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薄膜太陽能面板的無變壓器的逆變器單元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11140閱讀:2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薄膜太陽能面板的無變壓器的逆變器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的逆變器單元。
背景技術
在常規(guī)太陽能電池設備的情況下,從太陽能電池輸出的直流電流必須轉換成具 有與待饋送的供電網相對應的電壓和頻率的交流電流。這通常發(fā)生在也被稱為換流器 (Invertern)的電子逆變器單元中。這樣的光伏設備可以包括多個太陽能電池和/或多個 換流器。單個的太陽能電池通常串聯成所謂的串,以便提高換流器處的輸入電壓,這有助 于避免換流器電路中的電損耗。串的輸出電壓可以根據設備類型為直至1000V之上。但是 同時還必須保證人員或者設備部件不會由于高電壓而遭遇危險。所以,光伏設備通常必須 滿足官方標準,該官方標準首先規(guī)定單個的設備部件處的電勢差相對于地電勢的上限。這 對于人員可以直接或間接接近的部件尤其是這樣,例如在通過污染或者潮濕形成導電連接 時。因此,具有對地的高電勢差的設備部件、例如太陽能電池通過被一起裝配到太陽能面板 和裝入在殼體內而通常與周圍環(huán)境電隔離,其中所述殼體是電絕緣的并且對潮濕密封。另 外公知將太陽能電池串的正極或負極與地相連,因此電勢差不會例如由于電容效應而繼續(xù) 升高。然而,這一般只有在換流器輸入端沒有電勢時才是必需的,例如在構造有電分離的變 壓器的換流器的情況下通常是這種情況。根據換流器類型的構造和到供電網的連接,許多 其它的換流器類型在其輸入端具有預先給定的電勢或者電勢限制。 現在已經示出,在某種太陽能電池面板上、尤其是在薄膜面板并且尤其是在所謂 覆板配置(Superstrate-Konfiguration)的薄膜面板上可能形成腐蝕損害。在該配置的 情況下,玻璃板同時形成面板的正面和用于光伏電池的半導體結構的承載體。原因可能在 于玻璃中的離子或電子遷移,但是形成腐蝕損害的確切背景仍然未知。然而,已經表明,當 太陽能電池相對于地或相對于殼體的金屬部分具有負電勢時,損害形成得更快和/或程度 強。所以,這種面板的制造商建議使用具有電分離變壓器的換流器以及同時將太陽能電池 串的負極接地。然而,這種換流器通常比無變壓器的換流器更難制造并且更大,由此一方面 制造和安裝成本提高,而另一方面換流器所需的空間變大。此外,這種換流器在構造上更復 雜并且不太有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無變壓器的換流器,該換流器可以與薄膜面板、尤其是 與覆板配置的薄膜面板一起使用,而不會造成增加的或者加強的腐蝕損害。借助于無變壓 器的逆變器單元,所述逆變器單元具有一側的升壓變換器和逆變器,其中所述逆變器的輸 入端在運行時承載電壓,所述電壓關于地電勢大致對稱,該任務通過如下方式實現正太陽 能電池端子直接與逆變器的正輸入端相連,并且升壓變換器連接在負太陽能電池端子與逆 變器的負輸入端之間。因此,因為正太陽能電池端子具有與地電勢相比為正的電勢,那么在 低太陽能電池電壓的情況下,負太陽能電池端子具有只稍微為負或者甚至為正的電勢。因為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在大多數時間是相對低的,并且逆變器單元必須在太陽能電池最大程度上(maximal)出現輸出電壓之后同時配置該太陽能電池,所以太陽能電池具有負電勢的時間段明顯減小。由此,即使當太陽能面板被設計為薄膜面板或者覆板薄膜面板時,也可以減小在所連接的太陽能面板上增加或加速形成腐蝕損害。 優(yōu)選地將升壓變換器控制為使得負太陽能電池端子處的電壓與預先給定的電壓相比為正。由此,在太陽能電池上最大程度出現的負電勢被減小,并且腐蝕的增加或者加速相應地變得更小。 優(yōu)選地將升壓變換器控制為使得負太陽能電池端子處的電壓與地電勢相比不為負。由此進一步減小在太陽能電池上出現負電勢的風險,并且還進一步減小腐蝕的增加和加速。 另外優(yōu)選的是,逆變器單元配備有雙極性中間電路。由此,在太陽能電池端子處出現的波紋電壓被減小,因此在太陽能電池與地之間由于電容性耦合所引起的電流例如通過玻璃被減小。由此進一步減少腐蝕。 