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7d ;和一端與 第四電容器12e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8d,其中第一電容器12和所述第三 電容器2e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d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容器2和所述第四電容器12e 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d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一電感器1和所述第三電感器Ie關于級間耦 合電容器9d配置在對稱位置,第二電感器11和所述第四電感器lie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 9d配置在對稱位置。由此,使CRLH諧振器100a、IOOe關于級間耦合電容器9d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由 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e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諧 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系 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6A及圖16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 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6所示的輸入耦合電容器7d是通過用導體51a、 51b夾持圖16A及圖16B所示的導體52a、52b的構造構成的,并將此構造作為輸入耦合電 容器構造70d,圖6所示的輸出耦合電容器8d也以與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d同樣的構造 構成的,并將其作為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d,另外,如圖17A及圖17B所示,在用電介質29 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6所示的級間耦合電容器9d是通過將 導體54與導體53連接且導體55與導體54連接使得縮短到接地導體28的距離的構造構 成的,并將該構造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d,此時,本實施方式中的左手系濾波器如圖 20A及圖20B所示,構成為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入耦合電容器構造70d 的導體42b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d 的導體53,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90d的導體53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 造200a的端子202,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d 的導體42a。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容器7d、輸出耦合電容器8d、級間耦合電 容器9d,但是利用電容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感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到同 樣的效果。在此,由于一般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使用電容器。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得到足夠的特性,但是由于在設計時輸入耦合電容器7d 和輸出耦合電容器8d的值變得非常大而級間耦合電容器9d的值變得非常小,故與實施方 式1 3相比,對他們進行具體結構化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優(yōu)選實施方式1 3所示的構造。實施方式5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級聯(lián)連接實施方式1所示的CRLH諧振器 IOOa的端子101和輸入耦合電感器17a,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2與接地面之間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19a,在該CRLH諧振器IOOa和級間耦合電感器19a的連接點連接新準 備的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102b,并級聯(lián)連接該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IOlb和輸出耦 合電感器18a。由此,使CRLH諧振器IOOaUOOb關于級間耦合電感器19a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 由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b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 諧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 系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1A及圖21B所示,在用電介質 29充滿相互 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7所示的級間耦合電感器19a由與導體61連接 的導體62、和以連接導體62和接地導體28的方式配置的導體63構成,并將此作為級間耦 合電感器構造190a,另外,如圖22A及圖22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 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7所示的輸入耦合電感器17a通過為了連接以螺旋狀形成的導 體64a和導體64b,而使導體64a和導體65a連接、導體65a與導體66連接、導體66與導體 65b連接、導體65b與導體64b連接的構造來構成,并將此作為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a, 圖7所示的輸出耦合電感器18a也以與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a同樣的構造構成,并將此 作為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a,此時,本實施方式如圖23A及圖23B所示構成為CRLH諧振 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a的導體64b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 造200a的端子2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a的導體61,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 合電感器構造190a的導體61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并連接該CRLH 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a的導體64b。且有,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感器17a、輸出耦合電感器18a、級 間耦合電感器19a,但是利用電感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容器構成其余的構造 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另外由于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左手系濾波器的插入損耗得以改
口 ο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得到足夠的特性,但是一般與電感器相比電容器更能實 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實施方式1 3所示的構造。實施方式6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6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1與接地 面之間連接輸入耦合電感器17b,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 器1%,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19b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102b,并 在該CRLH諧振器IOOb的端子IOlb與接地面之間連接輸出耦合電感器18b。由此,使CRLH諧振器IOOaUOOb關于級間耦合電感器19b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 由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b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 諧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 系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4A及圖24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 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8所示的級間耦合電感器19b通過形成為回紋狀 (meander shape)的導體71來表現(xiàn)的,并將此作為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b,另外,如圖25A及圖25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構成為 包括與圖8所示的輸入耦合電感器17b的導體72連接的導體73、和以連接導體73和接地 導體28的方式配置的導體74,并將此作為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b,圖8所示的輸出耦合 電感器18b也以與輸入耦合電感器170b同樣的構造構成,并將此作為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 180b,此時,本實施方式如圖26A及圖26B所示通過如下的構造來表現(xiàn)連接CRLH諧振器構 造200a的端子201和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b的導體72,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 端子202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b的導體71,進而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 190b的導體71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并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 200a的端子201和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b的導體72。