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機電一體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77174閱讀:289來源:國知局
機電一體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獲得電力組件的交流端子和旋轉電機的定子線圈的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的機電一體組件。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以內(nèi)嵌狀態(tài)被收納保持在框架(4)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以槽方向為軸向的凹槽(18)被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外周面。定子線圈(34)和逆變器裝置(40)的交流端子(48)由穿過凹槽(18)的連接導體(39)連接。
【專利說明】機電一體組件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在旋轉電機的軸向的負荷相反側隔著內(nèi)置冷卻流路的負荷相反側端 框架配置有逆變器裝置而成的機電一體組件,特別是涉及旋轉電機和逆變器裝置的電配線 構造。

【背景技術】
[0002] 以往的電動機一體逆變器裝置將相互變換直流電力和交流電力的逆變器裝置配 置在交流馬達的軸向的負荷相反側而被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0003] 在以往的電動機一體逆變器裝置中,因為形成有冷卻流路的后框架被夾裝在逆變 器裝置與交流馬達之間,所以將貫穿孔形成為避開冷卻流路地沿軸向貫穿后框架,使連接 導體穿過該貫穿孔,電連接逆變器裝置的交流端子和交流馬達的定子線圈。
[0004] 先行專利文獻
[0005]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4 - 201462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7] 在以往的電動機一體逆變器裝置中,需要使電連接逆變器裝置的交流端子和交流 馬達的定子線圈的連接導體穿過形成在后框架上的貫穿孔。另外,由于逆變器裝置的交流 端子和交流馬達的定子線圈的周向和徑向位置不同,所以不僅在軸向而且在周向和徑向上 引導連接導體而穿過貫穿孔。這樣,在以往的電動機一體逆變器裝置中,存在逆變器裝置的 交流端子和交流馬達的定子線圈的連接作業(yè)變得繁瑣這樣的課題。
[0008] -般而言,在電動汽車的驅動馬達中,軸向的長度長,與軸向正交的截面積小。因 此,在使電動汽車的驅動馬達和逆變器裝置一體化的情況下,逆變器元件的安裝密度提高, 冷卻流路也變得復雜,無法開設大的口徑的貫穿孔。另外,在電動汽車的驅動馬達中,因為 在定子線圈中流動大電流,所以連接導體變粗,變得難以彎曲。因而,在將以往的電動機一 體逆變器裝置應用于電動汽車的情況下,上述課題變得顯著。
[0009]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獲得電力組件的交流端子和 旋轉電機的定子線圈的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的機電一體組件。
[0010]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 本發(fā)明的機電一體組件具備旋轉電機和逆變器裝置,該旋轉電機具備:外殼,具有 筒狀的框架、被配置在該框架的軸向一端的負荷側端框架、和被配置在該框架的軸向另一 端且內(nèi)置有冷卻流路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定子,具有以內(nèi)嵌狀態(tài)被收納、保持在上述框架 中的圓環(huán)狀的定子芯、和被卷裝在該定子芯上的定子線圈;以及轉子,被軸支承在上述負荷 側端框架和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上,能夠旋轉地被配設在上述定子的內(nèi)周側,該逆變器 裝置具有:電力組件,被配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與上述負荷側端框架相反側;以 及電力組件驅動電路。上述框架具有: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通過擴大其負荷相反側端 部的內(nèi)徑而形成,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納、保持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以及定子芯保持部,以比 該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直徑小的直徑,被形成在該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負荷 偵牝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納、保持上述定子芯。以槽方向為軸向的凹槽,被凹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 端框架的外周面和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述定子線圈和 上述逆變器裝置的交流端子,由穿過上述凹槽的連接導體連接。
[0012] 發(fā)明的效果
[0013] 根據(jù)本發(fā)明,因為凹槽被凹設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中的至少一方,所以能夠增大凹槽的截面積,容易穿過連接導體。另外,在 將連接導體穿過凹槽的狀態(tài)下,能夠使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納在負荷相反側端 框架保持部中。由此,不需要將連接導體穿過口徑小的貫穿孔那樣的麻煩的作業(yè),逆變器裝 置的交流端子和旋轉電機的定子線圈的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剖視圖。
[0015] 圖2是表示應用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馬達框架的剖視圖。
[0016] 圖3是圖1的III - III向視剖視圖。
[0017] 圖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周向間的范圍的 俯視圖。
[0018] 圖5是說明應用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組件的結構的示意圖。
[0019] 圖6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逆變器裝置的組裝方法的分 解立體圖。
[0020] 圖7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馬達的組裝方法的分解立體 圖。
[0021] 圖8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組裝方法的分解立體圖。
[0022] 圖9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排列狀態(tài)的剖視 圖。
[0023] 圖10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周向間的范圍 的俯視圖。
[0024] 圖11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排列狀態(tài)的剖 視圖。