優(yōu)選地,當負太陽能電池端子處的電勢超過預先給定的電壓時,逆變器單元使太陽能電池端子短路。由此,在太陽能電池上最大程度出現的負電勢被減少,并且腐蝕的增加和加速相應地變得更少。 優(yōu)選地,當逆變器單元為耗電器供電時,升壓變換器被控制為使得當耗電器要求來自逆變器單元的功率少時,從太陽能電池所獲取的功率受到節(jié)制(gedrosselt)。由此避免逆變器單元中的存儲電容器在這種情況下被過度充電。 另外優(yōu)選的是,當逆變器單元可以預料到,由于對從太陽能電池所獲取的功率進行節(jié)制,負太陽能電池端子處的電壓相對于地電勢可為負時,逆變器單元使太陽能電池端子短路。由此進一步減小了在太陽能電池處出現負電勢的風險,并且進一步降低腐蝕的增加和加速。 另外優(yōu)選的是,只有當通過短路的電流被降低到使得可以排除在取消該短路時在太陽能電池處形成負電勢這種情況的程度時,逆變器單元才取消太陽能電池端子之間的短路。由此進一步減小了在太陽能電池處出現負電勢的風險,并且進一步降低腐蝕的增加和加速。


下面借助于附圖闡述本發(fā)明。在此 圖1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具有逆變器單元的太陽能電池設備的示意性圖示,并且 圖2示出升壓變換器的示意性圖示,該升壓變換器是圖1所示逆變器單元的一部分,并且 圖3示出保護電路的示意性圖示,該保護電路是圖1所示逆變器單元的一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中示意性示出的太陽能電池設備l包括太陽能面板2和三相逆變器單元4。太陽能面板2的正端子22與逆變器單元4的正輸入端子5相連,太陽能面板2的負端子23與逆變器單元4的負輸入端子6相連,并且電容器3與太陽能面板2并聯地與該太陽能面板2的兩個端子22, 23相連。可以將電容器3布置在太陽能面板2的附近、逆變器單元4的附近或者作為逆變器單元4的集成的組成部分。逆變器單元4的四極輸出端子24與三相交流電網13相連。該四極輸出端子還可以與另一類型的耗電器、例如同步電機相連。逆變器單元4包括也被稱為升壓器(Booster)的升壓變換器8、中間電路10、三相逆變器12以及控制單元18。在逆變器單元4內,正輸入端子5經由正總線線路7與升壓變換器8的正端子34和逆變器12的正直流端子25相連??梢匝卣偩€線路7設置抗干擾濾波器、電流測量電路等;然而重要的是,即使在強電流的情況下,從正輸入端子5到逆變器12的正直流端子25的相連也基本上保持沒有電壓損失,因為否則的話會在相應部件中產生損失功率,而該損失功率可能消極地影響逆變器單元4的效率。對下面所述的其它總線線路9, 28也是如此。負輸入端子6與升壓變換器8的負輸入端30相連,并且升壓變換器8的負輸出端31經由負總線線路9與逆變器12的負直流端子26相連。升壓變換器8的中性輸出端33與地相連,并且經由中性總線線路28與逆變器12的中性直流端子27相連。在此,總線線路7,9,28構成中間電路10,該中間電路10由于其具有正總線線路7、負總線線路9以及中性總線線路28的構造而一般被稱為是雙極性的。中間電路的接地也可以經由輸出端子24中的零線和外部地相連來進行。升壓變換器8的控制輸入端35經由控制線路19與控制單元18相連。逆變器12的控制輸入端36經由控制線路32與控制單元18相連??刂茊卧?8經由傳感器線路20與正輸入端子5 (并且由此與正總線線路7)、與負輸入端子6、與負總線線路9以及與地相連??刂茊卧?8經由另外的傳感器線路21與逆變器12的輸出端子24相連??刂茊卧?8通過傳感器線路20, 21測量與傳感器線路20, 21相連的線路上的實際電壓。通過未示出的、與相同線路相連的相應電流測量電路,控制單元18測量通過這些線路的實際電流。控制單元18可以由中間電路10和/或從電網13通過相應的供電電路來供應。此外,逆變器單元4包括一系列電路,例如在輸入和輸出端處的抗干擾濾波器和過壓保護電路、用于檢測電流和電壓的電路、安全開關以及操作員接口,然而這些電路都未示出。 圖2中示意性示出的升壓變換器8包括連接在正端子34與中性輸出端33之間的第一存儲電容器11、連接在負端子31與中性輸出端33之間的第二存儲電容器37、連接在負輸入端30與節(jié)點29之間的電子線圈14、其陽極與負輸出端31相連并且其陰極與節(jié)點29相連的第一二極管15、其集電極與正端子34相連且其發(fā)射極與節(jié)點29相連并且其基極與控制輸入端35相連的晶體管16、以及其陽極與負輸出端31相連并且其陰極與負輸入端30相連的第二二極管17??