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感器17b、輸出耦合電感器18b、級間耦合 電感器1%,但是利用電感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容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 到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左手系濾波器的插入損耗得以改善。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得到足夠的特性,但是一般與電感器相比電容器更能實 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實施方式1 3所示的構造。實施方式7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7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級聯(lián)連接實施方式1所示的CRLH諧振器 IOOa的端子102和輸入耦合電感器17c,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1與接地面之間 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19c,在該CRLH諧振器IOOa和級間耦合電感器19c的連接點連接新準 備的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101d,并級聯(lián)連接該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102d和輸出耦 合電感器18c。由此,使CRLH諧振器IOOaUOOd關于級間耦合電感器19c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 由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d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 諧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系 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1A及圖21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 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9所示的級間耦合電感器19c由與導體61連接的導 體62、和以連接導體62和接地導體28的方式配置的導體63構成,并將此作為級間耦合電 感器構造190c,另外,如圖22A及圖22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 27,28間的構造中,圖9所示的輸入耦合電感器17c通過為了連接以螺旋狀形成的導體64a 和導體64b而使導體64a與導體65a連接、導體65a與導體66連接、導體66與導體65b連 接、導體65b與導體64b連接的構造構成,并將此作為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c,輸出耦合 電感器18c也以與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c同樣的構造構成,并將此作為輸出耦合電感器 構造180c,此時,本實施方式如圖27A及圖27B所示構成為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 202和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c的導體64b連接,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 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c的導體61,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c 的導體61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 端子202和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c的導體64b。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感器17c、輸出耦合電感器18c、級間耦合電感器19c,但是利用電感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容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另外由于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左手系濾波器的插入損耗得以改善。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得到足夠的特性,但是一般與電感器相比電容器更能實 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實施方式1 3所示的構造。實施方式8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8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如下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2與接 地面之間連接輸入耦合電感器17d,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1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 感器19d,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19d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101d, 并在該CRLH諧振器IOOd的端子102d與接地面之間連接輸出耦合電感器18d。由此,使CRLH諧振器IOOaUOOd關于級間耦合電感器19d配置在對稱位置,因此 由于能容易控制2個CRLH諧振器100a、IOOd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用_1次的 諧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2級左手 系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以下,對具體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4A及圖24B所示,在用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 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圖10所示的級間耦合電感器19d通過形成為回紋狀 的導體71構成,并將此作為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d,另外,如圖25A及圖25B所示,在用 電介質29充滿相互對置配置的接地導體27、28間的構造中,構成為包括與圖10所示的輸 入耦合電感器17d的導體72連接的導體73、和以連接導體73和接地導體28的方式配置的 導體74構成,并將此作為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d,圖10所示的輸出耦合電感器18d也以 與輸入耦合電感器170d同樣的構造表現(xiàn),并將此作為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d,此時,本 實施方式如圖28A及圖28B所示通過如下的構造來表現(xiàn)連接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 子202和輸入耦合電感器構造170d的導體72,在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級聯(lián) 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d的導體71,進一步級聯(lián)連接級間耦合電感器構造190d的導 體71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1,并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 子202和輸出耦合電感器構造180d的導體72。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感器17d、輸出耦合電感器18d、級間耦合 電感器19d,但是利用電感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容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 到同樣的效果,并且由于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左手系濾波器的插入損耗得以改善。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得到足夠的特性,但是一般與電感器相比電容器更能實 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實施方式1 3所示的構造。實施方式9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9相關的左手系濾波器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左手系濾波器是在利用2個實施方式1所示的CRLH諧振器IOOa的 左手系濾波器中又追加了一個CRLH諧振器IOOa而具有3個諧振器的左手系濾波器。具體 地說,如圖29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左手系濾波器構成為在實施方式1所示的圖3的等效電 路構成中將輸出耦合電容器8a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78,在該級間耦合電容器78上連接新 準備的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1,并在該CRLH諧振器IOOa的端子102與接地面之間連 接輸出耦合電容器79。