[0025] 圖12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馬達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0026] 圖1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逆變器裝置的結構的分解 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以下,用【專利附圖】
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機電一體組件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0028] 實施方式1
[0029] 圖1是表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剖視圖,圖2表不是應用于本 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馬達框架的剖視圖,圖3是圖1的III 一 III向視剖 視圖,圖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周向間的范圍的俯 視圖,圖5是說明應用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組件的結構的示意圖,圖6 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逆變器裝置的組裝方法的分解立體圖,圖 7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馬達的組裝方法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說明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機電一體組件的組裝方法的分解立體圖。另外,在圖3和圖6中,為 了便于說明,省略電容器和基板支承座。
[0030] 在圖1中,機電一體組件100具有作為旋轉電機的馬達1和將從外部被供給的直 流電力變換為交流電力并供給到馬達1的逆變器裝置40,逆變器裝置40被一體地裝入馬達 1的負荷相反側而構成機電一體組件100。
[0031] 馬達1具備馬達框架2、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能夠旋轉地被配設在由馬達框架2 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構成的外殼內(nèi)的轉子20、和以圍繞轉子20的方式被安裝在馬達框 架2上的定子30。
[0032] 馬達框架2如圖2所示,被制作成有底圓筒狀,該有底圓筒狀具有圓盤狀的負荷側 端框架3和從負荷側端框架3的外周緣部沿軸向延伸設置的圓筒狀的框架4。負荷側軸承 26被安裝在負荷側端框架3的軸心位置上??蚣?被形成為內(nèi)徑從負荷側端框架3側朝向 開口側(負荷相反側)呈階梯狀逐漸變大的內(nèi)周面形狀。即,框架4從負荷側朝向負荷相 反側,按照內(nèi)徑La的負荷側線圈端收納部5、內(nèi)徑Ls的定子芯保持部6、內(nèi)徑Lc的負荷相 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和內(nèi)徑Li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順序排列地被構成。馬達 冷卻流路9被內(nèi)置于框架4。另外,連接導體引導槽10分別以槽方向為軸向,被凹設在負荷 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的內(nèi)周面,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被排列6個。
[0033] 在這里,負荷側線圈端收納部5具有比定子線圈34的負荷側線圈端的軸向長度稍 長的軸向長度。定子芯保持部6具有與定子芯31的軸向長度大致相等的軸向長度。負荷 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具有比定子線圈34的負荷相反側線圈端的軸向長度長的軸向長度。 另外,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具有比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稍短的軸向長度。并且,負 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相當于內(nèi)徑擴大部。此外,負荷側端框架3與框架4 一體地被形 成,但是也可以由與框架4不同的構件制作。
[0034]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具備:基部13,被制作成環(huán)形平板狀;間隔壁14a,以規(guī)定高 度環(huán)狀地立設在基部13的一面的外周緣部;間隔壁14b,在間隔壁14a的內(nèi)徑側同心狀地 立設在基部13的一面;冷卻框架15,將一面作為電力組件裝載面;以及流路用肋16,分別 以規(guī)定的延伸高度沿周向延伸設置并沿徑向被多層地配設在冷卻框架15的另一面。并且, 冷卻框架15在冷卻框架15的另一面的外周側和內(nèi)周側接合于間隔壁14a、14b,與基部13 一體化。由此,環(huán)狀的逆變器冷卻流路17被內(nèi)置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中。另外,凹槽18 如圖3所示,分別以槽方向為軸向,被凹設在基部13、間隔壁14a和冷卻框架15的外周面, 沿周向以等角節(jié)距被排列6個。負荷相反側軸承27被安裝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基部 13的軸心位置上。
[0035] 另外,馬達框架2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例如用鋁通過壓鑄而制造,但是材料只 要是良熱傳導金屬,就不限定于鋁,制造方法也不限定于壓鑄。
[0036] 轉子20具備:圓筒狀的轉子芯21,層疊電磁鋼板等磁性薄板而構成;10個永磁鐵 22,分別在轉子芯21的外周側沿軸向貫穿地形成,被收納、固定在沿周向以等角節(jié)距配設 的10個磁鐵收納孔23的各自中;軸24,貫穿地被插入轉子芯21的軸心位置,并被固定在 轉子芯21上;以及一對端板25,被固定在轉子芯21的軸向兩端面,阻止永磁鐵22的拔出。 永磁鐵22的徑向外側的極性被配設成,N極和S極在周向上交替。
[0037] 轉子20,軸24的軸向另一端側借助負荷側軸承26被支承在負荷側端框架3上,軸 24的軸向一端側借助負荷相反側軸承27被支承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基部13上,該轉 子20能夠旋轉地被配設在外殼內(nèi)。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以內(nèi)嵌狀態(tài)被插入負荷相反側端 框架保持部8,通過熱壓配合等被固定。此外,凹槽18與形成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 上的連接導體引導槽10在軸向上相對。另外,解析器28被安裝在軸24的軸向一端,能夠 檢測轉子20的旋轉位置。
[0038] 定子30層疊電磁鋼板等磁性薄板而構成,具備:定子芯31,具有圓環(huán)狀的芯支承 件32、和分別從芯支承件32的內(nèi)周面向徑向內(nèi)側延伸,在周向上等角節(jié)距被排列的12個齒 33 ;以及定子線圈34,由12個集中卷繞線圈35構成,該12個集中卷繞線圈35將被絕緣包 覆的導體線隔著由絕緣材料制作的絕緣體36以集中卷繞的方式卷繞到各齒33上而被制作 成。
[0039] 在這里,定子線圈34在負荷相反側被實施了內(nèi)部接線處理(端部處理)。即,各集 中卷繞線圈35的一端側被拉出到定子芯31的負荷相反側,分別將周向相鄰的2個集中卷 繞線圈35以卷繞方向成為相反的方式串聯(lián)連接而構成6個相線圈。并且,分別將3個相線 圈進行Y接線,構成2個3相交流繞組。另外,連接導體39分別連接于被拉出到定子芯31 的負荷相反側的集中卷繞線圈35的另一端側。各連接導體39被折彎向徑向外側引導,之 后被折彎在周向被引導到規(guī)定位置,進一步被折彎,并被拉出到軸向的負荷相反側。