梢杂欣厥褂肕0S-FET或者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作為晶體管16,因為可以由此減少由于開關所引起的損失??梢允褂贸R姷亩O管或者碳化硅二極管(SiC)作為二極管15, 17。 以已經公知的方式來構造逆變器12并且該逆變器12配備有二極管,可以從電網13通過該二極管將升壓變換器8的存儲電容器11 , 37充電,因此中間電路在正常運行時承載大致對應于電網13的峰值電壓的電壓。如果電網13中的有效電壓例如為240V,則正總線線路7承載大約為+400V的直流電壓(正中間電路電壓)并且負總線線路9承載大約為-400V的直流電壓(負中間電路電壓)。中間電路電壓上疊加有波紋電壓(Ri卯elspan皿ng),該波紋電壓的電壓和頻率明顯取決于中間電路10的結構和尺寸,但部
5分也取決于通過逆變器12所施加的負荷。在單極性中間電路10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沒有中性總線線路28的中間電路10的情況下,波紋電壓的基頻等于電網13的基頻,并且波紋電壓的幅值大致為電網13中的峰值電壓的一半。如果替換地使用雙極性中間電路10,則波紋電壓的基頻加倍,并且幅值顯著減小、例如減小到20%或者更小。在三相逆變器12的情況下,波紋電壓的幅值此外比在單相逆變器12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并且波紋電壓的基頻增至三倍。如果例如在電網13處以240V的有效電壓和50Hz的基頻來驅動圖1所示的具有雙極性中間電路IO和三相逆變器12的逆變器單元4,則波紋電壓的基頻為150Hz并且幅值大約為20V或者更少。 太陽能面板2中的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由于外部因素(例如太陽輻射的波動、面板遮蔽以及面板溫度)而隨時間變化。在單個串中的太陽能電池的數量進行分配,使得串或太陽能面板2在大多數時間輸出低于中間電路電壓的輸出電壓。升壓變換器8的任務是,將太陽能面板2的變化的輸出電壓轉換成中間電路10中的盡可能恒定的雙極性中間電壓。這在升壓變換器8中通過以高的、例如在10kHz至70kHz之間的開關頻率將晶體管16周期性地接通和關斷來實現。當晶體管16接通時,電流從太陽能面板2的正端子22流過晶體管16并且繼續(xù)流過線圈14回到太陽能面板2的負端子23。在此,第一二極管15負責存儲電容器11,37不通過晶體管16被放電??商鎿Q地,第一二極管15可以由鍵控(getaktet)晶體管代替,該鍵控晶體管在晶體管16關斷時總是接通的。這種方法作為同步整流被公知。當晶體管16又被關斷時,電流由于線圈14的電感而繼續(xù)流動,其中電能被輸出給存儲電容器11, 37和逆變器12。在此,與太陽能面板2并聯連接的電容器3與線圈14 一起充當濾波器,這樣由于晶體管16的開關而產生的交流電壓基本上遠離太陽能面板2。如果不存在電容器3,則太陽能電池的取決于構造的容量可能足以執(zhí)行同一功能。在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超過中間電路電壓的情況下、例如在非常低的面板溫度時的最大太陽輻射的情況下或者在逆變器單元4的升壓的情況下,第二二極管17卸載線圈14。升壓變換器8的工作原理被普遍公知,因此在這里不再闡述。逆變器12以同樣普遍公知的方式將總線線路7,9,28上的直流電壓轉換成饋入到電網13中的交流電壓。在此,逆變器12到電網13的功率輸出由控制單元18借助于當前測量的中間電路電壓和電網電壓經由控制線路32來控制。
此外,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面板或者整個太陽能電池串在變化的電流的情況下按照其輸出電壓的曲線來表征。這種所謂的U/I特征曲線隨太陽輻射、面板遮蔽以及面板溫度而變化,然而具有大致恒定的形狀。當電池不輸出電流時,輸出電壓等于空轉電壓。在電流增加的情況下,輸出電壓僅緩慢地下降,直到達到一定的電流閾值。在電流繼續(xù)提高的情況下,輸出壓降得越來越快并且最后降為零,然后電池輸出短路電流。由于特征曲線的這種形狀,在特征曲線上出現一個點,在該點處從電池獲得的功率最高。該點一般被公知為"Maximum Power Point (最大功率點)"或者MPP,該點處的電壓被相應地稱為MPP電壓,而電流被稱為MPP電流。