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設備電源電路及電子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屬于開關電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電源電路及電子設備。
[0002]
【背景技術】
[0003]電子技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fā)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fā)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電子技術帶動電子設備的發(fā)展,為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傳統(tǒng)的電子設備包括手機、電腦、空調、洗衣機等。
[0004]但是,現(xiàn)在的電子在進行休眠時,電源電路還是在工作,造成電能的消耗,提高用戶的成本輸出,不利于節(jié)能。
[0005]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電源電路,旨在解決目前電子設備進行休眠時電能消耗的問題。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電子設備電源電路,與交流電連接,所述電子設備電源電路包括主控芯片、開關電源以及第一控制單元,所述開關電源包括第一電壓輸出端和第二電壓輸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單元與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及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設有第一控制輸出端,在休眠時關斷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的輸出電壓。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包括:
與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連接,控制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的電壓開或關的第一控制子單元;
與所述第一控制子單元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及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調節(jié)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的電壓并進行反饋的第一驅動單元。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子單元包括:
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容Cl、電容C2、NPN型三極管Ql、P型MOS管Q2、二極管Dl ;
所述二極管Dl的陽極與所述主控芯片的0N/0FF信號線連接,所述電阻Rl的第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l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l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2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l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l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l的第二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共接于地,所述電阻R3的第一端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l的集電極連接,所述電阻R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4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2的第一端、所述電阻R5的第一端及所述P型MOS管Q2的柵極連接,所述電阻R4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電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P型MOS管Q2的源極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P型MOS管Q2的的漏極為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第一控制輸出端。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驅動單元包括:
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l 1、電容C3、電容C4、NPN型三極管Q3、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1、光電親合器Ul ;
所述電阻R6的第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l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6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7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3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7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3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所述電阻R8的第二端及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l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電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9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lO的第二端、所述電阻Rll的第二端、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l的第三端及所述電容C4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lO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所述電阻Rll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所述電容C4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l的第二端和所述光電親合器Ul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光電親合器Ul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連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電子設備電源電路還包括:
與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及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設有第二控制輸出端,在休眠時關斷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的輸出電壓的第二控制單元。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單元包括:
與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連接,控制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的電壓開或關的第二輸出控制單元;
與所述第二輸出控制單元和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及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調節(jié)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輸出的電壓并進行反饋的第二驅動單元。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出控制單元包括:
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5、電阻R16、電容C5、電容C6、NPN型三極管Q4、P型MOS管Q5、二極管D2 ;
所述二極管D2的陽極與所述主控芯片的0N/0FF信號線連接,所述電阻R12的第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12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13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5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13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5的第二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共接于地,所述電阻R14的第一端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集電極連接,所述電阻R14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15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6的第一端、所述電阻R16的第一端及所述P型MOS管Q5的柵極連接,所述電阻R15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6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電阻R16的第二端和所述P型MOS管Q5的源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P型MOS管Q5的的漏極為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第二控制輸出端。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驅動單元包括:
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0、電阻R21、電阻R22、電容C7、電容C8、NPN型三極管Q6、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2、光電親合器U2 ;
所述電阻R17的第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l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17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18的第一端、所述電容C7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18的第二端和所述電容C7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所述電阻R19的第二端及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2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NPN型三極管Q6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電阻R19的第一端和所述電阻R20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0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21的第二端、所述電阻R22的第二端、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2的第三端及所述電容CS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1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電壓輸出端,所述電阻R22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所述電容CS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可調式并聯(lián)穩(wěn)壓器ZD2的第二端和所述光電耦合器U2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U2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壓輸出端連接。
[0015]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
[0016]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電子設備電源電路設計簡單,擁有兩個電壓輸出端,根據(jù)電子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對輸出的電壓進行開關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電子設備能夠有效節(jié)約電能,節(jié)約用戶成本輸出。
[0017]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的模塊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的電流結構圖;
圖3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的模塊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的電流結構圖。
[0019]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21]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xiàn)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電源電路,為了便于說明,本實施例僅列舉與第一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