[0040] 定子30將定子芯31從負荷相反側以內(nèi)嵌狀態(tài)插入框架4的定子芯保持部6,通 過熱壓配合等而被固定,在轉子芯21的外周側與軸24同軸地被保持在馬達框架2上。定 子線圈34的內(nèi)部接線部(端部處理部)經(jīng)由架線絕緣構件37,被保持在定子30和框架4 上。另外,各連接導體39被收納在連接導體引導槽10內(nèi),被拉出到軸向負荷相反側。
[0041] 這樣構成的馬達1作為極數(shù)10、槽孔數(shù)12的內(nèi)轉子型的3相馬達而動作。
[0042] 逆變器裝置40如圖1和圖3所示,具備:電力組件41,在冷卻框架15的電力組件 裝載面上,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配設6個;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裝載有驅動電力組件 41的電路;以及保護罩43,被配置成覆蓋電力組件41和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由螺釘 等緊固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保護電力組件41和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另外,電力 組件41相對于通過其中心的半徑對稱。
[0043] 電力組件41如圖5所示由上臂側開關元件53、下臂側開關元件54、回流二極管 55、和樹脂密封部56構成,構成與直流電力和1相部分的交流電力的變換對應的二合一組 件,該上臂側開關元件53的一端連接于正極側直流端子50,另一端連接于組件交流端子 52 ;該下臂側開關元件54的一端連接于組件交流端子52,另一端連接于負極側直流端子 51 ;該回流二極管55并聯(lián)地分別被安裝在上臂側和下臂側開關元件53、54 ;該樹脂密封部 56密封上述上臂側開關元件53、下臂側開關元件54、回流二極管55。凹槽18如圖3所示, 位于周向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在這里,所謂周向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 周向間,如圖4所示,是通過周向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徑向的最外徑部中的最接近的 最外徑部的2個半徑間的區(qū)域。
[0044] 交流導體49分別將一端連接于組件交流端子52,通過被配設于冷卻框架15的電 流傳感器47的內(nèi)部,向凹槽18側延伸。連接導體39分別通過連接導體引導槽10以及由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內(nèi),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負 荷相反側,連接于交流導體49的另一端。絕緣構件38被填充在由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 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內(nèi),將連接導體39固定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或冷卻框 架15上。另外,絕緣構件38例如用硅橡膠等具有彈性的絕緣性樹脂,被制作成具有比由負 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的截面形狀稍大的截面形狀的柱狀體,連接 導體插入孔38a被形成在其中心位置。連接導體39被插通于絕緣構件38的連接導體插入 孔38a,確保相對于框架4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絕緣狀態(tài)。
[0045] 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借助基板支承座45被安裝在冷卻框架15上,被配置在 電力組件41的負荷相反側。電容器46與電力組件41并聯(lián)連接于連接電力組件41的電力 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的DC母線(未圖示),電容器46被安裝在基部13的負荷相反側的間 隔壁14b的內(nèi)周側。
[0046] 保護罩43被制作成具有與框架4大致相等的外徑的有底圓筒狀,與馬達框架2 - 起覆蓋機電一體組件1〇〇整體。
[0047] 為了組裝這樣構成的機電一體組件100,首先,如圖6所示,將6個電力組件41在 周向等角節(jié)距地配設在冷卻框架15的電力組件裝載面上,將電流傳感器47配設在冷卻框 架15的電力組件裝載面的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的各自。接著,將交流導體49穿過各電流 傳感器47內(nèi),將其一端與電力組件41的組件交流端子52連接,將另一端與逆變器裝置40 的交流端子48連接。另外,借助基板支承座45將安裝有電容器46的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 板42安裝到冷卻框架15上,進行規(guī)定的接線,組裝逆變器裝置40。
[0048] 接著,如圖7所示,將卷繞有定子線圈34的定子芯31從負荷相反側以內(nèi)嵌狀態(tài)插 入框架4的定子芯保持部6,通過熱壓配合等將定子芯31固定在定子芯保持部6,將定子30 裝入馬達框架2。此時,定子芯31與負荷側線圈端收納部5和定子芯保持部6之間的臺階 碰撞,進行定子30的軸向的定位。接著,在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內(nèi)的負荷相反側線 圈端的外徑側進行定子線圈34的內(nèi)部接線處理(端部處理),將6個連接導體39分別穿過 連接導體引導槽10內(nèi),向軸向負荷相反側拉出。另外,定子線圈34的內(nèi)部接線處理也可以 在將定子30裝入馬達框架2之前進行。
[0049] 接著,將軸24插入、保持在負荷側軸承26中,并且,以將軸24壓入被端板25夾持 的轉子芯21的中心孔中的方式,將轉子芯21從負荷相反側插入到定子30內(nèi)。此時,轉子 芯21與軸24的轉子定位臺階24a碰撞,進行轉子20的軸向的定位。
[0050] 接著,如圖8所示,將裝入有逆變器裝置40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以內(nèi)嵌狀態(tài)插 入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通過熱壓配合等而固定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和負荷相反側 端框架保持部8。此時,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被調(diào)整周向位置,以使凹槽18與連接導體引 導槽10在軸向上相對,將通過連接導體引導槽10內(nèi)向軸向負荷相反側拉出的連接導體39 在插入了凹槽18內(nèi)的狀態(tài)下,被插入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并且,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12與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之間的臺階碰撞,進行負荷 相反側端框架12的軸向的定位。另外,軸24的一端側被插入負荷相反側軸承27,轉子20 旋轉自如地被配設在外殼內(nèi)。并且,將解析器28安裝到軸24的軸向一端。另外,連接導體 39穿過由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內(nèi),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