空轉電壓以及短路電流沒有比MPP電壓和MPP電流大太多,通常只大10%至30%。 通過改變晶體管16的接通周期與關斷周期之間的關系(脈寬控制),控制單元18改變從太陽能面板2的耗用電流,并因此也控制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MPP和MPP電壓隨特征曲線的上述取決于環(huán)境的變量而變化。只要MPP電壓不高于正的中間電路電壓,則控制單元18將耗用電流調節(jié)為使得太陽能面板2以其MPP運行,由此光伏設備可以向電網13輸出盡可能大的功率??刂茊卧?8基于測量信號來執(zhí)行該調節(jié),所述測量信號提供有關從太陽能面板3所輸出的電流和電壓的情況信息。對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找出大量公知方法。與此相反,如果MPP電壓超過正的中間電路電壓,則控制單元18提高耗用電流,直到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等于正的中間電路電壓。如果中間電路電壓等于例如+400V或-400V,并且如果太陽能面板2具有例如600V的空轉電壓,則升壓變換器8無論如何通過在使得輸出電壓為400V或者更小的程度上加載荷來降低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因為通過將中性總線線路28接地,在太陽能面板2的正端子22處的、以地為參考的電壓總是相應于正的中間電路電壓,因此保證了太陽能面板2處的負端子23處的電壓相對于地電壓不會為負。因此,即使將太陽能面板2作為薄膜面板或者覆板薄膜面板構造時,也避免了增加或者加速形成對所連接的太陽能面板2的腐蝕損害。 在光伏設備1中,必須將逆變器單元4設計為使得該逆變器單元4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承載太陽能面板2的最大可能的輸出電壓。然而,這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很少發(fā)生,例如只有在非常冷而同時具有充分的太陽輻射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使得實際輸出電壓達到最大值。大多數時間,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小于最大值的2/3。因此,具有例如600V最大空轉電壓的太陽能面板2可以在逆變器單元4處按照本發(fā)明以士400V的中間電路電壓來運行,而不會使面板電壓自動減小到400V造成由設備1所輸送的總能量有明顯減少。
有可能出現如下狀況其中逆變器單元4的電網13不能或不允許接收功率或者只能或只允許接收少量功率,例如當電網13中的交流電壓高于預先給定的最大電壓時。在這種情況下,逆變器12不能或不允許從中間電路10獲取功率或者只可以或只允許從中間電路10獲取少量功率。對逆變器12的相應控制通過控制單元18來進行。在此,為了避免使存儲電容器11,37被過度加載、并因此使中間電路電壓升高過多,于是控制單元18通過對升壓變換器8進行相應控制來減少從太陽能面板2的電流輸出。但是,由此提高了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如果該輸出電壓被提高為使得在太陽能面板2的負端子23處的電壓相對于地電壓來說是負的,由此可能引起強腐蝕,則控制單元18經由傳感器線路20獲悉這種情況,并且持續(xù)地接通晶體管16。由此,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趨向零降落,而電流升高直到相應的短路電流。然后,太陽能面板2的兩個端子22,23相對于地電壓來說都是正的。由于在晶體管16上的小的壓降,所以在晶體管16中消耗的功率也相對地小,從而逆變器單元4在這種狀況下可以保持沒有損害。只要電網13又可以接收到足夠的功率,或者通過晶體管16的電流例如因為云遮蔽太陽而下降,則控制單元18返回上述正常的調節(jié)方法??商鎿Q地,可以將太陽能面板2的特征曲線存儲在控制單元18中,從而在電網13中的功率消耗下降的情況下,控制單元18可以借助于太陽能面板2的當前輸出電壓和當前輸出電流來預先計算必須在什么時候通過晶體管16的持續(xù)接通來進行太陽能面板2的短路,以防止太陽能電池2處的負電勢。因此,控制單元18不需要等待太陽能面板的負端子23處的電壓相對于地電勢變?yōu)樨摗?