由此,使CRLH諧振器IOOa關于級間耦合電感器9a及級間耦合電容器78配置在 對稱位置,因此由于能容易控制3個CRLH諧振器IOOa的-1次的諧振的耦合,故能夠構成 用-1次的諧振形成了通帶的左手系濾波器,由于使用了 -1次,故能提供一種比現(xiàn)有技術的 3級左手系濾波器還小型的左手系濾波器。本實施方式所示的構造通過利用與實施方式2 8同樣的連接方法,從而能構成 其結構。作為具體的構造例,如圖30A及圖30B所示,左手系濾波器構成為 在實施方式1 所示的圖15A及圖15B的構造的例子中,將輸出耦合電容器構造80a作為級間耦合電容器 構造88,連接該級間耦合電容器構造88的導體43和新準備的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 子201,并連接該CRLH諧振器構造200a的端子202和由圖13A及圖13B所表現(xiàn)的輸出耦合 電容器構造89。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為輸入耦合電容器7a、輸出耦合電容器79、級間耦合電 容器9a、78,但是利用電容器構成其中的至少一個以上而用電感器構成其余的構造也能得 到同樣的效果。在此,由于一般電容器能實現(xiàn)低損耗,故優(yōu)選使用電容器。產(chǎn)業(yè)上的可用性本發(fā)明的左手系濾波器具有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能使帶寬變寬且能改善傳輸特性的 效果,并在移動電話等的各種電子設備中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一種左手系濾波器,具備第一電容器;第二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一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二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和與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二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級間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三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級間耦合元件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四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三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四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和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三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二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一電感器和所述第三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二電感器和所述第四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2.一種左手系濾波器,具備 第一電容器;第一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地線連接的另一端; 第二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二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級間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三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級間耦合元件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三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四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四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 線連接的另一端;和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 線連接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三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所述第二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一電感器和所述第三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感器和所述第四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3.—種左手系濾波器,具備 第一電容器;第二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第一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二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和與 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二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級間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三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級間耦合元件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四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三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的連接點連接的一端、和與 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四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 一端;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 線連接的另一端;和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 線連接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三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一電感器和所述第三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感器和所述第四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4.一種左手系濾波器,具備 第一電容器;第一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地線連接的另一端; 第二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二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級間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三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級間耦合元件的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三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四電容器,其具有與所述第三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第四電感器,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一端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地線連接的另一端;第一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二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和第二輸入輸出耦合元件,其具有與所述第四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的一端, 所述第一電容器和所述第三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容器和所述第四電容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一電感器和所述第三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所述第二電感器和所述第四電感器關于所述級間耦合元件配置在對稱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左手系濾波器。所述左手系濾波器包括與電容器(12c)及地線連接的級間耦合元件(9b)、與級間耦合元件(9b)連接的電容器(12)、與電容器(12)連接的電容器(2)、與電容器(2)和電容器(12)的連接點及地線連接的電感器(11)、與電容器(10)及地線連接的電感器(1)、與電容器(2c)連接的輸入輸出耦合元件(8b)、和與電容器(2)連接的輸入輸出耦合元件(7b)。電容器(12、12c)、電容器(2、2c)、電感器(11、11c)、電感器(1、1c)分別關于級間耦合元件(8)配置在對稱位置。
文檔編號H03H7/01GK101809807SQ20088010956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1日
發(fā)明者田村昌也, 石崎俊雄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仙桃市| 桃园市| 武安市| 井研县| 东阿县| 清苑县| 五大连池市| 永城市| 永济市| 中方县| 廉江市| 什邡市| 阿坝县| 镇赉县| 井陉县| 中江县| 塔城市| 北川| 内江市| 紫云| 清新县| 新乐市| 同江市| 新密市| 古蔺县| 富顺县| 富川| 清原| 营山县| 铜山县| 深水埗区| 柳河县| 建阳市| 赤峰市| 蓝田县| 玛沁县| 玉田县| 湄潭县| 陆川县| 上思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