[0051] 接著,一邊將連接導體39穿過連接導體插入孔38a內(nèi),一邊將絕緣構件38從負荷 相反側壓入由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內(nèi)。由此,連接導體39以 絕緣狀態(tài)被固定在框架4或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上。接著,切斷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的連 接導體39的端部,將其切斷端利用螺釘?shù)冗B接于交流端子48。接著,將保護罩43以從負荷 相反側覆蓋逆變器裝置40的方式安裝,利用螺釘?shù)裙潭ǖ截摵上喾磦榷丝蚣?2上,機電一 體組件100被組裝。
[0052] 在這樣組裝的機電一體組件100中,未圖示,但是從外部向逆變器裝置40供給直 流電力的DC配線和向逆變器裝置40通信驅動指令的信號線從保護罩43被取出,并連接于 外部的電源和信號發(fā)生器。此外,馬達框架2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分別具有冷卻水的供 水口和排水口,一方的供水口和另一方的排水口由外部配管連結,并被串聯(lián)連接。
[0053] 在該機電一體組件100中,被從外部電源供給的直流電力通過逆變器裝置40被變 換為交流電力,被供給到定子線圈34。由此,定子30產(chǎn)生旋轉磁場。由于該定子30的旋轉 磁場和由永磁鐵22帶來的磁場的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旋轉力,轉子20被驅動而旋轉,其轉矩經(jīng) 由軸24被輸出。
[0054] 并且,冷卻水被供給到內(nèi)置于框架4的馬達冷卻流路9,流過馬達冷卻流路9之后, 經(jīng)由外部配管被引導到內(nèi)置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逆變器冷卻流路17,流過逆變器冷 卻流路17之后,被排出。因此,定子線圈34的發(fā)熱經(jīng)由定子芯31被傳遞到框架4,向流過 馬達冷卻流路9的冷卻水散熱,定子30的溫度上升被抑制。電力組件41的上臂側和下臂 側開關元件53、54的發(fā)熱被傳遞到冷卻框架15,向流過逆變器冷卻流路17的冷卻水散熱, 電力組件41的溫度上升被抑制。
[0055] 在該實施方式1中,因為凹槽18被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外周面,所以能 夠增大凹槽18的截面積,使連接導體39變得容易穿過。另外,在使連接導體39穿過了凹 槽18的狀態(tài)下,能夠使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納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 8。由此,不需要將連接導體39穿過口徑小的貫穿孔那樣的麻煩的作業(yè),逆變器裝置40的 交流端子48和馬達1的定子線圈34的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
[0056] 因為在框架4的定子芯保持部6的負荷相反側形成有比定子芯保持部6大徑的負 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所以閑置空間被形成在定子線圈34的負荷相反側線圈端的外徑 偵k因此,利用該閑置空間,能夠進行定子線圈34的內(nèi)部接線,定子線圈34的端部處理變 得簡易。
[0057] 因為連接導體引導槽10以槽方向為軸向被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的 內(nèi)周面,所以將連接導體引導槽10作為引導件,容易將連接導體39引導到凹槽18,負荷相 反側端框架12向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安裝變得容易。
[0058] 因為6個電力組件41在周向等角節(jié)距地被排列在冷卻框架15的組件裝載面,所 以作為發(fā)熱部件的電力組件41沿周向被分散。因此,由流過逆變器冷卻流路17的冷卻水 產(chǎn)生的冷卻不均被抑制,不會產(chǎn)生一部分的電力組件41過度地溫度上升那樣的情況。
[0059] 因為凹槽18被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外周面,所以能夠不與逆變器冷卻 流路17干涉地形成凹槽18。因此,能夠不使冷卻性能變差地、簡易且以大的槽截面積形成 凹槽18。
[0060] 因為凹槽18與電力組件41的各自對應地設置,所以穿過各凹槽18的連接導體39 成為1個,將連接導體39穿過凹槽18的作業(yè)變得容易。
[0061] 因為凹槽18位于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所以將連接導體39連接于逆 變器裝置40的交流端子48的作業(yè)空間變大,其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
[0062] 因為電流傳感器47位于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所以電流傳感器47的 設置空間變大,其設置和連接作業(yè)變得容易。
[0063] 因為電流傳感器47被配設在冷卻框架15上,所以電流傳感器47的冷卻性提高, 能夠抑制由溫度變化引起的檢測偏差的產(chǎn)生,能夠提高控制性。
[0064] 因為絕緣構件38被填充在由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 中,所以連接導體39在空隙內(nèi)的擺動被抑制。因此,能夠抑制連接導體39的斷線的產(chǎn)生, 并且能夠抑制連接導體39和定子線圈34或交流端子48的連接部的損傷的產(chǎn)生。
[0065] 因為絕緣構件38被填充在由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和凹槽18構成的空隙 中,所以能夠提高在逆變器浪涌電壓高的部分的絕緣強度。
[0066] 在這里,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未言及構成電力組件41的上臂側開關元件53、下臂 側開關元件54和回流二極管55的材料,但是上臂側和下臂側開關元件53、54和回流二極 管55用硅等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鎵等寬頻帶隙半導體而制作。例如,在用碳化硅、氮化鎵 等寬頻帶隙半導體制作了上臂側和下臂側開關元件53、54和回流二極管55的情況下,由于 寬頻帶隙半導體是高耐熱元件,所以冷卻水能夠在流過了馬達冷卻流路9之后,流入逆變 器冷卻流路17。由此,馬達1有效地被冷卻,謀求馬達1的小型化和高效率化。
[0067]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將凹槽凹設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但是凹槽 也可以凹設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
[0068]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將凹槽僅凹設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但是凹 槽也可以凹設成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相對。 在該情況下,因為由凹槽構成的空隙的截面積變大,所以能夠增大連接導體的截面積,能夠 降低連接導體的損失和發(fā)熱。
[0069]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作為絕緣構件而使用硅橡膠等具有彈性的絕緣性樹 月旨,但是也可以填充填料等而提高良熱傳導性。在該情況下,因為連接導體的發(fā)熱高效率地 被傳遞到冷卻框架,所以連接導體的冷卻性被提高,能夠降低連接導體的損失。
[0070] 實施方式2
[0071] 圖9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排列狀態(tài)的剖視 圖,圖10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周向間的范圍的俯視 圖。