刂茊卧?8可以借助于當前的短路電流以相應方式計算什么時候可以返回正常的調節(jié)方法。為了避免調節(jié)方法之間的頻繁切換,控制單元18可以在判決中包含滯后(Hysteresen)。對升壓變換器8的控制和對逆變器12的控制可以彼此獨立地進行或者按照共同算法進行。 使用同樣的機制以便避免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升高到使得逆變器單元4中的開關元件、例如晶體管16或逆變器12中的晶體管可能受損。如果控制單元18經由傳感器線路20獲悉,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接近預先給定的關斷電壓,則控制單元18持續(xù)接通晶體管16,由此太陽能面板2被短路,并且其輸出電壓趨向零降低。只有當通過晶體管16的電流降落到使得借助于特征曲線可以看出避開了過壓的危險,控制單元才返回到正常調節(jié)方法。在這里也可以在判決中引入滯后。對太陽能面板2的特征曲線的存儲例如可以是在安裝太陽能電池設備1時的工作的一部分。為了保證即使在不工作的控制單元18的情況下也不會由于過壓而產生損害,逆變器單元4附加地設置有保護電路38,該保護電路38在正輸入端子5與負輸入端子6之間的電壓超過第一預先給定的閾值時接通晶體管16,并且只有當通過晶體管16的電流降落為低于第二預先給定的閾值時,該保護電路38才又將晶體管16關斷。在圖3中示意性示出保護電路38,該保護電路38包括第一比較器39,該第一比較器39的正輸入端與1000 : 1的分壓器40相連,該分壓器40對正輸入端子5與負輸入端子6之間的電壓差進行分壓。比較器39的負輸入端與輸出1V的電壓的電壓發(fā)生器41相連。因此,當太陽能面板2的輸出電壓超過1000V時,比較器39的輸出端輸出高信號(High-Signal)。由于二極管52、電容器53以及電阻54,高信號在輸出電壓又下降之后保持一段時間、例如5至10秒。該高信號在S-R觸發(fā)器的SET輸入端觸發(fā)該S-R觸發(fā)器44。然后,觸發(fā)器44的輸出端經由驅動器電路48、電阻49以及二極管50將晶體管16的基極(或者門極)拉高并且由此接通晶體管16。該晶體管16保持這種狀態(tài),直到觸發(fā)器44又被復位,并且經由二極管51同樣與晶體管16的基極相連的控制線路19不承載高信號。借助于線圈14上的壓降來確定通過晶體管16的電流。為此設置第二比較器42,該第二比較器42的負輸入端同晶體管16的發(fā)射極與線圈14之間的節(jié)點29相連,并且該第二比較器42的正輸入端與輸出0. 3V電壓的電壓發(fā)生器43相連。比較器42的輸出端經由電阻45與電容器46并與觸發(fā)器44的RESET(復位)輸入端相連。如果線圈14上的電壓下降到小于0. 3V,則電容器46緩慢充電,直到其達到觸發(fā)器44的閾值電壓為止,此后觸發(fā)器被復位。在此,輸出被拉到零并且晶體管16被關斷,除非控制單元18經由控制線路19和二極管51保持晶體管16接通。二極管47負責只要線圈14上的電壓超過0. 3V就為電容器46放電。由此保證了,只有在晶體管16接通之后過去了預先給定的最少時間(例如10至30秒)晶體管16才能關斷,從而太陽能面板2和逆變器單元4的電路有足夠的時間來對短路做出反應并且在電流測量起作用之前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還可以將保護電路38以功率轉換器的其它形式來用于太陽能電池2。因此,例如有可能的是,電裝置4將來自太陽能電池串2的直流電流轉換成至少一個具有預先給定的電壓和頻率的電流,其特征在于,在電裝置4的輸入端5,6達到預先給定的電壓時,所述輸入端5,6被短路。該電裝置4的進一步的特征在于,當通過輸入端5,6的電流超過預先給定的閾值時,在必要時在預先給定的等待時間之后,該短路被取消。該電裝置4還可以通過在本專利申請中所公開發(fā)明的特征的不同組合來進一步特征化,尤其是上述保護電路38的特征。 無變壓器的逆變器單元4的使用具有另外的優(yōu)點在運行時在輸出端子24的零線處所執(zhí)行的漏電流監(jiān)控可以給出對于在太陽能電池2處的可能故障、尤其是接地故障的指示。如果逆變器單元4未出于運行狀態(tài),則對太陽能電池端子5,6相互之間的以及相對于地的電感的測量可以發(fā)現相似的故障。 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認識到,在此所述的本發(fā)明可以具有其它實施方式。因