[0072] 在圖9中,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具有與凹槽18的槽寬度同等的周向寬度,在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分別沿軸向延伸設置,并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配設6 個。并且,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嵌合于凹槽18的每一個。此外,電力組件41相對于通 過電力組件41的中心的半徑呈非對稱地傾斜,并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排列。
[0073] 另外,其它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1相同地構成。
[0074] 因為在該實施方式2中,逆變器裝置40的交流端子48和馬達1的定子線圈34也 由穿過凹槽18內(nèi)的連接導體39連接,所以發(fā)揮與上述實施方式1同樣的效果。
[0075] 根據(jù)該實施方式2,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突出設置于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 8的內(nèi)周面,嵌合于凹槽18的每一個。因此,馬達框架2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即馬達框 架2和逆變器裝置40的周向的定位不用特別的定位機構就可簡易地進行。此外,因為將用 于將連接導體39向負荷相反側拉出的凹槽18用于馬達框架2和逆變器裝置40的定位,所 以無需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上重新形成馬達框架2和逆變器裝置40的定位專用的凹 槽,謀求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結構的簡化。
[0076] 因為電力組件41相對于通過電力組件41的中心的半徑呈非對稱地傾斜并在周向 上以等角節(jié)距排列,所以相鄰的2個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如圖10所示,與上述實施方式1 相比變大。因此,增大空隙的截面積、電流傳感器47的設置面積,機電一體組件的組裝變得 容易。
[0077]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2中,使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嵌合于凹槽的每一個,但是端 框架定位用突起部的個數(shù)也可以是一個。
[0078] 實施方式3
[0079] 圖11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電力組件的排列狀態(tài)的剖 視圖。
[0080] 在圖11中,周向的槽寬度是a的凹槽18a、周向的槽寬度是b的凹槽18b、和周向 的槽寬度是c的凹槽18c,以凹槽18a、凹槽18b、凹槽18c、凹槽18a、凹槽18c和凹槽18b的 順序排列地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的外周面。周向的槽寬度是a的端框架定位用突 起部60a、周向的槽寬度是b的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b、和周向的槽寬度c的端框架定位 用突起部60c,以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a、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b、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 60c、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a、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c和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b的順序 排列地突出設置于負荷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在這里,寬度a、b、c成為c < a < b 的關系。
[0081] 另外,其它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2相同地構成。
[0082] 在該實施方式3中,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a、60b、60c突出設置于負荷相反側端 框架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嵌合于凹槽18a、18b、18c的每一個。此外,電力組件41相對于通 過電力組件41的中心的半徑呈非對稱地傾斜并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排列。因而,在該實施 方式3中也與上述實施方式2相同地發(fā)揮效果。
[0083] 根據(jù)該實施方式3,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0a、60b、60c嵌合于凹槽18a、18b、18c,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被收納、保持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并且,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12相對于凹槽18a、18b、18c的寬度不成為旋轉對稱。因此,因為唯一地決定馬達框架2和 逆變器裝置40的旋轉位置,所以在從專用的電力組件41向各相線圈供電那樣的用途中是 有效的。
[0084]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3中,將寬度不同的凹槽在周向上等角節(jié)距地排列,唯一地 決定馬達框架和逆變器裝置的旋轉位置,但是即使將寬度相等的凹槽在周向上排列成不等 節(jié)距,也發(fā)揮同樣的效果。
[0085] 實施方式4
[0086] 圖12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馬達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1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機電一體組件中的逆變器裝置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0087] 在圖12中,馬達框架2A被制作成有底圓筒狀,該有底圓筒狀具有圓盤狀的負荷側 端框架3和從負荷側端框架3的外周緣部沿軸向延伸設置的圓筒狀的框架4A。框架4A被 形成為內(nèi)徑從負荷側端框架3側朝向開口側(負荷相反側)呈階梯狀逐漸變大的內(nèi)周面形 狀。即,框架4A從負荷側朝向負荷相反側,按照負荷側線圈端收納部5、定子芯保持部6、負 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順序排列地被構成。
[0088] 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分別以槽方向為軸向,凹設于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和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并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排列6個。連接導體引導槽 10A具有槽寬度趨向開口(徑向內(nèi)側)逐漸變大的開口狀的截面形狀,且形成為開口寬度從 負荷側朝向負荷相反側逐漸變大。定子定位用凹槽61以槽方向為軸向,被凹設在定子芯保 持部6的內(nèi)周面。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以槽方向為軸向,以比形成在連接導體引導槽10A 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部位的開口寬度大的槽寬度被凹設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
[0089] 定子30A具備:定子芯31A,具有圓環(huán)狀的芯支承件32A、和分別從芯支承件32A的 內(nèi)周面向徑向內(nèi)側突出,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被排列的12個齒33 ;以及定子線圈34,由12 個集中卷繞線圈35構成,該12個集中卷繞線圈35將被絕緣包覆的導體線隔著由絕緣材料 制作的絕緣體36以集中卷繞的方式卷繞到各齒33上而被制作成。定子定位用突起部63 以能夠與定子定位用凹槽61嵌合的截面形狀,在芯支承件32A的外周面,從負荷側到負荷 相反側地形成。
[0090] 在圖13中,凹槽18A分別以槽方向為軸向,凹設在基部13、間隔壁14a和冷卻框架 15的外周面,并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排列6個。凹槽18A具有槽寬度趨向開口(徑向內(nèi)側) 逐漸變大的開口狀的截面形狀,且形成為開口寬度從負荷側朝向負荷相反側逐漸變大。端 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4以能夠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嵌合的截面形狀,在基部13、間隔壁 14a和冷卻框架15的外周面,以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對應的方式,從負荷側到負荷相反 側地形成。
[0091] 另外,其它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1相同地構成。
[0092] 在實施方式4中,該定子30A將定子芯31A從負荷相反側以內(nèi)嵌狀態(tài)插入框架4A 的定子芯保持部6,通過熱壓配合等而被固定。此時,定子芯31A與負荷側線圈端收納部5 和定子芯保持部6之間的臺階碰撞,進行定子30A的軸向的定位。此外,定子定位用突起部 63被插入定子定位用凹槽61,對定子30A進行周向的定位。并且,轉子20從負荷相反側被 插入定子30A內(nèi)。接著,未圖示,在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內(nèi)的負荷相反側線圈端的外 徑側進行定子線圈34的內(nèi)部接線處理(端部處理),6個連接導體39分別穿過連接導體引 導槽10A內(nèi)并被拉出到軸向的負荷相反側。
[0093] 此外,6個電力組件41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地被配設在冷卻框架15的電力組件裝 載面上,電流傳感器47被配設在冷卻框架15的電力組件裝載面的電力組件41的周向間的 各自。交流導體49穿過各電流傳感器47內(nèi),將其一端連接于電力組件41的組件交流端子 52,將另一端連接于交流端子48。安裝有電容器46的電力組件驅動電路基板42利用基板 支承座45 (未圖示)被安裝在冷卻框架15上,進行規(guī)定的接線,從而逆變器裝置40A被組 裝。
[0094] 裝入有逆變器裝置40A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以內(nèi)嵌狀態(tài)被插入負荷相反側端 框架保持部8,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通過熱壓配合等而被 固定。此時,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4被插入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進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12A的周向的定位。因此,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被調(diào)整周向位置,以使凹槽18A與連接導 體引導槽10A在軸向上相對,將通過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內(nèi)向軸向負荷相反側拉出的連接 導體39在插入了凹槽18A內(nèi)的狀態(tài)下,被插入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并且,連接導 體39穿過由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構成的空隙內(nèi),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此時,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與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7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之間的 臺階碰撞,進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的軸向的定位。
[0095] 接著,一邊將連接導體39(未圖示)穿過連接導體插入孔內(nèi),一邊將絕緣構件 38 (未圖示)從負荷相反側壓入由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構成的空隙內(nèi)。接著,切 斷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的連接導體39的端部,將其切斷端利用螺釘?shù)冗B接于交流端子48。 接著,將保護罩43 (未圖示)以從負荷相反側覆蓋逆變器裝置40A的方式安裝,利用螺釘?shù)?固定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上,由馬達1A和逆變器裝置40A構成的機電一體組件被組 裝。
[0096] 根據(jù)該實施方式4,定子定位用凹槽61被形成在框架4A的定子芯保持部6的內(nèi)周 面,定子定位用突起部63能夠與定子定位用凹槽61嵌合地被形成在定子芯31A的芯支承 件32A的外周面。因此,在將定子30A組裝到框架4A上時,通過使定子定位用突起部63與 定子定位用凹槽61嵌合,能夠在旋轉方向上被定位了的狀態(tài)下將定子30A裝入框架4A。
[0097] 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被形成在框架4A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的內(nèi)周面, 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4能夠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嵌合地被形成在基部13、間隔壁14a 和冷卻框架15的外周面。因此,在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組裝到框架4A上時,通過使端 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4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62嵌合,能夠在旋轉方向上被定位了的狀態(tài)下 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裝入框架4A。由此,馬達框架2A和逆變器裝置40A的旋轉方向的 位置被唯一地決定。因此,定子30A和逆變器裝置40A的交流端子48的旋轉方向的位置被 唯一地決定,連接導體39和交流端子48的接線作業(yè)變得簡易。