8此,逆變器單元4可以具有用于太陽能電池串的多個輸入端子5,6,所述多個輸入端子5,6并聯連接在中間電路10上。在此,可以使用多于一個升壓變換器8或者多于一個逆變器12 ,并且升壓變換器8可以是組合的升壓和降壓變換器。
權利要求
一種電裝置(4),包括至少一個具有正輸入端子(5)和負輸入端子(6)的輸入端、至少一個升壓變換器(8)以及至少一個逆變器(12),所述逆變器(12)具有至少一個正輸入端(25)和至少一個負輸入端(26),其中在運行時,在所述逆變器(12)的正輸入端(25)上構建有相對于地電勢為正的電壓,并且在該逆變器(12)的負輸入端(26)上構建有相對于地電勢為負的電壓,其特征在于,在正輸入端子(5)與該逆變器(12)的正輸入端(25)之間存在基本上沒有電壓損失的連接(7),并且在負輸入端子(6)與該逆變器(12)的負輸入端(26)之間設置有所述升壓變換器(8)之一。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該升壓變換器(8)通過向該電裝置 (4)的輸入端(5,6)加負荷來調節(jié)在負輸入端子(6)上的電壓,使得該電壓與預先給定的電 壓相比為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裝置(4)通過對其輸入端 (5,6)加負荷來調節(jié)負輸入端子(6)上的電壓,使得該電壓與地電勢相比不為負。
4.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裝置(4)包括雙極性 的中間電路(10)。
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當負輸入端子(6)上的電壓 與預先給定的電壓相比變?yōu)樨摃r,所述電裝置(4)使正輸入端子(5)與該負輸入端子(6) 短路。
6.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電裝置(4),其中該逆變器(12)的輸出端與耗電器 (13)相連,其特征在于,當該耗電器(13)要求來自逆變器(12)的較少輸出功率時,所述電 裝置(4)節(jié)制從其輸入端(5,6)所獲取的功率。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當預料到負輸入端子(6)上的電壓 由于從該電裝置(4)的輸入端(5,6)所獲取的功率的節(jié)制而相對于預先給定的電壓變?yōu)樨?時,所述電裝置(4)使正輸入端子(5)與該負輸入端子(6)短路。
8. 根據權利要求5或7所述的電裝置(4),其特征在于,當電流由于該正輸入端子(5) 與負輸入端子(6)之間的短路而低于預先給定的值時,所述電裝置(4)才又取消該短路。
全文摘要
一種電裝置(4),包括具有正輸入端子(5)和負輸入端子(6)的輸入端、升壓變換器(8)以及具有正輸入端(25)和負輸入端(26)逆變器(12),其中在運行時,在所述逆變器(12)的正輸入端(25)處構造有相對于地電勢為正的電壓,并且在逆變器(12)的負輸入端(26)處構造有相對于地電勢為負的電壓,并且其中正輸入端子(5)與在逆變器(12)的正輸入端(25)之間存在基本上沒有電壓損失的連接(7),并且其中在負輸入端子(6)與逆變器(12)的負輸入端(26)之間布置有升壓變換器(8)之一。目的在于,在太陽能電池端子(22,23)處提供不具有負電勢的無變壓器的換流器,從而所述換流器可以與薄膜面板、尤其是具有覆板配置的薄膜面板一起使用,而不會造成增加的或者加強的腐蝕損害。
文檔編號H02J3/38GK101785174SQ200780100306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U·博魯普 申請人:鮑爾林克斯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柏乡县| 吴桥县| 华容县| 称多县| 辉县市| 徐水县| 巴彦淖尔市| 寻甸| 娱乐| 西安市| 长宁县| 锡林浩特市| 吴桥县| 灵宝市| 肥乡县| 仙居县| 自治县| 西乌珠穆沁旗| 滦南县| 彰化县| 蓬溪县| 靖远县| 会东县| 高平市| 水富县| 平潭县| 西藏| 阜康市| 田阳县| 涟水县| 陇西县| 翼城县| 莆田市| 西充县| 玉树县| 东兴市| 将乐县| 定安县| 滨海县| 青铜峡市| 中山市|