[0098] 因為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64的周向寬度比連接導體引導槽10A的負荷相反側的 開口寬度形成得大,所以在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組裝到框架4A上時,端框架定位用突 起部64不被插入連接導體引導槽10A,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和框架4A的組裝性被提高。
[0099] 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被形成為開口狀的槽截面形狀。因此,在將負荷 相反側端框架12A組裝到框架4A上時,能夠將穿過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內(nèi)并被拉出到負荷 相反側的連接導體39簡易地插入凹槽18A內(nèi)。另外,在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插入到負 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內(nèi)的過程中,連接導體39沿著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的 開口狀的內(nèi)壁面,被收容在由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構成的空隙內(nèi),進行連接導體 39的定位。因而,無需高精度地管理連接導體39的從定子30A向負荷相反側的拉出位置。 另外,在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插入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8內(nèi)時,連接導體39與基 部13碰撞而被折彎,無法插入凹槽18A那樣的問題的產(chǎn)生被抑制。
[0100] 因為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的開口寬度被形成為從負荷側趨向負荷相反 側而逐漸變大,所以在將負荷相反側端框架12A組裝到框架4A后,容易將絕緣構件38從負 荷相反側插入由連接導體引導槽10A和凹槽18A構成的空隙。在這里,從提高從負荷相反側 向該空隙的插入性的觀點出發(fā),優(yōu)選將絕緣構件38構成為,適合于由連接導體引導槽10A 和凹槽18A構成的空隙的開口形狀的截面形狀,且從負荷相反側趨向負荷側逐漸變小的頂 端變細形狀。
[0101]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定子定位用凹槽被形成在定子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定子 定位用突起部被形成在定子芯的芯支承件的外周面,但是也可以將定子定位用突起部形成 在定子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將定子定位用凹槽形成在定子芯的芯支承件的外周面。此外,也可 以將定子定位用凹槽形成在定子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和芯支承件的外周面,使兩定子定位用凹 槽在徑向上相向,將鍵插入由兩定子定位用凹槽構成的空隙內(nèi),對框架和定子的旋轉方向 的位置進行定位。
[0102]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將定子定位用凹槽和定子定位用突起部逐個地形成 在定子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和芯支承件的外周面,但是定子定位用凹槽和定子定位用突起部的 對也可以是多個。在該情況下,優(yōu)選將定子定位用凹槽和定子定位用突起部的多個對形成 為,對間的周向間隔或各對的凹凸形狀成為旋轉非對稱,框架和定子的旋轉方向的位置唯 一地被決定。
[0103]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端框架定位用凹槽被形成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 部的內(nèi)周面,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被形成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基部、間隔壁和冷卻框架) 的外周面,但是也可以將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形成在定子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將端框架定位 用凹槽形成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
[0104]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和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逐個地 形成在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和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但是端框架定位 用凹槽和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的對也可以是多個。在該情況下,優(yōu)選將端框架定位用凹槽 和端框架定位用突起部的多個對形成為,對間的周向間隔或各對的凹凸形狀成為旋轉非對 稱,馬達框架和逆變器裝置的旋轉方向的位置唯一地被決定。
[0105]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槽寬度被形成為從負荷側 趨向負荷相反側逐漸變大的槽形狀,但是也可以將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槽深度形成為 從負荷側趨向負荷相反側逐漸變深的槽形狀。另外,也可以將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槽 寬度以及槽深度形成為從負荷側趨向負荷相反側逐漸變大的槽形狀。
[0106]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被形成為開口狀的截面形狀, 但是也可以將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一方形成為開口狀的截面形狀,將另一方形成為矩 形的截面形狀。另外,若形成有用于將連接導體拉出到負荷相反側的空隙,則也可以將連接 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一方形成為開口狀的截面形狀,省略另一方的槽,還可以代替另一方 的槽而形成突起。
[0107]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在由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構成的空隙的各自中配 設有1個絕緣構件,但是也可以將絕緣構件分割成兩部分,將一方的絕緣構件配設在連接 導體引導槽的負荷相反側線圈端收納部的槽部分,將另一方的絕緣構件配設在由連接導體 引導槽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槽部分和凹槽構成的空隙內(nèi)。在該情況下,將定子嵌 套在框架的定子芯保持部,接著一邊將穿過連接導體引導槽內(nèi)并被拉出到負荷相反側的連 接導體穿過連接導體插入孔,一邊將一方的絕緣構件壓入連接導體引導槽的負荷相反側線 圈端收納部的槽部分。之后,使另一方的絕緣構件被壓入凹槽內(nèi)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嵌套 在框架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此時,一邊將連接導體穿過另一方的絕緣構件的連接 導體插入孔內(nèi),一邊使負荷相反側端框架向負荷側移動,嵌套在框架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保持部。由此,能夠避免連接導體與連接導體引導槽和凹槽的內(nèi)周面摩擦而使包覆在連接 導體的外周面的絕緣被膜損傷那樣的狀況,抑制絕緣性能的變差。
[0108]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對作為旋轉電機而使用馬達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 旋轉電機也可以使用交流發(fā)電機和交流發(fā)電電動機。
[0109]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馬達的極數(shù)為10,槽孔數(shù)為12,但是極數(shù)和槽孔數(shù)不 限定于此。
[0110]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電力組件在冷卻框架的組件裝載面在周向上以等角 節(jié)距被排列,但是電力組件無需一定在周向上以等角節(jié)距被排列,只要在周向上分散地被 排列即可。
[0111]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將水用作制冷劑,但是制冷劑不限定于水,例如也可 以用油、防凍液等。
[0112]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電力組件的個數(shù)為6個,即使用與1相部分的驅動對 應的6個電力組件,但是電力組件的個數(shù)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分別將并聯(lián)連接各4個集中 卷繞線圈而制作成的3個相線圈進行Y接線而構成一個3相交流線圈的情況下,也可以與 集中卷繞線圈1對1對應地使用12個電力組件。在該情況下,能夠使用截面積小的連接導 體,連接導體的引導作業(yè)變得簡易,并且定子線圈的內(nèi)部接線作業(yè)變得簡易。
【權利要求】
1. 一種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該機電一體組件具備旋轉電機和逆變器裝置, 該旋轉電機具備: 外殼,具有筒狀的框架、被配置在該框架的軸向一端的負荷側端框架、和被配置在該框 架的軸向另一端且內(nèi)置有冷卻流路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定子,具有以內(nèi)嵌狀態(tài)被收納、保持在上述框架中的圓環(huán)狀的定子芯、和被卷裝在該定 子芯上的定子線圈;以及 轉子,被軸支承在上述負荷側端框架和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上,能夠旋轉地被配設 在上述定子的內(nèi)周側, 該逆變器裝置具有: 電力組件,被配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與上述負荷側端框架相反側;以及 電力組件驅動電路, 上述框架具有: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通過擴大其負荷相反側端部的內(nèi)徑而形成,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 納、保持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以及 定子芯保持部,以比該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直徑小的直徑,被形成在該負荷相 反側端框架保持部的負荷側,以內(nèi)嵌狀態(tài)收納、保持上述定子芯, 以槽方向為軸向的凹槽,被凹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和上述負荷相反側 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中的至少一方, 上述定子線圈和上述逆變器裝置的交流端子,由穿過上述凹槽的連接導體連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還具有擴大上述定子芯保持部的負荷相反側的內(nèi)徑而被形成的內(nèi)徑擴大部, 上述定子線圈在上述內(nèi)徑擴大部被進行內(nèi)部接線。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組件沿周向排列地被配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與上述負荷側端框架 相反側的面上, 上述凹槽與上述電力組件的每一個對應地形成。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的每一個設于在周向上相鄰的2個上述電力組件的周向間。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該機電一體組件還具備被配設于在周向上相鄰的2個上述電力組件的周向間的電流 傳感器。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絕緣構件被填充在上述凹槽內(nèi),上述連接導體被保持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和上述 負荷相反側端框架保持部。
7. 根據(jù)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組件在上述的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與上述負荷側端框架相反側的面上,相對 于通過其中心的半徑非對稱地傾斜,并在周向上分散地被排列。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該機電一體組件具備: 端框架定位用槽,被凹設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和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 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中的一方;以及 端框架定位用突起,被突出設置在上述負荷相反側端框架的外周面和上述負荷相反側 端框架保持部的內(nèi)周面中的另一方,與上述端框架定位用槽嵌合。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兼用作上述端框架定位用槽。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的槽寬度從槽底部趨向槽開口而逐漸變大。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機電一體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的槽寬度和槽深度中的至少一方從負荷側趨向負荷相反側而逐漸變大。
【文檔編號】H02M7/48GK104115379SQ201380008137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6日
【發(fā)明者】深山義浩, 櫨山盛幸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达日县| 沁阳市| 双城市| 晋城| 永泰县| 道孚县| 临湘市| 公安县| 龙游县| 英吉沙县| 睢宁县| 鸡东县| 胶州市| 景宁| 揭阳市| 土默特右旗| 科技| 罗山县| 灵丘县| 无棣县| 乌拉特前旗| 墨江| 高台县| 克什克腾旗| 太湖县| 方城县| 旬邑县| 广南县| 日土县| 得荣县| 新郑市| 临海市| 两当县| 新乡县| 绍兴县| 静海县| 肥东县| 德钦县| 江华| 南江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